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人物作文>雷鋒作文>

【推薦】身邊的雷鋒作文八篇

雷鋒作文 閱讀(1.99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身邊的雷鋒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推薦】身邊的雷鋒作文八篇

身邊的雷鋒作文 篇1

身邊處處都有“雷鋒”,就連我也不例外。

我們有這樣的環境,全都靠我們的“衛生雷鋒”也就是清潔阿姨。如果沒有她的話,我們的世界會一片黑暗,花草樹木都是枯萎,垃圾堵住了人們的路,沙塵暴一來,許多離家遠的人都沒地方躲,水裏很多垃圾,散發出一種臭味,讓人聞着都噁心。環境可真惡劣啊!

我們能這麼方便,是因爲我們有交通警察,他爲我們做出了無私的貢獻,日月都站在馬路旁,如果沒有交通警察,交通會一片混亂,兩輛車相撞,使十字路口被堵住,一輛輛車的喇叭聲會讓人睡不着覺,高速路上被堵車,本來是早上三點出發,晚上十二點半纔到家,想上高速我們都有些後怕!

我們能有這麼健康的身體,都是因爲我們有醫生。無論什麼時候,醫生們隨時做好準備,爲我們看病。如果沒有醫生,世界到處都是病菌,花草樹木全部都被感染了,人們都生病了,躺在家裏的牀上,個個都難受極了。

我們的“雷鋒”爲我們創造美好的家園。

身邊的雷鋒作文 篇2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爲人民服務是無限的。這是樂於助人的雷鋒說過的一句話。我的身邊就有一個活雷鋒,鄰居張大娘。

張大娘今年快60了,黑色的頭髮中摻差着幾根銀髮,慈祥的臉上,經過歲年的風風雨雨留下幾道皺紋。張大娘平時生活很節儉,穿着很樸素。從來不粘人小便宜,喜歡幫助人,爲人民服務。

記得那年冬天,連續下過幾場大雪後,天氣很冷,我要出門上特長班,厚厚的積雪足以沒過膝蓋。但在這皚皚白雪中,有一條大約寬半米的小路。這會是誰鏟的呢?我向遠處望去,在小路的另一端,張大娘正背對着我們站在那裏。走進一看,只見張大娘雙手握着鐵鍬,不停地彎腰剷起積雪,然後向身旁的雪堆拋去。可能是挖的太累了吧!張大娘不停地喘着粗氣,豆大般的汗珠從臉頰流過。我忍不住喊道:張大娘,您歇一會兒吧!張大娘直起腰,氣喘吁吁的說道:不用了,馬上就鏟完了。說罷,又開始剷起來,因爲時間的關係,我要去上特長班,所以我就從積雪少的地方,小心翼翼地走了。

還有一次,小區要換電錶,因爲張大娘是樓長,所以她第一個接到消息,整棟樓挨家挨戶通知。那天我自己在家,聽到敲門聲我還不敢開門,直到我在貓眼裏看到是張大娘,才放心的把門打開,一開門,眼前的影響使我有些吃驚,只見張大娘穿的衣服已被汗水浸溼了,她上氣不接下氣的說:嘉佳,咱小區換電錶了,以後小棚單獨一個電錶,你給爸媽說一聲。我看張大娘累成這樣,就說:大娘,進來歇會,喝口水吧!大娘說:不了,樓上還有幾家不知道呢!我還得去傳達一下!我說:那我幫您傳達吧!張大娘想了想說:那我們分頭去傳達吧!就這樣,我和張大娘忙活了一上午。

活雷鋒到處都有,其實,他們就在我們的身邊。可能是我們的同學,可能是我們的老師,可能是我們鄰居和家人,也可能是我們自己勇於奉獻的精神是美好的,當你爲別人作一件事情時,你會有一種特別的感受,這種感受是幸福的,是甜蜜的,如果你想讓身邊的活雷鋒多起來,首先自己就要做一位雷鋒,其實做活雷鋒不難,只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給予他一些幫助,在別人難過時給予他一些安慰,這就是活雷鋒,讓我們都做一個爲人民服務的活雷鋒吧。

身邊的雷鋒作文 篇3

雷鋒叔叔雖然已經很早就離我們而去了,可他的愛還印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如三月春風一樣柔軟輕撫着我們的心!在我們學校就有這樣一位平凡的男清潔工。

當我每次走過他身旁時,他總是在忙碌的工作,用勤勞的雙手默默地付出着愛。就那天下午,我又看見了那位男清潔工,他穿着黃色的衣服,手上握着一把掃帚,低着頭認真的掃着。突然,他發現腳下有個黑糊糊的東西,我仔細一看那黑糊糊的東西是口香糖。我以爲他會繞道走開。可他卻彎下腰,用自己的大拇指和食指的指尖使勁的剷起來,眉頭緊緊的皺着,一點一點的終於鏟乾淨了,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此時,我心裏很後悔沒有去幫助他,我的眼睛溼潤了。是他讓我們生活在如此美麗溫馨的學校!他就是我身邊的活雷鋒!日記大全

向雷鋒一樣默默爲我們付出的人,還有許許多多,雷鋒的愛無處不在!他如三月的陽光溫暖明媚!

身邊的雷鋒作文 篇4

20xx年1月4日,對於馬宏雲來說,是“驚心動魄”的一天,也是終身難忘的一天。

中午1時10分,馬宏雲駕駛41路公交車駛出彭家寨站站臺,他要從最右邊變道至最左邊的車道,出於職業本能,他一直盯着左側的倒車鏡,發現一輛白色轎車從他的側後方駛來,車速很快。馬宏雲減慢了速度,讓白色轎車先過。就在這時,白色轎車將一名行人撞翻,車主不僅絲毫沒有要停車救人的意思,更是駕車從馬宏雲的車旁飛馳而去。“追”是馬宏雲當時唯一想到要做的事情,踩油門、加檔,一場馬路追逐賽開始上演。

“這個車把人撞了,還想跑掉,就這個車”馬宏雲在車裏喊了一聲,便駕駛着公交車追趕白色轎車。

“路上沒有行人,後面也沒有車輛,連個目擊證人都沒有,我當時就想,無論如何也得把車牌號看清楚。”馬宏雲回憶道。

馬宏雲的追趕得到了車上乘客的積極響應,熱心乘客站在馬宏雲旁邊,幫着馬宏雲緊盯白色轎車的行駛路線。

車上有十幾位乘客,考慮到乘客的安全,馬宏雲不敢將車開得太快,漸漸地被白色轎車拉開了距離,眼瞅着白色轎車就要消失在自己的視野中,馬宏雲心急如焚,而第二個十字路口亮起的紅燈點燃了馬宏雲的希望。

就這樣在不停的追趕中,馬宏雲在第三個路口成功“截獲”了白色轎車。轎車車主怎麼也不會想到一輛公交車會對自己窮追不捨。就在紅燈變綠燈前的幾秒鐘,馬宏雲一腳油門把車橫在了馬路上並迅速打開前後車門,同時向公交車左右兩旁的車主們大喊“別讓白色轎車跑了,他剛纔撞人了。”

隨後,馬宏雲和其他幾名乘客跳下車,跑到白色轎車前,拔下車鑰匙攥在手裏。白色轎車司機只能走下車,馬宏雲一把抓住對方,兩個人開始了撕扯。“當時也沒有很激烈的撕扯,不知道咋弄的,到現在我的手指頭還疼着”馬宏雲活動着手指說。

正當大家把注意力轉移到副駕駛上的女子身上時,轎車司機趁機溜走了。馬宏雲對現場的熱心市民交代說:“你們看好這個女的,她可能知道司機的情況,我先把車上的乘客送到站。”

1月6日,警察告訴馬宏雲,肇事司機於5日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

“你的事蹟在網上被大量轉載,網友們對你的英勇行爲讚歎不已,紛紛爲你點贊。”聽了記者的敘述,馬宏雲不好意思地說:“當時那個情景,不管是誰遇到都會這麼做的,我沒有大家說的那麼神奇。當時也多虧乘客和熱心市民的鼎力相助,要是沒有他們的幫助,我想我也很難堵到肇事車輛。”面對大家的稱讚,馬宏雲坦然地回答道。

身邊的雷鋒作文 篇5

3月5日是學雷鋒紀念日。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平時都要學習雷鋒,爲別人奉獻出自己的光和熱。人們流傳着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在我們生活中,也有許多人和雷鋒一樣,在無私地幫助着別人,奉獻着自己。

記得在一個下着傾盆大雨的回家的路上,那天是我值日,等到回家的時候,雨已經嘩啦啦地下起來了。我撐着傘往家裏跑着。在半路上,我看見一個大姐姐一手扶着一個小孩子,一手撐着傘送這個可憐的孩子回家。原來事情是這樣的:一個小男孩不知因爲什麼事情跟他的爸媽翻臉,哭天喊地,就離家出走了。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在外面人生地不熟的,感覺非常害怕。突然,天空中閃了一道光,頓時轟隆隆的雷聲從遠方滾滾而來,不知不覺中,珍珠般大的雨點也從天空中掉了下來。這個可憐巴巴的小男孩現在更悽慘了,飢寒交迫的他瑟瑟發抖,孤獨的感覺使他渴望回家。突然間,一位可親可敬的大姐姐走到小男孩面前,親切地說:“小弟弟,你不回家,在這裏幹什麼呀?現在雨下得那麼大,你不在家裏好好呆着,這樣很容易感冒的!”“我跟爸爸媽媽鬧了彆扭,離家出走了。”小男孩哭着說。“那姐姐來送你回家好嗎?”大姐姐笑着說。“好的。”小男孩說出了家庭地址,大姐姐高興地說:“那兒正好是我外婆家的村,今天我就睡在外婆家了,我們現在就出發吧!”大姐姐一邊走一邊講故事給小男孩聽。走到半路,她發現小男孩實在是餓得不行了,就用她買筆芯的錢給他買了一個麪包。就這樣,小男孩回家了。看着這一幕,一個栩栩如生的雷鋒就從我面前走過,讓我感動不已。

還記得在一個陽光明媚、空氣清新的早晨,我和爸爸吃好早餐,就到匯豐公園裏散步去了。我們來到樹林裏,就在小路上散步。小路邊有很多垃圾,因爲最近這幾天沒有清潔工來清理,雖然林子裏的樹木很多,但是垃圾日積月累,樹木不僅沒有掩蓋住垃圾的臭味,反而還讓垃圾佔領了樹木生長的地方。我們走到前面,一個熟悉的身影在前面掃垃圾。他是一位慈祥的老人,骨瘦如柴,身體卻依然硬朗,他長得和藹可親,臉上洋溢着笑容。我走過去一看,原來是我那年過花甲的外公。我驚訝地問道:“外公,你怎麼在這裏掃垃圾呀?”外公轉過身來,也出乎意料地說:“原來是霏淵啊!我每天早晨來這裏散步,可是這裏垃圾太多了,臭味實在難熬,所以就拿着掃帚掃掃,這樣既可以鍛鍊身體,也可以把樹林裏的空氣變得清新,是個一舉兩得的好活動啊。”我接着說:“噢,是這樣啊。”外公真是個大好人,要是沒有他,現在樹林的垃圾一定會更多,我要好好向他學習。

在如今的社會裏,有許多人像雷鋒那樣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在爲人民服務。他們就像春天的陽光一般溫暖着周圍的人民,他們用自己短暫而輝煌的生命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雷鋒的精神永遠放射着奪目的光芒,雷鋒精神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雷鋒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身邊的雷鋒作文 篇6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雷鋒雖然離我們遠雲了,可他的精神依然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我身邊的“老雷鋒”——一位退了休的老爺爺。

聽媽媽講,三十年前,“老雷鋒”是一位老師,是81級的班主任。那時候,他帶的學生,宿舍在高高的少陵原上。從學校到宿舍要上500多級臺階呢。學生每回一趟宿舍,都像爬山一樣累得氣喘吁吁的。一到下雪天,道路更是難行。我們的“老雷鋒”每到下雪天,凌晨四、五點就起牀了。他披上軍大衣,拿着掃帚去給學生掃臺階去了。有一次,因爲路滑,他摔了一跤,腿整整跛了幾個月。就是這樣,他仍然沒缺過一次課。那時候的教室,沒有暖氣,也沒有空調。一到冬天,教室裏就生起蜂窩煤爐子取暖。他怕爐子滅了,學生們受凍,每天晚上,他都要去學校給學生封爐子。聽着媽媽的講述,我眼前浮現出冒着風雪,彎着腰在臺階上掃雪的身影。手冷了,他哈哈氣,搓一搓;腳冷了,他跺跺腳。我覺得,他的身影是那樣的高大。

這位可敬的老人,他是誰?他呀,就是我的爺爺。雷鋒,其實離我們並不遠,雷鋒,就是我身邊。

身邊的雷鋒作文 篇7

“徐老師好!”“徐老師你真棒!”“徐老師……”當科學老師跨進教室裏,教室裏頓時炸開了鍋。原來,大家剛剛看了《諸暨新聞》,新聞裏報道了我們科學老師助人爲樂的事蹟。

那天,徐老師開着車回家,看到前方有個老人不時地揮手攔車,樣子顯得既焦急又無奈。然而,無論是的士還是私家車,都急匆匆地從老人身邊駛過,彷彿沒看到這個老人。徐老師猜想老人是遇到什麼困難了,便將車緩緩駛到老人身邊,下車詢問。

這位老人已有九十來歲了,出門的時候是走的,等到想回家時已經很累了,就想打車回家。不知道什麼緣故,一輛輛出租車到眼前卻又開走了。老人等急了,就想攔私家車試試,看看有沒有人幫助他,可誰也不願停一下。聽完老人的講述,徐老師毫不猶豫地說:“老爺爺,您的家在哪裏?我送您回去!”老人連聲感謝,徐老師立刻爲老人打開車門,小心地扶老人坐上車,又幫他繫好安全帶,開車將老人安全送到了家。

老人住在公寓裏,徐老師不放心老人一個人走樓梯,堅持送老人上樓。老人的家屬得知是這個小夥子送老人回家的,趕緊拿出路費來酬謝,徐老師忙擺着手說:“不,不,幫助老人是應該的,請別誤會。”老人的家屬們非常感動,想留徐老師吃頓飯,也被徐老師拒絕了。之後,他們就找到新聞臺,於是記者採訪了徐老師。然而,徐老師只講了一句話:“我覺得我並沒有做什麼,幫助有困難的人,這是大家都能做的。這件事挺小的,請你們別報道了。”

在電視上聽到這句話時,同學們都情不自禁地爲徐老師鼓掌。雷鋒不正是經常做一些這樣的小事嗎?誰說雷鋒已離我們遠去,我們身邊不正有這樣的雷鋒嗎?

身邊的雷鋒作文 篇8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過影片《離開雷鋒的日子》,這部影片講述的是雷鋒的戰友喬安山在雷鋒過世之後發生的故事。故事雖然沒有直接講述雷鋒,但是其中被雷鋒精神深深影響的人們卻時刻提醒着我們雷鋒精神的存在。在影片的最後,一羣志願者的出現也正是預示着雷鋒精神的延續。

現在就有這麼一羣人,他們不論失敗是否註定,不論成功是否偶然。沒有路的地方,他們去開拓。當祖國需要時,他們奉獻的是青春和生命。他們屹立在這片土地上,用自己平淡的人生道出他們不平凡的生活姿態。他們就是志願者——我們身邊的活雷鋒。

志願者,往往都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他們也許不是社會名流,但他們卻用自己的行動在幫助他人;他們也許不是政治精英,但他們卻能夠準確的關注民生;他們一個人的力量不大,可匯聚在一起,那就是一股磅礴的氣勢。

說到志願者,不由得讓我回想起了汶川大地震,他給予了我們太多的悲傷,同時也給予了我們太多的感動。無論是致死保衛學生的教導主任譚千秋;還是竭力哺育災區孤兒的民警蔣小娟:無論是不畏艱險奔赴前線的災區英雄;還是在後方默默支援的普通百姓。他們都以自己的方式在傳遞自己的愛心,他們都是無私的志願者。

前不久我校文傳學院09級的袁玉梅學姐不幸患上白血病,她們班男生自願剃光頭髮起捐款號召一批又一批的同學響應起來,自願捐款在學校的有力組織下青年志願者協會以及紅會聯合起來

撿廢,賣廢,爲玉梅學姐籌集醫藥費這些僅僅是所有事情中的九牛一毛,卻已讓我深深被感動。這樣的人就是志願者,哪裏有需要,哪裏就有他們。他們都是一個個平凡的人,但他們卻以自己的行動證明他們都是活雷鋒。

作爲一個醫學專業的學生,說起志願者我就不由得驕傲起來,因爲在中國古代,贈醫施藥被視爲志願者的雛型。同時我還是宜春學院醫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的一員。在協會裏工作的這一年,我深刻體會到了志願者工作的重大意義。

作爲志願者團隊的一員我去過西村小學支教,當我看到在破敗的教室裏那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睛,我突然感受到一股重任壓在肩頭。那是祖國的未來的花朵,而我將要輕啓他們求知的大門。作爲志願者的我當過小交警,當接過交警們的重擔,心中有一種激動,也有一種壓力。在車來車往的道路上,我似乎覺得我自己就是一位爲人民服務的交警,一股驕傲油然而生。當然,我也隨着志願者團隊去過福利院,瞭解過那些老人的孤獨;體會過殘疾人的無奈;感受過孤兒們的希望。突然間覺得自己好渺小,無法幫助所有的人。可我明白一個人的力量雖小,但是千千萬萬的志願者們匯聚在一起,那將是一股巨大的能量我們就是像雷鋒一樣活着的人。

我們在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同時,自身得到提高、完善和發展,精神和心靈得到滿足。志願工作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是“樂人”,也“樂己”,既是在幫助他人、服務社會,同時也是在傳遞愛心和傳播文明。我們時刻都在遵守着志願者的精神“奉獻、友愛、

互助、進步。”我們都秉承這麼一句話“你索取,我索取,想誰索取?你不奉獻,我不奉獻?誰來奉獻”

我相信雷鋒精神永遠不會過時。在四化建設的旅程中,雷鋒精神之花已在我們這一代身上重綻笑臉。讓我們把雷鋒這種“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的精神作爲一種精神財富流傳後世,發揚光大。我堅信我們都是志願者,我們都是活雷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