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體裁作文>讀書筆記>

《名人傳》800字讀書筆記(精選8篇)

讀書筆記 閲讀(2.22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體會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名人傳》800字讀書筆記(精選8篇),歡迎大家分享。

《名人傳》800字讀書筆記(精選8篇)

《名人傳》800字讀書筆記1

在《名人傳》中,我看到了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息”,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其中使我感觸最深的就是貝多芬。

一位被父親逼迫學習音樂的兒子;一位少年時代就得操心經濟問題的孩子;一位在十七歲就做了一家之主的孩子;一位在音樂生涯中發現自己聾了的音樂家;一位被愛情所遺棄的孤獨者;一位被病痛折磨着的可憐蟲;一位在他死時為他合上眼的竟不是被他稱為“兒子”的人。在這悲苦的深淵裏,貝多芬謳歌歡樂。陪伴着貝多芬的就是那音樂,音樂可以淨化人類骯髒的靈魂,音樂不會將別人拋棄,音樂可以帶着人類脱離這冷血的世界。我喜歡貝多芬的音樂,儘管我並沒有聽過多少,儘管我也不懂音樂。我只會將眼睛閉上,用心聆聽着他的音樂,他的人生。他將他所有的感情寄放在音樂中,那快樂、慵懶的《第一交響曲》,那温柔、夢幻的《第四交響曲》,在《第四交響曲》中坦白、自由的力量…我喜歡貝多芬的人生,儘管他的人生大多被病魔纏繞着,儘管那時孤獨的,也許我會承受不住物質生活的缺乏,也許我會受不了病痛的折磨。但我喜歡在困境中行走,只有那樣,我才有打敗一切的力量。

“用痛苦換來的歡樂,不幸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歡樂給予全世界!”在我看這本書之前,我以為那些有名的音樂家是會經歷許多苦難,但依舊被神眷顧着,從沒想過貝多芬竟是被神遺棄的可憐蟲。而我就是喜歡那種被遺棄的感覺,只有那樣我才會自食其力,不被別人的流言蜚語所困擾,那樣我就有了釋懷一切的力量。別人給我帶來傷害,我活的比別人快樂。讓我們學習貝多芬那打敗一切的精神,像他一樣勇敢、堅定、樂觀,不渴求別人為他做什麼,將自己的音樂帶給全世界。

當你看了貝多芬轉,當你瞭解了貝多芬,你會不會覺得所有的困難都變得很渺小,甚至覺得自己太過於懦弱。學習帶給我們得疲勞也只是貝多芬人生中千分之一的痛苦。你還怕什麼!還有什麼呢!

我們要大步大步地走,管他什麼困難,管他什麼阻礙,打敗他們找回屬於我們的人生,活出我們得快樂!

《名人傳》800字讀書筆記2

被命運扼住的咽喉依然唱出絕美的旋律,被苦難縛住的雙手依舊描畫出精彩的圖畫,被心底的掙扎羈絆的思想依然成就了最偉大的文字。英雄,就是這樣,穿越時間的茫茫塵煙依然綻放璀璨的光芒,讓後來人仰望。——題記

今天,我讀了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一部文學作品,體裁為小説,是由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名人傳》。

《名人傳》的三位主人公正是成大事業者:貝多芬的“在傷心中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這三個人的經歷表明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勇敢的戰鬥。

《名人傳》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優秀傳記作品,它敍述了三位偉人的一生: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意大利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在他們的故事中,我看到了他們和常人一樣有他們的矛盾,痛苦和掙扎,但他們在憂患困頓的人生征途中歷經苦難而不改初衷的心路歷程。

這部名著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貝多芬的故事。艱苦的童年,愛情失意,疾病纏身,貧困,當他沉浸在音樂和成就帶來的歡樂時,他卻耳聾了。這對於一個音樂家而言是多麼大的打擊呀。面對接踵而至的困難和痛苦,貝多芬以超人的毅力和頑強奮鬥的精神不屈不撓地抗爭,使他的音樂更上一層樓,在生命的最後日子裏更是寫下了不朽的《歡樂頌》,貝多芬從童年時的悲慘到老年對歡樂的追求的曲折人生,正如羅曼.羅蘭形容的那樣,“他整個一生都像是一個雷雨天”。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疾,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快樂,他卻給世界創造了快樂,我感到他的人生是崇高的。

這不禁讓我們反思自己的人生,磨難是生命的必然,每個人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但與貝多芬相比,我們的挫折好比大海里的一粒沙子那樣渺小。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勇敢地站起來,直面挫折,因為與其怨天尤人,不如感謝上帝給予自己一次“小小苦楚等於激勵”的機會,好讓我擁有更大的勇氣向前邁進。

我們的時代千變萬化,充滿機遇,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鬥。我們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但絕不能讓我們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

《名人傳》800字讀書筆記3

閲讀了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著作《名人傳》後,深有感觸,對那三位名人十分敬佩。貝多芬、米開朗基羅和托爾斯泰。一位是音樂家,一位是雕塑家,一位是小説家,雖然他們的職業不同,但是他們都是為了自己的夢想、真理作出努力。他們的意志力如鋼鐵般堅強。

在這三位偉人中,我最敬佩的還是米開朗基羅,他表面上比貝多芬幸運多了,它既不貧窮,又不殘疾,出生於佛羅倫薩的市民家庭,從小接受貴族教育,又有很高的文化素養,但是,在精神上他卻比貝多芬更受折磨,有着更大的壓力。他是孤獨過了一生,他的家族從未給過他任何温暖與鼓勵,只是在他身上謀權取益。他到處遭遇嫉妒和陷害,生活環境和奴隸差不多。貝多芬從精神上還是自由的,他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可米開朗基羅卻沒有自由,他不得不為教皇們服務,她們拿米開朗基羅當牛馬使喚,他一輩子都像拉磨的驢一樣拴在教皇的磨坊裏。如果米開朗基羅沒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也許它就不再那麼痛苦,生活在折磨之中,就會以教皇賞識為榮,更追求表現尊嚴與意志。

讀完後,我也認為這些偉人背後的生活是艱辛的,在成功之前是要付出代價的,他們勇敢的為理想而奮鬥,我們要忘掉生活中的不如意,因為生活好似一個五味瓶,有着酸、甜、苦、辣、鹹,要重新獲得繼續前進的勇氣和力量。在這三位名人的傳記中,也透露出了他們的缺點,比如:貝多芬的`暴躁脾氣,米開朗基羅的軟弱,列夫·托爾斯泰的固執。其實《名人傳》告訴我們:那些名人或英雄也並非十全十美,都有一些缺點和不足之處,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人,不是神仙,但是這些問題並不阻礙他們的理想事業。悲慘的命運同樣也會降臨在他們的身上,所以每當我們遇到困難時要冷靜地去思索方法,怎樣可以解決,不要總去埋怨,多想想這些忍受並戰勝痛苦的英雄和名人們,堅定自己的信仰,去努力。

看完這本書後,我明白了:雖然人的一生中會經歷種種磨難,但是我們不可以向命運屈服,在生命的最後也要不屈不撓,才能有所成就。

《名人傳》800字讀書筆記4

從不喜歡讀名著,認為它們宂長無趣,而這個假期,我卻和爸爸一起捧起了這本《名人傳》。

《名人傳》分別記錄了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列夫托爾斯泰苦難和坎坷的一生:貝多芬極富音樂才華卻失聰,米開朗琪羅是偉大的雕刻家,卻一生飽經苦難,列夫很早就擁有了財富、榮譽、地位,但它卻拋棄了家庭,離家出走,客死郊荒。但這三位偉人在經歷磨難時,沒有選擇逃避,沒有知難而退,而是接受現實,承受上天給予他們的痛苦與磨礪,最終成為了各自領域中的成功者。

三位名人中令我和爸爸印象最深的是貝多芬。

貝多芬一生坎坷,十七歲喪母,被迫承擔起家庭的責任,二十六歲開始耳聾,因為不想讓人知道,他只好離羣索居。他沒有知音,甚至連朋友也沒有,貝多芬就這樣在孤獨與苦難中創作,他一直都在與不幸的命運抗爭,但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依然是悽苦悲涼的。

而面對悲慘命運的貝多芬,又是怎樣面對這些磨難的呢?他勇敢的直面坎坷,接受現實,自己一個人默默承受住一切,而也正是這些經歷,才培養了貝多芬堅毅而頑強的品格,是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得以衝破艱險,戰勝命運。

而作為初中生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也會遇到困難與挫折,比如成績下降,被老師批評等。而我們在面對這些阻礙時,是怎麼做的呢?大多數人會選擇逃避,或請求他人的幫助,而很少的人會想書中的貝多芬那樣,直面命運對自己的打擊,並以自己堅毅的品質承受住它們。貝多芬在面臨人生中的巨大挫折時,絲毫無懼。而我們雖是學生,也許不會有貝多芬那樣的遭遇,當我們仍需磨練自己,培養自己的毅力,這樣我們才有能力戰勝生活中的各種困難。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只有經過磨礪才能變得更加強大,只有克服困難我們才會更加優秀,所以,當我們遇到挫折時,不應感歎命運的悲哀,而是把生活中的各種坎坷、溝壑,當做對自己的磨練與考驗,培養自己戰勝困難的勇氣。

貝多芬跨過了生命中的一道道坎坷,並把它們當作墊腳石進一步的提升自己,而我們也要學會勇敢面對挫折,是自己更加優秀!

《名人傳》800字讀書筆記5

《名人傳》是由《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以及《托爾斯泰傳》三篇名人傳記組成的一本書。

羅曼。羅蘭説:"打開窗子吧!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讓我們呼吸英雄的氣息。"不知為何,我覺得這句話藴涵着很深刻的哲理,或許這就是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吧。對於當時的年代來説,這部作品無不是一本很好的精神食糧。

在我未讀這部作品之前,我一直以為貝多芬是一個很幸運的人,沒想到他是這麼的不幸。是啊,他的一生是坎坷的,整個人生中最不幸的事都給他遇上了,想想看作為一個音樂家,耳朵失聰了,這是多麼悲慘的一件事呀!而且這種對音樂家而言十分致命的疾病給他帶來的痛苦,是非常人所能想象的,然而所有的磨難都使他變的更加堅強:他痛苦,卻不肯屈服於命運;他貧窮,卻既不趨炎附勢,亦不迎合潮流,始終保持獨立的人格;他孤獨,卻能以熱誠的赤子之心愛人類;他從未享受歡樂,卻創造奉獻給全世界。然而他卻聽不到人們對他的讚譽,他也聽不到自己創作的一些優秀的作品。

貝多芬的勇敢,努力,堅持並沒有白費,因為他終於成功了,他戰勝了很多我們難以想象和難以忍受的一些痛苦,疾病,還有一點就是作為一名音樂家,舞台上的演奏者沒有台下聽眾的支持,肯定和青睞,這無疑是一種痛苦的壓力,帶給心靈沉重的挫折感。然而他還是戰勝了它們;他的努力使全世界的人都為之歡呼雀躍;他的實力得到證明,所以最後他攀登上了生命的巔峯。

羅曼羅蘭也曾説過:"生活是嚴酷的。對那些不安於平庸的人説來,生活就是一場無休止的搏鬥,而且往往是無榮譽無幸福而言的,在孤獨中默默進行的一場可悲的搏鬥。"作者寫的這三位名人,他們都是很平庸的人,可他們卻比常人遇到更多難以想象的磨難和障礙。不過他們都是從重重困難中勇敢站起來的人,也是在種種困難中錘鍊出來的偉人,名人,而且還是不屈服於命運對他們的挑戰和考驗。他們三個都是作者認定的英雄人物,因為他們都具有同樣的英雄品格:一是有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二是永遠保持人格的尊嚴,恪守個性的獨立,既不屈從於強權,也不盲目地隨大流;三是具有關懷人,愛護人的博愛精神,甘心為人類的福址奉獻自身。

《名人傳》800字讀書筆記6

讀完了羅曼羅蘭所寫的《名人傳》片段後,我才真正地找到了我們所需要的東西。

貝多芬一位著名的德國音樂作曲家,他的一生是多麼艱難:他10歲喪母,獨自一人外出謀生。當他二十多歲的時候,戀愛失敗,又患上了耳聾的疾病,這對作為音樂家的貝多芬來説無疑是無法彌補的災難。這不僅影響了他的工作,是他從此只能過着孤獨淒涼的生活,還可能是他受到敵人的侮辱和滿懷敵意的城市維也納的攻擊。然而,他卻並沒有因此而放棄音樂。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還坐在鋼琴前,創作了不朽的《歡樂頌》。

我國先哲孟子曾説過:天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確,貝多芬是在經歷了超越常人的磨難之後才成為偉人的。這就像羅曼?羅蘭所説的一樣:英雄的偉大並不在於他的體魄,而在於他的心靈和品格。是的,唯有真實的苦難,才能使人們不去抱有幻想,直麪人生;也為有與苦難搏鬥,才能是人經受住菜枯的命運。為人之所以稱之為為人,就是因為他們的生涯往往是長期飽受磨難的,身心常常遭受到悲慘命運的折磨。然而正是吆喝一切的憂患才促使他們成功,才造就了他們的偉大!

1858年,瑞典的一個富豪人家生下了一個女兒,然而不久孩子就染上了一中無法解釋的癱瘓症,喪失了走路的能力。然而那女孩並沒有灰心,一直努力着。在一次次地從輪椅上站起又一次次地摔倒在地上後,她竟然成功了,她終於能獨自站起來了!從此,孩子的病便痊癒了。女孩長大後,又忘我地投入到文學創作中,儘管她經理了許多難以想像的挫折與磨難。最後終於成為了第一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她就是茜爾瑪?拉格蘿芙。就像梁啟超所説的:患難困苦,是磨鍊人格的最高學府,他們之所以被稱為偉,不僅僅只是因為他們的一生是苦難的。真正的偉大則是他們勇於、敢於植棉曲折、苦難的人生的精神。夜種精神就好比一隻大手,緊緊地握住了名譽的咽喉,是生命的為大得以展現,是生命的價值得以昇華!

這精神就應該是我們所尋找的吧!這精神也應該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吧!有了這種精神,我們定能衝出黑暗;有了這種精神,我們定能走向成功!

《名人傳》800字讀書筆記7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題記

面對挫折和磨難,人要麼在孤獨和痛苦中死亡,要麼不屈不饒的抗爭。

讀過《名人傳》我才真正明白什麼是偉大,什麼叫偉人。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意大利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儘管他們的事業不同,貢獻不同,所處的時代和國家也不同,但他們都是各自領域裏的偉人。他們在肉體和精神上經歷了人生的種種磨難,卻為創造不朽的傑作貢獻了畢生的精力。他們在挫折和苦難面前,並沒有被擊垮,他們選擇了抗爭,與命運抗爭到底。

但如果這三位名人採取與現實稍微妥協的態度,就會極大的改善他們的處境。米開朗琪羅只知道工作,卻不肯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貝多芬與資助他的朋友絕交,使自己陷入困境;托爾斯泰放着舒適的日子不過,卻一心想到森林裏去修行。這些做法難道不是自討苦吃嗎?

不!絕不是!他們只不過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在生活,你也許認為生活中充滿了鮮花和歡樂,人生來不是為了吃苦的,但是人在一生中難免會遇到磨難。在磨難面前,有的人選擇了放棄,從此掉進萬丈深淵,永無翻身之日;但是有的人則選擇了抗爭,儘管這條道路很坎坷,但是他們毅然前行,為自己的命運而戰鬥。

貝多芬在生命的末日寫出了不朽的《歡樂頌》;米開朗琪羅直到臨終前幾天還整天站在塑像前,終於留下了傳世的傑作;托爾斯泰則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下定了擺脱貴族生活的決心。由此可見,他們是在經歷了超越常人的磨難之後才成為偉人的。人們常説“苦難是最好的鍛鍊,也是最好的大學”,《名人傳》便最好的詮釋了這兩句話,它把偉大的心靈獻給受苦受難的人們,使他們的心靈得到的安慰,使他們重新振作,為自己而奮鬥,為明天而抗爭。

對於書我可以這樣形容,沒有了書,我就像失去了一位從小玩到大的摯友,形單影隻;沒有了書,我成了被困在缺氧的池塘中的魚,奄奄一息;沒有了《名人傳》,我不再做夢,思想開始僵化,頭腦開始空白,生活中只剩下了黑和白。《名人傳》不單單是一部名人的傳記,更是我們青少年的好夥伴,好老師。它為我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它教會了我如何去戰勝挫折的打擊,如何擺脱黑暗的陰影,如何為自己創造燦爛的明天。

《名人傳》800字讀書筆記8

暑假的時候,我讀了一本名為《名人傳》的書,作者羅曼·羅蘭在書中主要敍述了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意大利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三位名人苦難和坎坷的一生,謳歌了他們與命運頑強抗爭的崇高精神。其中,使我觸動最大的人物是偉大的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貝多芬出生於貧寒的家庭,父親是男高音歌手,性格粗魯,愛酗酒,母親是個女僕。貝多芬本人相貌醜陋,童年和少年時代生活困苦,但他表現出了非凡的音樂才能,他的父親產生了要他成為音樂神童的願望,成為他的搖錢樹。他不惜打罵貝多芬,迫使貝多芬從4歲起就整天沒完沒了的練習羽管鍵和小提琴。

1792年12月貝多芬離開了故鄉波恩,前往音樂之都維也納刻苦學習。可之後貝多芬的聽覺越來越衰退。他的感情也因此而終結。但是這時貝多芬正處於創作的極盛時期,對一切都無所顧慮。在受到世人矚目的同時接踵而來的是最悲慘的時期:經濟困窘,親朋好友相繼離散,耳朵也已全聾,應對生活苦難,貝多芬並沒有屈服,而是靠自我的努力,扭轉了維也納當時輕浮的音樂之風,同時創造了世界頂級音樂寶典,他堅強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使我深受感動、敬佩萬分。

“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這又使我聯想到中國西漢時期史學家司馬遷《史記》的編撰過程,前蘇聯作家保爾柯察金《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創作歷程,當代張海迪身殘志堅的刻苦學習精神,等等這些人的經歷不僅僅印證了這句詩詞,更在感召和激勵着千千萬萬的一代代有志者。

當然也許我們為之付出了很多努力,但不能一時得到什麼回報,此時的你,千萬別灰心喪氣,相信:奮鬥就有收穫,也許我們沒有到達理想的現實,可畢竟我們收穫了一段精彩的人生歷程,其實歷難也是人生的一筆財富,與命運抗爭的精神至上光榮。

是啊,命運應是掌握在自我手中的,不管你的身體在遭受着如何的痛苦,不管你的命運有多麼坎坷,不管你的人生充滿多少風風雨雨,只要你能努力戰勝自我,那麼完美的未來便會在不遠處向你招手。人生務必有拼搏,有奮鬥,才可能取得成功。這便是我讀了《名人傳》所感悟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