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體裁作文>材料>

臘月二十三糖瓜粘

材料 閲讀(2.48W)

冬臘月二十三叫“過小年”,可是這裏“過小年”的意思和“冬至”當成小年過的意思完全不一樣的。古人把“冬至”看作小年是從頭起始的意思,那時候把“冬至”農曆上的月份比作正月的。臘月二十三是快要接近大年夜了,準備開始過除夕的“過小年”意思。區分與“冬至”的小年,人們普遍把臘月二十三定為“祀灶日”的。

過去農村都用磚砌大灶的,房頂上有煙囱。祭奠灶神,那就是灶王爺了。只要家裏開伙倉的,大灶頭家家户户少不了,貼在鍋灶牆上有灶神的像,兩旁都有對聯的,上頭還有橫批一條,一般都把灶王爺比做家中主人的意思。想想倒也是的,民以食為天,要吃吧,就有燒和煮的,都靠大灶頭,灶神顯然位置顯赫。正因為灶王爺重要,大家在臘月二十三的晚上就要進行“祀灶”活動

供品中的甜食贏得了小孩子的歡喜,準備的充足,剩下的就到了孩子們嘴巴里。普遍點的糖瓜都有的,想必是經過糖嘖醃的冬瓜條子,裝上盆子即可以祭奠了;也有些是用非冬瓜做的小糖瓜的;棗子、柿餅少不了;還用黍米粉糕棗糕等,都帶黏性的。為什麼要弄一些味甜的粘的東西來孝敬灶王爺呢?這是據説灶神上天是彙報去的,要讓他帶一張甜嘴巴去,這樣説的就都是好話,粘粘的也可以封住灶王説壞話的嘴,總之是為灶王爺塗塗口吧。有的人家會真的在灶神的嘴邊或者鍋灶台裏粘上一點塊糖;另外有人到灶門這邊裏塗上點酒糟或者老酒,這就叫“醉司命”了。灶王爺醉意朦朧,可不敢亂講話了。

【二十三糖瓜粘的介紹】

“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

舊時,每當臘月二十日過後,孩子們就唱起了上面的歌謠,並且盼望着大人們快些買回糖瓜來。“糖瓜”是一種用黃米和麥芽熬製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制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裏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

但在屋子裏遇熱後就變成了又粘又硬的糖疙瘩。這種粘性很大的麥芽糖,在晉代的《荊楚歲時記》中就有記載,當時稱為“膠牙餳” (音形)。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一首詩中也寫道:“歲盞後推蘭尾酒,春盤先勸膠牙餳”。由此可見,在唐朝它已與美酒一樣,成了春節期間必備的佳品。到了明清時代,麥芽糖又被派上了新用場,成了祭祀灶王爺時,粘糊其口的武器。

據民間傳説,灶王爺本是天上的一顆星宿,因為犯了過錯,被玉皇大帝貶謫到了人間,當上了“東廚司命”。它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廚灶中間,看着人們怎樣生活,如何行事,把好事壞事都詳細記錄下來,到了臘月二十三日就回轉天庭,向玉皇大帝稟報各家各户的善惡情況。到了臘月三十晚上再返回人間,根據玉帝的旨意懲惡揚善。

所以人們在臘月二十三日都要祭灶,並把又粘又甜的糖瓜獻給灶王,粘住灶王爺的嘴,讓它“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兒童們則把這一天當作春節的序幕和“彩排”。天一擦黑兒,就放起了鞭炮,在鞭炮聲中由家中的男主人把糖瓜一盤,清茶一碗供在灶王像前,點上蠟燭和線香,祈禱行禮後,把灶王像從牆上揭下來燒掉,再把茶水潑在紙灰上,糖瓜則由孩子們搶着分而食之。

臘月二十三糖瓜祭灶,形式熱鬧隆重而又風趣幽默,所以把這一天稱為“過小年”。

陳樓糖瓜,始於清朝同治年間,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生產歷史。製作糖瓜先從製作黃米飴開始,然後精加工而成。陳樓飴糖是用黃米(黍子米,也叫大黃米;粘穀米,也叫小黃米。)和大麥芽,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工製作而成。這種飴糖又經“巧人繪春”加工成許多花色品種,形似瓜樣的叫糖瓜(大的有五六斤重),而且在表面粘有一層薄薄的`芝麻,吃在嘴裏既粘又甜,香氣四溢。過去每年古歷臘月二十三晚上,家家户户都買上幾個糖瓜來辭灶(灶王爺),意在用糖瓜粘住“灶王爺”的觜,叫他“上天言好事”,以便“下界保平安”。而今,陳樓糖瓜已成為人們營養、保健、饋贈親友的美食佳品。

【二十三糖瓜粘的來歷】

二十三,糖瓜粘,今天是農曆馬年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祭灶王爺的日子。

小時候這一天家裏會買一些關東糖,也就是麥芽糖給我們吃。一直不知道麥芽糖為什麼叫作關東糖,大概是東北地區傳過來了吧。幼年歲月,關東糖作為祭灶的主要物品,只在小年前後售賣,能痛快的吃上幾條關東糖是孩子們對過年的種種期盼中的一種。咬一口微黃酥脆的關東糖,伴着甜甜的、香香的、黏黏的感覺,年就越來越近了。

這一天還是民間傳説灶王爺上天彙報工作得日子,為了讓灶王爺説點好的,因此要祭灶王爺,讓他吃點好的,上天的時候為人間説點好話,來年的日子風調雨順,別讓老百姓的日子過的太苦。給灶王爺吃點好的還是不能讓人放心,關東糖得作用就是利用自己的甜蜜把灶王爺的嘴黏上,不讓灶王爺在天上説不好的事情。民諺中“上天言好事,落地保平安”説的就是這件事。

老百姓過得好不好和天還真是有關係,只是這個消息不是灶王爺能夠帶上去的。指望着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只是一種善良但卻非常功利的願望。人間生活的好壞,大致是和人間的人、事聯繫在一起的。當然作為農業社會的中國,天的作用從來都是舉足輕重的。現在逐步進入到工業化社會,天的作業雖然明顯,但是已經不像過去那麼強大了。但是這樣的“天”説的氣候的變化,而不是天道。一個社會要是想和諧發展的話,順應天道是前提。可是這個天道在這裏的解釋卻是和人們心裏的期望有着相當的差距。

好吃的東西在人間是“味”,上了天變成了“道”,老百姓這裏的吃食,經過祭拜上了天,往往就有了規律的意義。要讓天上的神仙聞到好的味道,所以在祭拜的時候就會用一些好東西,這樣才會有好的味道。不過這些味道還是人間的味道,是人們喜歡的味道,在人們的想象中,這些味道延伸到上天,神仙也會喜歡的。中國老百姓對神仙的看法是世俗化的,中國的祭拜,很難説是一種信仰,更像是一個遊戲,一種帶有強烈世俗色彩的功利行為。總是想在某一個時候,用一些好的東西忽悠、糊弄、賄賂天上的神仙,為的是讓他們保佑自己在人間的生活。一年拜一次,一次保一年。這和宗教不同,宗教的信仰是求的心理的平和、平靜,認為一切事情的發生有其必然性,該來的就是該受的,苦難可以用信仰來解脱。更多的是心靈上的寄託而不是現實中的庇護。對比一下基督教的禮拜和我們的祭灶,其中的差別是可以讓我們明白一些道理的。

祭灶是傳統,很多年了。在我看來,這種民俗流轉到現在,不過是一種好玩的遊戲了。要過年了嘛,慢慢造勢,為春節醖釀氣氛。在沒有什麼外部力量可以信任、可以寄託的現在,玩一種遊戲消遣一下,順帶可以寄託一些希望,也是一種不錯的遊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