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文學教育>散文>

徜徉的理由散文

散文 閱讀(2.34W)

自小,我就愛煞了旅遊。我愛江南小橋流水的古典詩意,愛少林寺佛武合一的精魂,愛名山大川的險峻秀麗。我曾經執着的以爲,我徜徉在旅遊中的理由就是各地不同的景色,直到某一年某一月的某一天,我站在某個旅遊景點的入口,突然察覺到一絲蒼白無力的感覺。

徜徉的理由散文

我覺得我來過。

我開始能夠猜得出將會在什麼景點看到什麼事物,無非是山、水、木棧道、旅店和購物中心。那一瞬間的失望感像是一錘猛擊,打得我如落花般飄零。我煩悶、沉思,然後漸漸的我開始明白,旅行的意義不再是去看各地的風景。

臺南的木棧道不會和青島的有太多不同,某座無名小山上的參天林木與九寨溝頂端的森林常常有着相同的色彩。正如張曉風在《行道樹》中所表達過的,城市,在這個世界都漸趨大同的時代裏已逐漸失去了他們曾經獨特的風格。江南的曲徑幽深北京也找得到,上海的街頭有了紐約的味道。但幸運的是,一方水土所養的那一方人還未被同化。於是,我旅行的最大樂趣就逐漸變成了同各地的'人交談。也許是一杯咖啡或一壺淡茶,在陽光明媚的午後凝視着窗外的車水馬龍;但其實大多數時候,往往都是快餐店店餐間隙的無意搭訕,博物館詢問路線時漫無目的的閒聊,再或是公車上善意熱情的提示……

我開始重新愛上旅行,重新在名山大川中徜徉沉醉,因爲人情美。人情美就像是繁華喧囂的世界中的一縷寂靜和一點點自憐自傷般的寂寞。我還記得獨自一人在臺灣考試搭乘公車時詢問車票錢,司機大叔帶着些許方言的國語在喧囂的公車上顯得格外寂靜:“你還是個學生吧?去辦個卡,省錢!”我幾次想告訴他我只是個過客,但我最終放棄了這種想法,轉爲笑着答應。因爲這種人情美,已讓我不忍拒絕。

除卻旅行表面的光鮮,我第一次開始更加深入的思考旅行。曾經在一本雜誌上看過高曉鬆的文章,他說他和他妹妹都是無房一族,工作結束了就出去旅行,開着越野車,自己訂路線。我覺得他們兄妹就像是那種永遠不知疲倦的鷹,可以無盡的飛,不像蝸牛,因爲背上殼的束縛而蹣跚前進。沒有永遠的目的地,只有暫歇的樹枝、漫漫長路和路邊璀璨如畫的風景。我想,這當是很多驢友徜徉的意義了。

但我並非沒有顧慮的。也許是祖父和外祖父兩位飽學詩書的儒生對我的影響,我總隱隱對這種渴望的生活而感到些許的不安:不成家、獨自一人、不能侍奉父母於榻前。但徜徉的意義就在於未知的相遇。就像三毛,在旅途中邂逅一生摯愛荷西,攜手在天地山川間譜寫令無數人豔羨感慨的愛情神話。

因爲三毛的鼓勵,我決定繼續徜徉。爲人所徜徉,爲情所徜徉,爲喧囂之中的那點寂靜與寂寞,執着的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