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體裁作文>心得體會>

道德經的心得體會範文

心得體會 閱讀(2.17W)

我們有一些啓發後,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道德經的心得體會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道德經的心得體會1

夫中華之才,博大淵源,唯老莊、孔孟爲尊,老莊予人智慧,孔孟教人仁德。且智且仁者國之所需,民之所敬,可用之材也。是以有志之士當奮發向上,智仁兼修,從道儒兩家汲取養分,提升自我。

近日以來再讀《道德經》,感觸頗多。也許是年齡的增長,亦或是閱歷的增多,較之十多年前中學時代的我讀《道德經》,更加多了一份深刻的悟道。沒有往日青春年少的戾氣,更多的是祥和穩重的心境去體會《道德經》中“道”的智慧。道家之學智慧無窮,每句話都有很深刻的哲理,不是我們聊聊數語可以盡數表達清楚。我也只能是管中窺豹,就其一斑而妄談自己的感悟了。

《道德經》的思想核心在於一個“道”字,被認爲是萬物的根源,事理的本相。“水”的特徵是最能用來比喻“道”的東西,所以爲人處事最高的能耐應該就像水一樣——上善若水。水有“七善”的大智慧可以引領着我們找到處世的好方法。所謂“七善”乃是“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居善地”乃是水能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地也。水總是往下流,從來不違背這樣的原則,並能擅長選擇到好的去處來堅持這樣的原則。做人也是應當像水一樣堅持原則不動搖,但是又不是一味的硬扛來堅持原則,而是擅長巧妙的選擇方法來達到堅持原則的目的,懂得剛柔並用,巧妙的達到目的。

“心善淵”是指空虛寂寞,深不可測,善淵也。水的表面可以風平浪靜,裏面卻可以深不可測。人的心境也應當像水的這一特性一樣,心若止水,不表露自己的意向和情感,不要把不良情緒和錯誤想法唐突的傳遞給別人。正是人們常說的喜怒哀樂不行於色。喜怒形於色的人容易被人看到更多缺點,被別人疏遠,不利於團結他人,所以人們應該懂得控制自己情緒,穩重處事。

“與善仁”講究的是利澤萬物,施而不求報,善仁也。爲人當如同水潤澤萬物,懂得愛護他人,恩澤他人,於人謙和相處。這樣的人才有親和力、向心力。行大道者需懂得利天下。

“言善信”意指圓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信也。爲人當隨和溫潤如水,在圓的地方能旋轉,在方形的地方能轉折,這樣才能容易與人相處,容易被別人接納。棱角分明,不懂變通只會和周圍格格不入,不會得到別人的歡喜親信,也就會增加自己處理辦事的難度了。正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正善治”是指能夠洗滌羣穢,平準高下,善治也。水自己本身是很清澈的事物,也能洗滌各種污穢的東西。做人不能僅僅是自己品行端正就可以了,還要可以爲他人去處污穢,作爲他人的看清事物高低好壞的準則。懂得用自己的清澈去容納污穢,再消除污穢,這纔是大本事,才能把自己管理的範圍治理得很好。而自命清高,與污穢格格不入者只能是自己小範圍清高了,但是不能改變周圍的狀況。爲人領導者更加要明白正善治的道理纔是。

“事善能”要求遇物賦形,而不留於一,善能也。任何東西在水面上都能顯出形狀,水不會特意要求什麼樣的形象。水不去選擇只是因爲其適應能力很強,怎麼變化都可以。爲人也應該是適應能力很強纔對,不能總是要求外部事物來符合自己要求。這樣的人處理事物的能力才能很強,能處理各種各樣的困難,處處適用,受人歡迎。

“動善時”爲冬凝春冰,涸溢不失節,善時也。水到冬天就凝固,春天就融化,該乾涸的時候乾涸,該洪水發泄的時候就洪水,懂得審時度勢。做人處事何處不需要能夠把握時機,善於等待合適時候呢。同樣的事情不同時候做,結果就是不一樣的。善用形勢着乃是真正懂得事物規律的人。

水的七善也就是無往而不利的境界。“夫唯不爭,故無尤”只有與萬物不相爭,纔不會引來責怪和他人的敵對。與其說不爭,不如說”以不爭爲爭”,表面上不與人爭,但是最後整個大勢依然往你意願的方向發展,同時不會忤逆周圍的人和事。我們的祖先爲我們留下了巨大的智慧寶庫,我們作爲年青的一代應當積極去獲得祖先留下的智慧,把自己打造成有遠見,明大勢,懂人文素養的高端人才。只有這樣才能爲國家、爲社會、爲企業貢獻更多、更有力的能量,才能行大道,爲他人謀大福利。

道德經的心得體會2

老子,春秋末期人,又叫李耳。在神話裏面,人稱太上老君。老子名下有一本書,以前叫《周書》,後來叫《道德經》,這本書從產生出來,就被視爲奇書。然而人們一直弄不清裏面都說了些什麼,到後來就衆說紛紜,基本上是千人千面了。到現在,各種譯文已經稱不上是老子的原意了,叫做讀後感也許更恰當。

我接受到的那些觀點,有許多非議《道德經》的地方,把老先生評議的很不地道。就感到很困惑,也想去親自體會一下老先生的話。以下是我通讀經—文後的一點感悟。

老子說:道理都是可以遵循的,但我的道理和以前的那些理論不一樣。

我這些理論叫個啥名呢?也確實有個名字,但不是一般的名字。

我用‘無’這個詞,來解釋天地萬物的開始,我用‘有’這個詞,來解釋天地萬物的來源。

所以,我經常提到‘無’,那是想觀察萬物生成的奧妙,本來沒有,爲啥卻又產生?

我經常提起‘有’,那是想觀察萬物爲啥這麼不一樣,本來存在的東西,爲啥卻又消失?

‘有’和‘無’,這兩種現象,有一個共同根源,只是名字不一樣。這個共同的根源就是‘變化’,變化又變化,這是事物產生和消亡的原因。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什麼是美,就去弄得美一點,雖然也好看了,但不是真美。都知道善能得人心,就去做幾件善事,雖然也是善行,卻不是真善。自然界的事物,有和無互相生成,難和易互相轉換。長和短互相呈現,高和低有比較才顯明。音和聲互相配合,前與後總是相隨。

聖人治理天下,採取的政策,都是不和民爭利益政策。

從來不口口聲聲的強調仁義,閉絕空談,只是實實在在把最仁義的事做出來給天下人。

萬物剛剛興起的時候,不會表示佔有的意圖’,萬物產生出來了,也不認爲有自己的一份。爲老百姓做了許多好事,勤勤懇懇地輔助萬物的生長,認爲是自己應盡的義務,不求回報。收穫的時候,更不據爲己有。

他不據爲己有,但誰能把他的功勞給忘了呢?在人民的心中,他的功勞最大,因此他的收穫也最多君王不貪戀錢財,百姓也不用爲錢財犯愁,就不去爭奪財產。君王不愛珍寶物,就不會去搜刮民財,民衆就不必去偷竊。君王不爲所欲爲,天下民心就不會大亂。

所以,聖人治理的天下,民衆都沒有什麼負擔,一心一意的務農做工,每天都能吃飽喝好,沒有其他的閒心雜念,只希望把身體養好,多活幾年。

因爲經常都是讓民衆沒有其他的閒心雜念,也沒有更高的慾望,即使有幾個狡詐的人想作亂,也不敢輕舉妄動。

所以,採用不擾民的政策,天下沒有不太平的。

不爭的表現,無處不在,但使用的時候並不顯得多餘。它蘊藏深厚呀,好像是是萬物產生的根源。它十分隱蔽,沒有鋒芒,沒有糾紛,沒有光輝,如同微塵。但很明顯,在各個領域都存在。我可不明白它從哪裏來,應該是比天帝產生的更早。

如果天地不仁義,就把萬物當作草編的狗,隨便折騰,天下一片蕭條。

如果聖人如果不仁義,就把民衆當作草編的狗,任意奴役,折騰的死去活來,天下一片衰敗。

天地之間的事,是不是有點象風箱呢?雖然空虛,卻永遠沒有窮盡的時候,越是合理的使用,產出的效益也越多。採取了那麼多的建議,國家還是這麼窮,爲什麼不採取修養生息的政策,讓民衆好好生產呢?天地之間,養育五穀的元氣是不會滅的,元氣是變化產糧的源泉。元氣產生的地方,是天地的根源地,那裏能連續不斷的產生,好像儲存了許多許多,永遠也用不完。

只要用來生產糧食,糧食那裏會能用完呢。糧多則國富。

天長地久。天地爲什麼能存在這麼長久?因爲它不是爲了自己而生存,所以能長生。

所以,聖人總是先想着別人,收穫反而比別人多,總是不顧自己,反而身無損傷。不是因爲他無私嗎,反而成就了他自己。

最上等的善行好像水一樣:水能讓萬物都得到好處,卻啥也不爭,反而處在大家都不喜歡的地方,這樣的品行和‘道’很接近。

住處,選在大家都不爭的地方;心胸,象深淵一樣有涵養;和人來往,處處友愛寬厚;說過的話,必定保持信譽;品行端正,善於治理;做事情,能發揮大家的長處;

準備行動時,能看準時機。

只因爲從來不和誰爭,所以沒有怨恨。

想把財物聚斂到十足有餘的程度,不如適可而止。

財物太多了,掩藏不住,竟然露了出來,就不可以長久保持着。金玉堆滿屋子,沒有誰能守祝富貴了又驕傲奢侈,就給自己種下災禍。

一件功業成功了,趕快從功名裏面脫身,默默做下一件事,這是符合自然界的規律的。

讓迷惑的本性迴歸到真理上來,能不再離開真理嗎?一身正氣,能達到嬰兒那樣的至柔程度嗎?清除內心的雜念,能做到一塵不染嗎?愛民治國,能不和民衆爭利益嗎?制定的.各項措施,能溫和一點嗎?明白許多道理,能不用來欺詐民衆嗎?

有所生就要有所養,生出來的東西不去佔有,做的事情也不求回報,長成了也不去參與分配。這是具備了明白事物變化奧祕的品行。

道德經的心得體會3

一種機緣巧合,我接觸了瑜伽,於是又爲其尋找理論指導,無意間看到這樣一句話:中華幾千年的文化瑰寶《道德經》。有一種一睹爲快的衝動,於是終於從網上初步接觸《道德經》,至今看過四遍,纔有一些初步感受。基本介紹:

《道德經》,又稱《老子》、《老子五千文》,相傳是道教的創始人老子所著,所以《道德經》就被奉爲道教最高經典。其實,該經典還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全面地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對中國人的生活產生了很大影響。

《道德經》原文分上下兩篇,上篇《道經》從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經》從第38章至第81章。《道德經》的全部內容,主要是闡述“道”和“德”的深刻含義,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學思想。老子所描述的“道”,是從本體論的角度出發,闡明他的宇宙觀,也包括人生哲學和修養方法的原理。他認爲“道”是無形無象的,但卻是宇宙的本源,萬物化生都是出於它的運動和變化。“德”的基本內涵,是本體的“道”具體到天地萬物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特性,即具體體現。

老子對“道”與“德”的描述,是從立體面的多層次剖析了宇宙、萬物、人類以及人本身的種種內涵。《道德經》像一個包羅萬象永不枯竭的奇妙寶藏,不同的人讀道德經理解的道理都是不同的。不僅對不同的人,同樣的人隨着時間的推移,都有不同的收穫。唐末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釋疏題明道德義》雲:“《道德真經》,包含衆義,指歸意趣,隨有君宗。”也就是說,《老子》一書,思想內容極其廣博玄奧,不同歷史時期的人們可以根據相應的時代條件和時代需要,對它作出各種主旨不同的解釋。在《老子》註釋史上,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的“老子”,每一個註解者和研究者也有他們各自所理解的“老子”,這是老學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這一特點啓發我們,研究歷史上不同時期的《老子》注,不僅可能發現作注者對《老子》原意的領會與掌握情況,還可能看出作注者本人的思想,進而考察一定歷史時期某些思想流派的內涵及其衍變規律。老學,是中國古代整個思想文化發展的一面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