當前位置:才華都>節日作文>端午節作文>

端午節的作文(通用10篇)

端午節作文 閱讀(2.07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通用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的作文(通用10篇)

端午節的作文篇1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泊羅江邊,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有一首兒歌是這樣寫的:“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五,是端陽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這是漢族人民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屈原是楚國人,一心想着國家,可是沒有人重用他,他看着國家正在衰敗,絕望了。在五月五日投向泊羅江自盡了。因爲人們愛戴屈原,爲了紀念屈原,就有了端午節。

門插艾,香滿堂

在端午節,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插着艾草。屈原死後,人們把五月五日看做不好的日子,於是在五月五日這一天,人們就在門上插艾草避邪。艾草有一種特殊的味道,插上後,就會有。這漸漸成爲了一種習俗。

吃糉子,撒白糖

在屈原死後,愛戴他的人民,都爭先恐後的向江裏投糉子,好讓江裏的魚蝦吃飽,不吃屈原。這就成爲了端午節必不可少的食物。而撒白糖,是希望生活像白糖一樣甜美。

龍舟下水喜洋洋

人們捨不得屈原死去,很多人划船追趕,卻不見蹤影。之後,人們以划龍舟紀念屈原,在划龍舟時,趕走魚羣,保護屈原。

這是我們的節日,即讓我增長了知識,又帶來了快樂

端午節的作文篇2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然而可就是沒有被國王採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後划着小船把竹筒裏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之後,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爲糉子,把劃小船改爲賽龍舟來紀念屈原。我們全家都十分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就是吃糉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糉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糉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糉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糉子。她在包糉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然而她就開始包糉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然後先放一個棗,之後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後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糉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糉子包完後,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後就能夠吃了!媽媽包的糉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糉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糉子時,我總就是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糉子,還要賽龍舟喲!

我最喜愛看賽龍舟了,幾十個水手都拿着槳,奮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場外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水手們聽了不得不更加使勁划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十分壯觀、熱烈。

吃糉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篇3

端午節到了!大家都知道,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屈原吧,在這一天了,大家要吃糉子,看龍舟比賽。端午節這一天,我和媽媽到姥姥家去玩,正好妹妹也在。

來的時候已經到正午了,姥爺做好了飯,飯裏除了有幾個小菜以外,其他都是糉子:蜜棗餡的,菠蘿餡的,肉餡的等等。妹妹皺起了眉頭,吵吵嚷嚷地說要吃肯德基,撅起小嘴不吃飯。這時我用起了“唐僧”的本領,耐心的給他講起了屈原的故事和端午節吃糉子的原因。聽完之後他感動了,不在吵鬧了,乖乖的吃起了糉子,媽媽用欽佩的眼神看着我。

吃完飯以後,我們都沒睡覺,姥姥到開電視機看起了龍舟比賽!大家看的都很起勁,不時的爲自己的“隊友”加油,我和妹妹還賭起了哪個隊會贏。整個大家庭籠罩在一個快樂的氣氛裏!

時間不知不覺的過去了,我們看電視足足看了3個小時!我和媽媽也該回去了,真有點戀戀不捨啊!

回到家,我躺在牀,意猶未盡的仔細品味剛纔的美好時光。這個端午節過的真快樂啊!

端午節的作文篇4

“咚”“咚”“咚”……渾厚有力的鼓點聲破空而來,坐在嬸嬸家吃端午團圓飯的我心早已飛到划龍舟的現場。一吃完飯,我、弟弟拉着媽媽和奶奶趕緊往雲浦路跑。

可一出來就傻眼了,一路的河邊早已被看龍舟的人裏三層外三層堵得水泄不通,有的人甚至爬到樹上,有的站到車上。我試着擠進去,但馬上又被擠了出去,只好邊走邊尋找空隙。

“咚咚咚咚咚”……鼓聲更緊密了,呀,肯定是有龍舟開始比賽了,我還沒找到位置,只好跟着鼓聲邊走邊跑。路上,有一個3歲的小朋友跟我一樣,雖然沒有看見龍舟,聽到龍舟的鼓聲,高興地喊着“加油加油”,彷彿他已經看到龍舟比賽的精彩場面,逗着路旁的人哈哈大笑。

後來,媽媽把我們帶到了樂成街道的龍舟指揮台,我和弟弟舒服地坐在凳子上觀看。

這時河面上,一條橘黃色龍舟一馬當先,隊員們槳頻一致,龍舟劈浪前行,後面一條白色的龍舟緊追不捨。“加油!加油!”兩岸觀衆的吶喊聲、助威聲此起彼伏,慶祝的鞭炮也不時衝向雲宵,爲贏的龍舟祝賀。

我們看完了樂成街道水域的龍舟,接着又去了城南街道的龍舟指揮台。這裏水域比樂成寬敞許多,龍舟數量明顯比樂成街道少一些,但兩旁觀衆依然很多,路旁停滿了車,有多人打着傘堅守着一年一度與龍舟的約會,等待着龍舟的自由角逐,終於河面上熱鬧起來,上下游彙集過來的龍舟爭相追逐起來……

看了整整一個下午,看到有的龍舟開始回家了,我和弟弟在媽媽的催促下才戀戀不捨地離開。

端午節的作文篇5

今天是端午節,全國各地都在慶祝端午,紀念屈原!

一大早,奶奶就迫不及待的往菜市場趕去,回來的時候手上提着大袋小袋。我問奶奶這是準備做什麼,奶奶不假思索的回答:“當然是食餅筒啦!”出於好奇,我就站在旁邊觀看起了奶奶做食餅筒的過程。奶奶先把粉和上水,然後不停的攪均勻,三五分鐘就成了一個麪糰。揪出一小團的麪糰糊在平底鍋上,就成了一張薄薄的餅皮。餅皮好了之後,接下來當然是做餅筒的餡料了。

首先,奶奶從籃子裏拿出了好幾個雞蛋打在一起,然後就像做餅皮一樣把蛋糊成圓形的,然後放在案板上把蛋切成了長細的條。接下來就是炒麪和土豆絲了。奶奶的手藝特別好,在炒麪的時候我都忍不住流口水。媽媽看見我這麼喜歡,把每一個菜都留了一點出來,我吃了個飽肚。就這樣,奶奶做完這個菜後又開始忙活別的菜,直到中午才吵完所有的菜。

11點半的時候,奶奶終於開始做食餅筒了,從每一盆菜裏都拿出了一點菜來放在餅皮上,把餅皮撐得飽脹飽脹的。奶奶做了很多個,我和爸爸媽媽都很喜歡吃,一下子就解決掉了四五個。

我最喜歡過節日了,既能放假還能吃到美味的食物。我很喜歡吃食餅筒,央求奶奶晚上還繼續做給我吃,奶奶說晚上還有糉子等着大家一起吃呢。今天不僅嚐到了美味食餅筒,還明白了食餅筒的製作方法。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篇6

今天是6月23日——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每到這一天,人們都會吃糉子、戴香包、在門上掛上艾草和青蓬

早上,我迷迷糊糊醒了,一股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於是,我起牀,在香味的引導下,不由自主地走到了大門口。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回答我說:這是艾草,那是青蓬。這是爲了驅災辟邪。

到了中午,我看到桌上放了一大堆材料,有糉葉、有肉、有米、有繩子我好奇地問奶奶:奶奶,奶奶,包糉子怎麼要這麼多材料,包糉子這麼麻煩呀!

奶奶說:比你看到的還要麻煩多了,糉葉要煮好、洗淨,肉切小均勻的條狀,再用鹽、醬油、料酒等調味品醃製幾個小時,米要用溫水洗淨,晾成半乾,再用鹽、味精、醬油等拌勻,這樣纔算做好了準備工作。

啊?不會吧,吃個糉子這麼麻煩啊!我驚訝的看着奶奶。那個繩子又是用來幹嘛的呀?

你等下就知道了啊!奶奶還給我保密呢!

我想了想,對奶奶說:哦,我知道了,繩子是用來裹糉子的。奶奶對我笑了笑。

奶奶開始包糉子了,我就在旁邊看着。看着奶奶嫺熟的手法,我甚是激動,一個個精緻的糉子在奶奶的巧手中而生,個個外形整齊,包裹均勻,讓我看了就垂涎三尺。每個糉子裏都是很有料的:一塊肉、兩個蜜餞、還有板栗。

等待吃糉子的時間很是漫長,過了好幾個小時我才品嚐到了這美味的糉子。打開鍋蓋的那一剎那,一股濃郁的清香撲鼻而來,有糉葉的香味,有糯米的清香,還有肉的濃香,各種香味混合在一起,就組成了這人間美味。

這比我吃過的那些買來的糉子好吃的多,沒有任何的添加劑等化學成分。我最喜歡吃奶奶包的糉子了。

端午節的作文篇7

今天是端午節,早上媽媽剛把我叫醒,我就吵上了:“媽媽,別忘了今天是端午節,我要吃糉子!”媽媽回答說:“小饞蟲,媽媽忘不了,早就給你準備好了,在廚房裏呢。”

我一聽就快速地起了牀,跑進廚房,看見糉子伸手就要抓,媽媽打了我的手一下說:“先洗手去!糉子還得先蒸一蒸呢。”這可把我給急壞了,迫不及待de洗完手就纏在媽媽跟前,一個勁兒問:“好了嗎?好了嗎?糉子我都忘了什麼味了,肯定很好吃吧?快點快點呀!”

過了好大一會,媽媽才把糉子端了出來:“好嘍,吃糉子嘍。”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小心de把外面的皮剝了下來,還真是燙手呢!糉子剝開了,裏面是三角形的,我用牙一咬,怎麼這麼黏糊啊?一邊吃,我還在一邊想:這是怎麼包的啊,我可不會包。嗯,真甜,真香!我一口氣吃了兩個。

媽媽問我:“你知道今天爲什麼吃糉子嗎?”“知道啊,老師說過,爲了紀念大詩人屈原,今天都要吃糉子。可是媽媽,我們平常不能吃糉子嗎?”媽媽笑着說:“傻孩子,平常當然也能吃啊,只要你喜歡,咱們就經常吃好不好啊?”“那當然好啊,那就天天端午節了,哈哈!”

媽媽買了十個糉子,我吃了兩個,媽媽吃了一個,爸爸還沒下班,得給爸爸留三個。10—1—2—3=4,還剩四個,我要留着到中午和晚上吃。如果爸爸吃不飽,我就再給爸爸一個,我要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端午節的作文篇8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到這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艾草,據說可以辟邪消災。

端午節吃糉子,黏黏的,軟軟的,咬一口脣齒上散發出淡淡的糉葉香。看媽媽包糉子,我也跟着學包糉子。媽媽拿出幾張糉葉,兩個手指頭夾住一頭,順勢一卷,形成一個倒的圓錐體,先往裏面放上三個棗,再放上一些米,接着拿一張糉葉蓋上,最後拿像草一樣的繩子拴上,把糉葉包的緊實,糉子下鍋就不會撒漏。我也學着媽媽的樣子,笨手笨腳地包起來了,糉葉看似軟軟的,但是在我的手裏卻不聽話。不是這漏出來米,就是那兒被扯的缺胳膊少腿,好不容易捆起來了,一看哪兒有糉形?簡直就是一個凹凹凸凸的糉團。

糉子包好後,媽媽把一些爛糉葉鋪在鍋底,把糉子小心翼翼的放好,加上水開始煮。過了一個多小時,鍋裏飄出了陣陣的清香。我快速脫掉了它綠色的外衣,糉子香香的、白白的.、軟軟的、黏黏的,在放上一些白糖,還甜甜的。我吃得津津有味,滿嘴都是幸福的味道。

端午節的作文篇9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可端午節又是怎麼來的呢?

最廣爲流傳的說法是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後爲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糉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爲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着我們。因爲這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端午節已經成爲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強大的影響力。

就拿我們中山來說吧,每到這一天,農村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聽老人說這樣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戶自然也少不了包糉子,那透着濃濃竹葉清香的糉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小時候,外婆包的糉子不僅味道鮮美,而且蘊含着她對我無限的愛。還沒等糉子出籠,饞嘴的我早已掂起腳,準備大吃一場了。現在,外婆已不在了,可每當我嚼着媽媽包的糉子,總會回味着那濃濃的親情……

端午節的作文篇10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我高興不已,在這個傳統節日裏,我們能吃到美味的糉子,不過我最期待的是包糉子。奶奶把材料都準備好了,我和媽媽都躍躍欲試。

我學着奶奶認認真真地包起來。我先將2片糉葉交叉成“十”字,再將“十“字的4個端點到中間那一點的四段豎起來,又將一勺米放在中間,接着把糉葉包成菱形,再用一根繩子圍着糉子繞,把它“綁起來”。大功告成了!可不一會兒米就從糉葉的縫隙裏逃了出來,我又試了四次,也沒有成功,第六次的時候,奶奶手把手地教我,我終於成功了,興奮得手舞足蹈。接着我又包了圓形和正方形的糉子。我小心翼翼地把他們放進蒸籠裏。

過了半小時後我聽到奶奶大喊了一聲:“吃糉子啦!”我便一個箭步跑去,一眼認出我包的正方形糉子,打開糉葉,出現在我眼前的是“白玉”做的魔方,糯米的醇香伴着糉葉的清香撲來,咬上一口,甜甜的、香香的、軟軟的,入口即化,真美味!

我又從蒸籠裏拿出了一個尖糉子遞給奶奶說:“奶奶您幸苦了!”奶奶接過糉子,笑了,我心裏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