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體裁作文>心得體會>

老師的讀書心得體會(通用7篇)

心得體會 閱讀(1.5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最關鍵的讀書心得不能忘了哦。現在你是否對讀書心得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老師的讀書心得體會(通用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老師的讀書心得體會(通用7篇)

老師的讀書心得體會1

教師要勇於擯棄舊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銳地瞭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主動地、迫切地學習新知識,開拓進取,更新觀念,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以下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幼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是教師讀書心得體會頻道爲您整理的,希望您對您有所幫助。

每個人都喜歡受到表揚,這似乎已經成爲了人的一種生存需要。如果一個人在生活中沒有讚美,就很容易產生失落感。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中最深切的廩質,是被人賞識的渴望。”因此,我們不難看出收到別人的讚揚對於一個人來說是何等的重要。孩子受到家長或者老師的表揚,會使孩子的思想、行爲受到鼓舞,因而變得自信起來,從而生活中充滿了喜悅和滿足,但並不是所有的表揚都對孩子產生良好的影響,不恰當的表揚很可能會引起孩子的緊張情緒,還會使孩子變得受不住批評,心理承受能力差。那麼,我們在對孩子進行表揚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一、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

我們有時往往想着幫助孩子改正缺點和壞毛病,動機是好的,但總是達不到預期的目的,這是爲什麼呢?這就是因爲我們總是關注孩子的缺點,我們往往會用大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因而並不認爲孩子所做的事情是值得表揚的,但孩子總是希望能夠引起大家的注意,尤其希望自己做的事情得到大人的表揚。如果我們能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在適當的時候多給孩子表揚,那樣,孩子就會更自信,也就會更加努力的去學習和生活。

像書中細節三十八中的妮妮,她的口頭禪就是“我不會”,像她這樣來自單親家庭的孩子,缺少父母的理解、支持和鼓勵,所以產生了退縮、膽小、不自信的表現,作爲老師,除了要和她的家長溝通外,更要給予她所缺少的支持和肯定。比如妮妮有了一點點小小的進步,我們就需要給予大大的肯定,一個讚賞的眼神,一個肯定的微笑,就能讓妮妮的自信增一分,讓她不再自卑、退縮,敢於與別人交往。

二、給孩子具體的表揚

書中細節一就提到,“你真棒”、“你最棒”之類的話一直被我們掛在嘴邊,但這樣千篇一律、徒有形式的表揚竟帶來了案例中的副作用,引起了幼兒的迷茫甚至是質疑,孩子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哪裏棒了,長此以往,有的孩子可能會產生盲目的自大,覺得自己什麼都好。

那應該怎麼表揚孩子呢?首先,要慎用橫向比較,儘量不說“你最棒“、“你最能幹”之類的語言;第二,教師要因人而異,給每個幼兒不同的評價標準,通過表揚讓幼兒認識到自己的進步和優點;第三,將表揚和評價結合起來,在表揚的同時,通過一些指導性的話語幫助幼兒繼續進步;最後,表揚的時候一定要真誠,以熱情、關注的態度去評價幼兒。

三、要表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結果

每個孩子的能力發展水平不同,有的孩子可能本身就在某一方面有天賦,比如有的孩子畫畫一直很好,這時候,我們老師就會常常誇那些畫的好的孩子,但是我們卻沒有思考過,我們表揚的是這些孩子身上顯性的優點,這對幼兒的發展並沒有好處,如果我們能再多觀察孩子身上新的變化,發現他潛在的優點進行表揚,並鼓勵孩子朝着這個方向發展,可能對孩子的成長更有意義。

書中細節四提到的案例是老師對好不容易做對題目的凡凡說了一句話:“你終於做對了”,然後給他貼了一朵小紅花。但是這樣的表揚是不是有意義呢?老師的表揚只是重視了凡凡做對的結果,但凡凡是不是真的就是會做了呢?可能只是運氣而已。這會讓孩子產生錯覺,不管用什麼方法,只要結果對了就好,對孩子的未來也會產生影響。其實,老師完全可以換種表揚角度,凡凡在錯誤了那麼多次後,還是堅持去完成題目,教師可以對他堅持探索的精神進行表揚。如果在凡凡操作的過程中教師給予一些指導,讓凡凡真正理解了操作結果,這時表揚凡凡的努力、認真,纔是真正有意義的表揚,是對凡凡努力的肯定。

表揚有利於孩子成長,但並不是所有表揚都有效,我們我們在表揚孩子的時候,要注意竅門,不能濫用表揚、也不能亂表揚。

老師的讀書心得體會2

前階段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25年的.經驗與收穫,書中從作者步入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經驗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介紹給了我們。讀後,使我受益匪淺。李鎮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對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都有其獨到的見解。他的觀點,他對班級的管理,使我感動,折服。

同時,使我這個頗有一定教齡的教師,從中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更看到了未來和希望。在這裏,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這裏我可以學到寶貴的經驗總結。從李老師成長的印記中,我可以看到自己進步的影子;從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適合我們的方法。它讓我明確了作爲一名教師的目標,那就是成爲一位勇於自我批評、善於積累、善於反思、有愛心、敢於挑戰、有目標的老師!

有人說,愛是一盞燈,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愛是一首詩,冰冷中溫暖渴求的心房;愛是夏日的風,冬日的陽,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教育理念《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就證明了這一點。他把自己所有的愛,全部傾注給了他所熱愛的教育事業,25年如一日,愛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譜寫着一幕幕愛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級這個集體大家庭裏,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裏面去,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去贏得學生的信任與敬佩。

對照李鎮西的教育方法,我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着很多不當之處。例如: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由於急於求成,常常忍不住對學生髮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時,對完不成作業的學生,缺少耐心輔導,缺少個別引導,對學生評價過高,過於信任他們的控制能力。

通過讀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對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覺得自己與一個好老師的差距還很遠。教育上的愛,不是爲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於教育的某一個環節,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更會潛移默化的浸潤着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爲愛,冰雪會消融;因爲愛,枯木會逢春;因爲愛,希望綻放華彩;因爲愛,能撥雲見日,未來永值得期待;因爲愛,所有的生命才收穫了圓滿。

作爲一名班主任,我決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爲榜樣,以“愛”爲己任,在今後的工作中,積極進取,顧大局,識大體,努力按照上級的要求,按學校要求,高標準要求自己,樹立競爭意識,不但要自己思想過硬,品行端正,業務水平高,樂於敬業,端正態度,明確責任,勇創佳績,還應想方設法投入到學校集體的建設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爲校增光、添彩。自覺維護學校利益,遵守規章制度,服從安排,舍小家顧大家,潔身自好,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甘爲人梯,愛生如子。

最後,借著名教育家鎮西小語作爲我的座右銘,“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鞭策自己,激勵自己,這就是我——一位人民教師在學習中的心聲。

老師的讀書心得體會3

一本好書能啓迪人的智慧,滌盪人的靈魂。我覺得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就是這樣的一本好書。它猶如一泓清泉,清爽甘甜,沁人心脾;它彷彿是我的一面鏡子,時刻映照着自己;它又好像是我的慈祥師長,不斷地給處於茫然中的我以指引。大師的形象雖然模糊,但大師的指引卻是那麼具體。如何在教師崗位上能夠將工作做好,如何能讓自己在這份事業上有所發展,我覺得最主要的是讀書,讀好書。

有句話我一直非常喜歡:“要想給孩子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這在我們教育事業中尤爲重要。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就必須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飢餓者的食物。教師應該要不斷培養自己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羣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下心來,善於對書本中的內容深入地思考。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遊刃有餘,這就需要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儲備能量,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讓自己的“一桶水”永遠取之不不盡、用之不竭。

一個人只有不停地讀書,讀好書,讀有意義的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裏汲取更多的營養,才能不斷地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無物可教”的尷尬境地!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

老師的讀書心得體會4

今年三月份,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25年的經驗與收穫,書中從作者步入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經驗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介紹給了我們。讀後,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1、允許學生犯錯,允許他去改正

回想自己的教學工作,對於自己的學生,其實更多的還是愛,有時學生犯錯了,我也會感到很氣憤,但是,細想起來,孩子畢竟是孩子啊,作爲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着自己的思想,你能期望他和你一樣嗎?你期望他們會那麼聽話,把任何事情都做得那麼到位嗎?其實,一切都是不可能的,李鎮西老師說,“童心是師愛的源泉”,我要說的是,想跟孩子們相處,必須蹲下身,與孩子們對話.不要老拿着大人的思想來衡量孩子,畢竟他們還小.他們的思維有時還很幼稚,還會做很多錯事。所以有人說,你要允許學生去犯錯,犯了錯允許他去改正,這樣學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長。

2、對後進生的教育

李老師對後進生的教育是很富啓發性的,在對後進生的教育方面,李老師的觀念及一個個成功的案例給了我們很大的啓發。

在班主任工作中,最令人頭痛的莫過於對後進生的教育。爲什麼我苦口婆心地、三番兩次地教育他,他卻不領情呢?學習了《做最好的老師》之後,我明白了後進生犯錯的頻繁性,以及進步過程中的反覆性的特點,懂得了對後進生教育長期性和艱難性,懂得了對他們的教育不能只用一種方法,而且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理解之心和寬容之心,需要有足夠的智慧,而愛和尊重則是成功地對他們進行教育的前提。

3、不斷自我反思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讀書和思考是分不開的。教師的反思能力決定了工作中開展研究的能力。反思是立足於自我之外的、批判的考察自己的行動及情境的能力。成功及有效率的教師傾向於主動地、創造性地反思其工作中重要的事情。我們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一定要結合工作的現實去思考、總結,這樣,我們就會在讀書與思考中逐漸成長起來。

對照李鎮西的教育方法,我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着很多不當之處。例如: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由於急於求成,常常忍不住對學生髮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時,對完不成作業的學生,缺少耐心輔導,缺少個別引導,使學生對我敬而遠之,師生之間缺乏代溝。

“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裏擡起頭走路。”這是蘇霍姆林斯基心靈的召喚。在今後的人生中,無論做什麼事情,讓我們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獻出自己最大的愛心,做最好的老師,做孩子最喜歡的老師,

讓自己無悔!最後,借著名教育家鎮西小語作爲我的座右銘,“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鞭策自己,激勵自己,這就是我——一位人民教師在學習中的心聲。

老師的讀書心得體會5

什麼是幸福?什麼是一個老師的幸福?從教的路越走越遠,似乎離答案也越來越遠了。作爲教師,我們需要怎樣的自省,才能在漫長的職業生涯裏,仍舊初心殷殷,遇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的幸福……

從教二十多年,夜深人靜時曾多次問過自己:做教師,你幸福嗎?我一度很迷茫。網絡上有兩幅貓頭鷹的漫畫,精準地描繪了老師的日常工作狀態:開學初,頭戴博士帽,光鮮亮麗;學期末,蓬頭垢面,怒目圓睜。第一眼看到它這番對比,真是叫人忍俊不禁,但是哈哈一樂之後,心裏酸澀不已。其實我們都是這樣的老師,魚在水中,冷暖自知,這樣的老師幸福嗎?

讀陶繼新老師的《做幸福的教師》一書,似乎朦朧中找到一絲光亮。陶老師說,作爲教師,一定要努力讓自己的生活提升到“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的境界。見此一語,頓覺心中無限清明,陶老師對教師之幸福的定義,恰恰映射出我自己疲於奔命的生命狀態。那麼怎樣扭轉自己身心俱疲的狀態,實現如此境界呢,陶老師如是說:“任何不良情緒,都是生命成長的障礙物,搬除之,生命方能暢通無阻。”細想想,踏入校門,我有太多的不良情緒,繼而傳遞給學生。不良情緒對誰都是負能量,對學生何嘗不是。掩卷沉思,我想到班裏的一個小男孩,杜杜。

杜杜是一個十歲男孩,極聰明,也淘極。課堂上任憑老師講得“入情入境”“慷慨激昂”,他只顧自在任意可以下筆的地方,描繪他最喜歡的機器人、機器貓。屢教不改,可謂“不治之頑疾”。對他,我翻着花樣的教育,最後都是就算氣炸了肺也只能無奈收場。在我心裏,他就是一塊鹽鹼地,怎麼努力都顆粒無收。

他對繪畫的熱愛那是如癡如醉。有天連續兩節作文課,他還是老一套,無視我一再提醒。他畫了整整兩節課,最後交給我的只有一行字:“老師,我實在是不會寫,或者是沒什麼可寫。”我哭笑不得。

好吧,改變自己!陶老師說:“任何不良情緒,都是生命成長的障礙物,搬除之,生命方能暢通無阻。”他對批評教育已經形成免疫,太嚴厲了他還會跟你急眼。想想算了吧,首先讓自己情緒好起來,和和氣氣地跟他聊了起來。

“那麼愛畫畫兒?”“嗯,我一不畫畫手就癢癢,心裏就難受。”他這樣說,神情自然誠懇,沒有絲毫做作與僞裝。而我,雖爲人師,卻一面對孩子的這一癖好深表理解,一面爲不能說服他而在內心裏感覺狼狽不堪。圍繞着繪畫,他從幼兒園,一直聊到現在。猛然我靈機一動,既然如此,就從繪畫入手好了。於是引導他從這一角度寫這篇作文。果然,他還是真有個聰明腦殼,僅用了三十分鐘就寫了三頁。且不說內容是否精彩,只看篇幅就叫我驚訝不已了。好像哦,我找到了一個老師的幸福!

後來,我也認真地欣賞了這孩子的畫,還真是不錯。用同學們的話說:杜杜在咱們班是畫機器人的頂級高手。看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話一點不假,這孩子在這方面不是無師自通嗎?教育家陳鶴琴說過:“無論什麼人,受激勵而改之,是很容易的,受責罵而改之,是不大容易的。”多虧那天我沒有讓壞情緒主宰,如果一味強制不允許他畫,說不定扼殺了一位未來的實力派畫家。我想到了那個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孩子,從不同的視角,我們看到的將會是不同的風景。這其中就包含着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的幸福。

不要讓孩子在某事上有被否定感,而要讓他體會到成就感和榮譽感。好情緒中,事情纔會往良性循環的方向走,壞情緒只能讓事情陷入惡性循環。陶老師還說,幸福的教師應該是:說話不死板,做事靈活機動,活得有趣味,走到哪裏,就把歡笑和快樂帶到哪裏。那麼,我願意做一個這樣的老師,我願意在未來的日子裏,遇見更好的自己,遇見一個老師未來的幸福。

在成爲一個教育者之前,第一個需要被教育的,應該是我們自己。在一切的“給予”之前,讓我們先成爲一個擁有的人。但願我們都是最幸福老師,我們收到的,不僅是鮮花,更是——別人的感念

老師的讀書心得體會6

“做最好的老師”一直是我一個我夢寐以求的理想與追求,是我不斷進步的動力。

什麼是最好的老師?我在《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李老師對學生執著的愛深深打動了我,我想重要的是李老師對教育的一份執著,對愛的一種堅持,他用自己博大的愛去溫暖每一位學生。

我在對比中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覺得自己與一個好老師的差距太遠了。

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25年的經驗與收穫。從李老師步入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經驗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介紹給了我們。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似曾相識的自己,看到自己進步的影子;從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更加的堅定了作爲一名教師的目標,那就是成爲一位勇於自我批評、善於積累、善於反思、有愛心、勇於挑戰、有目標的老師!

李老師在書中提到做最好的老師必須具備童心、愛心、責任心,具有專家、思想家、心理學家的情懷,需要自己不停地實踐、不停地閱讀、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寫作,每天上好一堂課、找一位學生談心或書面交流、思考一個教育或社會問題。

記得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選擇一行,愛一行”。所以,當我面對我的學生時,我覺得我應該做最好的老師,至少對得起這幫孩子!盡我心去做我作爲一名教師應盡的一切義務和責任。

李老師說:“一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是最可愛的;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是最勤奮的;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做最好的自己是自己和自己相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相比,不但地超越自己。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教育工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要做最好的老師,那就要帶着“愛”這個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愛教育事業,把教育當作自己的一項事業,愛學生,用真正的愛——師愛,去對待學生,爲學生的的未來服務!

老師的讀書心得體會7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正值空閒之餘,充實的自己暑假生活,在假期即將到來之際,心不由己地走進教師圖書室,尋覓我的精神糧食。平時喜歡看書的我來說,是件無比愉悅的事情。走進圖書室,看着書架上擺放得玲琅滿目的書籍時,不知在尋找拿一本了,無從下手。指尖在書架與書本之間不斷的舞動着,此刻,一本叫《做幸福的老師》映入了我的眼簾,不由自主的拿起這本書。“幸福”是我們每個人的期望,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我也是這樣身體力行的去踐行我想要的幸福。是的,我熱愛教師這份職業,我想要在我熱愛的教師職業找到屬於我的幸福,我要做一個幸福的老師。而我也一直都相信幸福是有方法的,幸福是可以學習的,幸福是可以傳遞的。於是迫不及待的將它收入囊中。

一本書,一盞茶,一縷陽光。輕輕地撫過《做幸福的老師》這六個字,開始了我的尋找“幸福”之旅。翻開寄語,“幸福比優秀更重要”,這是著名教育家、成都武侯實驗中學校長李鎮西老師所寫。他說,本來,“優秀”與幸福並不矛盾,但很多時候,我們孜孜以求所謂“優秀”乃至“卓越”,卻失掉了幸福。靜下心來想一想,生活中確是如此。因爲,“優秀”總是相對而言的,總是要和別人比較的,也正是因爲比較,我們求勝心切、精益求精、永不滿足,這是我們上進的表現,但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漸漸失去了從容自若的心態,備受折磨,於是,幸福離我們越來越遠。我也時常彷徨、無助,覺得自己平庸如是、碌碌無爲,想着上進、想着優秀,卻是倍感壓力、惡性循環。

“幸福比優秀更重要”,讀到這裏,我合上書本,思緒靜靜的流淌。追求優秀固然是無可厚非的,做一個優秀的老師也是我的職業追求。但是在追求優秀的路上,我總是那麼的着急,以至於都忘了我們追求優秀是爲了更好地幸福,以至於我們都遺忘了當下的幸福。此刻,我的腦海中涌現了孩子們一句甜甜問候、一個依戀擁抱、一個真誠的熱吻,滿滿的幸福呀!也只有幸福的老師,纔可以給孩子們更幸福的童年。是的,執着於自己的追求,保持寧靜、淡泊、樂觀的心態。我從孩子們的成長中收穫滿滿幸福,我要開啓尋找幸福之旅。

書中有一段“勸老師莫生氣”。我想,這“莫生氣”似乎是幸福的起點吧。也讓我想起曾經看到的這樣一句話,情緒控制的好的人更容易幸福。作爲教師,孩子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我們的情緒。金無赤金,人無完人,人總是難免有犯錯的時候,何況是孩子呢?然而,當面對孩子們的錯誤時,教師很容易發脾氣,忍不住要批評。對於“犯錯”這件事,我認爲要客觀的對待,成長的孩子,犯錯是常有的事。其實,平心靜氣後,也會發現這樣“生氣”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於是我想平日生氣時,我也都該問問自己:我是爲了生氣而教學嗎?我是爲了煩惱而教學嗎?不!我是爲了快樂才教學的!如此這般,我們在工作中就不會生那麼多無謂的氣了。

“教師應該像樹一樣的生活。”這句話是書中的一個比喻,令我特別喜歡。人們常把教師比作“春蠶”、比作“蠟燭”;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多少有些婉轉淒涼。而書中把教師比作一棵樹,一方面,教師的“教”就如大樹的轉化、淨化、光合反應等作用,通過釋放氧氣服務孩子;另一方面,教師的“學”就如同大樹紮根土地汲取營養,不斷的成長。而教師所要的營養來自於幼兒園、班級,來自於家長、同事、孩子的滋養,最終長成參天大樹。我覺得在相比之下,自己不就是這樣的一棵“樹”嗎?力所能及的服務孩子,又不斷的自我學習,已然慢慢長成了一棵風姿婆娑的小樹了。我從自己的成長中收穫幸福,不斷尋找幸福之旅。

有時我在想,幸福的智慧就在於此吧!無論發生了什麼,無論在什麼時候,我們都清楚的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最珍惜的是什麼,不要忘記最初的自己。這樣,你就能抓住生命裏最重要的東西。或許,在我們不知所措時,在我們焦頭爛額時,在我們喘不過氣時……我們需要停下腳步,聆聽時間的軲轆欣賞路過的風景,尋找在自己身邊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