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學資料>

多角度地透視中學生思想,多層次展開教育

教學資料 閲讀(2.73W)

     中學生個性意識已逐漸甦醒,自尊意識比較偏激,強烈要求自我意識做行為的主人。如果一旦自主意識受阻,很難在思想上轉過彎來,有可能會爆發出極端的叛逆性,走向另一個極端。作為教師,只有瞭解了每個學生的真實思想狀況,才能靈活機動地、適時地採取相應的教育措施。這就要求教師多角度地透視中學生思想,多層次展開教育。

多角度地透視中學生思想,多層次展開教育

    一、透視中學生成長的家庭背景,重視人文因素對學生心靈的影響。

    一個家庭就是一個獨立的世界,這個世界以其特有的經濟、文化、思想、精神、生活方式等展現在學生面前,影響、薰陶着學生的身心成長。各個家庭的巨大反差,在學生心靈中留下了不可克服的性格、習慣差距,在學生毅力、意志、品質、心理等方面投下了巨大的烙印,每個學生各具特色。我們要正視這些差距,不能用統一尺度要求學生,不能用統一方式教育學生。

    文化家庭,特別重視學生的學習,在習慣養成方面要求一般比較嚴格。這類學生大都思想穩定、態度明朗、目的明確,但相應的一部分學生,特別是女生也形成了一種思想束縛、循規守矩。教育時就應揚長避短,以鼓勵為主,啟發學生在原則允許的前提下,大膽思考,放手去做。倘若教師再強調過多的約束,那麼,對這些學生的發展無疑就會起到一定的界定作用。

    經濟家庭,家長和學生的溝通少,又缺乏一些必要的養成教育,家內的時間,學生有大部分的自由支配餘地,信馬由韁,海闊天空,思想、行為等方面缺乏一定的規範約束,散漫隨意,想到做到。俗話説:無以規矩,不成方圓。 學生是一棵樹,不修不剪,橫逸斜出,就不堪大用;長成大樹,也要中規中矩,才能成大器。作為社會的人,學生在成長中必須接受一定的規範教育,要規範自己的言行、思想,從而走入正常正確的成長之路。對這類學生,教師必須嚴格要求,規範他們的言行,從習慣養成入手。一般來説,這類學生大都是些所謂的“差生”。差生不假,但差在他們的習慣,差在表現,並不差在智慧。解決思想問題,讓他們把聰明的頭腦,用到該用的事情上。當然,反覆性也比較大,只能不厭其煩,一日三教,到三日一教,直到少教或不教。

    二、透視中學生成長過程中的誘導環境,關注鼓勵機制對學生心理的良性激發。

    因為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別,學生個體的差異也特別突出。入學後,在集體生活、學習生活中,慢慢就表現出不同的特點,按照學校的常規要求出現了差別。因此,受表揚的同學常受表揚,挨批評的同學常受批評。經常受表揚的同學心理承受能力差,受不得一點批評;經常受批評的同學心理慣性形成,多次和更多次的批評沒有區別。這樣一來,高處不勝寒,低處不勝煩。

    其實,每一個同學都有優缺點,每一個同學都有成就感,每一個同學都渴望受到別人的尊重和關注。學生所有的素質似乎都體現在了學習成績這一點上,難怪學生和教師都感兩難。如果不是一味地表揚、經常表揚,這些同學也不至於在一次考試失利之後,或家長、教師責罵兩句之後就想不通,進行自我傷害。偶爾地表揚一下經常不受人關注的學生,學生感受到的鼓舞卻是我們難以想象的。

    絕大多數學生是所謂資質平平的學生,他們需要的是一種小小的鼓勵和肯定,教師的求全責備使他們被忽略了。長時期以來,使他們的自尊和信心受到了侵蝕和傷害。成長中的學生有缺點有錯誤是很正常的事情,缺點錯誤也是他們成長的一種經驗。正確的認識,就不會感到忿忿不平,把注意力從優等生那裏均分一些,分給那些不受人關注或經常受批評的同學,給予適當的鼓勵,激發他們的自尊心,激發他們的上進心,這比經常批評他們要有用的多。

    三、透視中學生的個性特點,大膽任用一些後進生。

    一個班級內,後進生人數不多,但後進生的影響範圍卻很大,影響程度也較深,對班級的紀律、衞生、學習氛圍構成一種潛在的威脅。品學兼優的班幹部在其他學生處所具有的影響力和威信,在後進生那裏會大打折扣,因為有些後進生根本不買帳,而學生幹部又缺乏一些能讓他們震服的特殊手段和魅力,這就使班級管理落不到實處,形成一些空檔和漏洞。這時,能有選擇性的任用一些後進生來當班幹部,管理好自己,同時也管理好他周圍的後進生,就解決了班級管理中的最大難題。

    後進生有讓老師和同學肯定的心理。成就感是每一個人都具有的心理品質,儘管後進同學紀律差、學習差。其實,表面的玩劣掩蓋了內心的自卑,他們內心深處依然渴望別人欣賞自己、肯定自己。

    後進生有樂意表現的積極意向。後進生一直得不到老師和同學的重視,因此,他們的“反其道而行”很多時候是一種逆反心理,潛意識深處還是想引起別人注意。這些同學一般性格開朗,思想活躍,大膽熱情,也樂意為班級出謀劃策,所需要的只是師生們的鼓勵和信任。

    後進生一般都具有較為突出的動手能力和組織能力。後進生貪玩,他們的“玩”花樣翻新,層出不窮,都是動腦動手的另一種表露方式,這也培養出了他們比一般同學都擅長的動手能力和組織能力。把他們這種能力引導到正當的途徑上,讓他們利用所長,發揮到為班級服務中,也是行之有效的。一段時間以來,班級秩序呈現出一種混亂苗頭,原因是一少部分後進生不聽從班幹部管理,興風作浪。班會課上,我任命班上後進生的“盟主”擔任班幹部,全班同學報以熱烈的掌聲。我想:這掌聲既是對此同學的信任和鼓勵,也是對我這個老師能反其道任用幹部的一種贊同。果然,他上任後,班風為之一新,因為那些後進生都願意聽從他管理。

    四、注意中學生思想工作的透明度,克服學生相互之間的猜忌心理。

    古人云:事無不可對人言。學生之間,由於誤會、誤解,造成很多矛盾,輕則態度冷淡,不理不睬;重則惡語相加,甚至兵戈相向。問題説穿了,其實都是孩子間的鬧劇,根本不存在原則上的衝突。對於這種現象,教師在調節時,一是要了解事實真相,二是要針對調查的情況,如果不涉及同學個人的隱私,在處理時,可以採取適度的透明,把真相有意識地公諸於眾,提供給大家一個思考反省和改變的範例,使矛盾化解於無形。

    學生思想上的問題,不管是師生間的,還是學生間的,或和父母間的,和異性間的,都是因為不能正確認識,而遮遮掩掩;因為不能分辨是非,而磕磕碰碰。作為教師,就是既要深入到問題的內部,又能跳出問題之外,引導學生看清實質,分析討論,澄清是非,解決矛盾。一個人的問題,往往帶有普遍性,透明地解決好一個同學的思想疙瘩,也就側面地解決了一部分同學的心結。當大家都能心平氣和地把問題擺到桌面上,交流思想,進行心靈的溝通,相互之間的摩擦就能減小到最低限度。

    時代在變,學生也在變,學生的思想觀念更是變化萬端,傳統的教育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教師的教育藝術面臨着新的課題。只有與時俱進,改變傳統教育理念,深入到學生中去,探索、實踐,並善於總結,才能掌握教育的主動權,才能在時代大潮中立於不敗之地。

 

王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