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案模板>

《傷仲永》導學案(新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

教案模板 閲讀(2.43W)

第一課

《傷仲永》導學案(新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

【學習目標】

1、能流暢地朗讀課文,掌握朗讀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2、抓住本文借事説理的特點,弄清材料與觀點的關係 ,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

3、注意本文詳略得當的寫法,揣摩精當的語言。

【預習自測】     

1、給下列句子中劃線的字注音。

日扳_____ 仲永環謁_____於邑人    

不能稱____前時之聞    泯_____然眾人矣

2、解釋下面句中加線的詞。

世隸耕    _______     未嘗識書具   ______       借旁近與之   _____   

稍稍賓客其父______    餘聞之也久______          從先人還家    _ ______  

卒之為眾人_______     今夫不受之天______        父異焉     ________

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______  _______               稱前世之聞     ________

【合作探究】      

3、正確流利朗讀課文。朗讀時注意下列語 句的停頓。

①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

②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③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④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⑥餘聞之也/久

【解難答疑】    

4、結合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翻譯課文,注意特殊語言現象。對文中的"之""於"進行歸類。

之:

忽啼求之:                借旁近與之:

餘聞之也久:              下能稱前時之聞: '

於:    

環謁於邑人:              於舅家見之: 

從文中找出詞類活用的詞語。

①邑人奇之:              ②賓客其父:。

③利其然:                ④傷仲永:

【拓展反饋】   

5、翻譯下列語句。

(1)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 並自為其名。

(2)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3)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反思】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背誦課文。

2、掌握方仲永才能發展變化的幾個階段並分析原因。

3 、掌握文章由事及理的寫作方法。

【預習自測】

1、根據課文的時間推移概括方仲永才能發展 變化的幾個階段。

2、課文最後一段可分幾層?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觀點是什麼?

3、文章的材料安排有什麼特點?

【合作探究】

4、朗讀背誦課文。

5、解釋和翻譯。(前兩段)

【解難答疑】 

6、思考:方仲永才能發展變化經歷了幾個階段?各有什麼特點?課文是怎樣敍述的?

三個階段:      

① 童年時期,

② 少年時期

③ 青年時期

7、思考:方仲永由神童論為平庸之輩的原因是什麼? 

8、思考:這三個發展階段的敍述。有見有聞,有詳有略,這樣安排組織材料有何好處?

【拓展反饋】

齊讀第3段,思考下列問題。

9、這一段在語言表達方式上有何特點?

10、這一段“受於天”指什麼?“受於人’指什麼? 

11、這一 段講了幾層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觀點是什麼?

【反思】

第三課時

【達標檢測】

1、我能解釋下面各句中劃線的詞語。

①世隸耕_________________ 

②或以錢幣乞之_________________ 

③復到舅家_________________ 

④父異焉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判斷出下列句子停頓有誤的一項是 (   ) 

A、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

B、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C、餘聞之/也久。 

D、父 /利其然也。 

3、我能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仲永自幼天資過人的具體表現有兩處,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後來又發生_________________和“又七年,泯然眾人矣。”的變化,變得“泯然眾人”的主要原因是什 麼?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 原文填空)

5、方仲永的父親是怎樣的一個人?你最想對他説的一句話是什麼?

6、①第一段着重描寫方仲永的神奇有什麼作用?本文給我們怎樣的教育和啟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古代有不少勤奮好學的成語典故,請寫出成語、人物典故各兩個。成語和典故必須不相同。

有 關勤奮好學的成語:__________、___________。

勤奮好學的人物典故: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

 

雷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