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宋代詩人>柳永>

柳永的《蝶戀花》全文精選

柳永 閱讀(2.94W)

在柳永的《蝶戀花》中,巧妙地把飄泊異鄉的落魄感受,同懷戀意中人的纏綿情思融爲一體,表現了主人公堅毅的性格與執着的態度,成功地刻畫了一個志誠男子的形象。接下來小編蒐集了柳永的《蝶戀花》全文,歡迎查看,希望幫助到大家。

蝶戀花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裏,無言誰會憑闌意。(闌 通 欄)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

註釋

1、佇倚危樓:長時間倚靠在高樓的欄杆上。佇,久立。危樓,高樓。

2、望極:極目遠望。

3、黯黯:心情沮喪憂愁。生天際:從遙遠無邊的天際升起。

4、煙光:飄忽繚繞的雲靄霧氣。

5、會:理解。闌:同“欄”。

6、擬把:打算。疏狂:狂放不羈。

7、對酒當歌:語出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當:與"對"意同。

8、強樂:勉強歡笑。強,勉強。

9、衣帶漸寬:指人逐漸消瘦。語本《古十九首》:“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10、消得:值得。

譯文

我佇立在高樓上,細細春風迎面吹來,極目遠望,不盡的愁思,黯黯然瀰漫天際。夕陽斜照,草色濛濛,誰能理解我默默憑倚欄杆的心意?

本想盡情放縱喝個一醉方休。當在歌聲中舉起酒杯時,才感到勉強求樂反而毫無興味。我日漸消瘦也不覺得懊悔,爲了你我情願一身憔悴。

賞析

柳永的《蝶戀花》是一首懷人之作。柳永把漂泊異鄉的落魄感受,同懷念意中人的纏綿情思結合在一起寫,採用“曲徑通幽”的表現方式,抒情寫景,感情真摯。

在上片中,首先說登樓引起了“春愁”:“佇倚危樓風細細。”全詞只有這一句敘事,便把主人公的外形像一幅剪紙那樣突現出來了。“風細細”,帶寫一筆景物,爲這幅剪影添加了一點背景,使畫面立刻活躍起來了。

“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極目天涯,一種黯然魂銷的“春愁”油然而生。“春愁”,又點明瞭時令。對這“愁”的具體內容,柳永只說“生天際”,可見是天際的'什麼景物觸動了他的愁懷。從下一句“草色煙光”來看,是春草。芳草萋萋,剗盡還生,很容易使人聯想到愁恨的連綿無盡。柳永借用春草,表示自己已經倦遊思歸,也表示自己懷念親愛的人。至於那天際的春草,所牽動的柳永的“春愁”究竟是哪一種,柳永卻到此爲止,不再多說。

“草色煙光殘照裏,無言誰會憑欄意”寫主人公的孤單淒涼之感。前一句用景物描寫點明時間,可以知道,他久久地站立樓頭眺望,時已黃昏還不忍離去。“草色煙光”寫春天景色極爲生動逼真。春草,鋪地如茵,登高下望,夕陽的餘輝下,閃爍着一層迷濛的如煙似霧的光色。一種極爲悽美的景色,再加上“殘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層感傷的色彩,爲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調。“無言誰會憑欄意”,因爲沒有人理解他登高遠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無言。有“春愁”又無可訴說,這雖然不是“春愁”本身的內容,卻加重了“春愁”的愁苦滋味。作者並沒有說出他的“春愁”是什麼,卻又掉轉筆墨,埋怨起別人不理解他的心情來了。柳永在這裏閃爍其辭,讓讀者捉摸不定。

在下片中,柳永把筆宕開,寫他如何苦中求樂。“愁”,自然是痛苦的,那還是把它忘卻,自尋開心吧。“擬把疏狂圖一醉”,寫他的打算。他已經深深體會到了“春愁”的深沉,單靠自身的力量是難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酒澆愁。柳永說得很清楚,目的是“圖一醉”。爲了追求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跡,只要醉了就行。不僅要痛飲,還要“對酒當歌”,借放聲高歌來抒發他的愁懷。但結果卻是“強樂還無味”,他並沒有抑制住“春愁”。故作歡樂而“無味”,更說明“春愁”的纏綿執着。

至此,作者才透露這種“春愁”是一種堅貞不渝的感情。他的滿懷愁緒之所以揮之不去,正是因爲他不僅不想擺脫這“春愁”的糾纏,甚至心甘情願爲“春愁”所折磨,即使漸漸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決不後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語破的:柳永的所謂“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其中伊指深愛的女子,也指自己的人生理想)

這一首詞妙緊拓“春愁”即“相思”,卻又遲遲不肯說破,只是從字裏行間向讀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寫到了,卻又煞住,調轉筆墨,如此影影綽綽,撲朔迷離,千迴百折,直到最後一句,才使真相大白。在詞的最後兩句相思感情達到高潮的時候,戛然而止,激情迴盪,又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柳永簡介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的婉約派創始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時期的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有《雨霖鈴》、《八聲甘州》、《鳳棲梧》等。

歷史評價

北宋詞人黃裳:予觀柳氏文章,喜其能道嘉佑中太平氣象,如觀杜甫詩,典雅文華,無所不有。是時予方爲兒,猶想見其俗,歡聲和氣,洋溢道路之間,動植鹹若。令人歌柳詞,聞其聲,聽其詞,如丁斯時,使人慨然有感。嗚呼,太平氣象,柳能一寫於樂章,所謂詞人盛事之黼藻,其可廢耶。(《演山集》卷三十五·《書樂章集後》)

北宋文學家晁補之: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聲甘州》雲:“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此真唐人語,不減唐人高處矣。(《侯鯖錄》卷七)

南宋學者胡寅:詞曲者,古樂府之末造;然文章豪放之士,鮮不寄意於此者,隨亦自掃其跡,曰浪謔遊戲而已。柳耆卿後出,掩衆制而盡其妙,好之者以爲不可復加。(《酒邊詞序》)

南宋藏書家陳振孫:其(柳永)詞格固不高,而音律諧婉,語意妥貼,承平氣象,形容曲盡,尤工於羈旅行役。若其人,則不足道也。(《直齋書錄解題》)

南宋詞人張端義:項平齋所訓“學詩當學杜詩,學詞當學柳詞”,扣其所云,杜詩柳詞,皆無表德,只是實說。(《貴耳集》捲上·引項平齋語)

北宋文學家陳師道:柳三變遊東都南、北巷,作新樂府,骫骳從俗,天下詠之。(《後山詩話》)

南宋戲曲學家王灼:(柳永詞)淺近卑俗,自成一體,不知書者尤好之。(《碧雞漫志》卷二)

宋代詩論家嚴有翼:小有才而無德以將之,亦士君子之所宜戒也。柳之樂章,人多稱之,然大概非羈旅窮愁之詞,則閨門淫蝶之語;若以歐陽永叔、晏叔原、蘇子瞻、黃魯直、張子野、秦少游輩較之,萬萬相遼。彼其所以傳名者,直以言多近俗,俗子易悅故也。(《藝苑雌黃》)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

①又涵養百餘年,始有柳屯田永者,變舊聲,作新聲,出《樂章集》,大得聲稱於世;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詞論》)

②露花倒影柳三變,桂子飄香張久成。

賙濟:清真詞多從耆卿奪胎,思力沉摯處,往往出藍。然耆卿秀淡幽豔,是不可及。

清代詞論家陳廷焯:

①後人動稱秦、柳,柳之視秦,爲之奴隸而不足者,何可相提並論哉!

②東坡、少遊,皆是情餘於詞;耆卿乃辭餘於情,解人自辨之。

③《蓮子居詞話》雲:“蘇之大,張之秀,柳之豔,秦之韻,周之圓融,南宋諸老,何以尚茲。”此論殊屬淺陋。謂北宋不讓南宋則可,而以秀豔等字尊北宋則不可。如徒曰秀豔圓融而已,則北宋豈但不及南宋,並不及金元矣。至以耆卿與蘇張周秦並稱,而不數方回,亦爲無識。又以秀字目子野,韻字目少遊,圓融目美成,皆屬不切。且以大字目東坡,豔字目耆卿,亦不甚確

。④耆卿詞善於鋪敘,羈旅行役,尤屬擅長。然意境不高,思路微左,全失溫、韋忠厚之意。詞人變古,耆卿首作俑也。(《白雨齋詞話》)

⑤昔人謂東坡詞勝於情,耆卿情勝於詞,秦少游兼而有之。

⑥秦、柳自是作家,然卻有可議處。東坡詩云“山抹微雲秦學士,露華倒影柳屯田”微以氣格爲病也。

⑦秦寫山川之景,柳寫羈旅之情,俱臻絕頂,有不可以言語形容者。(《詞壇叢話》)

清代文學家吳衡照:蘇之大,張之秀,柳之豔,秦之韻,周之圓融,南宋諸老,何以尚茲。(《蓮子居詞話》)

宋翔鳳:耆卿失意無聊,流連坊曲,遂盡收俚俗語編入詞中,以便伎人傳唱。

鄭文焯:屯田北宋專家,其高渾處不減清真,長調尤能以沉雄之魄,清勁之氣,寫奇麗之情,做揮綽之聲。(《大鶴山人詞論》)

中國近現代古典文學研究家劉永濟:

①其通俗之作,本代歌妓抒情,自必爲此輩所喜聞樂道者,故其所作,傳佈極爲廣泛。

②柳詞除此類外,又多寫羈旅離別之苦及節序風物之麗,後世惟周美成可以並美,故有周、柳之目。(《唐五代兩宋詞簡析》)

中國近現代詞人夏敬觀:耆卿多平鋪直敘,清真特變其法,迴環往復,一唱三嘆。故慢詞始盛於耆卿,大成於清真。

中國當代詞學家吳熊和:《樂章集》三卷,又《續添曲子》一卷,詞調增至二百餘,其中一百多調,是首見於柳永詞的。詞人創調之多,兩宋無出其右。柳詞又大都爲長調,開闢了詞由小令進入長調的新階段。柳詞固然格調不高。難免有“詞語塵下”之譏,但在詞調方面的這種創立之功,是應受重視的。(《唐宋語調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