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實用範文>論文>

我國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現狀及其展望論文

論文 閱讀(1.74W)

我國正快速步入老齡化社會,到2013年,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2億,龐大的老年人口數量使得老年問題倍受關注。並且隨着經濟水平的提升,老年人平均壽命的延長,老年心理健康問題更加凸顯。

我國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現狀及其展望論文

目前,老年心理健康的主要評估方法是心理量表測量法、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我國在研究老年心理健康問題方面所使用的量表均是從國外引進的,如症狀自評量表(SCL -90) ,康奈爾醫學量表(CMS)、抑鬱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等。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量表是否適用於中國老年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還有待於進一步檢驗。吳振雲等編制的老年心理健康問卷經信度、效度檢驗,符合心理測量學要求,適合國情,題目適中,適用於老年心理健康的調查研究。李娟等編制的老年心理健康量表(城市版)爲研究城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提供了有力的測量工具。另外,有些研究會採用自制的一般情況調查表收集勝別、年齡、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居住場所等人口學資料,或者根據自己的需要自行設計問卷,如:自編老年人孫輩依賴問卷、自編社會參與基本情況調查問卷等。訪談法一般與問卷調查結合使用,爲編制問卷提供資料。

1老年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

影響老年心理健康的因素可概括爲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生理因素有:年齡、性別、疾病增加、自理能力下降、視聽功能障礙、認知老化、生活方式;心理因素有:生活事件、經濟收入與文化教育、婚姻與家庭、體能與文體活動;社會因素有:社會支持、個體參與和社會閒暇活動、老年社區衛生服務嶽春豔等在研究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時發現男性好於女性,低年齡組老年人好於高年齡組老年人,城市老年人好於農村老年人,高學歷者好於低學歷者和不識宇者。梅錦榮的研究表明,相對於男性,女性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和抑鬱症狀,並且對生活有更大的不滿。從以往研究來看,社會支持和體育鍛煉是影響老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1.1社會支持對老年心理健康的影響社會支持從性質上分爲客觀支持和主觀支持,客觀支持指可見的或實際的支持;主觀支持指個體體驗到的或情感上感受到的支持,是個體在社會中受尊重、被支持與理解的情感體驗和滿意程度,與個體的主觀感受密切相關。嶽春豔等的研究發現主觀支持和對支持的利用度與老年人心理健康顯著相關,主觀支持的相關性最高。這說明主觀情感方面的支持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影響較大,而提高社會支持度,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幸福度,對於改善老年人的抑鬱傾向尤爲重要岡。

1.2體育鍛煉對老年心理健康的影響老年人體育鍛煉的形式多樣,如:廣場集體舞蹈、太極拳鍛鍊、健走運動等。堅持廣場集體舞蹈鍛鍊有助於增進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網,參加集體型體育鍛煉項口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要優於單獨進行體育鍛煉的老年人。隨着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身體各器官逐漸老化,適宜的體育鍛煉可以使老年人保持活力,延緩老化,並且在強健身體的同時可以結交很多新朋友,擴大他們的交際範圍,有助於人際關係的改善,和諧融洽、輕鬆愉快的氣氛可以很好的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態。因此,老年人只要堅持參加適宜的`體育鍛煉,都會有積極的心理效益。

2老年心理健康的研究現狀

2.1不同養老方式的老年人家庭養老者與社會養老者最大的區別在於社會養老者離開了親人,親情紐帶作用減弱,天倫之樂匾乏,容易產生負性情緒,導致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養老機構目前具有以下4個特點:有需求的多,想要入住的少;牀位多,入住率少;要求就業的多,願意從事養老護理的少;投入多,收益少。孫穎心等的研究表明,雖然家庭養老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好於社會養老者,但二者差異不顯著。這說明隨着社會的發展,老年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養老機構更加重視對老年人的精神慰藉,管理和設施在不斷完善。也有研究表明,敬老院中的老年人不僅在軀體方面得到了關心和照護,而且在強迫性症狀、焦慮、敵對等心理問題方面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在人口老齡化的今天,家庭結構小型化、養老結構多元化的社會形勢下,社會養老功能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

2.2知識老年人人到老年,大多數人會認爲自己無用、沒有價值了,因而變得消極,導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但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識的老年人,仍然會適當的參加一些工作,進行人際交往,這將有助於他們心理健康的保持。陳天勇等的研究表明,高學歷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總體良好,並且顯著高於常模回。老年大學學員的主觀幸福感較高,心理健康水平良好,由此可見,老年大學不僅爲老年人提供了一些新知識,還能夠爲老年人的學習生活提供一個優良的內部和外部生活環境。

2.3空巢老年人民政部數據表明,目前我國城鄉空巢家庭超過50%部分大中城市達到70%,其中近一成的老人單身。這些空巢老人得不到應有的生活照料,生病也無人照顧,情感慰藉更是無從談起。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相對於非空巢老年人,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狀況較差,其中絕對空巢老人的狀況更加需要關注。相對空巢老人儘管不與子女住在一起,但是在同一個城市,聯繫較方便,而且可以經常相聚,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空巢的消極作用;而絕對空巢老人子女都不在身邊,難以及時得到子女的精神慰藉和生活照。

2.4離退休老年人由於社會角色的變化,離退休老年人的生活內容、社會地位、人際交往等方面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原本忙碌的工作生活可能被無所事事取代,因此可能會出現“離退休綜合徵”,表現爲孤獨、失落、抑鬱和煩躁等負性情緒,有的伴有食慾不佳、睡眠不足和容易疲勞等不適。約三分之一的企業管理者在退休初期存在心理問題,但是某些羣體的離退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可能表現良好,如:高校離退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高於全國水平。這可能是因爲文化水平高者一般從事腦力勞動,當他們退休後大多仍繼續讀書,學習,適當的參加一些工作,因此情緒會保持良好。與未參加書法繪畫練習的退休老年人相比,參加書法繪畫練習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更高網。

2.5代際關係與老年心理健康在家庭生活中,老年父母和成年子女的關係,是影響老年父母心理健康的關鍵因素。對於老年父母而言,隨着社會交往範圍的逐漸縮小,親情對他們的影響更加重要。積極的代際關係有助於老年人提高生活滿意度,提升自尊感,提高幸福感;而消極的代際關係會導致老年人產生心理痛苦、孤獨感,甚至會導致老年人自殺。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養兒防老的中國傳統觀念正逐步減弱,這必然對老年人產生衝擊,產生心理不平衡或心理失調。

2.6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慢性病是影響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常見的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據衛生部統計,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近半數患有慢性病。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低於健康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需打針吃藥,注意飲食,不能隨心所欲的做事情,處處受到限制。身體疾病會導致老年人低落、煩躁等情緒,降低心理健康水平。高血壓、冠心病和糖尿病屬於心身疾病,與患有白內障、腰椎間盤突出和骨關節病等非心身疾病患者相比,心身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明顯低於非心身疾病患者。

2.7失能老年人我國缺乏自理能力的老人約有3300萬,並且有逐漸遞增的趨勢。居家不出的老年人更有可能出現臥牀狀態,並進一步影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導致老年人產生焦慮、抑鬱等。養老護理員短缺,專業程度低,使失能老年人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顧,因此隨之而來的就是失能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問題增多,並且心理健康問題尤爲突出。張國琴等的研究表明,失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總體水平低於一般老年人羣,而且失能老人獲得的社會支持低於正常人。失能老年人的機體活動能力下降,社會交往範圍縮小,加之日常生活受限,因此對自身健康的自我評價較差,產生抑鬱、自卑等負性情緒;而且漫長的功能恢復過程給家庭成員帶來沉重的生活和心理負擔,隨着時間的延長,失能老人獲得的社會支持將逐漸減少。

3展望

3. 1關注農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目前,對老年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的城市和省會城市,農村老年人的研究比較缺乏,西北和西南地區的研究幾乎空白。但是已有研究表明,農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低於城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與城市老年人相比,隨着年齡的增長,農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會越來越差。而且農村老年人文化生活匱乏。總的來說,農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形勢更加嚴峻,需要得到高度的關注。

3. 2老年漂問題。老年漂是指爲了幫子女照顧新生兒,被迫離開了他們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地方,離開了熟悉的親戚和朋友,甚至離開了陪伴幾十年的老伴過上了分居生活的老年人。老年漂的出現在我國是一個必然,如今的上班族工作忙,壓力大,婦女不能做全職太太或者僱傭保姆。因此隨着社會的發展,老年漂這個羣體會越來越龐大,這個羣體面臨着醫保、社保、與子女生活習慣不同等問題。目前關於老年漂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幾乎空白,有必要對其進行深入研究。

3. 3充分考慮和利用社會資本,維護和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根據關國社會學家Thomas F Brown對社會資本的劃分,可從微觀、中觀和宏觀角度來探討促進老年心理健康可利用的社會資本。爲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可利用的微觀社會資本有社會支持、組織參與和信任;可利用的中觀社會資本有衛生服務機構、慈善機構和志願服務組織;可利用的宏觀社會資本有政治政策環境和文化環境。開發利用老年心理健康中的社會資本,能夠有效緩解我國的衛生資源壓力,在有限的衛生條件下最大限度的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針對我國現存的和展望中存在的問題,應採取以下措施來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第一,定期開展老年人健身比賽,如乒乓球比賽,使老年人在增強身體素質的同時,增進友誼,提高老年人的精神面貌。第二,提高養老機構的服務質量,將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健身娛樂、醫療康復、精神慰藉、臨終關懷融爲一體,努力爲老年人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生活家園。第三,在人口老齡化程度高、增速快、高齡人口比例大的地區成立老年協會,即養老服務協會,由公辦或民辦、營利性或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居家養老服務組織組成,以滿足廣大老年人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能夠有效的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實現“老有頤養”。第四,組織養老護理員職業培訓,提升養老機構護理員和居家養老服務員的護理水平,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從護理理論、老年心理、職業道德、養老形式、政策與法規等方面向參加培訓的護理員和服務員進行系統介紹,對臥牀老人的生活照料技能和技術護理進行培訓,爲老年人享受幸福晚年生活提供專業服務保障。第五,開展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爲高齡、空巢、獨居、特困且生活自理有困難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保健、法律維權、文化體育等服務,採取上門照料或者日託的服務形式,讓老人能夠平安、健康、幸福養老。

隨着我國對老年心理健康問題研究的深入,獲取更多老年心理健康狀況的資料,尤其是特定羣體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資料,將有助於我們更好的瞭解老年問題,進行積極的干預,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也有助於爲政府制定相關的政策提供切實可靠的資料,以便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在人口老齡化的今天,確保老年羣體的健康、幸福、和諧、穩定,也是確保我國繼續進行現代化建設的主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