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實用範文>論文>

陶瓷產品創新設計研究論文

論文 閱讀(2W)

0引言

陶瓷產品創新設計研究論文

中國傳統設計美學的實踐與理論根植於東方土壤,傳統思想中對生命的存在價值與意義均有着智慧的思索,包涵着對人、生活、世界生生不息的生命情感、存在意義以及人生境界的追尋與認同。禪學作爲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精神內核,縱觀禪宗在與傳統的儒、道思想融合的發展過程中體現了巨大的適應性與生命力。陶瓷產品作爲典型的固態化文化形態載體,其設計審美的本質是藉助設計載體對自我內在的世界觀與價值觀等精神活動進行表達。從文化與禪意美學的思維高度去審視陶瓷產品設計,對傳統造物文化進行回溯,探尋器物的深層次精神體驗與時代文化發展的內在邏輯,將設計理性與感性融匯,使文化在揚棄中重塑與傳承,建構文化的現代性價值與大衆審美認知。這種創新設計思路可以調整設計師功利的價值取向,超越機械僵化的思維形式,探索更爲本真的思維形態,消解現代大生產技術背景下與傳統文化間的排斥,強化人與器物的情感交流與記憶聯結,指導當代陶瓷產品設計實踐層面重建文化抱負與文化自信,一定程度上提升文化競爭軟實力。

1禪意美學下的陶瓷產品的詩性特徵

中國美學一直以來關注詩學標準與心靈體驗,通過詩意情感延伸主體的客觀形態,以心通物是重要的造物智慧。陶瓷產品設計的詩性指設計的象外之象、言外之旨,設計本身創建寧靜、感動、想象等模糊的精神層面的原型能量與深遠的如詩般的感知體驗。與詩的特性相通,陶瓷產品設計也在禪意美學引導下形成高度概括與凝練的設計語彙,傳遞出或洗練、飄逸、含蓄的情感性與或寧靜、靜謐、悠遠的生命性,使設計彰顯本真涵義與終極價值,使產品“忘其形而存其意”,激活“無用之用”的深層文化價值。“禪是詩,是哲學,是道德,只要有生命活動的地方,就有禪”。禪體現爲一種生活的藝術與生活的方式,禪意美學可以爲陶瓷產品設計注入鮮活血液,使其由形態審美向生命功能的審美進行偏移,使陶瓷產品設計最終達到“求真、臻善、趨美”。禪意美學下的陶瓷產品詩性特徵主要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1)體現道法自然的和諧關係。關注傳統造物思想中孜孜追求天、物、人整體和諧的'境界與正、清、和、雅的精神,徹悟萬物本然的面貌,打破自然的界限,從日常的情境出發,還原自然的生態之美並對自然之道高度關注。(2)烘托意境的時空審美。設計手法中藉助動與靜、情與景、意與象、形與神,使主觀生命精神與客觀器物進行交融互滲,以意象的思維範式提供體悟直至人心,寄託自然、映照天地、寧靜淡遠、怡情悅性,關注使用者的情感體驗,使得產品具備多元意蘊與細緻入微的詩興之思。(3)強調生命永恆的形上思辨。設計具備生命特質與生命情感,充滿生命活力與生命內涵,向更純粹的精神領域衍化,使產品與生命在有限空間內諧和共振,使觀者探尋深層精神體驗,進而產生慰藉與頓悟,賦予產品直達人心的感性靈魂,建構審美心理結構,設計價值也因時間而隱射永續。

2禪意美學下的陶瓷產品的詩性語言修辭

陶瓷產品設計實踐活動以器物功能爲導向的物質需求與情感期望爲導向的精神需求兩個向度共時性展開,禪意美學下的陶瓷產品塑造需脫離現實語法桎梏,延伸到生命本體領域,涵容存在形式和精神實質兩方面,通過產品傳遞生命生生不息的和諧狀態與永恆的生命力特質。

2.1自然寫意隱喻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哲學命題語境中,自然是一個主體與環境、人性與神性、物質與精神的特殊命題。人在造物過程中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梳理中孕育了設計藝術的審美,並將審美從對物的靜態關照移向人在使用中的生命有機體驗。禪宗哲學中自然是能量,同時禪是人人所具有的能量,禪宗主張在日常生活中去對無限的宇宙本體進行體驗,人與自然是共生共化的物我和諧化一的密切關係,人與自然的交流過程可以產生情感共振與融合,啓動審美領域對形而上的本體的直覺體驗,以情釋性,產生“妙悟”、“禪悟”的內心之道,最終完成詩意化生存。隱喻作爲符號修辭的一種方式與語用現象,在陶瓷產品設計中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往往指通過簡單的形態語義本體表達複雜的事物與事理,通過藝術意境的塑造引發觀者延伸聯想,寄寓無法意釋的精神世界。陶瓷產品設計中的禪意美學塑造中的自然寫意要素源於自然,設計“近而不浮,遠而不盡”,在領悟自然的過程中傳遞自然中的生命美感,引發使用者擁抱自然,與自然渾然一體。由於設計語言具備異質同構性的特徵,自然寫意符號系統的轉換具備超越時空的特殊審美涵義與精神能量的傳遞,通過自然形態的隱喻,直觀傳遞自然之道,通過自然物象使精神淨化,最終達到觀者心靈感知的浸潤與體悟。設計師賈偉的《高山流水》香臺(圖1)整體造型以瓷的圓潤與細膩體現香臺的沉着靜斂,使用過程中煙氣挪移,青煙如同雲海瀑布,方寸間彰顯生命的轉瞬與天地的永恆,充滿生命張力與宇宙本體的禪境。禪學態度下的陶瓷產品設計將設計導向返璞歸真的人與自然的和諧智慧,俯察天地自然,突破時間維度,以空間的角度進行詮釋,探索求真藝術化的自然,將設計中主題的時間維度與空間維度進行融合,用心理時空代替重組自然時空,在自然山水中滌淨心靈,追求賦予產品生命意象與自然秉性,保持自身的虛靜心理狀態,如詩入境般體現禪意美學的人文意蘊與價值迴歸。

2.2語境意象引借

產品的靈性蘊含在使用者心理意象的思維活動中。意象是將視覺思維與心理感受統一的媒介與橋樑。引借作爲詩歌中的互文形式通常爲詩歌傳遞含蓄與悠遠的詩歌品質。鑑於思維意象的選擇性特徵,設計不是對主體形象進行簡單的複製,而是對形象的總體結構特徵進行選擇與抽象簡化演變,通過設計的外在“映象”轉化爲胸中“意象”,最終經由觀者的感性經驗轉化爲藝術作品的禪韻“境象”,形成“簡而能遠,淡而有味,意境空闊”的禪境審美風範。在禪宗哲學中把心念專注在某件事情上並非禪的真正本意,禪的本意是如物之所如去觀物的本身,一切自在來去。《檀釣》香座(圖2)取自“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古詩悠遠意境,捕捉蓑翁形象的突出意象特徵,並抽象簡化爲簡潔素樸特徵的造型屬性結構,坐擁江山,激盪迴旋,香氣氤氳,禪機隱現,沉靜中不失靈動。通過使用者主觀的想象力的投射,與江山、山水等象徵形象產生聯結,激活記憶與聯想,進而融合產生感性的精神維度的禪境想象、豐富審美的層次並在禪意中心性浸入與靈魂淨化。設計中需將陶瓷產品的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進行意向脈絡的統一,在形象鮮明的造型中超越形式的簡單模擬,上升至引導觀者進入內斂物象境界的審美體驗,留下廣闊的聯想空間與畫外之旨,最終達到“從心所欲”的自由與“亦實亦虛”之禪境。

2.3交互秩序映射

通過主客體間的交互秩序構建情感體驗,強化陶瓷產品敘事的感染力。禪宗哲學中崇尚“動靜不二”與“因緣而合”。通過陶瓷產品交互過程的“動境”,演化到人與自然的“畫境”,詩意傳達“意境”。“禪師動中的極靜,是靜中的極動,寂而常照,動而常寂,動靜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窗境》茶具(圖3)整體設計營造出清明潔淨的產品形象,通過泡茶的體驗過程讓使用者獲得美感,透過鏤空的窗格觀看沏茶過程的壺中天地,如同在南方古典園林中透過窗戶欣賞美景,看着片片綠色茶葉水中漂浮繼而慢慢沉入壺底,完成從動態到靜態的過程交互。於審美中感受自然之物,萬籟皆空中坐擁寧靜,借茶益思並引發觀者的詩情與畫意,茶具設計中師法自然營造靜謐與清淨,而其中的忘物與精神寄託也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禪學思想中的超越時間與空間觀念的物我兩忘的境界。陶瓷產品設計中可以通過交互秩序建立人與產品間的對話與思考,使人、產品、心、境高度貫通,穿透時空界限組成空間場景,傳遞審美意境的圓融以及精神層面的交流與物我合一的融匯,進而滌盪觀者精神世界,營造空明的心境。

3禪意美學下的陶瓷產品詩性語言語形秩序

禪宗的教義精神精髓是“般若”和“佛性”的觀念。“般若”強調“一切皆空”,“佛性”主張“頓悟”,兩者綜合致力於啓發人的悟性。在陶瓷產品語形塑造中,亦應重視對知覺經驗的把握,使觀者通過觀念迴歸禪意美學價值觀。

3.1空寂淨素之美

通過設計手法上的“無爲而爲”與“以靜制動”,對內容、符號、色彩進行制約性控制,如圖4通過形式的極簡凸顯產品的本質意義與內涵。充實的精神留白、迴歸本源的樸素色調,在禪宗傳統美學的辯證觀念中,“實”與“虛”、“有限”與“無限”、“空”與“滿”之間存在隱喻關聯,極簡造型詮釋對大者無形的追求,通過簡素與節制沉澱洗練美感,並給人以最大限度的思考。

3.2瞬間永恆之美

禪宗哲學中的“頓悟”是指某一瞬間突然醒悟,設計中模擬自然情境,從最平凡的語形中詮釋生命之美,通過無意識感受激發瞬時共鳴,關注感性與直覺的體驗與內心體悟,喚醒沉睡的感官以及平靜、謙卑的心性,達到人與自然心性的聯結。

4結語

禪宗的終極目的是超越現世的有限性和生命的非絕對自由狀態,提升至生命永恆的絕對自由境界。陶瓷產品設計本身作爲文化維度的重要認知路徑,可以實現文化觀念的表意與外化。立足於禪宗哲學內涵,突破傳統陶瓷與現代陶瓷的雙向禁錮,陶瓷產品設計目標將物質客體的靜觀轉向爲使用者、陶瓷產品與自然宇宙所共同組成的有機生命體,超越產品本身的功利性,擴大其生命方式轉向禪的精神層面進行抽象與思辨,以精練的設計語言創造禪意美學觀,以禪意美學情態作爲審美框架,使產品超物質性昇華到詩意主體性的存在,融入文化形態與審美意識,完成意與境高度契合的美學意義的建構,進而體驗從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超越。通過陶瓷產品傳遞體悟自然之道與天地之美,傳遞給使用者體悟深層的生命內涵促使向生命本真的價值進行迴歸,體現對生命的深層關照,展示禪文化的永恆活態魅力,達到審美精神的最終歸宿,實現從“物以致用”到“用以致情”。

參考文獻:

[1]柳冠中.事理學論綱[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7:25-40.

[2]李硯祖.從功利到倫理—設計藝術的境界與哲學之道[J].文藝研究,2005(10):100-109.

[3]鈴木大拙著,劉大悲譯.禪與藝術[M].臺北:天華出版公司,1994: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