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學計劃>

2020年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範文(精選3篇)

教學計劃 閲讀(1.78W)

時間是箭,去來迅疾,我們又有了新的學習內容,是不是需要好好寫一份教學計劃呢?為了讓您不再有寫不出教學計劃的苦悶,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0年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範文(精選3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0年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範文(精選3篇)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1

一、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雖少,但有兩個學生極其懶惰,作業總是完不成,成績極差,其他同學學習上還比較積極,作業能自覺完成,背誦之類能積極向老師來背好。有一個學生思維比較活躍,上課發言算他踴躍,課堂上總能看到他高高舉起的小手。班級人數雖少,但不管在學習上、生活上還是思想上,我總想讓他們一個都不能少,能積極向上,全面發展,茁壯成長。

二、本冊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仍以專題形式組織內容:導語、課例(精讀課文、略讀課文、思考練習、閲讀鏈接、資料袋)、詞語盤點、語文園地(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展示台或成語故事等),是應接高段知識。

三、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本冊通過精美的選文,在語言學習過程的薰陶和感染中,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在識字寫字、課文閲讀教學、口語交際、作文、綜合性學習等學習和活動中,達到中年級的上階段教學目標。

四、本冊學習要達到的主要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複述敍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説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説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於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蒐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五、落實教學目標的基本措施:

(一)營造自主學習的情境。

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放鬆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體的學習目標上,通過有目的學習,慢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冊教科書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設了具體的學習情境,這種學習情境的創設主要是通過“對話”的方式來實現的。

1、學生與文本對話。

學生閲讀課文,通過想象文中的描寫建立生活影像,通過對照文中人物的心靈來淨化自己的心靈,實現有意義的閲讀。通過對文章結構形式的揣摩和推測,理解文章的內容,達到和人物心靈溝通的境界。

2、學生與文本作者對話。

作者寫文章是和讀者交流,學生邊讀書邊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過引導使學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寫作意圖達成一致,讀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學生與學習夥伴對話。

在語文園地中安排了兩個學習夥伴:一個是小林,一個是小東。其實,學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個想象成自己,另一個就是自己現實生活中的學習夥伴。學生通過閲讀這樣的對話,能夠進入學習情境,也能激發自己的想象,能通過學習夥伴的對話,碰撞出思維火花,從而點燃學習語文的熱情。

4、學生與自己的心靈對話。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別人有的感覺我有沒有呢?別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書的編者就是用這樣的閲讀提示語,給學生一個具體的環境,給學生一個心靈的啟示,讓學生去問問自己。教科書通過具體的語言,為學生營造了學習環境。最終使學生達到和周圍人和自然萬物的對話,啟迪學生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學習,進而掌握語文學習的規律。

(二)促進學習方式的改變。

語文學習有其內在的規律,語文學習也有一個基本的步驟。教科書的呈現方式就是讓學生從內心觸摸到語文,在實際的語文學習中能習得方法,慢慢找到學習規律。

人教版教科書有着自己的教科書話語表述系統,這是不同於教師教學的話語系統,同時又指導着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從學生學習的角度而言,學生容易接受的是親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語言。人教版教科書在這一點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設計,給學生更多關注,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表現在語文學科中,應該是什麼樣的呢?人教版教科書給出了很好的答案。每個單元前都有“導語”,課與課之間有“鏈接語”,精讀課文中“泡泡語”,有的導入學習活動,有的指導學習活動,有的提出學習目標,有的提示學習方式,能引導學生自己閲讀。教科書努力把對學習的指導隱含在文字背後,不是指手畫腳的説教,而是和風細雨的點撥。

教科書通過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學生應該逐步建構起這樣的語文學習過程。這個學習過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讀課文和相互交流為基礎,欣賞語言對文章內容及表現形式進行評價,同時獲得審美體驗。在感悟語言、積累語言的基礎上領悟表達。理解內容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學會表達是語文學習的目的,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會不斷的產生問題、解決問題。學生通過閲讀教科書,通過各種各樣的學習活動,即使沒有教師的指導,也會慢慢學會學習。

六、課程進度表。

第1——2周:

1、觀潮

2、雅魯藏布大峽谷

3、鳥的天堂

4、火燒雲

第3周:

語文園地一

5、古詩兩首

第4周:

6、爬山虎的腳

7、蟋蟀的住宅

8、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

第5周:

語文園地二

9、巨人的花園

第6周:

國慶放假

第7周:

10、幸福是什麼

11、去年的樹

12、小木偶的故事

第8周:

語文園地三

13、白鵝

第9周:

14、白公鵝

15、貓

16、母雞

第10周:

語文園地四

17、長城

第11周:

18、頤和園

19、秦兵馬俑

語文園地五

第12周:

20、古詩兩首

21、搭石

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第13周:

23、卡羅納

24、給予是快樂的

語文園地六

第14周:

25、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2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27、烏塔

第15周: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語文園地七

第16周:

29、呼風喚雨的世紀

30、電腦住宅

31、飛向藍天的恐龍

第17周:

32、飛船上的特殊乘客

語文園地八

第18—21周

期末複習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2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編有課文35篇。35篇課文之中,有21篇精讀課文(內含2篇看圖學文),14篇略讀課文。為了增強語文學習的系統性,循序漸進地進行各項語文基本功的訓練,在第六冊的基礎上,安排“讀文章,想畫面”“瞭解敍述的順序”“抓住主要內容”三個重點訓練內容,分別在第二、第四和第七組體現出來。另外,本冊教材按8組編排,每組之前設“導讀”,每組課文之後設“積累運用”內容。

教學總目標:

1、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學習普通話。

2、學會常用漢字270個,認識90個。要求學會的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思,大部分詞語能在口頭或書面語言中運用;要求認識的字,做到離開注音、離開語言環境也能認讀就可以了。複習用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來查字典。學習積累詞語。

3、能熟練地運用鋼筆寫字,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行款整齊。

4、繼續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長句子中段落間的停頓,讀出不同的語氣。繼續學習默讀課文後能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初步瞭解課文內容。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預習課文,能借助字典自學生字詞,初讀課文並提出問題。學習用多讀多想的方法,讀通課文;學習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的方法;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能背誦30篇左右的優秀詩文。能借助字典或有關資料獨立閲讀程度適合的讀物,瞭解主要內容,逐步養成課前預習、課後複習、課外閲讀的習慣。

5、認真傾聽別人講話,邊聽邊想,瞭解主要內容並能轉述。能用普通話清楚明白的講述一件事。

6、學習有順序地比較細緻的觀察圖畫,留心周圍的事物,養成觀察思考和樂於動筆的習慣。能在觀察的基礎上寫出比較具體的內容,怎麼説就怎麼寫,把話寫清楚。學寫通知。學習使用冒號、引號、頓號。

教學重點、難點:

(一)關於字詞

利用字典自學生字詞。藉助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字義。利用已有的識字知識識記字形。詞彙教學的重點是積累詞語。另外,還要重視寫字的指導。

(二)關於看圖學文

指導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畫,瞭解人物和相關景物的關係,體會畫面的內容。圖文結合,提高看圖和學文的教學效果。

(三)關於精讀課文

1、繼續重視詞句訓練:

(1)是學生學會藉助字典、聯繫語言環境理解詞語。

(2)重視詞語的積累和運用。

(3)理解重點句和含義深刻的句子。

(4)詞句的訓練,要側重抓住重點詞句、含義深刻詞句的理解。

2、加強預習的指導

3、滲透閲讀學習重點。

4、精讀課文的教學,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強調自主學習,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學習。

5、重視朗讀指導,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加深理解。

(四)關於略讀課文

教師要放手一些,要圍繞課文的重點、難點,憑藉閲讀提示中的問題和教師自行設計的少量思考題,指導學閲讀、討論。

(五)關於積累運用

1、閲讀短文的訓練。培養學生閲讀和提高獨立閲讀的能力。

2、指導學生把文章寫的:有內容、有順序、語句完整、通順。

教學措施:

1、鑽研教材,精心備課、上課,及時批改作業。

2、授課時,努力創設情境,採取多種多樣、生動有趣的形式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學習知識。

3、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

4、對新知識點要增加訓練量。

5、勤於和各科教師和家長聯繫,取得他們的配合和支持。

6、繼續做好差生轉化工作,使他們的成績再上台階,從而提高整個班級的學習成績。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3

一、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課文30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6篇。教材設計了六個專題,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珍貴的親情、友情;在學習中成長;生命離不開的綠色;神奇的大千世界;感人的品格。每個主題都力圖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主題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個綜合學習包括我的採蜜集、讀讀背背、口語交際和我的小筆頭四大部分。並提示學習要求。其中,精讀課文後有要求認識和要求會寫的字,還有課後練習題;略讀課文後有要求認識的字。在部分課文的練習題後,還安排有"我的資料夾",提供課文的背景資料,豐富學生的閲讀。

本冊要求會認的字250個字,會寫的生字308個字。

二、學生分析

本班共有68人,部分學生上課有走神現象,書寫質量差,識字不能完成任務,寫字丟三落四,讀課文有丟字、填字、錯字現象,不能很好地遵守紀律,反應較遲鈍。為了幫助這些同學早日趕上學習隊伍,本學期採用四人小組,優差搭配,且從嚴要求,方能完成教學任務,同時養成良好的習慣。

三、教學目標

1、認字250個,會寫308個,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盛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複述敍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説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説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的事物,勤於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能有目的地蒐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並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四、教學措施

(一)識字、寫字教學

1、鼓勵同學之間交流識字的方法,促進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分享識字的樂趣。另外,老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課外閲讀,通過各種渠道主動識字,擴大識字量,並養成獨立識字的習慣。

2、繼續加強寫字的指導。指導寫字時,教師板書示範,指導不容易寫好的筆畫、結構以及容易寫錯的筆順。

(二)閲讀教學

1、精讀課文的教學。

(1)指導朗讀、默讀。

(2)精讀詞句,積累語言。

(3)精讀內容,體會思想感情。

2、略讀課文的教學。

內容上,理解的要求要低於精讀課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理解即可;方法上,教師要放手,要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並在以後的大量閲讀中進一步強化這些方法提高閲讀能力。

3、選讀課文的教學。

根據教學實際分別插入每個單元學習,以學生自己課外閲讀、自我檢測為主,教師酌情檢查,通過交流,起到激勵和引導作用。

(三)口語交際的教學

1、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

2、交際中,注重語言的規範和指導。

3、面向全體,訓練到位。

4、把口語訓練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5、引導評價,提高語言能力。

(四)習作教學

1、拓寬題材範圍,給學生習作開闢選擇的空間。

2、寫實、想象等多種作文類型。

3、重視習作後的交流和評改。

(五)習作教學要注意以下幾點:

1、啟發引導,讓學生樂寫、愛寫,對寫作充滿興趣。

2、感情真實,內容具體,養成良好的習作習慣。

3、讓學生經常練筆,養成勤動筆的習慣。

4、習作交流和評價,重在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