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體裁作文>讀後感>

魯迅阿Q正傳讀後感3000字-讀後感

讀後感 閱讀(1.2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魯迅阿Q正傳讀後感3000字-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魯迅阿Q正傳讀後感3000字-讀後感

當我寫下題目的時候,我想我可能要寫一點“大逆不道”的東西了。

時間回到大一,我初次接觸《中國現代文學史》這門課程。時至今日,我對該課程依然保持着足夠的熱情。那個時候,田青老師給我們傳授或來自課本或來自生活的知識。最讓我們亢奮的是,她爲我們演繹一些經典作品的語段,用她幽默的語調生動反映作者的思想,這個文學內涵夯實的老太太給我們的大一生活注入了不一樣的色彩。尤其是談到魯迅,她“前衛”的思想使我們在歡快的氛圍中一步步接近周先生。

我記得期末考試時有一道關於《阿Q正傳》的基礎題,是要求記住《阿Q正傳》的“目錄”——序、優勝記略、續優勝記略、戀愛的悲劇、生計問題、從中興到末路、革命、不準革命、大團圓。當時的我並不像現在這樣“清醒”,並沒有認真關注作品的內容和內涵,只是死記硬背的記下了“目錄”,以此爲考試服務。誰能想到時隔兩年我又翻到了這個影響文壇多年的篇目,更令人驚喜的是我有幸觀看了岑範先生導演的改編自《阿Q正傳》的電影。

在第一章序中,我們可以看出“我”爲阿Q作傳的四點困難——文章的名目難,立傳的通例難,阿Q的名字難,阿Q的籍貫難。第一難是最終“我”以“閒話休提言歸正傳”中的“正傳”二字解決。第二難卻是阿Q的姓氏問題,文中說他大概姓趙,但因他“炫耀”與中了秀才的趙太爺兒子是本家,還比秀才長三輩而捱了趙太爺耳刮子。看到此處,不免慶幸十分。倘使我生在民國年間,姓什麼還由不得自己了,得看有權勢的人的臉色,真是夠“媽媽的”了。也有人說阿Q是“依權附貴”,這也未免太過“聳人聽聞”,具體情況如何?恐怕只有那個時代清楚。再看看這個魚肉鄉民的地保老爺,得虧他生在百姓沒怎麼“開智”的民國,要是他生在如今,一人一口唾沫也足以淹死他“腐臭”的靈魂和“光鮮”的身軀。第三難是阿Q的名字如何寫,用原文的話說,“人都叫他阿Quei,”“阿Quei,阿桂還是阿貴呢?”無人知曉,就連趙太爺的秀才兒子博雅的茂才先生“竟也茫然”。第四難是籍貫,雖說“照《郡名百家姓》上的'解,說是‘隴西天水人也’,但可惜這姓是不甚靠譜的,因此籍貫也就有些決不定”。

阿Q被人們所熟知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阿Q語錄”。“我們先前——比你闊的多啦!你算是什麼東西!”“現在的世界太不成話,兒子打老子……”“我和你睏覺”等等,諸如此類,語出雷人。尤其讓人們難以忘記的是“精神上的勝利法”。記得學習此篇時,老師爲我們留下了討論講解的作業,我當時還將“精神勝利法”美化了一番,現在想想真是“無知者無畏”啊!其實這是魯迅先生對當時社會國民劣根性的批判,也是這個原因,阿Q成爲了文學史上的一個典型。這是魯迅對國民性批判的整體把握,有“退守”“惰性”“巧滑”“虛僞”“麻木”“健忘”“自欺欺人”“卑怯”“奴性”和“無特操”等。茅盾先生對阿Q也有一段經典的言論:“我們不斷的在社會的各方面遇見‘阿Q相’的人物,我們有時自己反省,常常疑惑自己身中也不免帶了一些‘阿Q相’的分子,但或者是由於怠於飾非的心理,我又覺得‘阿Q相’未必全然是中國民族所特有。似乎這也是人類的普通弱點的一種。”誠如沈先生所言,即便在現在這樣的社會,“阿Q相”的人物也是存在的,但更多的是它成爲了人們性格中的一部分。不可否認,我也有這樣的一些毛病,尤其是在初中至讀大學之前這段時間最爲明顯。好在大學是個更大的空間,它讓我們見識了更廣的空間,也讓我們觸摸了更深的領域。儘管人性在後天的成長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陰暗的一面,但良知和規矩始終會束縛惡魔的獠牙。

既然有阿Q這樣的人,就避免不了分析原因。曾幾何時,我們在分析阿Q時將一切都歸根於時代背景。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是個動盪的年代,雖統稱爲民國,但軍閥勢力割據一方,今日你打他一拳,明日他扇你一巴掌,如此往復,百姓苦不堪言。再加上封建勢力的愚民策略,大多數中下層民衆無心關注國事也無力爲國操勞,保持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即便是有人知曉一些上層的變遷也是一知半解,根本沒有理解其實質。文中的“假洋鬼子”“趙太爺”“舉人老爺”等就是假革命真剝削。而阿Q就是那個時代的一個小丑——畸形的人。他的生活是“苟活式的生存”,“也是‘私慾中心’的人格系統及其生存方式”。他的所謂“自尊”是透過“我們先前——比你闊的多啦!你算是什麼東西”“現在的世界太不成話,兒子打老子……”這樣自欺欺人的“精神勝利法”獲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