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語文知識>說課稿>

有關說課稿初中範文5篇

說課稿 閱讀(9.54K)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初中8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說課稿初中範文5篇

說課稿初中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課選用了具有濃郁日本音樂特點的民歌<櫻花>,這是學生首次接觸日本音樂。在演奏形式上選用了合唱曲和器樂曲,做爲以民歌櫻花改編的合唱曲和器樂曲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現方式。相同音樂採用不同的演奏形式出現在學生面前,既擴充了學生的音樂視野,也幫助了學生認識改編樂曲的幾種常見的方法。

做爲一首具有典型日本風格的民歌,歌曲的旋律建立在日本民間音調的基礎上,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生動地展示了日本人民珍愛櫻花,趁三月春光結伴前往觀賞櫻花的喜悅心情,也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美好的統一。

2、教學目的:

1)通過聆聽歌曲的獨唱、齊唱、合唱、器樂演奏等形式,讓學生感受相同音樂主題,可以有不同的表現形式。

2)辨別器樂改編曲運用了哪些手法,初步嘗試改編歌曲的演唱形式。

3)感受日本民歌的風格特點,瞭解日本的風土人情。

4)針對學生年齡小,對於音樂形象較易理解的歌曲學生較喜歡,對於器樂曲缺少認識,希望通過欣賞與比較,培養學生欣賞器樂曲的能力。

3、重點、難點:

1)相同旋律的不同表現形式。

2)認識改編曲的幾種主要方法,並能夠加以運用。

二、說教法

1)問題聆聽法:

這節課我抓住歌曲的節奏特點,藉助日本民間舞蹈動作體驗歌曲平穩的節奏,優美舒展的旋律,通過邊聆聽歌曲邊觀看各種有關日本風土人情的畫面,讓學生根據畫面說出是哪一個國家的歌曲,並試爲歌曲起名字,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和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2)歌曲模唱法:

歌曲教學以模唱爲主,分樂句聆聽歌曲旋律進行歌曲的學習。

3)視覺圖象法:

在樂曲欣賞的同時,通過各部分音樂的變化配以不同的畫面,給學生視聽結合,避免枯燥的說教形式,使本來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形象化,有利於學生理解和分析樂曲的不同變化形式。

4)對比欣賞法:

合唱曲與器樂曲之間的對比欣賞,感受不同演奏形式的不同表現方法。並嘗試將器樂改編曲的表現方法運用到歌曲的改編中來,從而讓學生更好地認識音樂改編的幾種方法。認識到音樂的學習不是單純、唯一的繼承,而是在原有的基礎上能夠有更爲豐富的改變,進而培養學生的音樂創新能力。

主題歌曲與劇情的關聯,使學生較直觀地理解主題音樂的作用。

三、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我在學法的指導上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主要通過“看”“聽”“唱”等要素,讓學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緒。通過列出表格,直觀地對比分析的方法,使學生自主地得出結論從而來完成能力目標,最後通過親身體驗,驗證結論,進一步加深對改編曲的認識。

1)聽、畫相結合的方法:

通過聆聽樂曲與選擇畫面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感受相同音樂的不同變化,並能夠藉助不同的畫面區分各種音樂演奏形式的變化。

2)實踐探索法:

以探索的方法進行學習,在聆聽與比較的基礎上認識和了解改編曲的幾種常用方法,並能夠在實踐中加以運用。通過與教師在共同聆聽的基礎上,培養學生求知、探索的慾望。

四、說教學程序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

1、聆聽歌曲

在這個環節的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在聆聽歌曲的過程中,通過教師選用的各種有關日本人文景色的畫面,邊聽音樂邊說出這是哪一個國家的歌曲。

2、我爲歌曲起名字

以爲歌曲起名字的方法,引導學生認真聆聽歌曲,從中瞭解歌曲的含義。從歌詞中理解到日本的國花是櫻花,日本人民每到三月時都會到戶外去賞花,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良好品質。

3、歌曲模唱

這個環節教師運用歌曲模唱的方法,讓熟悉歌曲的旋律,爲下一步的欣賞打下基礎,並在學生演唱的過程中進一步與學生共同推敲歌曲應有怎樣的歌名,選取出較有創意的想法,更能表達歌曲的內涵。

三、欣賞合唱曲《櫻花》

三年級的學生已初步具備分辨歌曲演唱形式的能力,通過聆聽合唱曲,讓學生試說出與教師的演唱以及同學的演唱有什麼不同,從而複習了獨唱、齊唱與合唱三種不同的演唱形式。並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感受歌曲在演唱中力度有怎樣的變化,能夠做簡單的模仿。

四、欣賞器樂曲

讓學生分辯在器樂演奏的過程中,歌曲旋律一共出現了幾次,可以用不同的畫面來表示,說出你是通過什麼形式來區分的。

運用帶問題欣賞音樂的方法,即可培養學生正確聆聽音樂的好習慣,又可讓學生做到有目的的參與音樂活動。在欣賞的同時,還可以讓學生藉助手勢或是畫圖的形式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很有幫助的。從而讓學生認識和感受相同旋律的音樂,不同的表現形式。這首器樂改編曲通過器樂獨奏、不同的器樂獨奏、幾件樂器的合奏等形式,並在速度和力度上加以變化。

五、改編歌曲

在聆聽和了解器樂曲改編的基礎上,運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和方法改編歌曲的演唱方法。根據樂曲中不同演奏樂器、各種樂器的組合以及在速度、力度上的變化,引導學生在歌曲的演唱上也運用這些方法對歌曲進行改編,將掌握到的新知識在實踐中加以運用。比如可以運用獨唱、器樂演奏、齊唱等學生會的音樂表現。

說課稿初中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大家好!今天我要說的是《用字母表示數》這節課,下面我將會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本節課是冀教版七年級數學第五章第一課時《用字母表數》。由於學生由具體的數過渡到用字母表示數,是認識上的一次飛躍。對於他們來說是很抽象的、顯得較枯燥的,而且用字母表示數有許多知識和規則與原來的認識和習慣不同,而這些知識和規律又是學習代數、方程、以及函數的主要基礎。

《用字母表示數》這一內容,看似淺顯,平淡,但它是由具體的數和運算符號組成的式子過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使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轉折點,也是認識過程上的一次飛躍。因此,我設立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①藉助生活中的實例,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②在具體的情境中能利用字母表示數進行表達和交流。

過程方法目標:

①在探索現實世界數量關係的過程中,體驗用字母表示數的簡明性。

②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滲透歸納猜想、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方法。

情感態度目標:

①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②在合作學習及相互交流中,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我們大家都知道,數學來源於生活,而又服務於生活,本節課的內容都是生活實際中的問題,所以我確立瞭如下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理解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而又因七年級學生思維推理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和符號感較弱,而探索規律的內容將爲後面的.學習打基礎,所以把教學難點確立爲如下。

教學難點:探索規律,並用字母表示一般規律的過程。

二、說教學方法

“教無定法”,只有方法得當,纔會有效。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思維活動的特點,我採用了情景教學法和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

三、說學生學法

首先教師創造良好的環境,引導學生從喜歡的、已知的、熟悉的生活內容入手,讓學生自己在特定的環境下不知不覺中建立字母就在生活中,就在我們身邊,再通過一系列活動,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進一步瞭解字母可以表示數,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數量關係,也可以表示數量。再通過各種聯繫將其轉化爲解決問題的策略,發掘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能力,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挖掘問題能力、交流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說教學活動

(一)激發興趣,引入課題。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的開始對整節課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讓學生懷着良好的心情和好奇心不知不覺地進入角色,在這個環節中不是讓學生懂得怎樣用字母表示數,而是讓學生知道爲什麼要這樣表示?)

師:多媒體出示數青蛙歌謠。

生:全體根據生活經驗詠讀歌謠,認真觀察對比歸納出規律,把這一規律表示出來。

師:好,那麼我們今天就來探究數學知識中用字母表示數,板書課題-----用字母表示數。

設計意圖:從兒歌入手,學生感覺比較親切,也降低了學生對字母表示數的難度與知識間的銜接。

(二)合作學習,領悟新知。

1、提出問題,感悟新知:

師:出示問題(1)讓學生分別提供父親的年齡。選用一個學生提供的數據進行下列的學習。

(2)提問:比較父親比×××同學大____歲。

(3)讓學生推算在一年後,父親的歲數是多少歲?2年後,3年後,……。

(4)引導:能否用一個式子概括出同學們的所有算式?

(5)提示:如果你們的年齡爲a歲,那麼你父親的年齡是多少歲呢?

(6)拓展:老師比同學們大24歲,當老師b歲時,請你用含有的字母的式子表示自己歲數。

生:交流口答。

設計意圖:從實際出發,以小學中的算術爲基礎,通過活動,讓學生初步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

2、數數猜猜,發現規律。

師:提出要求(1)動手操作,擺出一個正方形。

生:動手操作

師:(2)提出問題:擺1個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4根)那擺2個這樣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擺10個呢?請算一算。擺a個呢?

生:交流討論2×4=8(根) 10×4=40(根)

師:(3)電腦演示:分析過程及表格

正方形個數數

1

2

3

……

a

小棒根數

1×4

2×4

3×4

……

a×4

設計意圖:從找規律入手,結合學生的實驗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並強調錶示的規範性,讓學生既能從實驗中得到數學規律,又要掌握數學表示的嚴密性。

師:出示(5)練習:填空:

(1)1隻手有5個手指,2隻手有10個手指,n隻手有______個手指。

(2)我們每76年才見到一次的哈雷彗星,在公元s年出現後,再一次出現將是公元___年。

生:交流口答。

師生:(6)小結: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用字母表示數之後,有些數量之間的關係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看上去更加簡明易記。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與格式,由淺入深,讓學生體會到知識學習後成功的喜悅感與成就感,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應用新知,體驗成功。

師:歸納公式:既然用字母表示數有這麼多的好處,那我們就將以前學過的有關圖形的計算公式、運算律用字母表示來表示。(圖形中用“a表示邊長(或長),b表示寬,c表示周長,s表示面積。”)

正方形周長 C=4a;長方形周長______;正方形面積______;長方形面積_________

加法交換律 a+b=b+a;加法結合律_______;乘法交換律________;乘法結合律_______;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_;

生:口答。

師:問對比:比較加法交換律的文字敘述和字母表示,哪一種表示方法好?好在什麼地方?

生:討論試答。

師:小結:計算圖形周長時,我們只要將相應數字代入公式即可解決,用字母表示數,使數量關係的表示簡單明瞭。(板書)。

設計意圖:通過合作、對比,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一些公式與運算律的字母表示方法,加深學生對公式和運算律的認識,從而加強學生對新舊知識的聯繫。

(四)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師;出示1、填一填:

(1)如果圓的半徑是a釐米,那麼這個圓的周長爲 釐米,面積是 平方釐米.

(2)某型號計算機的原價是m元/臺,現在下調220元.下調後的價格是 元/臺.

(3)如果m是整數,那麼與m相鄰的兩個整數的和可以表示爲

生:口答。

師:提問2、說一說:你能仿照“數青蛙”這首兒歌,自己編一首兒歌,並用含有字母的式子結束全歌嗎?

生:交流討論,試說。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突出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應用,加深理解。鞏固新知,加深對字母表示數的認識

(五)歸納總結,反思自我。

1、你還有什麼問題要向同學和老師請教嗎?

2、總結:用字母不僅可以表示數,還可以簡明地表示一些數量關係,圖形的計算公式,運算律等等……

3、贈言:科學家愛因斯坦在談成功的祕決時,寫下了一個公式:A=X+Y+Z,A代表成功,X代表艱苦的勞動,Y代表正確的方法,Z代表少說空話。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反思自己學習過程的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培養歸納、整理、表達的能力。

(六)、 佈置作業:教材142頁習題1題。

設計意圖:習題讓學生在課後鞏固本節的知識,以達到牢固掌握的目的。總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將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究貫穿始終,注重讓學生參與到知識的發現和形成過程中,使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合作意識。

板書設計

用字母表示數

(一)激發興趣,引入課題。 (三)應用新知,體驗成功

數青蛙 小結

(二)合作學習,領悟新知。 (四)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字母的式子 字母式

數數猜猜,發現規律

五、評價分析:

用字母表示數這一內容,它是由具體的數和運算符號組成的式子過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轉折點,也是認識過程上的一次飛躍。其整個教學過程實質上是從個別到一般的抽象化過程。爲體現課改精神,以建構主義爲理論依據構建信息環境下“主體參與”教學模式,立足於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知水平,採用多樣性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逐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並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抽象思維能力得到提高,成爲學習的真正主人。

說課稿初中 篇3

一、課程設計目的

隨着社會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西方的性解放,衝擊着我國古老而傳統的性文化。人們的性道德、性觀念己發生了變化,舊時代那種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式婚姻己不多見,代之而起的是青年男女的自由戀愛。在60年代後期、80年代初期,大多數家長仍然禁止l8歲至20歲左右的人,特別是在校大中學生談戀愛,可到了80年代中後期,特別是進入90年代以來,社會的態度發生了一些變化,對大學生談戀愛是既不禁止也不提倡。然而中小學生過早談戀愛,這仍然是社會所不贊同的。從目前青少年的早戀情況來看,小學、中學、大學都有,最多的是中學生。儘管學校、家長都提倡男女學生應大方的進行集體交往,但仍有部分男女學生從對異性的好感轉入了一對一的戀愛階段,進而影響了學習、生活,甚至荒廢了學業。本課主要是通過對學生進行輔導,讓學生認識到早戀行爲產生的一般原因及其嚴重的危害性,從而在思想上有所準備。最後瞭解如果有了早戀行爲,應如何進行自我調整和改正。

二、教學目標

1、瞭解早戀產生的原因,正確認識早戀對中學生的學習及生活所產生的危害。

2、學會如何預防早戀行爲的發生。

三、教學難點:

早戀行爲的危害和預防。

四、教學方法

提問、討論、引導法

五、教學過程

[引入]同學們跨進了中學的校園就意味着進入了或即將進入人生的黃金時期--青春期。青春期是兒童向成人的過渡時期。這一時期身體發育發生着巨大變化,同學們的自我意識增強,社會交往逐漸增多,男女同學間的相互吸引和彼此需要增加,因此在這個時期,同學們都面臨着這樣一種困惑:如何與異性同學正常交往而不產生早戀行爲?下面就讓我們來學習有關早戀行爲產生的原因、危害及預防措施。

【多媒體顯示】

1、什麼是早戀?

2、早戀的一般成因;

3、早戀的危害:

4、早戀的預防措施。

【事例】某班同學男A學習成績突然急劇下降;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經常出現"走神"現象;經常單獨與同班同學女B說話、約會;而且就連上課都經常傳寫紙條,紙條上都是一些心形的“現在你還好嗎?”“真的好想你”“中午12點老地方不見不散”等等話語;顯得對對方有強烈的感情依戀,見不到對方就產生"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感覺。

問題:

1、這兩位同學爲什麼被班主任找來做思想工作?

2、你是否希望這兩個同學繼續這樣下去?爲什麼?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小結:這兩位同學的行爲是早戀行爲。

(板書)所謂早戀行爲就是未成年男女過早地建立戀愛關係的行爲。

【講述】青少年之間建立正常的異性交往交系和友誼是有利於健康成長、心理和社會成熟的,但如果過早地建立一對一的伴隨頻繁約會、發生性行爲或者以結婚爲目的的異性交往關係,則是有害無益的,婚姻法規定:"結婚年齡,男的不得早於22週歲,女的不得早於20週歲。晚婚晚育應於鼓勵。"所以以上兩位同學這種現象不能再繼續下去,否則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成績和身體健康仍至整個一生的前途問題。

【多媒體顯示】產生早戀行爲的原因:

1、發育過程中的正常現象;

2、思想觀念改變的作用;

3,不恰當的社會對待的影響;

4、虛榮心的驅使。

【提問】早戀行爲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會產生什麼樣的危害和不利?同學們可以展開想象和假設進行歸納。

【教師總結】

【提問】早戀的危害這麼大,那我們應怎麼預防這種行爲的發生呢?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歸納]

1、主動接受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消除對異性的神祕感;

2、要積極參加集體活動。使自己的興趣得到發展,防止空虛無聊;

3、樹立正確的愛情觀,不能有傍大款、追大款的觀念,也不能單純地唯感情論,還要有"房子和麪包"才行,懂得愛情不僅僅是相互吸引,更重要的是一種責任;

4、與異性同學的交往態度要明朗,言談舉止要大方,防止過密的接觸。

(討論)若你是前面事例中這兩個同學中之一,你該怎麼辦?

【多媒體】

1、正確認識早戀行爲的危害:

2、恰當選擇戀愛年齡:

3、區分早戀與正常交往;

4、主動接受青春期性健康教育:

5、主動接受同學老師和家長的幫助:

6、培養愛好,把注意力轉移。

7、積極參加集體活動。

8、不要以爲自己沒用,其實這也沒什麼了不起的,要拿得起放得下。

說課稿初中 篇4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我是來伊通第五中學的錢小平。今天我說課的內容選自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四章光現象第三節《平面鏡成像》的教學內容。爲了使本次說課清晰流暢,明瞭直觀。我將從以下幾方面(教材分析、學情分析、以及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設計和板書設計)來進行我的說課。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我們來看教材,平面鏡成像是對光現象的進一步認識,與此同時它是在學習了光的直線傳播與光的反射的基礎上,學習認識平面鏡成像,是前兩節課知識的應用;另外本節課學生將首次較完整的研究 “像”這個概念。它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思路,爲後面一章研究凸透鏡成像奠定了基礎,所以,它具有重要的承上啓下作用。

2、教學目標及確定教學目標的依據

通過以上對教材的分析,我確定了本節課的三維教學目標,首先我的知識與技能目標確定爲一下三點(瞭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瞭解平面鏡能成虛像;理解平面鏡在實際中的應用)。接着是過程與方法目標確定爲以下兩個方面(經歷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探究,學習對實驗過程中信息的記錄;觀察實驗現象,感知虛像的含意)。最後,是情感目標確定爲以下三點:(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中領略物理現象的美妙與和諧,獲得發現成功的喜悅;感受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的影響)。這三個目標中,情感目標是動力保障,知識與技能目標是基礎,過程與方法幫助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

3、教學重點與難點的確定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在確定了教學目標之後,結合本節課所學知識的特點,我確立瞭如下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本節課的重點是:探究並知道平面鏡成像的特點。難點有兩個:知識方面虛像概念是一個難點,因爲“虛像”比較抽象,本身“看得見,摸不着”,這構成了本節的一個難點;而在探究活動中由於學生缺乏經驗,思維能力不強,預計對於採用兩個相同的物體,並且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鏡的研究方法感到不易理解,這就構成了本節課的探究設計中的難點。

二、學情分析

接下來,我們來看學生的情況。本節課教學對象是八年級的學生,學生在本課之前已經學習了光的直線傳播和光的反射定律,已經具有前提知識。平面鏡成像是學生在生活中接觸非常多,也是他們感興趣的現象。加之學生正處於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時期,對身邊的事物存在着好奇心,具有強烈的操作興趣,這使本節課探究活動的實施具有了很好的基礎。另一方面學生對平面鏡成像雖然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他們往往容易受生活經驗的主觀影響,得出一些錯誤的認識。

三.教法、學法分析

由於初二學生的思維主要是由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他們對於物理的興趣主要是直觀認識,還沒有能過向抽象認識轉化,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演示實驗和學生探究實驗讓學生直觀體驗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如何研究虛像的環節中運用平面鏡和平板玻璃的對比讓學生更直觀感受虛像。因此,這節課採用直觀演示法、講授法、討論法、實驗法等教學方法。

四、教學過程設計

本節課的教學由以下的教學流程展開(新課引入、新課教學、總結歸納、實際應用、反饋練習、佈置作業)。

爲達到教學目標,教學中以瞭解、學習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爲基礎,掌握知識爲中心,培養能力爲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探究性,具體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1.首先是第一環節:新課引入。由於本人教學物理的同時兼班主任工作,經常會有調皮的孩子在課堂上照鏡梳妝,要不就趁着科任老師不注意偷偷地在有陽光時用鏡子,鋼尺在牆上或是黑板上反射光斑。很多老師都很困擾,雖然學生對平面鏡很熟悉,但對於成像規律及特點不很清楚,爲了使學生對本節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我從教參四個引入方案中選擇了第一個,也就是最簡單的一個。我用一塊較大的平面鏡,同時讓學生自帶小鏡子,讓學生觀察自己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進而引導學生思考並提出一些他們感興趣的問題:

例如:

(1) 你的像在平面鏡中的什麼地方?

(2)在平面鏡中,你的像大小跟你的大小一樣嗎?

(3)當改變你與平面鏡的距離時,你的像的大小改變嗎?你的像到鏡面的距離怎樣變化?本設計方案中提出的相關問題,並不要求學生立即回答,只是爲了引起研究興趣,爲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中“提出問題”作必要的鋪墊。2.此時,學生已經非常迫切的希望能夠進一步探索,所以第二個環節我將進行新課教學,組織探究平面鏡成像規律的教學。爲了使學生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角度去認識熟悉而又陌生的平面鏡,我提出一系列問題讓同學們進行討論,提出猜想。由於學生的積極主動,將提出下列不同猜想(像與物左右相反;物體離平面鏡越近像越大;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在此基礎上我引導學生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由於這是突破探究過程中難點的關鍵,首先由我提出:“如何來探究像與物的大小關係呢?”以明確探究目的。緊接着,啓發學生思考,讓同學們進行討論,分析自己之前的猜想,在設計中,學生可能對“怎樣比較像與物的大小”感到困難,如果是這樣,我將提出啓發性的問題,“我們怎樣比較兩個物體大小是否相等呢?”再經過一番討論,使學生明確關鍵就是找一個跟鏡前物體完全相同的物體[替身物體]與像進行比較。到這裏確定可行的實驗方案,學生就可以進行實驗了。同學們選定器材:平面鏡、平面鏡固定底座、兩支蠟燭(模型)、白紙、刻度尺、用白紙充當光屏,進行實驗。

虛像的概念和平面鏡成像原理是初中光學的一大難點,爲了突破這一難點,爲後續學習掃除障礙,我引導學生通過作圖來理解他們,這樣既鞏固了對反射規律的認識,又培養了學生研究新問題的能力。

小組展示實驗並在課堂上交流探究結果時。此環節由學生自己總結,教師做適當引導,然後師生共同整理探究結果:

(1)虛像

(2)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3)像和物的大小相同。

(4)物、像的連線跟鏡面垂直

(在這裏學生會得到像不能用白紙呈接到的結論,暫不急着說是虛像,而是提出疑問,爲什麼像用紙接不到呢?從而進入平面鏡成像原理的教學。之後再回來補充虛像的特點。)

3.總結歸納:實驗結束後師生一起總結歸納,得出平面鏡成像特點。

4. 接下來展示平面鏡成像之美,使學生體會到平面鏡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美麗。其實,平面鏡的作用遠遠不止這些,那麼,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那些應用平面鏡的例子呢?我可以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討論一些平面鏡成像的應用,例如水面倒影等。同時我用多媒體向同學們展示平面鏡在生活中一些常見的應用,師生進行交流生成了動態的課堂效果,使課堂變得更精彩。

5.並進行鍼對性反饋練習。加深對平面鏡成像特點的理解與記憶。

6.最後一個環節是佈置作業:作業包括必做題和選做題。根據農村中學學生現狀,我一直堅持分層次作業。必做題是對本節課知識的鞏固和反饋;選做題是學優生對本節課知識的綜合和拓展,同時,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散延伸。

六、板書設計

最後是我的板書設計:板書設計包括四方面的內容。

板書的設計意圖是突出重點、再現過程。

以上是我對《平面鏡成像》教學設計的一些認識,有不妥之處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說課稿初中 篇5

一、說教材

1.課時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質數和合數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約數和倍數的意義,瞭解了能被2,5,3整除的數的特徵之後學習的又一重要內容,它是學生學習分解質因數,求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的基礎,在本章教學內容中起着承前啓後的重要作用。

2.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①掌握質數和合數的概念,會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②知道自然數還可以分成質數、合數與1三類。

(2)過程和方法:通過100以內的質數表的製作,使學生學會合理選取學習材料的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學習,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說學情

《數的整除》這一單元,概念多,理解難,易混淆。學生通過對約數和倍數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數的學習,有了一定的認知基礎,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約數概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三、說教法

新課程標準要求轉變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要爲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合作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根據本節知識特點和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遵照課標精神,我採取了動手操作,引導探索,發現規律,培養分類歸納的數學意識和品質的教學方法。

四、說學法

教師的任務不僅要使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要使學生會學。因此,我在設計這個教學內容時分了這樣幾個層次。

第一層次:

首先讓學生從1到20中隨意挑選5個數寫出這5個數的約數,然後通過彙總整理歸納,使學生髮現自然數還可以按約數的個數分成質數、合數與1。

第二層次:

接着通過判斷一些數是質數還是合數,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質數與合數的概念以及掌握質數與合數的判斷方法。

第三層次:

要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法來製作一張質數表。

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我就設計了4張數表,讓學生通過對數表的選擇,來感悟學習材料的選擇對方法的應用是有影響的。從而使學生領悟到今後在研究問題時,要注意選擇最方便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找2到50中的質數這一環節,我給學生以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組內互相交換意見,這樣學習方式就變得多樣化了,同時也使學生感受到了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從而自發地掌握了學習方法。整個過程,從思維的形式上說,是有聯繫的,有序的,處於“做數學”的水平。促使學生學習和反思“動腦”的方法,真正學會學習。

第四層次:

在製作完質數表後,我安排學生用質數表來判斷質數和合數,使學生體會到質數表的優越性。

第五層次:

最後安排了一個小遊戲,用今天學到的知識和以前學到的知識來介紹自己的學號。遊戲練習、符合小學生的興趣,學生都樂於積極參與,在收到鞏固的最佳效果的同時,又能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