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節日作文>元宵節作文>

正月十五鬧花燈優秀作文3篇

元宵節作文 閱讀(9.36K)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正月十五鬧花燈優秀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正月十五鬧花燈優秀作文3篇

正月十五鬧花燈優秀作文1

哇塞。正月十五了,雖然今天就過完年了,但我還是很高興:能吃元宵,能觀賞花燈,還可以放鞭炮、看煙花,真是太高興了。晚上,大約7點50分左右,我來到廣場上。只見廣場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我和爸爸用盡了力氣,終於擠到了博物館門前的一棵松樹旁。我們等啊等,等啊等,等了40多分鐘,怎麼還不開始呢?正想着,路燈“忽的”一下子全滅了。

緊接着,我們聽到了“劈里啪啦”的鞭炮聲,幾分鐘之後,大大的四個金字——“風電之都”展現在了眼前,維持了大概5分鐘,一下子全沒有了,正納悶着,一陣瀑布從眼前晃過,這裏怎麼會有瀑布?我百思不得其解,爸爸告訴了我,這是煙花。我覺得,這瀑布做得如此逼真,現代科技發展太快了。就在我思索之際,“噴泉”又從下而上,像盛開的花朵一樣,那也是煙花,只不過那銀金色的顏色太漂亮了。接着,一陣五花八門、五彩繽紛、格式各色的煙花連續放了半個小時。

我又去看了花燈。花燈也很好看,有活蹦亂跳的小魚形,有栩栩如生蓮花形兒,還有拱門形的,還有……。仿古式燈籠也很多,但我還是最喜歡瓜州縣人民檢察院做的仿古燈籠,感覺就像回到了家裏一樣。(古代的房屋與住房)

回家了,要買一包豆沙湯圓,準備和家人一起吃湯圓了。一年中最溫馨的時刻莫過於此刻了,嘗着那甜甜的豆沙在口中慢慢融化……

正月十五鬧花燈優秀作文2

元宵節那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人山人海的時代廣場,欣賞那些精製的花燈。

我看見哈密市市中心美麗的瓜鄉少女,手捧一個大而誘人的'哈密瓜站在由哈密瓜堆成的寶塔上。寶塔下,五個福娃擁抱着她,在綠油油的草地上嬉戲玩耍。

我們繼續往前走,突然一個龐然大物映入我的眼簾。我定睛一看,原來是一條巍然屹立的巨龍。這條巨龍足有20米長,1米寬。龍的眼睛是用明亮的電燈製成的,龍頭還可以自由擺動,真是栩栩如生。我們再往前走,望見凱旋門門前的一個花燈門真是色彩迷人,給凱旋門又添了幾分姿色。

我們穿過有兩個瓜鄉少年搭成的門就進入了福娃長廊,它前面的兩隻一粉一藍的小老鼠吸引了我,我顧不得欣賞福娃花燈和媽媽的叫喊,連忙跑過去要看個究竟。哦!原來是小老鼠在開派隊呢!而且由剛纔那兩隻小老鼠來跳旋轉舞,多麼有趣啊!

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紅旗杆旁,前面一個燈籠形式的花燈更是美不勝收,而且在最後面告訴我們:哈密會永遠和諧永遠美好!

雖然花燈不多,但我從精緻的花燈中感受到它象徵着哈密在奔騰飛速的發展!我相信,哈密的明天將會更美好;奧運會在北京舉辦的會非常成功!今年是奧運年,所以我希望我們中國的奧運金牌拿的是最多的!讓我們爲奧運健兒喝彩吧!

正月十五鬧花燈優秀作文3

農曆正月十五夜,是我國民間傳統的慶典元宵節,又稱燈節。古時候,一到過年,家家戶戶張燈結綵,普天同慶。當時掛燈於門上,除了節日期間照明之外,多是爲了增添節日氣氛。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很多民俗活動是和燈連在一起的,至元宵節這天人們不光吃元宵,觀燈、賞燈也是延續了20xx餘年的民俗,所以俗稱“燈節”。

燃燈之俗始於漢代,東漢順帝年間,張道陵創建道教,把正月十五定爲“上元節”,這天要燃燈祭祀“太乙神”。此俗歷代相沿,到隋朝時,每年還要舉行盛大燈會,招待各國使節。

元宵節成爲燈節至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唐玄宗曾於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重開宵禁,命點千盞花燈,張燈三夜,成爲一時之盛。到了北宋乾德年間,放燈時間又增至五夜。起於十四,止於十八。更爲興盛。故有“宋時湯圓隋時燈”之說。而且在宋代出現了燈謎,即將謎語系於燈上,使人們在賞燈之際伴以猜謎,更添情趣。“燈謎”一詞即源於此。明永樂七年,宮廷下詔“元宵節自十一日始,賜節假十日。”成爲歷代最長的燈節,也形成了全民性的節日。到了清代,燈節假日改爲四天,但盛況不減。從正月“十三上燈,十四試燈,十五正燈。”一直熱鬧到“十八落燈”整個新春佳節纔算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