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語文知識>寫作指導>

高考議論文寫作之展開角度

寫作指導 閲讀(3.21W)

一篇文章,議論的過程就是闡述證明的過程,其目的不外乎就是要告訴人們“具有什麼的現象——是什麼”,闡述“導致問題出現的原因,或者分析某個做法的重要性——為什麼”,介紹“針對問題的解決辦法——怎麼辦”,或者闡述“問題會產生的結果——會怎樣”。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高考議論文寫作之展開角度,歡迎閲讀。

高考議論文寫作之展開角度

議論文的展開角度

1、是什麼

2、為什麼

3、怎麼辦

4、會怎樣

以上的四個角度幾乎涵蓋了議論文的展開方向。只是每篇文章選擇展開的角度不一樣。一般來説一篇文章會選擇其中一個或者多個能夠突出其中心的角度進行展開闡述論證,以此來突出自己的觀點。

例文闡述:

1、是什麼

我們是否可以喊出“向日本學習”的口號

京東山人

日本是我們永遠潛在的對手,永遠對我們構成巨大威脅。之所以這樣説,一是因為日本半島的特殊自然條件,決定了日本永遠具有向外擴張,改善自身生存環境的強烈慾望。二是因為日本與中國一衣帶水的地理位置,和中國大陸良好的自然條件,使得中國大陸始終是日本向外擴張的重要目標。三是,日本民族的特殊性格,他們的團隊精神、憂患意識,始終存在着把自身的擴張慾望變為現實的可能。

日本擴張的實現,基本上取決於它的擴張目標的興衰,也就是它周邊國家的強盛與否。

那麼,作為我們,面對這樣一個強大的對手,激怒不是辦法,漫罵更不是手段,通過歷史負罪讓他們向我們低頭也不是目的。因為日本民族,並沒有被我們打敗過。我們要做的,就是發展自己,壯大自己,在經濟實力上戰勝它,不給它任何可乘之機。通過我們的實力,讓它們對我們的產生畏懼。

那麼,要在經濟實力、科技實力上超過日本,我們首要做的就是向日本學習。

我們是否可以喊出“向日本學習”的口號?來去掉我們的民族虛榮心,因為在它身上,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實在太多太多。

一是,日本民族的憂患意識。他們雖然經濟富有、科技強大,但是日本人沒有染上驕奢淫逸、自以為是、狂傲自大的習氣。因為,日本全民族始終處於一種強烈的憂患意識之中。它們憂慮兩頭在外的經濟,太強烈地受制於外在的市場需求和外在資源的供給。它們憂患鄰國的強大,對自己構成巨大威脅。它們憂慮人類的未來受制地球有限空間的制約。這種經過歷代人自小培養起的憂患意識,已成為日本的民族思維情結和民族性格特徵。這種民族性格是他們面對外人,能團結一致。面對成績,能保持清醒頭腦,面對強者,能虛心學習。

對比我們則有太多的民族自大心理、較強的民族虛榮心。這使我們總自以為是,不肯或不願向一切先進的東西學習。

二是,日本民族的學習精神。當年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敲開中國海門,逼迫中國對外通商的時候。日本人也遭受了同樣的屈辱。所不同的是,我們進行了抵抗。而抵抗失敗後,為了保住自身的統治,“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在政治體制上依然採取頑固保守態度。而日本,則是沒經過抵抗就打開了國門,認識到東方已經落伍,必須向西方學習。他們潛心研究西方列國的經驗和政治體制,進行了明治維新。沒有經過流血犧牲就完成了向資本主義制度的改造。二十年後,就超過了依然保守的中國。二次大戰後,他們更是把向美國學習作為自己的目標。結果從戰後的滿目瘡痍中又崛起了一個經濟強國。

而我們所缺的正是這種學習精神,我們總是抱住先前的保守傳統不放,固步自封,因循守舊。

三是日本民族的團隊精神。“一箇中國人是一條龍,三個中國人是一羣蟲”,“一個日本人一條蟲,三個日本人是一羣龍”,生動概括了中日兩個民族的團隊精神的差異。華人好窩裏鬥,已成為很多中國人的痼疾。

四是日本民族的敬業精神。對比日本人的工作態度,敬業精神,大多數中國人中的偷奸耍滑者,不但不會感到愧疚,可能還會認為日本人不能理解。偷懶意識、投機取巧心態,已成為很多中國人的思維特徵。這是很可怕的。

我們向日本學習,是為了自身的強大,是為了中日永久的和平。如果沒有自身的強大,在日本這樣的民族面前,我們永遠不能安眠。

向日本學習,不是在口頭上激怒他,而是卧薪嚐膽,潛心學習它的長處,彌補我們的劣勢,最終目標是超過它。

2、為什麼

閲讀,愉快是基本標準

周國平

讀了大半輩子書,倘若有人問我選擇書的標準是什麼,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愉快是讀書的基本標準。一本書無論專家們説它多麼重要,排行榜説它多麼暢銷。如果讀它不能使我感到愉快,我就寧可不去讀它。

人做事情,或是出於利益,或是出於性情。出於利益做的事情,當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出於性情做的事情,亦即僅僅為了滿足心靈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標準。

讀書惟求愉快,這是一種很高的境界。關於這種境界,陶淵明作了最好的表述:“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不過,我們不要忘記,在《五柳先生傳》中這句話前面的一句話是:“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可見要做到出於性情而讀書,其前提是必須有真性情。那些躁動不安、事事都想發表議論的人,那些渴慕榮利的人,一心以求解的本領和真理在握的姿態誇耀於人哪裏肯甘心於自個兒會意的境界。

以愉快為基本標準,這也是在讀書上的.一種誠實的態度。無論什麼書,只要你讀時感到了愉快,使你發生了共鳴和獲得了享受,你就應該承認它對於你是一本好書。在這一點上,毛姆説得好:“你才是你所讀的書對於你的價值的最後評定者。”尤其是文學作品本身並無實用,惟能使你的生活充實,而要做到這一點,前提是你喜歡讀。不感興趣而硬讀,其結果只能是不懂裝懂,人云亦云。相反,據我所見,凡是真正把讀書當作享受的人,往往能夠直抒己見。譬如説,蒙回就敢於指責柏拉圖的對話錄和西塞羅的著作宂長拖沓,坦然承認自己欣賞不了;赫力博斯甚至把彌爾頓的《復樂園》和歌德的《浮士德》稱作最著名的引起厭倦的作品。這兩位都是學者型的作家,他們的博學無人能夠懷疑,我們當然不必贊同他們對於那些具體作品的意見,我只是想藉此説明,以讀書為樂的人必有自己鮮明的好惡,而且對此心中坦蕩,不屑諱言。

我不否認,讀書未必只是為了愉快,出於利益的讀書也有其存在的理由,例如學生的做功課和學者的做學問。但是,同時我也相信,在好的學生和好的學者那裏,愉快的讀書必定佔據着更大的比重。我還相信,與灌輸知識相比,保護和培育讀書的愉快是教育的更重要的任務。所以,如果一種教育使學生不能體會和享受讀書的樂趣,反而視讀書為完全的苦事,我們便可以有把握地判斷它是失敗了。

3、怎麼辦

慈母賬單 吃苦教育的範本

孫維國(時評人)

綦江一個普通礦工家庭出身的學子考上了清華大學臨牀醫學專業,明年就要畢業了,母親用賬本記下了7年來給兒子匯去的每一筆錢,累計至今共為102277元。近日,其母親説,記賬的目的是為了激勵兒子奮發向上,好好學習。(11月14日《重慶商報》)

作為母親,記下匯給兒子每筆錢絕不是為了日後與兒子“算賬”,而是想通過這一方式教育兒子: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事實證明,這一教育方式起到了良好效果,讀大學的兒子不但刻苦勤奮,而且勤儉節約,懂得感恩。恰如自己孩子所説:每當回家看到這個賬本,在心酸的同時更加激發自己奮發向上,將來回報父母。

怎樣才能讓孩子體會父母掙錢不易?關鍵是家庭教育方式問題,是將孩子當做温室中的“花朵”嬌生慣養,還是從小就讓孩子多吃苦、多接觸社會、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動手能力?顯然,這不應該是一道選擇題,可現實是,許多家長選擇了前者,也正因此,這些孩子往往只顧自己感受,不考慮家庭實際情況和父母感受,加之受社會上相互攀比之風的影響,向父母提出類似購買“蘋果三件套”這樣的非分要求也就不奇怪了。

只有孩子能夠切身體悟父母的辛苦和不易,才能明白父母掙錢來之不易,才能懂得珍惜和感恩,進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面子觀”。做到此點,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是讓孩子從小多接受“吃苦教育”、挫折教育,而非嬌生慣養、養尊處優。“慈母賬單”就是一個家庭“吃苦教育”的範本,與要求母親購買“蘋果三件套”的女兒相比,前者的“兒子”深知父母每一分錢來之不易,也就能真切體諒父母辛苦;後者的“女兒”恰好相反。如此強烈反差,並非全是這名“女兒”的錯,與自小是否接受家庭“吃苦教育”密切相關。

孩子終將會長大,會離開父母,踏入社會去“單飛”,去獨自面對生活的各種困難和人生諸多挑戰。這是誰也無法迴避的現實,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讓孩子從小多接受“吃苦教育”、挫折教育,顯然比嬌生慣養、養尊處優要有益得多。至少,孩子不會狹隘地將“蘋果三件套”看做一種可以比拼的“臉面”。

4、會怎樣

以“錯過”為話題

錯過

毛毛蟲如果錯過了破繭的時機,那就無法成蝶;小鳥如果錯過練習飛行的時機,那就無法飛翔;人如過錯過展示自己的機會,就只能感歎懷才不遇。是的,有的東西一旦錯過或許就會成為一輩子的傷痛。所以,我們不能錯過生命中的機遇。

錯過機遇,華麗的夢就會破滅。人生沒有後悔藥,每一個機遇都十分難得,我只有緊緊抓住機遇,夢想才會實現。十歲便因觸電而失去雙手的劉偉沒有放棄生的希望,他沒有錯過生命與時光,他一直勤奮地用雙腳練習鋼琴,他抓住了在“中國達人秀”舞台上展示自我的機會,最終一舉成名,他的音樂夢也漸漸實現。倘若劉偉沒有抓住機遇,錯過了展示自我的機會,那他的堅韌與頑強就不會被我們所知,他彈琴的高超技藝也不會吧被世人所知,正因為他沒有錯過機遇,他的音樂夢才得以實現,他付出的汗水也得到回報。

錯過機遇,成功之花就會凋謝。其實成功的大門永遠都是打開的,如果你能抓住機遇,成功就會屬於你,相反,如果你錯過機遇,那你或許就只能跌入失敗的深淵。鴻門宴上項羽優柔寡斷,儘管有很多次可以剷除劉邦的機會,但他始終無法下手,錯過機遇,最終劉邦得以逃脱。項羽最後只能在烏江邊自刎,他的霸氣也不復存在。相反,勾踐在被夫差打敗時,委身於夫差膝下,默默發奮,十年後他抓住機遇,血洗恥辱。所以,我們不能錯過機遇,每一個機遇我們都應該珍惜,好好利用,那成功就離我們更近一步了。

錯過機遇,過人的才華就會埋沒。錯過機遇,我們就無法展示自己,最後只能落得悲歎懷才不遇的下場。毛遂抓住機遇去當説客,最終得到重用;劉若英抓住機遇展示歌喉,最終實現夢想,牛頓抓住機遇探究力學,最終為物理學做出了巨大貢獻。千里馬會被埋沒並不僅是因為伯樂沒出現,更重要的是他是否有抓住機遇去表現自己。機遇對於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我們唯有抓住機遇,才華才有得以展示的機會。

作為中學生,我們需要抓住很多機遇。我們不能錯過學習的機遇,不能錯過向父母表達愛的機遇,不能錯過為夢想奮鬥的機遇。否則,我們會十分遺憾。

從現在起,我們就要抓住每一個機遇,去為自己的夢想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