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體裁作文>材料>

材料作文500字集錦7篇

材料 閱讀(5.68K)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材料作文500字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材料作文500字集錦7篇

材料作文500字 篇1

材料作文審題訓練步驟1:材料

天使賣種子

有一位婦人夢見自己走進一家新開張的商店,櫃檯後面站着的竟然是一位天使。“您都賣些什麼?”婦人興奮地問道。

“你心中所想要的一切。”

婦人真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然後決定要了一些人心最渴望的:“我要買平安、愛、快樂、聰慧以及剛強。”想了一下又補充一句:“不只爲我,也爲我所有的家人都買一些。現在就可以提貨嗎?”

天使含笑說:“孩子,我想你弄錯了,我們這裏不賣果子,只賣種子。”

材料作文審題訓練步驟二2:審題

審題關鍵詞:心中所想要的一切 現在就可以提貨嗎 不賣果子,只賣種子

天使的用意解讀:“你心中所要的一切”這是果子,種子是意識:信念,理想,目標等。你沒有信念,理想,目標,我可以告訴你,但要實現這些(現在就提貨),要靠你自己努力奮鬥。

觀點表述:

1.人生的路需要智者給你指明方向,更需要自己朝着這個方向努力奮鬥。

2.“平安、愛、快樂、聰慧以及剛強”都不是空想能實現的。別人只能給你目標信念的啓示或指導,而真正實現你的目的,得到你所想要的要靠你自己不斷努力。

3.創造幸福靠自己,自己纔是命運的主宰。

4.成功之路無捷徑。

材料作文500字 篇2

【題目設計】

數學家高斯18歲時解開了一個兩千多年歷史的數學懸案!多年後,高斯回憶說,如果導師告訴我那是一道兩千多年沒有解開的難題,我不可能就在一個晚上把它解出來。

海倫·凱勒說:我沒有見過這個世界,所以我可以描繪出更加美麗的世界。

一位中國作家也說:不知者無畏。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聯繫生活體驗與認識,寫一篇文章,文體自定,不少於800字。

【寫作導引】

命題背景由兩個個材料構成,第一個材料是說高斯在不知道那道數學題是兩千年來無人能解的數學懸案的情況之下,竟然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把它解出來了。那這個材料暗示的意思是,對命題難度的無知,才使得他沒有任何壓力與負擔,在不知中完成了這道數學題。這個材料我們也可以延展到對權威、權力、知識、常識、能力、水平、管理、技術、地域狀況、事物特性等有關無知的問題上來。第二則材料是美國的盲人作者海倫所說的一句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因爲看不見這個世界,她無知這個世界,所以她想象這個世界都是美麗的。針對這則材料,我們可以做這樣的延伸,一個人如果把眼前的障礙、困難、挫折等估計得不足,即不知,他就能爆發出無窮的勇氣去面對當前的這些障礙、困難、挫折。

以上兩則材料所產生的結果是正面的,說明命題人對它的態度是肯定的。這個命題的重點是肯定“不知者無畏”的精神,強調不知者正是由於不知道,而沒有心理負擔,不會產生畏難的心理,最終獲取成功。同時,在寫作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合理安排文章結構。

材料作文500字 篇3

已經很久沒有出門了,自從那次摔傷過後。

傷已經好得差不多,但額上的疤痕卻將永不褪去。我每日坐在窗邊,看着窗外漸濃的春色,心裏難過極了。外婆似乎看出了我的心事,遞給我一頂帽子,說:“山上的槐花開得正豔,去瞧瞧吧!”

終於,我鼓起勇氣出門。

走在山間的石板路上, 我將帽子儘量壓低,低到我只能看見腳下的路。一隻幹皺、溫暖的手牽起我的手,是外婆。

石板縫中冒出幾株瘦弱的小草,一次次地被登山的人們踩斷了腰,卻始終堅持着向上生長。

我隨着外婆一路向山上走去,喧鬧漸漸少了,我們從石板路走到了一條小路上。

那邊漸漸多了幾朵落花。外婆輕輕地說:“到了。”

我慢慢擡起頭。是一棵樹——一棵開滿槐花的樹。

蒼勁有力的枝幹上綴滿了串串純白的槐花,迎風舞動。

外婆牽着我的手,走到樹的後面。我不禁驚呆了——樹的後面有燒焦的痕跡,樹幹空了一半,半根殘枝淒厲可怖。我再次望向枝上的槐花,忽然對這一棵飽經風霜的槐樹有了一絲敬畏。

外婆輕輕地說:“五年前這樹就被雷擊垮了,我也沒料到它竟會活過來。不過,你看,經歷過傷痛的樹如今開出了這麼美的花,你能說它不幸福嗎?”

我心裏彷彿被觸動了。是啊,經歷過傷痛的樹能夠開出更美的花,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一陣東風吹來,吹去了我的'帽子,吹起了我的劉海,槐花飄落,輕輕吻着我額上的傷疤。

陽光下,槐花在枝頭舞動,在清風中形成一個個浮動遊離的光點,似乎在吐露着幸福的喜悅……

原來,就算是一棵受傷的樹,也是有幸福的,因爲它能用枝幹的平和、盤根的堅定去開出更美、更豔的花。

原來,我也幸福。因爲,我現在也是一棵受傷的樹,東風吹來時,我也會獲得新生。

材料作文500字 篇4

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好驅使百姓與鄰國打仗。有一次梁惠王召見孟子,問道:“我在位,對於國家的治理,可以說是盡心盡意的了。河內(今河南省黃河北岸)常年發生災荒,收成不好,我就把那裏的一部分老百姓遷移到收成較好的河東去,並把收成較好的河東地區的一部分糧食運到河內來,讓河內發生災荒地區的老百姓不至於餓死。有時河東遇上災年,糧食歉收,我也是這樣,把其他地方的糧食調運到河東來,解決老百姓的無米之炊。我也看到鄰國當政者的做法,沒有哪一個像我這樣盡心盡意替自己的老百姓着想的。然而,鄰國的百姓沒有減少,而我的百姓也沒有增多,這是什麼原因呢?”

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打仗,我就用打仗來打個比方吧。戰場上,兩軍對壘,戰鬥一打響,戰鼓擂得鼕鼕地響,作戰雙方短兵相接,各自向對方奮勇刺殺。經過一場激烈拼殺後,勝方向前窮追猛殺,敗方就有人丟盔棄甲,拖着兵器逃跑。那逃跑的士兵中有的跑得快,跑了一百步停下來了;有的跑得慢,跑了五十步停下來了。這時,跑得慢的士兵卻爲自己只跑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士兵是膽小鬼,您認爲這種嘲笑是對的嗎?”

梁惠王說:“不對,他們只不過沒有跑到一百步罷了,但是這也是臨陣脫逃啊!”

孟子說:”大王如果明白了這其中的道理,那麼就無須再希望您的國家的老百姓比鄰國多了。”

材料作文500字 篇5

(一)一個響亮的標題。

就是在審題的基礎上,明確立意,選擇寫作的角度,擬定一個有搶眼的題目。這個標題應儘量是從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並就此選取材料中關鍵詞句加以組合而成的簡潔短語或句子。盡力不用態度而用看法或觀點。能運用約定俗成的詞句加以改造更爲上策。能標新立異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態+觀點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態+觀點的形式,以達到閃亮登場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間接的,但必須是有針對性的。表態一定要堅決、果斷和明確。觀點的呈現,不要拖泥帶水,而要開門見山。

(三)分點分層闡述理由

有了態度與觀點,沒有理由就站不住腳。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闡述你的理由。闡述一定要具有條理性,就是分點;還要注意內容的層次性,如由淺及深,由表及裏,有具體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個學生思維的深廣度。

(四)進一步深入闡述。

這個步驟一般的同學很難發揮。到底要怎樣才能深入呢?筆者認爲,最基本的辦法就是針對問題提出可行的有時代意義的解決方法,即解決問題。另外,還可以橫向拓展縱向挖掘和進行簡易的批駁。尤其是反駁,可以預設反方,然後,進行委婉的勸說,以體現作者思維的周密性,達到任務型作文文明說理的要求。

(五)聯繫實際,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慮其現實意義,如果沒有了現實意義,該文章就遜色許多。因此,學生習作也好,考場作文也好,聯繫實際是必需的。但是,這一環節不能太婆婆媽媽,應如一部樂曲演奏完畢,戛然而止、曲終人散、回味無窮。一篇習作具備了上述五個部件構建而成,已是有模有樣、中規中矩,若能加上一些必備的調味品,如菜餚之於姜蔥蒜,而後定然可取得高分好評。

材料作文500字 篇6

材料作文:

根據下面的材料,在尊重原意的基礎上,自已命題、立意、確定文體,寫一篇字數在800--1500字之間的文章。(任選一篇材料)

1、 老鎖匠一生修鎖無數,技藝高超,收費合理,且爲人正直,深受人們尊重。

可是,他老了,爲了不讓技藝失傳,人們幫他物色徒弟。最後老鎖匠挑中了兩個人。要哪一個呢?老鎖匠決定對他們進行一次考試。老鎖匠讓兩個徒弟同時去開兩個保險櫃,誰用時短誰就獲勝。結果大徒弟不到十分鐘就打開了,而二徒弟卻用了半小時。衆人都以爲大徒弟必勝無疑。老鎖匠問他們保險櫃裏有什麼,大徒弟眼中放出光亮,說:“師傅,裏面有很多錢,全是百元大鈔。”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說:“師傅,我沒看見什麼,您只讓我打開鎖,我就打開了鎖。”老鎖匠十分高興,鄭重宣佈二徒弟爲他的正式接班人。

立意要點:

作爲一個修鎖匠,必須做到心中只有鎖而無其他,對錢財視而不見,心上要有一把不能打開的鎖。修鎖如此,生活又何嘗不是這樣?做人做官,都要經得起考驗,抵得住誘惑,守得住原則。

2、 有人問比爾蓋茨:如果讓你離開現在的公司,你還能創辦第二個微軟嗎?

比爾蓋茨堅定地回答:“能”。但他接着補充了一句話:“只要允許我帶走100人”

立意要點:

比爾蓋茨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他確立了科學的人才觀。無論幹什麼事業,人才都是成功的保障。如果你想修長城,人才就是基石;如果你想建大廈,人才就是棟樑;如果你想成就事業,人才就是保證。古今中外,治國也好,治家也好,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重視人才,培養人才,用好人才,纔是成功的祕訣。

材料作文500字 篇7

《百喻經》裏記載一個《愚人食鹽》的故事:從前有個愚蠢的人到了別人家裏,主人便請他吃飯菜。這人覺得主人的菜淡而無味,主人聽說後,便加了些鹽。加鹽之後菜的味道非常鮮美,這個愚蠢的人便想:菜的味道非常鮮美,是由於加了鹽,加少許一點就這樣好吃,多放些不是更好吃嗎?於是他到街上買了一大包的鹽,回到家裏急急打開,不要菜,只吃鹽。結果如何,可想而知。

寫作指導

本題涉及到人們的理性處世與處事的問題。“過猶不及”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智慧,在今天依然具有意義和價值。其實許多事情本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複雜,正確和錯誤就在“度”的兩邊。在“度”的這一邊,事就做對了,一過了度,事就做得不對了。我們要學會把握“度”。現在社會發展中的許多問題就出在“度”的把握失衡上。什麼事情都適度了,那麼你的生活質量就一定是最佳的了。

我們還可做以下拓展:從自然事理的角度寫,“弓太滿則折,月太滿則缺”、“太強必折,太張必缺”;從修身養性方面寫,“良好性格是怎麼形成的”,要遵循“度”;從做事上寫,事情做得一過分,就會走向反面,要“上下有度”,寫合理運用“度”做事;從當今社會的問題寫,比如寫物價上漲,環境污染,商品生產等等,要控制好“度”;從規則方面來寫,比如遵守紀律方面,恪守制度方面,遵守交通法則等等,要有個“度”,要控制自己。也可從創新角度來寫,寫些關於歷史上的重大發明,都是發明家們不遵循那個“度”的結果,就是打破陳舊觀念,破開那些框框(這是從反面來寫“度”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