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看名著>赤壁賦>

蘇軾《赤壁賦》教學設計(精選6篇)

赤壁賦 閲讀(2.63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蘇軾《赤壁賦》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軾《赤壁賦》教學設計(精選6篇)

蘇軾《赤壁賦》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蘇軾月夜泛舟赤壁而觸發的情思,把握作者情感變化的過程,體會蘇軾在主客問答的理性思辨中所表現的樂觀曠達的情懷。

2、熟讀成誦,感受文辭優美的語言特色。

3、積累文言詞語

【學習重點】

1、學習和積累有關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知識及特殊用法。

2、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教學難點】

體會景、情、理三者內在的聯繫。

【教學方法】

誦讀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蘇軾在臨終前寫了一首題為《自題金山畫像》的詩總結自己的一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對於詩中提到的黃州,餘秋雨如是評説:“黃州成就了蘇軾,抑或蘇軾成就了黃州”。黃州,是一個很難被人想起的長江邊上的一座小城,作為蘇軾人生的轉折,卻怎麼也抹不掉它留給中國文化史上光輝燦爛的一頁。它目睹了一個正直官員的倒下,也見證了一位智者文豪的站起。黃州永遠是蘇軾生命中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元豐五年七月和十月,蘇軾先後兩次舟遊赤壁之下的長江,寫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前後《赤壁賦》在我國文學藝術史上有着深遠的影響。今天我們來共同學習赤壁賦

二、解題

1、作者及背景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與其父、弟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後人稱之為“三蘇”。

(1)(雖然) 才高八斗

散文:與歐陽修並稱為“歐蘇”

詩歌:與黃庭堅並稱為“蘇黃”

詞:與辛棄疾並稱為“蘇辛”

書法:列“蘇黃米蔡”之首

(2)(但是)仕途坎坷

宋神宗熙寧年間。王安石實行變法,蘇軾因反對新法而外調杭州通判,轉任密、徐、湖州知州。元豐二年因諷刺新法的詩句,而被捕下獄,後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因築室於東坡而自號東坡居士。哲宗繼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親政,蘇軾再一次遭貶到惠州,後又到瓊州。徽宗即位後,遇赦北還,途中在常州病逝。

(3)(卻仍)豁達開朗

蘇堤(工程師)、東坡肉(美食家)、荔枝(貪吃者)、竹子(心高潔)

杭州西湖有“蘇堤春曉”,蘇東坡發明了“東坡肉”,曾自言“日啖荔枝三百顆”,但他更關注精神的需要,曾寫道:“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使人俗。”。

2、烏台詩案

宋神宗在熙寧年間(1068——1077)重用王安石變法,變法失利後,又在元豐年間(1078——1085)從事改制。就在變法到改制的轉折關頭,發生了蘇軾烏台詩案。這案件先由監察御史告發,後在御史台獄受審。烏台指的是御史台,漢代時御史台外柏樹很多山有很多烏鴉,所以人稱御史台為烏台,也戲指御史們都是烏鴉嘴。“烏台詩案”是元豐二年發生的文字獄,御史中丞李定、舒亶等人摘取蘇軾《湖州謝上表》中語句和此前所作詩句,以謗訕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蘇軾,蘇軾的詩歌確實有些譏刺時政,包括變法過程中的問題。但此事純屬政治迫害。

3、文體:

賦:在古典文學中,詩、詞、歌、賦並稱。

①賦是由《詩經》《楚辭》發展而來,前者是賦的遠源,後者是賦的近源。

②賦大體上經歷了騷賦、漢賦、駢賦、律賦、文賦等幾個發展階段。

③在晚唐時的古文運動的影響下,賦又發展為“文賦”,它句式參差,押韻比較隨便,重視清新流暢,杜牧的《阿房宮賦》就是一篇文賦。

④至於賦的作用,班固説:“或以抒下而通諷喻,或以宣上德而盡忠孝。”也就是説,賦的作用是用來表達人民的願望,諷喻政寧。

⑤在特點上,劉勰説過:“賦,鋪採摛文也。”借景抒情,鋪敍風物,極盡鋪陳誇張之能事,託物言志,卒章顯志,以寄諷喻之意是它的寫作特點。

⑥唐宋古文運動興起,一些文人用古文的寫作方法作賦,使之由駢驪趨向散文化,稱為“文賦”以區別於六朝的“駢賦”和唐代用來科考取士的“律賦”。

三、傾情誦讀,涵詠情致

1、 檢查預習,正音

壬戌(rén xū) 舉酒屬客(zhǔ) 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 馮(píng)虛御風

桂棹(zhào) 歌而和之(yǐ hè) 愀然(qiǎo) 舳艫(zhú lú)

山川相繆(liáo) 釃酒(shī) 橫槊(shuò) 漁樵(qiáo)

江渚(zhǔ) 匏樽(páo zūn) 蜉蝣(fú yóu) 扁舟(pīan)

扣舷(xiín) 狼藉(jí) 枕藉(jiè) 嫠婦(lí)

徘徊於鬥(dǒu)牛之間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zàng) 少(shǎo)焉

2、 播放錄音,聆聽欣賞

3、再放錄音,跟讀體悟

4、自由誦讀,熟讀成誦

四、梳理詞句,理清思路

1、結合註釋,梳理字詞句。質疑問難,合作學習。

2、理清作者的情感變化

飲酒樂甚——蘇子愀然——喜而笑

(樂) —— (悲) —— (樂)

五、課堂小結

六、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導入新課

二、品味鑑賞,合作探究

1、複習導入:蘇軾在遊赤壁時心情是如何變化的?

明確:樂——悲——樂

2、 賞赤壁之景,品泛舟情

(1)提示重點字詞和句式

(2)明代文學家茅坤曾這樣評價蘇軾及其《赤壁賦》:“予嘗謂東坡文章仙也。讀此二賦,令人有遺世之想。”請用散文化的語言描摹這段的秋江月夜圖景。

教學預設

作者描寫了夜遊赤壁的情景,展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清風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在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盪舟,把酒誦詩。置身於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遺世”“羽化”之樂,不禁飄飄欲仙。從而為全文定下了一個悠揚和諧的基調。

(3)蘇軾在遊赤壁時心情為何而樂?

教學預設:

①夜遊赤壁之樂

樂 ②飲酒賦詩之樂

澄清之美 情景交融

③入景之樂 ———— 渾然之美 記敍、描寫和抒情相結合

浩瀚之美

3、聞嘯歌之音,辨悲情

第二自然段作者情感由樂轉悲,歌聲簫曲似有深意,當細細辨之。作者的情感為什麼會有這種變化?悲又從何而來?

教學預設:

①從歌聲中來——政治失意——功業難成

悲 ②從簫聲中來——簫聲幽怨

③從歷史人物中來——人生變幻無常——命運無常

④從個人境遇中來——人生苦短,生命短暫——人生短暫

4、聽主客問答,悟理趣

面對人生短促而功業難成的悲哀,蘇軾如何從悲情中走出來?

(1)探究第四段的思路

明確:變與不變 取與不取

(2)從文中找出蘇軾關於水、月、人“變與不變”的詞句,並深入理解。

(3)比較客與蘇軾關於物和人在“變與不變”的問題上,觀點有何不同?並加以分析。

教學預設:

句子: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理解: 水 月 人

變: 逝者如斯 盈虛者如彼 生老病死

不變: 未嘗往也 卒莫消長也 精神永存

代代相承

(4)小結:

大自然是一部撫慰心靈、啟迪智慧的百科全書,蘇軾由眼前的水月悟出了“變”與“不變”、“ 取” 與“不取”的道理。水逝去而常流,月盈虧而永生,物我無盡,清風明月,與子共適。蘇軾的悲情從自然美景中解脱出來,理性的思辨使他樂觀通達。

三、遷移拓展

1、你認為當時真有一場主客問答嗎?

教學預設:

據説蘇軾泛舟赤壁果有一樂師相陪,但有可能主客問答是虛擬的,是蘇軾被貶後思想的兩個方面。主客問答是賦的一種傳統表現手法,蘇軾藉此抒懷,有無真正的客人並不重要,客的苦悶就是蘇軾的苦悶,文中的“客”和“我”的對話是從前的蘇軾和現在的蘇軾進行的一場超時空的鏈接。問答的過程其實就是蘇軾自身思考、排遣的過程,蘇子解決了自己的矛盾痛苦,最終昇華到樂觀曠達的精神狀態。

2、金聖歎評價《赤壁賦》“此賦通篇只説風月”,林雲銘在《古文析義》中稱《赤壁賦》是“以江山風月作骨”。的確《赤壁賦》通篇以景貫穿,“風”“月”是主景,“山”“水”輔之,全文緊扣風月來展開描寫和議論。尤其是“月”更是描寫之主景、抒情之觸媒、議論之載體。賦中哪些地方提到了月?如何理解“月”的內涵與作用?

教學預設:

《赤壁賦》中有現實的“月”,皎潔柔和;有歷史中“月”,古意蒼涼;有哲理般的“月”,盈虧而永恆。眼前之月,引發情思;歌中之月,觸發聯想;變化之月,闡釋哲理。月升月落,暗示時間的推移,更伴隨着胸懷氣度的提升。

四、課堂小結

清風和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的幽美景緻,都給政治上失意的蘇軾帶,去了莫大的慰藉,於是他用那傳神的妙筆,為我們展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他描寫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發宇宙無窮,人生短促的感慨,並以水月為喻,暢達宇宙萬事萬物變與不變的辨證關係, 使惆悵的心情在享受清風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詩意的消解, 表現了一種豁達樂觀的襟懷。文章寫景、敍事、抒情、議論有機結合,使客觀的生活圖景和主觀的思想感情和諧統一,創造出一種清新自然的藝術境界。

五、佈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課後閲讀推薦:林語堂《蘇東坡傳》、餘秋雨《蘇東坡突圍》

蘇軾《赤壁賦》教學設計 篇2

【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大凡在寫景敍事中注入作家濃郁的主觀情思的文章,語言才能神情飛動,意趣橫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從物我之間抒發哲理意藴的則更是達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蘇軾的《赤壁賦》就是這樣一篇獨具特色的“以文為賦“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駢賦和唐宋古文的雙重特點,文質兼美,情理並茂。將純理念的對社會人生的抽象認識通過欣賞風月,憑弔古人的方式來完成,在主客觀的契合間發出哲理的意藴。文章“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則重在情感和理趣。但無論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應該注重對文章語言的鑑賞,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討理趣。這也就是本單元教學的一個重點。因此,在對《赤壁賦》教學過程中應緊緊抓住“鑑賞”二字,致力於培養學生的欣賞水平,這也體現了新大綱中要求的“要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和整體能力的提高,重視積累、感悟和薰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

鑑於以上的教材分析,確立如下的三個教學目標:

1、“以文為賦”──學習駢散結合的語言特點。

2、“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知人論世”──瞭解詩人儒道兼濟的思想。

二、教學重點

1、欣賞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體悟主客問答中的哲理內涵。

三、教學原則

從誦讀──研讀、從整體感知──深層評價、從感性──理性的原則。

【説教法】

1、中學生應誦讀一定量的淺顯的文言文,《赤壁賦》是駢散結合的文賦,聲韻和美,節奏富於變化,第一課時應運用多媒體的形式讓學生多聽、多看,同時讓學生有感情的反覆誦讀,重在整體感知,在此基礎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課時重在研究性的討論學習,方法是教師設計問題,學生課外蒐集資料,寫好發言稿,課堂上以交流、討論的形式將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層面。

2、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作者和解題

1、黃州的蘇軾:

蘇軾人生中最無用世機會的三處貶所:黃州、惠州、儋州。

赤壁賦的寫作正是蘇軾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時。簡單的介紹蘇軾躬耕東坡、黃州夜醉及兩賦一詞。有助於學生對欣賞作品時恰當的運用“知人論世”的方法。

2、解題:

⑴赤壁的有關話題:三國時的赤壁和黃州的赤壁。

⑵賦的特點的演變:騷賦──大賦──小賦──駢賦──律賦──文賦。

二、第一環節:聽錄音或看多媒體課件,提醒學生注意字音的準確,語句節奏的緩急和節奏的變化

教師點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換韻。

三、第二環節:以誦讀為紐帶,落實以下幾個步驟:正音讀──識文字──通義訓──察語氣──明文法──斷句讀──辨辭采──別文體

(請四位學生分別朗讀,其餘同學根據註解疏通文意)

學生提出疑問。

教師提示重要知識,舉例:

詞類活用──使動用法:舞幽壑之潛蛟。

意動用法:侶魚蝦而友麋鹿。

名詞作動詞: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

句式──定語後置:客有吹洞簫者。

賓語前置:何為其然也。

四、第三環節:理清文章的思路

(學生默讀)

教師點撥:第一節──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節──悲涼簫聲的傷感

第三節──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節──隨緣而安的態度

第五節──忘情塵世的灑脱

五、第四環節:通過以上的分析,再讓學生齊讀課文,仔細體會文章的語言,探討景、情、理的關係

〖板書設計〗

遊景樂(以景動人)

“水月”歌情悲(以情感人)

問理喜(以理警人)

六、第五環節:安排下節課的討論話題

1、欣賞文中的“水月”的意象,並談談古人的山水意識。

2、分析主客的形象,體悟主客問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本課時圍繞上一節課的兩個問題展開,以學生髮言──討論──總結的形式,教師適時的引導。

〖教學步驟〗

一、評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教師點撥:現實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賞風月(實)

歷史中的“水月”──蒼涼之意──憑弔古人(虛)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須臾──體悟人生(虛)

二、引申蘇軾的山水意識

蘇軾採取的是一種政治性的退避,“寧固窮以濟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樂和心靈安慰的較為現實的途徑。無論人生的感歎或政治的憂傷,都在對自然和對山水的愛戀中得到了安息。於是他的山水意識提到了一個遠遠超出同時代人的高度。從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筆下,不再是象魏晉詩人那樣只是作為哲理思辯或徒供觀賞的客體,而融入蘇軾的生活、興趣、情感中。秋風秋月、平疇曠野,極其普通的景色在這裏都充滿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種渾化無際、物我兩忘的風格在蘇軾的筆下流淌出來,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三、主客是否為兩個人?體悟主客問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實是蘇軾人生的兩個層面:

主──作為道者的蘇軾──達觀──因緣自適,隨遇而安。

客──作為儒者的蘇軾──悲觀──人生短暫,生命渺小。

四、如何正確評價蘇軾隨遇而安,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

緣於詩人痛苦的人生際遇,暢達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種豁達的情懷。

五、結語

1、文章有賦的情韻,散文的筆調,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上的束縛,用比較自由的句式構成帶韻的散文,兼具詩的情韻和散文的理意,體現了韻文的優美、綿長的特色。

2、《赤壁賦》清風和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的幽美景緻,都給政治上失意的蘇軾帶去了莫大的慰藉,於是他用那傳神的妙筆,為我們展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他描寫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發宇宙無窮、人生短促的感慨,並以水月為喻,暢達宇宙萬事萬物變與不變的辨證關係,使惆悵的心情在享受清風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詩意的消解,表現了一種豁達樂觀的襟懷。

六、佈置作業

1、將文中的第一節改寫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較《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的異同。

蘇軾《赤壁賦》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駢散結合的語言特點;

(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瞭解詩人儒道兼濟的思想。

教學重點:

欣賞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體悟主客問答中的哲理內涵。

教學方法:

第一課時:誦讀法,教師講解法。

第二課時:討論學習法。

第一課時

一、學生課前預習

1、閲覽相關材料《人生到處知何似?應是飛鴻踏雪泥——淺談蘇軾逆境中曠達的人生態度》收集關於赤壁的歷史、關於賦的相關知識。

2、熟讀課文,利用工具書解決字詞,並歸納文章的字詞。

3、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將學生按平均水平分為若干小組(4-6人之間)。説明:這一步旨在引導學生學會自學,學會收集材料,學會整理材料,養成預習的習慣,初步感知課文,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作者和解題:以蘇軾圖片導入,由小組學生介紹蘇軾的相關經歷。

教師明確:

1、黃州的蘇軾:蘇軾人生中最無用世機會的三處貶所:黃州、惠州、儋州。赤壁賦的寫作正是蘇軾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時。簡單的介紹蘇軾躬耕東坡、黃州夜醉及兩賦一詞。有助於學生對欣賞作品時恰當的運用“知人論世”的方法。

2、解題:(1)赤壁的有關話題:三國時的赤壁和黃州的赤壁(2)賦的特點的演變:騷賦—大賦—小賦—駢賦—律賦—文賦説明:這一步主要是引導學生體會課前預習的重要性和篩選信息的重要性。展示課前所學,得到認可,激發興趣。

三、第一環節:聽錄音或看多媒體課件,提醒學生注意字音的準確,語句節奏的緩急和節奏的變化。教師點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換韻。

四、第二環節:以誦讀為紐帶,落實以下幾個步驟:

1、正音讀—識文字—通義訓—察語氣—明文法—斷句讀—辨辭采—別文體請四位學生分別朗讀,其餘同學根據註解疏通文意,找出駢句,用心讀。

2、學生提出疑問,教師提示重要知識,舉例:詞類活用——使動用法:舞幽壑之潛蛟意動用法:侶魚蝦而友麋鹿名詞作動詞: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句式——定語後置:客有吹洞簫者 賓語前置:何為其然也説明:以朗讀加深對課文的體會,通過讀了解文體特點和散文的韻律之美。

五、第三環節:理清文章的思路,(學生默讀,檢查學生有無動筆勾畫)

教師點撥:第一節——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節——悲涼簫聲的傷感 第三節——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節——隨緣而安的態度 第五節——忘情塵世的灑脱説明:此步驟重在倡導學生學會自學,學會合作。同時也讓學生體會誦讀在文言文學習中的重要性,從而在語感上進行強化,促進課文的背誦。從讀到理解文意,再從理解文意到背誦,、落實教學目標。

六、第四環節:通過以上的分析,再讓學生齊讀課文,仔細體會文章的語言,探討景、情、理的關係(再細讀,小組討論)。

學生按四組展開討論:

1、文章寫了怎樣的景?

2、文章寫了怎樣的情?

3、文章寫了怎樣的理?

4、總結情、理、景之間有什麼關係?

七、課堂演練,強化雙基(略)

八、佈置作業:安排下節課的討論話題:

(1)蒐集蘇軾相關作品(詞賦)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賞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體會蘇軾對自然的態度。參考:《永遇樂》、《虞姜人》、《江城子?密州出貓》、《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念奴嬌?赤壁懷古》、《記承天寺夜遊》、《後赤壁賦》等。

(2)分析主客的形象,體悟主客問答中的理性思想。

(3)尋找材料,看古人(主要是陶淵明、李白等)的人生觀。

第二課時

一、評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1、蘇軾在他許多作品中多次提到“水月”意象,僅以“月”為例,有哪些? 學生展示自己蒐集的材料,並進行分析(以下為節選):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永遇樂》) ?夜閒風靜欲歸時,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虞姜人》)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於狼。(《江城子?密州出貓》)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念奴嬌?赤壁懷古》)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後赤壁賦》) ?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記承天寺夜遊》)

2、課文中都有哪些月亮?與前面同學們蒐集的有什麼異同之處?(學生分組討論)教師點撥:現實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賞風月(實) 歷史中的“水月”——蒼涼之意——憑弔古人(虛)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須臾——體悟人生(虛)

3、學生分析蘇軾描寫月亮的變化發展過程。討論明確: 以被貶黃州為界,被貶前,他是一個愉悦輕鬆、激情滿懷的蘇軾。明月高在景中呈寧靜、輕鬆之態。到他密州時,到達極致,豪情萬丈,渴望建功立業的抱負噴薄欲出。“月”成了祥樂、寧靜、澄澈、優秀、高潔、圓滿、理想的化身。被貶後,他的心態發生大轉變。出現在景中的月也是靜的,然而卻是孤寂的“靜”。冷清的“靜”。甚至讓人產生羽化登仙的虛無感、人生如夢的飄渺感。蘇軾由“會換雕弓如滿月”的豪情狀態輕而為“抱月而長終”的遺此獨立。但蘇軾畢意是大家,總能於逆境中化解苦悶,隨緣自適,超脱放曠。説明:這一部分重在提高學生研究分析能力,通過研究性學習,在蒐集材料、分析材料上得以鍛鍊,並且通過提供解讀的平台,培養學生“知人論文”、“知人論世”的能力。

二、主客是否為兩個人?面對眼前的景物,他們有怎樣的看法?從中看出他們對待人生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將原先的四組分為兩組,分別從客和主兩個角度進行分析。

1、主和客其實是蘇軾人生的兩個層面,主——作為道者的蘇軾——達觀——因緣自適,隨遇而安客——作為儒者的蘇軾——悲觀——人生短暫,生命渺小明確:蘇軾將儒與道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

2、三位學生分角色朗誦全文。一讀旁白,一讀蘇子,一讀客。讀出課文情感的變化。

3、結合詩歌單元《歸園田居》、《夢遊天姥吟留別》,談談蘇軾、陶淵明、李白對傳統人格超越。學生展示自己事先蒐集好的材料,並結合相關分析,得出:陶淵明——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是帶性使氣的(參考)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權貴,使我不開心顏——是深感痛苦的(參考)蘇軾——水逝去而常流,月盈虧而永生——是灑脱曠達的(參考)説明:利用小組討論,減少任務量,加大課堂的容量,並且通過競爭激發了興趣。通過分角色朗讀加深對情感的體悟。同樣也通過研究性學習的方式,加深學生對古人人生觀的理解,通過對比感受人的多姿多彩,感受傳統文化的神奇。

三、蘇軾這種聽任自然,力求豁達的心境卻讓人有消極感,他是否有陶淵明歸園田的心境?(也就是如何正確評價蘇軾隨遇而安,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

1、蘇軾這番話看起來很超脱,但骨子裏仍然有人生空虛之感,所以所謂的聽任自然,只能是一種自我安慰。

2、不這麼認為。蘇軾的人生觀應該是樂觀曠達的,因為當時他被流放到這偏遠的黃州,又幾乎喪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講喪氣話,不甘陷於苦悶而力求解脱,這很不簡單。

3、他與陶淵明的心境還是有區別的,陶淵明是不肯為五斗米一束帶見鄉里小兒,他是真正厭世。蘇軾的思想從本質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嬌》中拿周瑜比,現在與曹操比,都是感歎人生短暫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樣有所作為。

4、認為聽任自然是積極的人生態度,在客觀形勢對自己最不利時,蘇軾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順乎自然積極去適應現實,在現在競爭社會中,要立足於社會,我們同樣要積極地去適應現實,投身到激烈的競爭中去。

5、在現代社會,“一毫而莫取”的觀點顯然行不通,你不去爭取,只有被別人“吃”掉。

6、理解是斷章取義了,他説這話有前提“苟非吾之所有”,如果用這種態度做官,那現在會少很多貪心官員,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7、“取之無禁,用之不竭”作為成語現在還用,如果説是對大自然無節制地索取、破壞,顯然是不對的;而作者享受的只限於清風、明月,所以不至於破壞生態。

小結:同學們不是隻停留在讀懂字詞句上,而是立足於時代來評判古人的文章,批判地吸收傳統文化的精華。今天我們學習《赤壁賦》,我們不僅走進了作品,也走近了蘇軾,感悟到了一種人生的美。下面我們一起來朗讀餘秋雨先生寫給蘇東坡的一段話,和大家互勉。

學生齊讀:“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勃鬱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説明:通過生生之間心靈的碰撞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對他人關注的意識,利用優美的文字喚起對人生的感悟。

四、請學生給本課做個結語出現的精彩總結:

五、佈置作業

結合蘇軾的詞,分析詞中所藴涵的對人生(生命),對苦難的理解。寫一篇評論文章800字以上。參考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波》、《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等三。

教學反思

本案例力圖體現“重在自主,重在發現,重在探究”的教學理念。筆者認為值得肯定的地方有:首先,學生的鑑賞活動貫穿教學的始終,無論是對文本意義的讀解,還是對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師傳遞、告知的,而是由主體通過探究發現的。在課堂上,鑑賞主體擁有比較充分的鑑賞權、思考權、發言權,這就為主體“發現”提供了保證,學生不再是名義上的、形式上的主體,而是實質性主體——成為學習過程的真正主人。

例如學生總結這篇課文十分精彩:

(1)文章有賦的情韻,散文的筆調,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上的束縛,用比較自由的句式構成帶韻的散文,兼具詩的情韻和散文的理意,體現了韻文的優美、綿長的特色。

(2)《赤壁賦》清風和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的幽美景緻,都給政治上失意的蘇軾帶去了莫大的慰藉,於是他用那傳神的妙筆,為我們展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他描寫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發宇宙無窮、人生短促的感慨,並以水月為喻,暢達宇宙萬事萬物變與不變的辨證關係,使惆悵的心情在享受清風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詩意的消解,表現了一種豁達樂觀的襟懷。

(3)面對逆境,要把眼光放長遠一些,胸懷放寬廣一些。緣於詩人痛苦的人生際遇,暢達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種豁達的情懷。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學習的方式,重視對學生信息蒐集和篩選能力的培養。(説明:還學生自主的權利,同時也是對課堂的總結。教學中通過組織學生課外的分組、結合話題指導材料蒐集、篩選,對於改變學生原來被動的接受和教師教什麼我聽什麼的學習方式會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教學中,有好多學生都談到這樣的學習非常輕鬆,並且可以涉獵到更感興趣、更廣泛的知識。

第三,強調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改變教師原來單一的講解傳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學生小組的合作、探究和競爭,變知識的接受為生成。利用現代媒體,利用網絡,利用發放的資料,利用生生之間思維的碰撞,打開了克服重難點的大門。我覺得,這對於古文學習方式的改變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值得探討改進的地方:

1、學生的課外預習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掌握,畢竟學生的學習大多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接受型上,習慣很頑固。

2、閲讀大量的資料,對於教學進度的完成是一個挑戰。(當然,教會學生方法,改變學生的習慣比任何都值)

3、改進的想法是打算結合網絡,以利於更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

蘇軾《赤壁賦》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體會蘇軾的宇宙觀和人生觀;

2、學習本文融情於景、融情於事的構思特點;

3、鑑賞本文善於取譬、藴涵哲理的語言特點。

4、體會作者遇到挫折後,超脱的人生態度和達觀的處世情懷。

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的人生態度,以及本文重點語句的哲理意義。

教學難點:

把握行文的感情變化和景、情、理水X交融的特點。

教學方法:

誦讀法、比較法、討論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同學們,前兩節課我們重點理解了《赤壁賦》各段的文意,積累了文言知識點,今天這節課,我們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探討蘇軾的人生觀和宇宙觀。

二、鑑賞課文主旨,探討蘇軾的人生觀。

1、研習課文:

提問:散文創作,一般以作者的主觀感受為線索,本文也不例外,誰能説説本文表達感情的詞語都是什麼?

明確:課文中“樂甚”、“愀然”、“喜而笑”表達了蘇軾和客的“樂-悲-樂”的感情變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學生分組討論,點撥:

(1)提問:“於是飲酒樂甚”,為什麼?

生:思考、回答。

師點撥:哪些句子描繪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色?這樣的景緻使泛舟者產生了怎樣的心理感受?

明確:

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三組對偶句)

情:“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清風徐來”,好風!“水波不興”,好水!正因為這一風一水,蘇子與客才能泛舟而遊,怡然自得。“舉酒屬客”,好酒!“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好詩!請同學們想象一下,在這樣充滿詩情畫意的自然環境中,把酒臨風,對江而歌,乘舟緩行,滿目美景,一定是極有雅興的。有此一遊,也不枉此一生了。

“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徘徊”二字絕妙,活畫出一個“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月光女神形象。“徘徊”二字則極為傳神地描繪出空中明月那脈脈含情的動人韻致。為什麼會“徘徊”?羞澀啊,眷戀啊,矜持啊,不禁讓人浮想聯翩。不僅如此,月神還披着一幅似有若無的輕紗,“白露橫江,水光接天”,清輝四溢,普照人間,無形中增添了一種遼闊悠遠、朦朧神祕的美,於是,這使蘇子與客更加遊興勃發,“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當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物我合一之時,神思飛揚,寵辱偕忘。人在畫中游,簡直就是如醉如痴了。

“浩浩乎如馮虎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好境界——人間仙境!

“浩浩乎”言視角之廣;“飄飄乎”則言感受之美,心情之爽,脱俗之高。法國大文豪維克多·雨果曾言:“腳不能到的,眼睛可以到;眼睛不能到的,精神可以到。”課文第一段,就是先寫腳到之境,再寫眼到之境,最後是心到之境,景由情生,全段為我們營造出一個美妙絕倫的人間仙境。

師板書(美景——樂)

(2)提問:蘇子“愀然”的原因是什麼?

明確:原因之一是“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師:“美人”的含義是什麼?

明確:這裏的“美人”代表君主,代表一種理想的追求,表現作者政治上失意的感慨:“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悲從何來?來自作者遭受貶謫後的苦悶,看到江水之闊,感到宇宙之大,難免發出知音何處、天各一方之歎,在遊賞之“樂”中,仍難以排遣內心仕途失意的淡淡哀愁。這“樂”其實就是苦中作樂,借醉遊山水來暫時排遣內心的鬱悶。所以從“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進一步引出作者憂患整個人生的哀思來。這是由樂到悲的第一層心境。

師問:由樂到悲的第二層心境是通過什麼來寫呢?

明確:客人的洞簫聲。

師:如何寫簫聲?

明確:“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連用了幾個比喻,形象地寫出了簫聲的幽怨悲涼、悱惻纏綿。使人如聞其聲,幾乎也要流淚。

師:這種借音樂來抒寫一腔憂思哀緒的寫法,我們在哪篇課文裏學過?

明確:對,白居易的《琵琶行》裏有“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就是借琵琶寫愁情。

師:經過吟詩與吹簫的描寫,使“泛舟”的快樂氣氛向悲哀轉化,完成了兩段之間的過渡。這一過渡自然圓轉,不露痕跡,使讀者不知不覺地為這種情感上的揚抑起落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傾聽下面的對話。

生:讀第三段思考討論:客悲從何來?

師點撥:

1、客為何引述曹操的詩句和事例?

2、“知不可乎驟得”,客人到底想得到什麼?

明確:他們看到月亮,自然想到月亮的詩。此地為赤壁戰場,而曹操也寫過《短歌行》,“月明星稀”與眼前的景象是相似的。

師:引這麼兩句,還有別的用意嗎,結合曹操當時的心境來看。

明確:這兩句是説,人才都流失到劉備、孫權那裏去了,曹操內心是渴望得到人才的。蘇軾寫這兩句,大概是説自己也是人才,沒人賞識吧。

師:在寫曹操的內容上,既寫了他渴慕賢才,又寫了他的文治武功,像第三個文句,在浩蕩的軍隊中凸顯他文能賦詩,武能橫槊的形象。還寫了他的失敗,“山川相繆”借地形纏繞寫困窘之狀,蘇子寫曹操的事例到底有何用意?

明確:寫曹操是英雄,是為了和“吾與子”對比,“而今安在哉”才是讓人神傷的感喟。從憑弔歷史人物的興亡,感到人生短促,變化無常,因而跌入現實的苦悶。説明像曹操稱雄一世,也逃不脱“浪淘盡”的命運;更何況我們命運不濟,仕途坎坷,只有“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泛舟喝酒罷了,還談什麼理想,談什麼建功立業?這真是令人悲歎啊。

“吾生之須臾和長江之無窮”對比,説明人生短暫,如匆匆過客。

“蜉蝣於天地,滄海之一粟”對比,説明人的渺小。

師:歎人生渺小而短暫,這是客人抒發的第二個悲歎的原因。

師:第二個問題——客想得到什麼?

蘇軾《赤壁賦》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寫作背景、“賦”的文體特點。

2、瞭解課文內容。疏通文意。

3、朗讀課文,培養學生通過誦讀體悟和鑑賞優美、形象語言的能力。

教學重點:

1、讀準課文的字音、句讀,讀出感情。體悟典雅、精美的語言。

2、準確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讀準課文的字音、句讀,讀出感情

教學方法:

指導閲讀法,點撥法,討論法,分析法,歸納法

教學設計:

個性設計

教學過程:

一、導語:

以蘇軾《自題金山畫像》引入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蘇軾人生中最無用世機會的三處貶所:黃州、惠州、儋州。

赤壁賦的寫作正是在蘇軾第一處貶所——黃州,此時他45歲。三年前,1079年,蘇軾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被變法派、實權派李定等從詩作中斷章取義,摘出一些諷刺性詩句,以便掃除舊黨,送御史台,即“烏台”受審,所以這個案子叫“烏台詩案”,蘇軾在獄中待了四個多月,後被貶黃州擔任團練副使,還無權簽署公文,不準擅離此地,政治上的不幸卻成了文學上的大幸,四年的黃州生涯,他創作了66首詞,200多首詩,170多篇散文,尤為著名的是豪放派代表詞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和散文代表作《前赤壁賦》、《後赤壁賦》。

二、引導自學(自學內容見學生所用《學案》)

1、自學關於賦的知識。

2、學習瞭解本文的作者和寫作背景。

3、自學本課的生字、生詞。

三、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句讀,讀出感情。)

1、教師配樂朗誦課文,要求學生聽準字音、節奏、感情變化

壬rén 戌xū 屬zhǔ客 窈yǎo窕tiǎo 馮píng虛御風 桂棹zhào 倚歌而和hè 愀qiǎo然 舳zhú艫lú 山川相繆liáo 釃shī酒 橫槊shuò 漁樵qiáo 江渚zhǔ 匏páo樽 蜉fú蝣

2、學生練習朗讀、朗誦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節奏,讀出感情變化

四、學習重點文言詞句,疏通文意。

(一)學生自學

1、試口譯課文成現代漢語。

2、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

3、找出課文中的詞類活用、特殊句式、一詞多義等句子。

五、佈置作業:

1、朗讀並背誦課文。

2、課外閲讀有關作者蘇軾和本文的資料。

蘇軾《赤壁賦》教學設計 篇6

一、 教學目的:

1、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2、感悟語言運用的妙處。

3、熟讀並背誦課文。

二、 教學重難點:

1、體會景、情、理三者內在的聯繫。

2、語言運用的妙處。

三、 教學課時:

四課時

四、 對本單元的整體思考:

本單元為古代散文,三篇之中《》文學色彩最為濃厚,又在全單元甚至全書的最後。無論從單元編排的角度還是從三冊為“文學作品”的角度來看,我認為教材編寫者建議用三課時教讀都是非常合理的。

對於古代文學作品的學習,我認為既要考慮文學作品的本質特點,又要揣摩課文的個性特徵。文學即人學,是人的感情、思想與自然(絕非僅僅是自然景物)、社會和諧共處,相互激活,相互欣賞,相互提高的一種生活方式。因此,對文學作品的欣賞必須要結合作者的生活經歷和時代背景,結合創作時具體的時間、地點來進行。對於這篇課文而言,則還需把握作者從1080年初貶黃州到1082年秋遊赤壁創作此賦期間情感思想起伏變化的心路歷程,把課文當作這條線上的一個點來理解。再一個,就是這篇課文的重難點,從編排上看,這也是整個單元的教學重點,起到收束整個單元的作用。最後,古代文學作品一般都是適合朗讀的,這篇課文要求全文背誦,積累是新教材、新大綱一個突出的重點,因此應該把朗讀、背誦貫穿到教學過程之中完成,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五、 教學過程

第一、二課時

(一) 引入

餘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蘇東坡突圍》,這篇文章主要講述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後的生活經歷和心路歷程。作者認為這段煉獄般的經歷讓蘇軾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餘秋雨寫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勃鬱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果——

引導千古傑作的前奏已經鳴響,一道神祕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後《》馬上就要產生。”

《前》寫於元豐五年(1082)七月,這時蘇軾謫居黃州已近四年。作者無辜遇害,長期被貶,鬱憤之情,實在難免。但他又能坦然處之,以達觀的胸懷尋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頹唐厭世的消沉情緒所壓倒。他在這篇賦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這種複雜的心情。

(二) 作者與文體

1、關於蘇軾

蘇軾,北宋文學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父蘇詢,弟蘇轍均以文名著稱,而以蘇軾成就最大。文壇歷史上稱他們父子為“三蘇”。宋仁宗嘉佑二年,蘇軾中進士,受到當時文壇領袖歐陽修的讚賞。宋神宗熙寧年間。王安石實行變法,蘇軾因反對新法而外調杭州通判,轉任密、徐、湖州知州。元豐二年因諷刺新法的詩句,而被捕下獄,後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因築室於東坡而自號東坡居士。哲宗繼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親政,蘇軾再一次遭貶到惠州,後又到瓊州。徽宗即位後,遇赦北還,途中在常州病逝。

2、蘇軾的文章如波瀾迭出,變化無窮,無論什麼樣的題材,在他的筆下都表達得新鮮貼切而又明白曉暢,具有很強的感染力。《》用古代散文的筆調寫賦,敍事,寫景,抒情,説理渾然一體,想象豐富,哲理深邃,有濃厚的浪漫主義特色,我們的課文所選是他的《前》。

散文:與歐陽修並稱為“歐蘇”

詩歌:與黃庭堅並稱為“蘇黃”

詞:與辛棄疾並稱為“蘇辛”

書法:列“蘇黃米蔡”之首

(米:米芾。蔡:蔡襄)

元豐5年寫的“兩賦一詞”是:

《前》、《後》、《念奴嬌·赤壁之戰》

3、關於“賦”

“賦”的名稱最早見與戰國後期荀況的《賦篇》,到漢代形成特定的體制。

“賦”着力於鋪陣事物,較多地摻用散文化的句式。賦體經歷了長期演變的過程,發展到中唐,在古文運動影響下,賦又出現了散文化的趨勢,不講求駢偶,音律,句式參差,押韻也比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暢的氣勢,叫做文賦。象杜牧的《阿房宮賦》、蘇軾的《》都是文賦的佳作。

板書課文題目

(三) 教師配樂朗誦全文。

要求聽準字音,聽出節奏,聽教師對文章感情變化的處理。

投影展示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1、着重體會景與情及內在聯繫。

2、熟讀並背誦一、二段。

(四) 學習第一段

1、抽讀第一段,正音。

2、全體朗讀一遍。

3、劃出寫景的句子,兩人討論,形成一個整體畫面。要求能按照由上到下、由遠及近的順序,將這個畫面描述出來。可以打腹稿,也可以擬個簡單的提綱,目的在於通過想象再現東坡先生的此時此地此景。請一個同學描述。

4、投影一幅畫面小結第一段的景物特徵:澄澈、幽美。

(五) 學習第二段

1、抽讀第二段,其他同學默讀並正音。

2、教師引導。如此幽美的自然環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請在此段找一個詞概括。

3、作者寫了飲酒放歌之樂後,接着寫誰?簫聲如何?請找四個詞概括,並分別組詞。(哀怨、思慕、啜泣、傾訴)

4、歌是歡樂的,而簫聲卻如此悲愁。此處有一個問題,從行文看,“主樂客悲”是明顯的,而正文前的提示卻説作者“力求排遣苦悶”,這個矛盾應該怎樣解決?請大家認真思考之後討論,用簡潔的語句表達出來。假如有難度,可結合提示中“作者運用主客問答這一賦的傳統手法”這一句話思考。最後,引導學生認識到客的苦悶就是蘇子的苦悶,問答的過程其實就是蘇軾自身思考、排遣的過程。就在此處,作者的心情由樂轉悲了。

5、其實,作者的心情變化不僅僅體現在本文中,而是貫穿在被貶到黃州後的所有作品中。我們來共同感受一下。投影兩詞:《卜算子》和《定風波》。教師簡述如下:第一首詞作於公元1080年初貶黃州之時。寫出了蘇軾經歷人生重大打擊後孤苦淒涼而又驚魂未定的感覺,與本文表達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第二首詞寫於公元1082年三月,此時的蘇軾已經能夠坦然面對甚至享受人生的風雨了,最後一句最能概括全詞“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而這些情感變化合在一起恰好説明了蘇軾抒寫的是自己的真性情,蘇軾的人生是真實的人生。

小結兩段

下面我們利用剩餘的時間背誦一、二段

1、對於古文,我們一定要做到在熟讀的基礎上自然成誦。

2、組織朗讀。

①全體齊讀兩段,要求不錯一字,讀出感情。

②分成兩組,各讀一段,要求一組讀時另一組默讀。

③分男女生讀,要求一組讀時另一組丟開課本試背。

④學生自讀三遍。

3、組織背誦。

①教師投影背誦提示一,學生根據提示自背一遍,再齊背一遍。

②投影背誦提示二,全體齊背一遍。

③抽兩位同學檢查背誦情況。

④總結背誦方法:重點詞提示法;層理思路法;韻腳法;句式法;想象畫面法等。

(六) 小結本課,投影板書。

寫景抒情

樂悲

這節課我們共同感受了蘇軾初遊赤壁的情懷,至於東坡先生為什麼由樂轉悲,又為什麼總是能很快超脱,答案就在下節課,後兩段蘇軾對人生的詮釋對我們會有更大的啟迪。

第三、四課時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全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和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後通過客人洞簫吹奏的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的一場問答,文章重點便新移到關於人生態度問題的論辯上。全文有詩情,有畫意,有哲理,表達了作者曠達樂觀的處世態度。

一、 二兩段大意如下:

第1段描寫夜遊赤壁的情景,展現了一個清風和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的充滿詩情畫意的幽美境界,為全文定下悠揚和諧的音調。

第2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蕭聲,主客觸景生情,由歡樂轉悲哀,引起下文主客問答的議論。

(二)指導學生翻譯第三、四、五自然段:

難詞難句提示:

(三)概括第3~5自然段大意:

第3段寫客人感慨人生短促無常的悲觀情緒。

第4段寫作者欣賞大自然美妙風光的豁達開朗的心情,對生活曠達樂觀的態度。

第5段寫客人轉悲為喜,主客開懷暢飲,興盡入睡。

(四)鑑賞重點

1、構思精湛、縝密、寫景、抒情、議論緊密結合。

散文貴在以意貫穿全文,本文抒情脈絡清晰、明瞭,由月夜泛舟的舒暢,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超脱人生的歡快。整個情緒的轉換由喜轉悲為樂,線索的起伏形成文章的波瀾。作者由遊起興,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文章開始的寫景,與作者超然曠達的心境相映成趣,也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奠定了基礎,而哲理的簡述,則畫龍點睛,道明本文的主旨,表達了蘇軾曠達樂觀的處世態度。

2、善用比喻,語言優美形象。

作者寫上以風物之美,給讀者以無盡的藝術享受,如開篇,作者的清風,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交織組成了一個“羽化而登仙“的澄清境界,使讀者陶醉其中,組者還藉助誇張,想象,運用精細的刻畫和生動的比喻,把洞簫那種悲咽低迴的哀音報表縣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聞其聲,幾乎也要悽然落淚。

3、“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

《前》是散文和韻文的結合,既有傳統賦體的那種詩的特質和情韻,同時又吸收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方面的束縛,更多的是散文筆法。句式有長有短,既整齊又參差,同時又以賦的形式出現,如通篇換了12 次韻,以主客問答的形式表達作者的思想,主張,也採用了不少對偶排比的句式等。使文章既富韻文的聲韻之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暢。可以説這是蘇軾對賦體的一個創新和突破。

(五)課堂練習:

閲讀下文完成問題:

前(節選)蘇軾

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子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1、下列四組加點虛詞的含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山川相繆,鬱乎蒼蒼

B、客亦知夫水與月乎

相與枕藉乎舟中且夫天地之間

C、抱明月而長終

D、不知東方之既白

而又何羨乎?目遇之而成色

2、對文中劃線的四句話的翻譯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固一世之雄也”:確實是一代英雄。

B、“哀吾生之須臾”:哀歎我們人生短暫。

C、“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人生的成功與失敗是有規律是,不應消極。

D、“不知東方之既白”:不知不覺已經天亮了。

3、對文中“客”與“蘇子”的觀點轉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客人高度稱讚了曹操這樣的英雄,委婉都抒發自己懷才不遇,功業無成的傷感。

B、客人大有“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的苦惱和無可奈何。

C、蘇子的思想則較為積極,水長流,月永生,宇宙和人生都是永恆的。

D、蘇子還認為,只要投人大自然,能及時捕捉造化的各種美,人生就是幸福快樂的了。

4、對本文有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的主客對答實際上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客的觀點代表了蘇軾的生活苦惱,主的觀點則代表了蘇軾的超脱領悟,

B、本文即是一篇抒情小賦,而就其內涵來説,更是一篇哲理小賦,包含了對宇宙人生的思考和領悟。

C、看得出作者蘇軾這時對人生的看法還是積極樂觀曠達的,是能夠融入大自然並享受大自然的。

D、不論是從文體角度還是從語言運用的角度來比較,本文和杜牧的《阿房宮賦》都很為接近。

(六)作業:

1、背誦全文;

板書設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