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語文知識>說課稿>

數學一年級上冊《左右》的說課稿範文(通用3篇)

說課稿 閱讀(8.89K)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學一年級上冊《左右》的說課稿範文(通用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一年級上冊《左右》的說課稿範文(通用3篇)

數學一年級上冊《左右》說課稿1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左右》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第三課時的內容。

2、教學內容的地位與作用。

《左右》是前後上下的延續性學習。但認識左右比認識前後上下要困難一些。“左右”的含義及其相對性要具有更強的空間觀念。通過學習,可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爲以後認識立體圖形建立空間立體感打好基礎,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3、教學目標。

(1)認識“左右”的位置關係,體會其相對性。

(2)在認識“左右”的過程中,培養初步的判斷能力,能夠運用“左右”描述物體的位置,並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通過生動有趣的數學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4、教學重點:認識“左右”的位置關係。

5、教學難點:體會“左右”的相對性。

二、說教法

本節課強調學生主動參與活動和學習,重視讓學生親身體驗,因此,我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及充分挖掘現場課程資源來啓發學生進行學習,並採用各種有趣的小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一個廣闊、自主的空間中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在觀察與操作中認識和體驗左右。

1、首先,創設一個和諧的學習情境,與學生交流談話,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有的兩隻手,一隻是左手,另一隻是右手,初步感知了左與右,並且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慾望。

2、在學生初步感知“左右”後,以學生原有的經驗出發,開展各種學習活動。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說一說”左右手能做哪些事;“找一找”身上像左右手這樣的好朋友;“做一做”小遊戲,聽口令做動作;“擺一擺”學具等。讓學生在這些簡單而有趣的活動中辨別左右,加深對左邊和右邊的認識。這樣的教學方法靈活多變,學生既感到親切而又不覺得枯燥,樂與參與學習。

3、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與身邊的實際生活相聯繫,“左右”在我們現實生活中處處可見,因此,除了認識和體驗“左右”外,還要引導學生懂得解決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左右”的認識,並且體驗到數學學習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三、說學法

低年級兒童好奇、好動,知識的學習和鞏固應考慮兒童的年齡特徵,因此,學生的學習應以活動爲主,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基於學生在生活中已經對“左右”積累了一定的感性經驗,但不一定準確判斷的情況下,我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通過說、找、做、擺、看、練的活動,逐漸加深對“左右”的位置關係的認識。

1、說。是從生活經驗入手,說左右手分別能做哪些事,這是對左右的初步認識。

2、找。是找像左右手這樣的好朋友,這是對左右的進一步瞭解。

3、做。這是聽口令做動手的小遊戲。除了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加深學生區別左與右。

4、擺。通過擺學具,使學生把對左右的認識變成得心應手的知識。

5、看。這是讓學生觀察由於他們的轉動,右邊事物的不同,初步體驗左右的相對性。

6、練。達到鞏固認識“左右”的位置關係,培養學生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談話:同學們,淘氣和笑笑他們平時可喜歡玩遊戲了,你們喜歡嗎?喜歡的請舉手。你知道你舉的是哪一隻手嗎?(右手)那麼另一隻手就是(左手)。

2、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對新朋友:左右(板書)

(二)操作活動,認識左右。

1、親身體驗,初步感知左右。

(1)右手除了用來舉手發言,還可以做什麼?(拿筷子吃飯、拿筆寫字……)

左手呢?(吃飯時用左手拿碗……)

(2)左右手是一對好朋友,能幫我們做很多的事情,找一找自己身上還有這樣的好朋友嗎?(左右眼、左右耳、左右腳……)

2、小小遊戲,進一步認識左右。

(1)動一動:張開你的左手搖一搖,張開你的右手搖一搖;伸出你的左手向左轉一圈,伸出你的右手向右轉一圈。(2)聽口令做動作:左手摸摸左耳,右手摸摸右耳,跺跺你的左腳,跺跺你的右腳,左手拍拍右肩,右手拍拍左肩……

3、小組合作,擺學具,辨左右。

(1)動手擺:鉛筆在最左邊;小刀在最右邊;文具盒在中間;橡皮在文具盒的左邊,鉛筆的右邊;尺子在小刀的左邊,文具盒的右邊。

(2)說一說:從左數,橡皮是第幾個?從右數,橡皮是第幾個?尺子的左邊有什麼?右邊呢?

(3)打亂學具,你能提出什麼問題,小組內議一議,說一說。

數學一年級上冊《左右》說課稿2

一、說教材

“左右”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第60—61頁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前後”、“上下”的位置與順序,理解了位置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左右》是前後上下的延續性學習。但認識左右比認識前後上下要困難一些。“左右”的含義及其相對性要具有更強的空間觀念。它爲以後認識立體圖形建立空間立體感打好基礎。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興趣愛好以及認知水平,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爲:

1、知識目標:認識“左右”的位置關係,理解和掌握其相對性。初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同時培養學生遵守交通法規的意識。

2、能力目標:通過有趣的具體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表達能力,傾聽與交流能力,質疑與評價能力,以及初步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用生活中有關“左右”的情景,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滲透“事物之間相對性”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難點:

依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

認識“左右”位置的關係,準確確定“左右”。

教學難點:

理解“左右”的相對性。

二、說教學法

1、說教法。

本節課,在教學方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方面:

(1)從生活情景出發,爲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創設各種情景,讓學生在具體的情況下體驗左右的位置,會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探索性,使課堂充滿了歡樂的氣氛,學生在愉快的“玩”中鞏固了知識。

(2)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3)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轉變教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並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4)練習形式多樣,使學生從多種方式感受物體的位置,同時尋求解決問題的多種辦法。

(5)採用靈活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教學內容是豐富的、生動活潑的。數學教學也應該是靈活多樣的、精彩紛呈的。所以本節課利用多種遊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引導學生積極探索與創新,讓更多的學生對數學的情感與態度達到最高層次。

2、說學法。

新課標指出,必須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聯繫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2)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

(3)通過動手操作、獨立思考和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活動,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

(4)通過靈活、有趣的遊戲和練習,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尋求解決問題的多種辦法。

三、說教學程序

(一)創境激疑。

新課開始,我利用課賽情境,讓高興的同學舉手。從而引出課題:《左右》。

(二)互動解疑。

1、說一說。

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舉例說一說常用左右手做哪些事情?

學生舉例的過程,既是教師瞭解學生認知基礎的過程,也就是他們自己熟悉左右的過程。讓學生在自己的身上找一找,看看還有哪些象左右手這樣的好朋友?這樣,利用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交流中,充分感知自身的左和右,讓他們在各自原有的經驗的基礎上去主動建構知識體系。

2、玩一玩。

通過帶着學生玩“舉右手,擡左腿、摸左耳”這些“聽口令,做動作”的遊戲,幫助學生藉助身體器官認識並正確分辨左右。在這一環節中,我以實際生活爲出發點,選擇學生最熟悉的左手、右手爲突破口,藉助身體的器官,讓學生在具體活動中體驗,領會左右的含義,分辨左右的位置關係。通過自主尋找、合作討論、遊戲反饋等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意識,合作交流的能力,體現了數學學習的自主性與合作性。

3、擺一擺。

讓學生根據老師的敘述擺學具,通過擺的活動,讓學生把身體的左右遷移到生活中來,使學生學會確定物體的左右。在聽老師的敘述的過程中,初步感受如何用語言來敘述物體的左右位置關係。說一說。從左數,橡皮是第幾個?從右數,橡皮是第幾個?通過回答問題,讓學生體會到同樣的東西,按左右不同的方向去數,順序也就不同。

(三)啓思導疑。

教師與學生面對面,握手,請學生判斷,老師是用右手握手嗎?爲什麼?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後,老師與學生同向,證實結論,我們面對面站着,因爲方向相對,用右手握手方向剛好相反。通過質疑、釋疑,讓學生髮現“左右”的相對性。

(四)踐運用。

1、說一說你相鄰的同學是誰?

2、從右數大客車是第5輛,一共有()輛車。(課本61頁練一練第3題)

3、我問你答。

4、拓展延伸。

有一個小朋友要上樓,你能告訴他應該走哪邊嗎?

如果他不走右邊會發生什麼情況呢?(學生自由發言)

你知道爲什麼“上下樓梯要靠右行”了嗎?

公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他們都是靠哪邊走的?

走路時我們要注意什麼?(結合內容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小結: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交通規則,我國規定每個公民都靠自己的右邊行走或行車。現在請同學們都靠自己的右邊來回走一走歌謠:同學們,請記住,上下樓梯靠右走,不追逐,不打鬧。走馬路,也靠右,安全第一永記住。

四、總結評價

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你認爲自己表現得怎麼樣?

在我們的`生活中,認識左右可以給我們提供很多幫助,就讓我們到生活中去體會吧!

數學一年級上冊《左右》說課稿3

一、教材分析

(一)本節教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左、右”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三節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上下”“前後”的位置關係之後安排的。教材安排的例1是判斷左手、右手,然後再說一說左手、右手能做什麼。這樣安排,給學生充分提供了經歷“左、右”概念形成的感性材料,爲正確確定左、右奠定了基礎。教材安排的例2也是從學生的自身實際來考慮”,互相握右手,從而感知“左、右”的相對性。讓學生從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尋找知識的聯繫點,這符合小學一年級兒童的認知規律,充分體現了新課標中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習這一基本理念。

(二)教學目標。

新課標明確指出:要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對象的特徵,獲得一些經驗,要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涵着大量的教學信息,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因此本課設計了以下教學B標。

1、以生活中有關“左、右”的真實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通過學生參與多種形式的數學活動,使學生經歷建立“左、右”方位感的過程。

3、能正確辨別“左、右一的位置關係,體驗其相對性。

4、培養學生運用“左、右”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與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觀察能力,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5、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樂於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正確判斷左、右,教學難點是體會“左、右”的相對住。

二、對學生的認識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方位感不強,而“上下”“前後”“左右”都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要達到熟練、準確地辨別“左右”的方位,就需要大量的結合學生自身實際的感性材料,通過大量的活動來完成。

三、教法選用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認知規律特點,教師應採用靈活多樣、新穎有趣的方法手段,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本課採用愉快式教學方法爲主,運用大量的遊戲、討論、競賽等形式引人學習內容,注重運用引導法、觀察法、討論法等進行教學,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通過遊戲、觀察、討論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問題增境中主動地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四、學法選用

根據小學一年級兒童的特點以及本課的特點,把本節課學生的學法定格爲:釋疑學習法、發現學習法、討論學習法等。

五、總體設計

一年級學生認知的主要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善於記憶具體事物,不善於記憶抽象的內容。根據這一特點,教學中應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體現新課標精神,按照直觀感知——表象認識——概念形成——拓展運用的規律組織教學。兒童要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必須有豐富的感性材料作基礎,因此本節課的設計有四個層次。

第一層:初步感知自身的“左右”。

通過舉右手、左手,說一說左手、右手的作用,聽口令做遊戲這些大量的具體情境,讓學生獲取大量的感性材料,從而感知左、右,經歷形成左、右方位感的過程。

第二層:感知羣體中的左、右,進一步建立左、右的方位感。

根據學生的座位,創設問題情境,再進行討論、交流,讓學生主動地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說自己的前、後、左、右有哪些同學,在具體情境中建立左、右的概念,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既讓學生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又讓學生體會到了生活中的數學。

第三層:感知左、右的相對性,突破難點。

讓學生判斷教師舉的是哪隻手,創設問題情境,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再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遊戲鞏固,既有趣,又突破了難點。

第四層:聯繫實際,拓展運用。

聯繫學生的生括實際,讓學生用學到的前、後、左、右的知識,去描述生活中的具體情境,拓展了學生學習的範圍,又出學生能切實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