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都>文学教育>散文>

小村的优美散文

散文 阅读(1.34W)

我家住在一个四面是石头的山窝窝里,村名曰:石堡。

小村的优美散文

小村只有两条小街,一条是用黄泥铺的,另一条是铺黄泥的。东街两边是两排上了年纪的瓦房,长满了高高低低的瓦塔松,瓦楞上落满了一年年的榆钱子,就像一个患了哮喘病的老人,老态龙钟躬腰驼背的。这些建筑在我爷爷的爷爷那个时代曾年轻过、风光过,进入迟暮之年竟然还风光了一次,为一部反映旧社会生活的国产故事片拍过外景。而西街两边是两排花枝招展的'小楼房,手挽手打扮的亭亭玉立,令人联想起俄罗斯小白桦艺术团的那些姑娘们。它们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产物,在小村出尽了风头至今仍很风光。

村小,从村东到村西,点一根香烟可转两圈,村头有一座小山称飞来峰,峰顶有座叫“法镜寺”的小寺庙曾载入史册很有名。史载,唐肃宗年间,有一个叫杜甫的老头为“安史之乱”所累,从秦州路过此地,上山转了一圈,写了首很有名的诗叫《法镜寺》,至今仍刻在山下的石头上,和这座北魏石窟寺一同不朽,这山,这寺,这石窟群便成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村里的人很纯朴,老人们都高寿,年轻人很活泼,他们虽有很多农田,但村里的男男女女似乎更热衷于外出,去上海走深圳打工赚钱。留在村里的多是些手艺人,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做工。他们除了劳作,还喜欢坐在一起唠一些小村的阵芝麻烂谷子的故事,喜欢凑在一起唱秦腔,聊皮影剧,或者听一个老头编瞎话说古经,讲三国聊《水浒》和薛仁贵征西、征东。

小村的集市一年只有一次,不到太阳晒展就散了,人人都说那是“露水集”。而豆腐、油盐酱醋、水果鲜菜确常年有售,一日不缺,因为小村有固定的作坊,有果树园,有蔬菜地。每当夏夜蛙声如潮的时候,那些看园人的小屋就亮起明明灭灭的灯火,成了人们讲闲话谈彩票说发财的地方,成了传递信息的场所。

因为小村有好风水,无霜期长,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种的果子汁多味甜,皮薄肉嫩,因此家家栽果树,户户务西瓜,小村便亮足了水色,这又让小村抖了起来。山里的妹子死不外嫁,山外的妹子争相嫁入,而媒人到外讲亲,总忘不了要说:“我们那儿出苹果、桃子、梨儿、杏儿、葡萄、李子,嫁过去再黑再粗的皮肤,三个月也保证你变成细皮嫩肉,白里透红,弹一指头水灵灵的。”因为交通方便,每年秋天总吸引全国各地的客商车来车往收购外运水果。听说还吸引了个国外阔老板要投资办什么饮料厂,这可又让小村人得意一回:哼,我们那里的果子都收购出口换洋钱呢。满脸是一副傲不叽叽的样子。常挂在嘴边的是“花牛苹果黄元帅”、“红富士、青香蕉”。也不知道属什么科什么目,让人听了如坠云里雾里,不着边际。小村还有许多山地特产很出名,“鲜蕨菜,野葱头,香椿芽芽木笼头,吃得嘴角流香油。”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四大特产”,只要你不错过季节,管保你有口福。

石堡村小,却不偏僻,人们对生活没过高要求,吃面要细,米要精,蔬菜鱼肉要新鲜,秦腔爱听名人演。此外还有一个高要求就是:儿女要识文断字。村里人也谈时事,论国事,就是不羡慕当官的,却最讲究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谁家的孩子练得一笔好字,画得一手好画,那便是最有出息,最受人敬重。朋友介绍,亲戚吹嘘,不出一分钟,准保传遍全村,那些有文化的人是村里最有脸面的,红白喜事、逢年过节是他们最露脸的时候。在石堡,在小村,若果你想活的有头有脸,出人头地,那么就教育子女去拼,去搏,挣得一个文化人的头衔回来,管保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