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體裁作文>讀後感>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800字(通用10篇)

讀後感 閲讀(7.48K)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800字(通用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800字(通用10篇)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

生命的過程,無論是陽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嚐嚐是什麼滋味,才不枉來走這麼一遭!——題記

三毛,這個常常被人們提起的名字。有人説他隨性,有人説他偏執.....如今我第一次捧起她的書,從他淳樸的故事中,我感受到了一個平凡而真實的女子。

《撒哈拉的故事》講述了他尾隨丈夫荷西在偏遠的撒哈拉沙漠所遇到的有趣的生活故事。可以想象,沙漠環境的惡劣和生活的貧窮是何等的讓人難以承受。但是在這殘酷的地方,三毛和河西卻把自己的小日子過的有滋有味,樂趣橫生。這讓我深深的體會到了三毛荷西,對生活滿滿的熱愛和對未來美好向往的那兩顆奮力跳動着的心臟。他們用廉價的小藝術品和自制的木頭傢俱把那個在沙漠強風中瑟瑟發抖的陋室裝點的温馨甜蜜,雖然身在他鄉,但仍然擁有一個温暖的家。合上這本書我久久不能忘懷,這真是一部奇書,我跟隨着他的步伐,領略了異域的風土,感受了漫天的黃沙和鬆軟的土地,真實的體會了沙漠和城市的差異。三毛伴隨着我的視線,翻過一頁又一頁的故事。他會偷偷地去看撒哈拉的居民是如何洗澡的,他會不怕累的,跑到沙漠深處看它所謂的奇景......從這裏我看到了三毛那種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和敬畏之情的心靈。現當代的人們總是對任何事物都提不起興趣,這正是因為缺乏一種對世界的好奇,我們應該激發出這種好奇心讓自己更好的生活。

除了這些,三毛還對人對事對物充滿了真誠,他非常的樂於助人,他經常請客人到家裏吃自己做的中國菜,當街坊鄰居生些小病時三毛就用自己從中國帶來的藥品幫助他們他們,大家都很喜歡三毛認為三毛是一個萬能的百寶箱,所以總是想要什麼就找她要什麼,三毛雖然很頭疼,但還是能給就給。另外,三毛還很善待自己,她對自己很好,能坐着絕不站着能躺着絕不坐着,她很注重穿着和粧容每天都把自己打扮的很靚麗。

我讀完了這部奇書也算是聽三毛講了很多故事,我突然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清爽,讓我思緒萬千。想着想着耳邊又想起了三毛的聲音: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我的理解裏就是精神的文明。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2

本書字裏行間反映着大沙漠獨有的地形地貌與風土人情,猶如走進一幅充滿異國風情的畫卷。濃情穿梭在三毛清新、細膩而風致的文字裏,一種情愫在縈繞,一種愛意在流淌,一種震撼心靈的人性美開始浸潤……

三毛是個眷戀沙漠生活的女子,貧瘠廣漠的大沙漠在她眼中充滿了無窮的誘惑。她勇敢地拋棄了繁華的都市生活來到大沙漠,迎接她的是黃沙滾滾、風聲嗚咽的惡劣環境,水源奇缺、物質匱乏。還有那置於大墳場的破舊沙土房:狹窄簡陋,沒有傢俱,沒有牀,頂上還有一個大窟窿……,但是這一切難不倒三毛。她和荷西一頭扎進去,甚至將生命中最神聖、最憧憬的婚禮也“搬”到了沙漠。在艱難的日子裏,她和荷西動手設計房子,買石灰水泥糊牆、補窗户,用裝棺材的外箱改做傢俱,到垃圾場拾汽車外胎自做“鳥巢”式的坐墊,巧用鐵皮和玻璃自制風燈,用沙漠麻布縫製彩色條紋窗簾……,積極樂觀地一步步建設着充滿情趣的“沙地城堡”,三毛還説“在一年以後,已成了一個真正藝術的宮殿”,引得人不禁讚美:“你把羅馬已經建成了”,三毛自豪地迴應:“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與此同時,三毛也盡一切可能走進浩瀚的沙漠探尋她真實的面目,她用相機拍下極荒僻地區遊牧民族的生活,隨身帶着藥箱為貧窮落後的撒哈拉威人義務診治,並將日用品等送給當地的人們……作為第一位涉足大荒漠的東方女性,她以東方女性不常見的瀟灑和詼諧,以中國人特有的廣博與俠義的精神傳播着現代文明。同時,她也以現代文明的角度觀看古老文明與沙漠舊俗,並生動地記錄着她在沙漠的所見所聞所感。她在《沙漠觀浴記》描述了撒哈拉人的骯髒、奇異生活習俗。由於沙漠缺水,她們三四年才洗一次澡,洗澡的方式聞所未聞,用石片刮掉身上的污垢,還用海水灌腸,讓人真實地感受到沙漠環境的惡劣與生活方式的落後,也為三毛在沙漠的生活捏了一把汗。

三毛就是這樣以極大勇氣和靈明智慧行走在沙漠裏,留下了一個個生動、浪漫、離奇的故事。她猶如開在沙漠裏的繁花,到處綻放美麗,將生命高高舉在塵俗之上,那份濃濃的愛流淌在沙漠裏……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3

撒哈拉沙漠是人人皆知的著名大沙漠。許多人,包括我在內都難以想象在這荒蕪,要水沒水,要食物沒食物,要環境沒環境的地方,竟然也會有一羣人在那裏居住着,像我們一樣生活着,只是沒有我們這樣好的環境罷了。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看到了撒哈拉沙漠的另一面,也為撒哈拉威人的居住環境而驚歎。

這本書講述了作者三毛與丈夫荷西一齊來到了著名的撒哈拉沙漠生活。三毛對撒哈拉的生活十分感興趣。撒哈拉威人與阿拉伯人很相似,不論是衣着信仰,還是對於男生與女生不平等的看法,它們都是一樣的。在那裏,卻也住着西班牙人的移民。雖然在這種地方,可不論遇到什麼事,三毛都不會退縮,都會十分樂觀的理解,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勇敢,也很有善心,這是普通的人所不能擁有的,也是我最佩服的。而且她在那裏呆了那麼久,卻一向以一個新鮮,不厭倦的目光看待撒哈拉,總能發現新鮮事物,那一雙“慧眼”值得我去學習。撒哈拉威人所處的環境在大沙漠之中,沒有過多的淡水,鹹水卻不少。作為一個在好環境中生活慣了的人,突然被扔進大沙漠,必須會難以承受那裏的風沙漫天與各種離奇古怪的習俗:比如説把照相機當做收魂器,女生都要包好頭巾,寧可死掉也不去醫院看病,xx歲不到也能被嫁給別人,十萬八千年不洗一次澡。而男生呢,相比女生狀況就好多了。

本書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三毛對沙伊達的態度。沙伊達遭人侮辱,被人諷刺,卻絲毫不在乎別人的眼光,依舊該幹什麼就幹什麼。沙伊達信仰天主教,卻不信仰回教,使撒哈拉威人認為成她對自己民族信仰的背叛,竭力所能的侮辱她。三毛卻盡力的幫忙她,以至於最後也被人厭惡,可依然故我,與沙伊達一樣,不去在乎別人的目光,依然幫忙她,信任她,這點十分令我感動。

在這種環境下,三毛以一種愉快的眼光去看那裏的人情世故,沒有批評與諷刺。就算是這樣,她也依然能夠一點一點的將自己的家裝修得像一個小小城堡一樣,成為這沙漠之中一道獨特的景觀。抱着一種不怕吃苦,不怕困難的態度來幹任何事情,讓我大為敬佩。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4

説起與三毛的作品開始接觸,還是在語文課上老師的介紹中。自從那一次以後,我就心心念念着三毛。有一次,語文老師答應我們,語文考得好的同學有禮物,大家都很興奮並且為了神祕的禮物而努力。幾天後,成績出來了,我是最高分,老師送了我一本三毛的書——《夢裏花落知多少》。拿到這本書以後,我幾乎是一有空閒時間就看,而且百看不厭,三毛的`灑脱與真性情深深吸引着我。於是乎,這個暑假我不停的纏着爸媽給我買一套三毛的作品集。經過我的再三請求,他們終是同意了。拿到書時,心中太過喜悦以至於差點認為自己在做夢,我開心的心都要蹦出來了!

得到書以後,我除了吃飯睡覺(爸媽絕對不允許我吃飯時看書的),幾乎就是在書堆裏度過的,別提在書海里暢遊是有多麼愜意了!在這十一本書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撒哈拉的故事》了。這本書記錄了三毛與丈夫荷西在遼闊的沙漠中活力四射的生活。大漠的狂野、温柔都從筆中緩緩流淌,一行行的鉛字訴説着一件又一件有趣的事。每當我翻開書,那動人的畫面就好似畫卷在我面前一幅幅張開來。這本書改變了我原來對沙漠的感覺。原來我認為沙漠生活是艱苦而無比枯燥的,但是看了這本書以後,我才發現我錯了。沙漠的美,無法用語言切實的描述下來,撒哈拉威人他們的生活雖然物質不是很富足,但是他們呢仍然很快樂、仍然深愛着腳下的這片土地。他們的淳樸真實在如今這個世界裏是多麼珍貴的啊。同時,三毛與荷西之間的愛不容置疑的打動了我。荷西最大的夢想就是娶到三毛,買下一幢小公寓,然後用自己努力賺來的錢去養活三毛,並且,他真的做到了。即使,他們只過了六年的婚姻生活,但對於他們來説,這比一生還要珍貴美好。説實話,我特別羨慕他們的生活,就好像生活在桃源中,無憂無慮的,身邊有一個摯愛的人,這就足矣了吧。我不敢説我有多瞭解三毛,但是我一定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去讀透這個謎一樣的女子。沒有看過三毛作品的人們,我強烈推薦你們去看!看了她的書真的帶給我很多很多,從字裏行間透出的一股股正能量對所有人都是有益的。

三毛,你永遠是我們心中浪漫卻真性情、灑脱且勇敢的Echo!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5

我來不及認真的年輕,待明白過來時,只能選擇認真的老去。——三毛

有時想想,我這個年輕的資本家也瀕臨破產了,都説十八歲,最好的年紀,可我的十八歲勉強也只剩下半數了,按照正態分佈的話,十八歲的巔峯之後,我要面對的是怎樣的慘淡啊。於是我便恐慌,十八歲後還會不會有大把的燦爛和肆意?三毛告訴我,一定會的,燦爛和肆意是一輩子的事。

《撒哈拉的故事》讓我認識三毛,一個怎麼可以這麼可愛的三毛哦。

《沙漠中的飯店》裏,她會心血來潮的哄騙她“中國餐館唯一的食客”荷西,粉絲啊,是高山上凍住的春雨,正常情況下,是山胞們下山賣了換米酒的,“所羅門王寶藏”豬肉乾是治咳嗽的,是藥,不可多吃,紫菜包飯的外皮是複印紙,雖然她也會發出“有時想想荷西很笨,所以常常感到悲傷”的感慨,但在她深深的套路里,荷西很開心,她就更開心的當着他口中會七十二變的猴子。

《收魂記》裏,她帶着她的雄心和窮的一逼的口袋,偶爾在三四百張照片裏,拍出一兩樣好東西,她拍下如夢如幻又如鬼魅的海市蜃樓,拍下連綿平滑温柔的沙丘,拍下如雨的風沙、焦裂的大地,拍下深藍的海洋、淡紅的雲彩,也拍下可愛又極易受到驚嚇的撒哈拉威人,也許,這就是她前世的鄉愁吧。

《沙漠觀浴記》裏,她一邊吐槽着撒哈拉威人的髒和觸目驚心,一邊又如狗尾巴草一樣站在這羣胖女人之間嚇又興奮的激動着,沙漠果然是個神奇的地方,連洗澡都讓人驚奇,有時候狠狠羨慕過三毛的大膽和肆無忌憚,但沒辦法,仍是被害羞和不好意思支配的多些,天啊,下輩子讓我投胎成三毛吧,不是為了那滿滿一枕頭的錢,死的早也沒關係,我的誠心,天地可鑑啊!

真的是喜歡三毛,喜歡給幼小的新娘子塞雞腿的她,喜歡會和小奴隸一起串肉串的她,喜歡為“芳鄰”們借東西而深深計較的她,喜歡結婚時在帽子上插了一小把香菜的她。

鬼知道她對我的影響有多大,也鬼知道我腦子裏快裝不下的奇怪知識是不是她種下的惡果,算了,還是謝謝她吧,給我荒蕪的年輕歲月裏,添了點偷偷摸摸的兵荒馬亂,添了點莫名其妙的天馬行空。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6

在撒哈拉沙漠這個地方,人的身體總會散發出一種臭味,在這裏的人,很久才會洗一次澡。

沙漠裏十分缺水,每天政府會供給一桶水,有些時候洗了澡就沒水洗碗了,所以不管什麼時候,人們都十分節約用水,有些人4、5年才洗一次澡。而且,他們還是去那些公共澡堂。

他們拿一塊小石頭沾點水,然後在身體上刮,每刮一下,身上就出現一條黑黑的漿汁一樣的污垢,全身的髒鬆了後再用水衝。

在沙漠裏,那些窮苦的撒哈拉威人,連三毛的帳篷釘也拔走,更不説那些隨身所帶的東西了。

每次旅行回來,全身便是空空如也,一無所有。

日子久了,每天都會有人來要東西,要一個燈泡,要一些棉花,或者直接説給我吹風機,這些東西都是有借無還的,可不借又不太好意思。

同樣,在撒哈拉也有歧視,在那裏,黑人是被人們歧視的,他們一生下來,要不就是個僕人,要不就是個工人。

他們努力工作後的工錢都被主人收走了,他們只做兩件事情——打工、吃飯。

有一天,三毛撿到了一條項鍊,上面掛着一個小銅片,很精緻,也很漂亮。於是,她就拿了一條絲帶掛在了脖子上,幾分鐘過後,她開始打噴嚏,打了20個後又繼續打了起來,直到打了一百多個,鼻涕眼淚糊在一起了。

後來,肚子又開始痛了起來,把吃的全吐了出來,接着又吐黃色的苦膽。

鄰居趕了過來,看到了那個小銅片,失魂落魄地大叫,讓三毛快把它拿下來。

拿下來後,整個身體突然好了一點,也不痛了。最後,又叫回教教長的老人拿去,他用刀子剖開兩片夾住的鐵片,銅牌內赫然出現一張畫着圖案的符咒。

噩夢過去了,原來這是來自毛里塔尼亞那裏的巫術。這個話題,令所有人都悶悶不樂。

讀完這本書,我更加深刻地瞭解到了撒哈拉沙漠。我也希望能像三毛一樣周遊世界,自由自在的。

我也不太相信那一個小銅片真的有那麼大的威力,不過書上這樣説了,我也相信一點了。

我對巫術類的東西從來不感興趣,我在哪裏都不希望看到此事,但這是不可能的。

這些可憐的黑人啊,為什麼永遠不可能得到平等看待呢?我們不都是人嗎?

世間萬物誰都不會在你説了一聲不要這樣做後,停下來不這樣做,人心總是自私的。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7

在寧靜的夜裏,我從書櫃裏拿出一本三毛寫的著作——《撒哈拉的故事》,我想這裏面會講些什麼呢?於是,我帶着這個“問號”,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這本書寫的都是三毛自己在撒哈拉沙漠過的那些有趣而又驚險的日子。有幾篇文章寫的也十分生動,像什麼:芳鄰啊,荒山之夜,沙巴軍曹等等,都是一個個真實的故事,每一個情節都呈現在我的腦海當中。

一個最令人深思的一篇文章是——荒山之夜。主要講的是:三毛和荷西去迷宮山尋找仙人掌還有其他珍貴的東西。但是,這座山是一座可怕的山,有很多人經過這裏而迷路死亡。三毛和荷西決定去迷宮山嘗試的走一走,去一下探險。在迷宮山裏荷西不小心陷入了沼澤,抱住了一塊冰硬石頭。在這關鍵的時候,沙漠土匪出現了,三毛上車甩了沙漠土匪。她又看着地上的輪胎印回到沼澤地邊,臨危不懼,把車上的坐椅連起來推進沼澤,救出荷西。平安地回了家。

我也是一個熱愛探險(冒險)的人,喜歡探險(冒險)應該具備哪一基本條件呢?答案就是勇於面對可怕和困難,遇到任何事都冷靜。我可以説,我沒有具備,但是,在去富陽溶洞的那一次,我具備了探險(冒險)的基本條件。

溶洞,是石灰巖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巖裏不溶性的碳酸鈣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轉化為微溶性的碳酸氫鈣。從而就逐漸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態、陡峭秀麗的山峯和奇異景觀的溶洞。過幾十萬年自然打造出來的奇形怪狀的珍貴奇石,可以説是鬼斧神工啊!這次,我就來到了溶洞。在17度的溶洞裏,有些孩子嚇的讓大人抱,有的還站在大人後面不走,有的乾脆閉上了眼睛,但我卻覺得好漂亮,特別是有些乳白色的鐘乳石,我真想走過去摸摸。在走道邊也有奇石,好象張牙舞爪的魔鬼,我真用照相機拍下來,在“法安震虎”和“定海神針”等等比較可怕的幾景也無法嚇倒我了

害怕和膽小是一種莫名的恐懼,也是因為知識的貧乏,同時,膽小和害怕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和做任何事的,我們要敢於面對可怕和困難,遇到任何事情都冷靜,把自己的心放平靜,並且多掌握知識,讓自己的大腦充實。這樣,無論是探險(冒險)還是做其他的事情,我們都能順利的完成了。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8

我一直對三毛懷有一份獨特的情感,大抵是心下羨慕有人可以活得如此灑脱不羈,愛她對待生活的態度,一直尋求自然與單純,從台北到德國,從撒哈拉到美利堅,她的一生似乎都是一個傳奇。

對於三毛所有作品都是鍾愛的,如果一定要選擇,那還是會選擇撒哈拉里的三毛。如一朵豔紅在沙漠裏綻放,沙漠的熱度和躁礪讓她顯得那麼飽滿、奔突,她滿頭的黑髮和遮擋於後的眼神,有着生命最亮眼的光芒。這段故事記敍着她與荷西的幸福,記錄着瑣碎的煩惱、憂愁、快樂。同時也帶給我從未體驗過的沙漠風情。三毛説她第一次見着撒哈拉,像見到久違的故鄉。那時她已在異國多年,也心存了各種風情。但還有比沙漠更適合安頓下三毛的雲遊四方的心的居所嗎?沙本是世間最無依無着之物,安定流浪聽憑風停風起。而沙漠收容他們——還有三毛,一併攬入它的懷抱。

我想曾經甚至是現在,有很多人因為《撒哈拉的故事》,而愛上沙漠,開始對流浪產生憧憬。從她的小説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一個遙遠而又新奇的世界,我們可以想象她在沙漠裏一步一步行走的模樣,可是在現實中我們不曾想象過一個現代人在荒涼的沙漠裏會是什麼樣的生活。一定不是像她所寫的那樣浪漫,一定有許多艱辛和阻礙,而她居然憑着一時的衝動就拎着少少的行李就去了撒哈拉。所以從中我們還可以讀到三毛對於沙漠的渴望是內心洋溢而出的一種對生活超逸不俗的態度,她的浪漫奇想總是可以為枯燥艱辛的沙漠生活製造無限情趣,就連痛苦也好似扎着蝴蝶結的。

在三毛的筆下,她還原了一個女人的本性——天真,熱情,心中充滿了愛與感恩。一個女人,和自己心愛的人遠離故土,來到一個貧瘠,甚至是落後的地方,卻從未對生活失望,我們都不知道是什麼信念支持着這麼一個瘦小的身軀。我想正因為不知道和許多的無法解釋,所以我們會心生羨慕。

人們常説,文字如人,三毛的文字,向來都是質樸,感人。閲讀她的書,彷彿你是在跟她交談,而不是在讀她的書,就像別後的友人在向你訴説着她遠行的故事,不加任何修飾。看的時候舒服,放下時卻是如此的感動。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9

七八十年代,“流浪文學”席捲華語文學圈,三毛用文字勾勒出撒哈拉沙漠生活彩色的線條,無論是綿延無盡的峯巒沙丘,還是温柔橙紅的夕陽,都映襯撒哈拉的壯麗悽美。三毛與一生摯愛的荷西、沙漠裏的居民之間的故事是有温度的。五年前捧起這本書,只是單純地被三毛酸甜苦辣的生活吸引,而如今,感動我的是三毛將煩瑣惱人的生活變成了一首詩。

雖然三毛只是輕描淡述初入沙漠的不適,但沙漠的生活遠沒有幻想的那般浪漫。鄰居女孩日常的打擾將本應平靜的生活掀起波瀾,撒哈拉奇怪甚至無人道主義的風俗令人不解心酸,我想正常人大概都想逃離這三毛嚮往的生活吧,可是我從三毛的文字中體會到更多的是理解、包容、釋然,她從不斤斤計較,也從不受周圍人的影響,保持澄澈透明的初心,因而收穫真摯友誼,在危險時能得到援助之手。我覺得生活是由很多件小事拼湊的,如果對得失利益太過於在意,那麼就會被瑣碎事物矇蔽了雙眼,看不到隱藏的美好。很多時候,我們期待有回報的付出,當期望落空,就不願意付出,逐漸自私起來,抱怨不滿,生活沒那麼純粹了。然而生活從來不變,變的是人心。當把付出當成能力的肯定,分享當成快樂的源泉,收穫的將是無價的珍貴。

啞奴——撒哈拉威財主家的奴隸,最牽絆我的心。當三毛問他有本事為何不爭取自由,他呆望天空,比比自己膚色,歎了口氣,又笑了,用手語回答:“我的身體雖是不自由的,但是我的心是自由的。”撒哈拉威人把啞奴當成賺錢的勞動力,獨三毛窺探到啞奴自由又虔誠的內心,他比壓榨活人的財主高尚得多,無奈枷鎖在身。自由原來不侷限於對身體的任意操控,自由的心更為可貴。有的人有時間精力改變現狀,卻只在封閉的小世界裏孤芳自賞;有的人明知前路兇險,卻無所畏懼迎難而上。所有世俗眼光、普遍規律都有可能成為阻擋我們前進的絆腳石,不去掙脱這些“枷鎖”,或許會留下一生的遺憾。我想自由的心不會老去,雖然生活能勞役身體,但若心向光明,有理想和方向,便會活力滿滿。

三毛那顆流浪的心讓我深深着迷,其實生活就像一場場的旅行,不必遠行,勇敢執着地前行,便會擁有屬於你一個人的詩與遠方,擁有愈美的風景。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0

老實而善良的主人公沙崙在阿爾及利亞認識了一個沙伊達並在短短几天內瘋狂愛上了她。在三毛的角度看沙伊達不過是個充斥着豔俗脂粉氣息的騙子,而在沙崙眼裏,她比任何女孩都要可愛。女人以結婚為緣由騙去了他全部的財產並失蹤不見,,可沙崙仍在小鎮阿雍苦苦等待她的到來,直到沙崙收到她的來信,要他速速匯去十萬西幣才能與他會合,所有人都知道她是個騙子,可沙崙一心等待他心愛的“妻”。

沙崙拘謹孤單年輕的心,碰到一點即使是假的愛情,也不顧一切的去抓住了。在他眼裏,愛情太過珍貴,在愛情面前自己渺小得廉價。喜歡一個人,認真且慫,從一而終。他為了湊齊這十萬塊,白天在商店幫忙,晚上到麪包店打工,每天只能休息三小時,一個月下來,他瘦的只剩下皮包骨頭,最後沙崙不得不面對這個殘酷的事實:他拼盡全力去守護的美好彷彿從未存在過。在之前那麼久的時間裏,他一直裝作看不見那張牙舞爪向他招手的真相,只是不願面對現實罷了。其中唯一的不甘心就在於愛情它直到結束也就是那麼不清不楚的結束了,不知道在哪裏,不知道被什麼所傷,那個傷口卻總是在在隱隱作痛。他慘敗而歸,蒼白得無跡可尋,晦澀得無力聲張。他偷走了商店的錢財離開了沙漠徹底失蹤了。

也許他是尋他的妻子去了,也許他去了一個讓他不再傷心的地方。不管怎樣都希望他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因為這個世界上總有突如其來的失去,灑了的牛奶,遺失的錢包,割斷的友情,走失的愛人等等。當你做什麼都於事無補的時候,唯一能做的就是讓自己過得好一點,丟都丟了,就別再哭了。文章結尾三毛説:“我在想,飛蛾撲火時,一定是極快樂幸福的。”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不計回報的付出和勇敢無畏的擁抱也會讓人樂在其中。可是最痛苦莫過於那個讓你深陷地獄的人,曾經帶你上過天堂。總覺得對感情應該保持一點潔癖,不要着急開始,也不要隨意妥協。真正值得的東西都不會得到的那麼輕易,學着珍惜一個人的日子。

就算受傷,也還是要相信總會遇到那種特別特別堅定的愛情。會有人很愛你,會有人温暖你,會有人至死不渝一直一直陪在你身邊。這個人一定會出現的,而你,宛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