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學設計>

【熱】《錯誤》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閲讀(3.19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錯誤》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錯誤》教學設計

《錯誤》教學設計1

整體感知:

鄭愁予是台灣當代著名詩人。他的名作《錯誤》被譽為“當代抒情詩的絕唱”。這首詩寫的是江南一個小鎮上一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一個遺憾的過程。教師的任務是指導學生興趣盎然地鑑賞這首美麗的詩歌並針對其中鮮明的意象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要讓學生懂得好的詩歌應給人無限的聯想和想象空間。同時,讓學生對鄭的詩歌創作及特點有初步的瞭解。

地點:多媒體教室

方式:以誦讀和互動討論為主

過程:

一:

師:(導入 新課)

鄭愁予是當代活躍在台灣詩壇的一位著名詩人。曾有人評價他説:“鄭愁予是中國的中國詩人(重音),他能用良好的中國文字寫作,形象準確,詩句華美,而且絕對是現代的。”他的這首《錯誤》並被譽為“現代抒情詩的絕唱”。你是否同意以上的這些評價呢?那這首詩又是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帶着這些問題,我們來感受這首詩。(板書課題)

二:

先學生自由讀全詩,然後教師範讀。

師:請注意本詩中一些特殊的句式和書面化的詞語,請同學們指出來。

生:柳絮(xu)、跫(qiong)音、春幃(wei)、窗扉(fei)

“如蓮花的開落”、“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師:好的。請大家再齊讀一遍。注意詩句的停頓和節奏。

生:齊讀。

三:

師:請同學們告訴我,這首詩為什麼起的詩題是“錯誤”呢?請根據你的理解,談談這裏隱含的一個小故事。

首先,大家先四人一組討論一下。

生:(帶着思考和問題進行熱烈討論)。

一生答:我這樣理解:

詩中主人公“我”騎着馬周遊江南,碰到一個痴痴等待丈夫或情人的閨中女子,她的心 “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沒有東風”為她傳遞信息,又沒有漫天飛舞的柳絮為她排解心中的相思。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時刻留意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連帷幕也不揭開,無心去看窗外花團錦簇的春景。(此時教師點撥:劉禹錫《春詞》中“新粧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與上述所詠的怨情似有異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但又悠長深遠)。 終於,她聽到達達的馬蹄,美麗的馬蹄聲,以為日夜盼望的心上人歸來了。當打開窗扉的那一刻,看到的只是一個過路人。轉瞬間,這無限的喜悦變成了無限的失望。這“美麗的錯誤”捉弄了她,就好象上天捉弄了她一樣。 (熱烈鼓掌)

師:非常好。不錯,這首詩是寫了一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寫了一個遺憾的 過程。這很容易讓人去描繪那時這樣一幅幅畫面。當他們雙眼交錯的一剎那,他們內心的琴絃是怎樣被激盪起來的? 好,如果讓你當導演,把這個相遇的過程拍一部小的電影短片,不知在座的各位會怎麼去安排呢? 可以不拘於詩,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生:(熱烈討論)

一生:我有些想法,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時間:黃昏時分,火紅的夕陽正放射着自己最後的光和熱,慢慢向西天墜去。它的光輝照射着青石鋪就的街道上。

地點:江南一小鎮上。

人物:騎馬的遊子,女子。

過程:詩中的男主人公是個浪跡天涯的遊子。一天傍晚,在江南的小鎮上,在街道的盡頭,慢慢走過來一匹馬,馬上坐着一藍衣青年。那就是“我”,詩中的主人公。漸漸 落山的夕陽照射在青石鋪就的街道上,小鎮上異常安靜。“我”騎馬踱在青石上,發出有節奏的“達達”聲。起風了,“我”的髮絲微微地飄揚了起來。 然後鏡頭轉到小巷中長滿藤蘿爬山虎的青石牆。 看着這些,“我”似乎若有所思。思什麼不得而知,只聽到“我”在輕輕吟誦席慕容的“如果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鏡頭轉到小巷盡頭一處閨樓之中,梳粧枱前坐着一位女子,手中正刺繡,但眉頭緊蹙,心不在焉。樓下傳來小孩子嬉戲的聲音,但她充耳不聞。 這時,自街道上由遠而近傳來達達的馬蹄聲。 略一遲疑,隨即她又凝神細聽,確實是達達的馬蹄聲。 一束燦爛的笑容自她臉上綻放開來。她放下手中的東西,衝到了窗前,推開窗子,朝街道上望去。 遠遠的,一個人向她走來。但,那張臉,卻不是她所熟悉的那個人的。

(合)馬上的人也注意到了她,停下了口中之詞。當四目交錯而過的那刻,影片響起了悠揚的音樂聲。風起了,柳絮漫天飄灑起來。鏡頭慢慢向上拉昇,霧色籠罩着小巷、小鎮。

同學們都凝神靜思了一會,熱烈地鼓起了掌。

一生:我想補充一下。這時的“我”也可以牽着馬。

另一生:結尾也可以響起江南小鎮特有的街頭叫賣聲,讓影片籠罩在江南特有的氛圍中。

師:太好了。現在我們回到本詩,在本課的開頭我曾經説過:楊牧曾評價鄭愁予是“中國的中國詩人”,也就是説他和中國的“外國詩人”是不一樣的。那些人用生疏惡劣的中國文字寫他們的“現代感覺”。鄭愁予不同,他的詩歌是中國化的,你是否同意呢?我們來看一下這首詩在語言上還有哪些動人之處呢?

生:(討論熱烈)各抒己見。

一生:文章標題是用“錯誤”起名,而且是“美麗的錯誤”。“達達的馬蹄”敲響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靈深處,因而美麗。不過,這馬蹄聲僅僅從前面路過,並不為她的企盼而停駐,因而是個錯誤。這一起一伏,產生了高度的戲劇性,給人跌宕起伏的感覺。

(師補充:這首詩所表現出的意境,又與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有相似之處。這可以説成是它的中國性聯想)。

一生:他在詩中還運用了中國傳統的古典詩歌的意象,如“蓮花”、“柳絮”、“馬蹄”、“春幃”。這些我們在古典詩詞中見的較多。

(師補充:很好,舉個例子。東風這一意象來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無題》中的“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所以講鄭具有很深的古典詩詞的修養。)

停頓片刻,然後一生又問:詩中有句“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為什麼這麼説呢?

師:請大家一起來想一想。等待的季節漫長,蓮花的開落也日復一日,時間在無聲中流淌,作者在這裏以音響的延伸來暗示容顏的逝去,體現了詩的漸進性和暗示性。這裏,講求的是詩句表達的一種節奏和韻味。在詩中還有幾句也有這種效果,你們能找到嗎?

生找到:“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師:很好。

一生:還有“達達”的馬蹄聲,這在中國文化裏才有。這是中國文化傳統約定的。

(鼓掌!)

《錯誤》教學設計2

一. 教學理念

這節課的指導思想是錢夢龍老師提出來的:“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 訓練為主線。”運用這個思想,我嘗試建構教師“啟發式提問——學生想象、聯想——合作探究——得出結論”教學步驟。最後進行知識的控固和加深。在這節課中,我們憑藉詩中的古典意象,引出些古詩詞,運用一定的教法,學法,以達到學生品味意境的目的。同時利用探討,研究,點撥,讓學生自主發言等,達到真正的理解“美麗的錯誤”的涵義。

二. 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錯誤》是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一冊第一單元第三篇課文《中國當代詩三首》中的第 一首。本單元主要學習中國現當代詩歌和外國詩歌。教學重點是從語言文字描繪的形象出發,結合對作品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的瞭解,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通過想像和聯想,體會詩中的情思和意味,從而培養良好的讀詩趣味。

《錯誤》是鄭愁予的名作,這首詩在台灣被譽為“現代抒情詩的絕唱”。全詩共九行三節。第一節的兩句詩寫“我”騎馬在江南趕路,自然而然的想起那位還在這裏苦等的“佳人”。“蓮花的開落”這一意象在詩中有兩層意思:一是暗示“我”與她分別的時間之長,一是説她的容顏在等待中憔悴。第二節的五行詩全寫“我”對她的想象:時節雖是陽春,但由於“我”仍未歸來,所以她絲毫也未感覺到柳絮飄飛的春意。她的心寂寞猶如小城的傍晚,惆悵猶如緊掩的窗扉。這幾行詩不禁讓我們想起宋代柳永的《八聲甘州》:“想佳人、粧樓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由此也可見出鄭詩的古典韻味。第三節寫“我”從想象中回到現實,我從她的身邊路過,她也許能隱約聽到這“達達的馬蹄聲”但“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美麗的錯誤”是全詩最讓人激賞的字眼,與她越來越近確實是美麗的,但不能相見無疑是一個錯誤,詩人把兩個相互矛盾的詞組合在一起,真可謂妙筆生花。全詩情意纏綿,格調悽婉,含蓄藴籍,韻味悠長。

學習《錯誤》一詩重點要領悟詩中主人公的感情,正確理解“美麗的錯誤”這一詩眼的意思;同時要體會本詩的藝術特色。根據上述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 瞭解作家,作品。朗讀並背誦。

2.理解生動,鮮明的意象。

説明:語文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積累的過程,語文的積累也是提高語文素養的途徑,主要包括四個層面:文化常識的積累;語言材料的積累;人生閲歷的積累;思想感情的積累。只有積累,才能厚積薄發,才能通過吸收內化而學以致用。

能力目標:

1. 感知,分析語言,進行聯想和想象。

2.領悟詩中主人公的感情,正確理解“美麗的錯誤”的涵義。

3.品味詩中古典的意境美。

情感目標:

1. 陶冶學生情致、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 激發學生讀詩的興趣。

説明:語文學習除了關注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還要關注學生的審美能力,關注學生的思想情感以及態度價值觀,進而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提升學生的人生境界。

(三)教學重難點

1. 重點: 領悟詩中女子的情感,正確理解“美麗的錯誤”的涵義。同時體會本詩的藝術特色。。

2. 難點: 古典詩詞中的意象在詩中所表現的意境美。

三.説學情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高中一年級的學生,對現當代詩有一定的瞭解,但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還未形成完整的體系,因而對詩歌的研讀有待加強。這單元已經學習了毛澤東的詞,中國現代詩三首,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對現代詩歌進行閲讀和鑑賞,從而培養良好的讀詩趣味。

四. 教法和學法

根據教學理念和學情,制定瞭如下教法和學法。

1. 教法:

誦讀法:培養學聲的語感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由於學生對詩有各自的理解,我選用抽個別同學起來誦讀,老師和同學雙方進行評價,再放標準的朗讀帶。

講授法:本詩中採用了大量古典詩詞的意象,作為高一的學生,再理解上還有一定的困難。

問題探究法:主要體現在對“蓮花的開落”“美麗的錯誤”的理解中。

2.學法

1. 誦讀吟詠法。

2. 聯想、想象法。

3. 問題探究法

説明:學法的制定,主要是在教法的指導下,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年齡、教學環境和條件,本課的重難點而設立,目的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誦讀吟詠,問題探究等學習方法。

五. 説教學過程

1.導入: 我們通常犯的“錯誤”為什麼不用“美麗”形容?

今天學的詩《錯誤》和這個錯誤用什麼區別?

每個學生都有好奇性,用問題法導入,開始就直接提出本課的重點學生的思考,引起學生的思考,有利於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作者簡介

根據“知人論世”的原則,有必要介紹作者,但只是簡要的介紹,根據他詩中的兩種不同的氣質,指出鄭愁予是“浪子詩人”,進行語文積累。由於他詩中常用古典意象,又叫“中國的中國詩人”。並讓學生在此詩中總結。對難點在一定意義上有所突破。

3. 朗誦

抽一個學生起來誦讀,我之所以不要學生齊讀,是因為我覺得朗讀是一種對文本的再創造過程,而且這種再創造帶有鮮明的個體色彩,因為朗讀本身就打上了理解的烙印,每個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不一樣,他朗讀時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是不一樣的。

4.聽朗讀帶

請學生帶着問題聽:“這首詩敍述了怎樣一個故事?”

這是一個培養語感和整體感知的過程,我將這兩者結合起來,讓學生的思維保持連貫性,也有利於節約時間。

5.新課研討:

這步主要在於學生的研討和想象,由此我設立如下問題。

(1)詩中包含了那些事物?

(2)“蓮花的開落”應怎樣理解?

(3)詩中包含的意象有那些?營造出怎樣的意境?

(4)怎樣理解“美麗的錯誤”?

這三個問題建立在對整體文章的把握上,第一個問題中,我之所以不用意象來提問,是想讓學生分清表現在詩中的事物和意象,理解意象是作者寄託了感情的事物。第二個問題,在於學生的討論,採用問題探究法。既展現女子等待之久,相思無盡,也有可能是女子的感情變化。問題三是對於意象的理解,為本詩的難點,由老師講解,引導,學生朗讀,聯繫自身想象完成,重在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由利於本單元的作文教學。最後一個問題是根據本文的重難點而設立,關於這個問題,學術界爭議較多。老師不宜介紹太多爭論話題,也不應禁錮學生思想。讓學生自主討論,老師引導,共同一起完成。

6.解答:

其目的在於回顧開頭提出的問題,對兩種錯誤進行解答,深化重難點。同時對“中國的中國詩人”進行講解,由文本分析過渡到對風格特點的分析。在思維的連貫中引出下一點。

7.討論總結。

對詩的結構,風格,語言進行總結。這些已經在新課研討中出現,但在最後加以總結,加深了學生的印象,使主題突出。

《錯誤》教學設計3

課文分析:

這是一首外國的兒童詩,它借詩歌的形式,用富含哲理的語言,説明了在人生的道路上認識錯誤,面對錯誤,改正錯誤的重要意義,字裏行間,意藴悠長,很容易使讀者一進入課文就產生一種角色置換,彷彿不是在朗讀詩歌,卻更像是在與自己的心靈進行對話。因此教學中要讓學生正確地反覆吟誦。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在反覆吟誦中去感知,體味,欣賞,感悟這首詩歌的內涵。

2. 要抓能喚起學生相似感受的關鍵語句,啟發學生聯繫自己的實際來豐富對課文中富有人文氣息的內容的理解。如“學習擊鼓總有漏拍的時候,練習舞蹈也會邁錯腳步”等

3. 瞭解詩歌的語言風格,學習詩歌的表達方式。

4.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5. 掌握生字“畏”,能正確的書寫和運用。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生活中,老師是個經常犯錯的人。如生性比較懶惰,有時答應同學們的事也沒堅持做好,愛吸煙等,現在同學們來説一説學習上的你有什麼錯誤,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你有什麼不足?

生交流,(激發學生興趣,敢找自己的不足)

二揭題

1.我們有這麼多的不足,應該怎樣去面對,大家來想一想辦法?

2.小組討論

3.各小組交流

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意見。

三、學習新知

1、師:大家都能很好提出自己的意見,也很好,我們來看看沙班.羅伯特是如何對待錯誤的?

2、生自由朗讀

3、同桌讀

4、教師範讀

5、讓學生評價誰讀出作者的感情,誰讀得好?

6、學生再讀

思考:課文告訴我們要如何對待錯誤

7、生交流

8、你認為課文哪些地方讓你留下深印象?

生交流,並説明理由

9、全班朗讀

四、拓展

今後,我們要怎樣對待自己的錯誤碼,怎樣對待別人的錯誤?

學生交流

五、作業

1.寫片斷

假如我錯了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錯誤》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1.朗讀並分析全詩,學習詩歌所運用的古典意象,品味詩歌的意境。

2.掌握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刻畫人物形象的寫作特點。

3.引導學生從古典詩詞中汲取營養以提高文學修養和創作水準。

二、教學重難點

1.通過分析古典意象品味詩歌優美的意境。

2.體會詩歌“美麗的錯誤”之格調美。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學方法

講授法、提問法、誦讀法、思路教學法。

五、教學用具

多媒體?搖電子白板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聽音樂

聽安雯《月滿西樓》新古典主義歌曲,請學生談談感受。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2.看歌詞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歌詞主要表達了什麼情感?

參考:哀怨、憂傷、無奈

(二)整體感知

1.讀詩歌

(1)初讀:全班齊讀,正音。

柳絮(xù)、跫(qióng)音、春幃(wéi)、窗扉(fēi)

提醒:注意音準、重音、節奏、語氣、語調

(2)再讀:請一位同學讀,其他同學思考

1)詩中的情感基調是怎樣的?

參考:哀婉、無奈、淡淡的愁怨

2)詩歌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參考:一位痴情女子默默等候丈夫歸來,等來的確是他人歸來的馬蹄聲。

2.講故事:請一位同學講述故事梗概(用自己的語言)。

參考:這首詩歌敍述了一個女子等候歸人的心情變化過程,時光悠悠,蓮花開了又落,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沒有生氣。這時,街上載來了達達的馬蹄聲,給極度失望的她帶來了新的希望,但這只是個“美麗的錯誤”,那並不是她所盼望的歸人,而是個過客。(注意故事敍述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3.作題解

解題:這樣一個故事,為何取名《錯誤》?

參考:“我”的出現是一個錯誤;女子的判斷是一個錯誤。

(三)詩歌解讀與意象分析

1.找尋意象

(1)請同學默讀詩歌,找出詩中出現的意象。

參考:蓮花、東風、柳絮、城、街道、蛩音、春幃、窗扉

看看這些意象分別用了什麼樣的修飾語?

參考:蓮花的開落、東風不來、柳絮不飛、小小的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響、春帷不揭、小小的窗扉緊掩

(2)這些修飾語可以歸類嗎?

參考:

1)比喻類:(開落的)蓮花、(小小的寂寞的)城、(向晚的青石)街道、(小小的緊掩的)窗扉

2)否定類:東風(不來)、柳絮(不飛)、跫音(不響)、春帷(不揭)

2.詩歌理解及意象分析

(1)前奏部分

思考:

1)誰在等?

參考:閨中女子在等

2)等了多久?

參考:等了不知多少個春夏秋冬

3)作者如何表達這種久等?

參考: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4)為何選用“蓮花”意象?

參考:“蓮花”是江南特產,呼應故事地點,蓮花是一種純潔美好的意象,象徵着女子的美貌和堅貞。

5)“容顏如蓮花的開落”是一個什麼句式?這樣用的好處是什麼?下面還有哪些這樣的句子?

參考:倒裝句,應為“容顏如開落的蓮花”。增強詩歌的音節美和語言美。音節美:“落”與“過”押韻;語言美:詩歌語言的獨特魅力。

下面還有: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2)主體部分

思考:

1)此處“東風”指什麼?

參考:東風:春風,百花之媒,東風不來喻心上人的信息沒有傳來

2)“柳絮”指什麼?

參考:“柳”為“留,“絮”為“緒”,喻指綿綿不盡的思緒

3)作者為什麼説“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是真的嗎?

參考:因為女子始終等候在閨房,在她那裏只有“聽”,沒有“看”,自然不會關注外界的變化。

4)作者説“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為何心可以比作城?比作向晚的青石街道?

參考:狹小、寂寞、冰冷

5)對於女子的“心”還有描述嗎?什麼特徵?

參考: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封閉

6)這顆“心”會在何時變化?

參考:聽到“蛩音”

7)這顆“心”被點燃之後,女子又會有什麼變化呢?

參考:由“聽”轉為“看”。揭開“春帷”,希望化為失望。

女子的心:狹小、寂寞、冰冷、封閉

女子的心:盼望――希望――失望

(3)結尾部分

思考:

1)“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一句在全詩結構上又什麼作用?

參考:響應首句“我打江南走過”,將鏡頭放大拉遠到虛無而廣闊的空間和連綿不斷的時間長河中,不但使前後文互相呼應回照,更重要的是能使本詩結構均衡,不致前擠後空或前空後擠。

2)既然是錯誤,又説是美麗的?不矛盾嗎?如何理解?

參考:不矛盾。從情感上來説,因為馬蹄聲是美麗的,女子因為聽到這個心情發生變化;從情節上來説,這個故事是美麗的,因此錯誤也是一種美。 3)請同學找找身邊與“美麗的'錯誤”類似的現象。

參考:善意的謊言

(四)小結

1.嘗試背誦詩歌

建議:嘗試背誦線索:我――你――我

2.藝術特色梳理

參考:句子長短錯落,音韻和諧;意象傳統,比喻別緻;詩歌融語言美、意象美、情感美與一體。

(五)作業佈置

1.背誦全詩。

2.將鄭愁予的《錯誤》與温庭筠的《望江南》相比較,二者的相似和不同之處。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O洲。

參考:這是我很喜歡的一首小詞,每當看到思婦閨怨的詩詞,首先縈迴於我眼前的就是這望江樓上痴望終日的伊人形象。其希望、失望乃至絕望,令人柔腸寸斷,哀婉欲絕!一千多年之後,台灣當代詩人鄭愁予寫了一首膾炙人口的短詩《錯誤》,詩中也有一個倚樓望歸的女子。它莫非意味着人們也許永遠也等不到他們所愛、所期待的東西,任憑魂牽夢縈,望眼欲穿。為什麼千年以來女子“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從而“腸斷白O洲”?只因為她們所等待的男人在她們的生命中,多半是“過客”,而不是“歸人”。二者都是描寫了女子萬般期盼佳人歸來,卻終究沒有等候到心上人歸來的畫面,温詞的“過盡千帆皆不是”,也是寫“美麗的錯誤”,在這些詞句中,我們都可以感受到古代女子一股幸福的暖流襲遍全身之後又驟然化為深深失落的情感。我們在温詞的“過盡千帆皆不是”中一樣讀到了那“美麗的錯誤”。不同的是,温詞中的過客是乘船,而鄭詩中的過客是騎馬;温詞中的有對女子出現了正面描寫,而鄭詩中沒有。

教學反思與探討

1.作為一堂公開課的教學,我們沒有華麗的雕飾,只是樸素的教學。通過一首新古典主義歌曲把學生帶入相同的詩歌情感,為學生理解詩歌奠定一定的感情基礎。初讀之後,讓學生來自行講述詩歌敍事化的內容,這樣又將詩歌文本內容降低一個層次,使得鄭詩可以走近學生。隨後,讓學生自行提煉本詩理解的最大障礙――意象,通過引領性的解讀分析,學生可以漸趨深入到詩歌意境。主體部分一連串的比喻修辭為本詩那個“樓台”上的女子形象作了一幅很好的塑像,一種中國獨有的古典女子情節油然而生。帶着此種認識再來回歸詩歌主題、總結詩歌特色,顯然已不再有太高難度係數。

2.對於職高一年級學生來説,理解《錯誤》本身存有一定難度,好在第一單元講解時,《沁園春》《相信未來》等詩歌,我們已經針對意象、情感等展開過一定解讀,學生至少對於詩歌中的意象感覺不再陌生。儘管後人對於鄭愁予的《錯誤》一詩,分析種種,但我們認為,文本的解讀始終是第一位的,詩歌教學如果沒有意象的理解和情感的疏通,再深刻的哲理傳授都是一紙空文。故而,我們結合學生的自我認知,將文本分析落實透徹,每位同學對於現代詩歌的鑑賞都能各抒己見,特別是初讀之後,籠罩着一層浪漫色彩的情感詩歌,更是職高生的青睞之作。我們以一首充滿古典意味的《月滿西樓》歌曲掀開本詩教學,或多或少帶給學生幾絲哀怨美的感受,學生可以跟隨老師問題的預設,老師可以跟隨學生理解的困惑,彼此主動地去疏通詩歌、品味詩歌、鑑賞詩歌,過程中他們積極表達着自己的意見,浸潤在詩歌的情感中理解男女主人公,甚至於設身處地地延伸心理想象。我們認為,在純熟的文本解讀基礎上又能做到情感的昇華,這樣的詩歌教學是成功的。

3.詩歌文本歷來以開放的文本結構存在,讀者既是欣賞者,又是創作者,品讀詩歌本身也就是一種再創作的過程。我們在詩歌教學中,始終關注着學生的情感與想象活動,但凡學生的情感體驗被打開,空間想象被激活,文本、學生、教師之間的互通對話就能自然實現。因而,引導在詩歌教學中的作用彌足珍貴。

《錯誤》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體會詩歌優美深婉的意境、

掌握用比喻修辭手法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把握詩歌意象,體會抒情主人公感情、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優美深婉的意境、

2、掌握用比喻修辭手法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本詩的古典意藴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方法

誦讀鑑賞法,情景入境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以簡介作者姓名由來("江晚正愁予,深山聞鷓鴣"),作者情懷(關懷社會關注民生疾苦),主要作品(《夢土上》),作品風格(以婉約見長,婉約如李商隱,豪放如李白)導入、

進入詩歌

整體感知

學生默讀,初入詩境(要求學生注意音準,重音,節奏,語氣,語調)

一生試讀、

教師範讀,指導重音,節奏,語氣,語調、

學生自由讀、

教師學生齊讀

要求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把詩歌化為一幅幅鮮活的畫面、

學生思考,教師巡迴指點、

學生代表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所想象的畫面、教師總結、

畫面一:江南小鎮春意圖

具體描述:(略)關鍵詞——草長鶯啼,花紅柳綠,綠草茵茵,一片生機

畫面二:小巷深宅清冷圖

具體描述:(略)關鍵詞——斑駁古舊,幽深綿長,悽清冷寂

畫面三:馬蹄聲聲圖

具體描述:(略)關鍵詞——過客,馬兒,石板路

畫面四: 深閨思婦圖

具體描述:(略)關鍵把握閨中佈置,思婦動作,表情,心理的變化

畫面五:途中道白圖

具體描述:(略)關鍵把握過客情感

整體把握詩意

A引導學生思索:從表達方式來看,這是一首什麼詩

"我"對"你"的內心獨白,——>抒情詩

能找出記敍的要素——>敍事詩

既可以説是一首抒情詩,也可以説是一首敍事詩

共同明確:

時間:陽春 地點:江南小鎮 人物:"我"——過客 "你"——思婦(還有兩個沒有出現的人物)

事件:"我"打江南走過,達達的馬蹄聲帶給深閨中苦苦思念的"你"心潮的起落、

B,學生自行概括詩意,教師總結:

本詩通過"我"一個匆匆的過客匆匆從江南走過為帶給深閨中苦苦思戀等待歸人的女子內心希望和失落而深感歉疚和無奈,表達了一份古老的情愫——閨怨、

具體賞析:

賞析引子

學生感情齊讀

學生討論研究交流:

內容:短短的二十字寫出了"我"打江南走過帶給思婦心潮起落的情景,格調清麗而婉傷、

表現形式及效果

比喻修辭和意象:蓮花的開落——江南女子的美麗容顏

——美麗容顏在等待中消退

——思婦情感的起伏

長短句交錯——短句暗示過客之匆匆,長句暗示思婦等待之漫長

學生再次感情誦讀引子

賞析詩的第一小節

一生感情美讀

學生齊讀

學生討論研究交流:

這一節主要以"我"之視角寫思婦的心靈世界、

運用了四個比喻:

不揭的春帷——隔絕

向晚的街道——清冷沉寂

寂寞的城——孤苦寂寞

緊掩的窗扉——封閉

倒裝句式

"街道向晚""窗扉緊掩"化板為活,表意委婉

學生齊聲美讀、

賞析詩的第二小節

一生感情美讀

學生齊讀

學生討論研究交流:

在全詩的作用:詩眼

名句賞析——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過客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

為什麼是美麗的錯誤 (美麗——點燃了思婦重逢的希望

錯誤——馬蹄聲僅是從前面路過,不為她的期盼 而停住)

教師總結

這首詩格調清麗悽婉,被譽為"現代抒情詩的絕唱",我們再次感情美讀,嘗試着背誦、(師生齊誦)

4、難點揣摩:

教師引導:我們讀鄭這首詩,總是咀嚼出濃濃的古典意藴,這種古典意藴具體表現在何處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

主題——閨怨

人物形象——深閨思婦

意象——蓮花,向晚,柳絮,東風

格調——清麗悽婉

擴展延伸

由此詩你能想到哪些表達閨怨主題的古詩詞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歸納: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白居易《長相思》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萍洲、

——温庭筠《望江南》

想佳人,粧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柳永《八聲甘州》

四,師生齊聲背誦全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