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學反思>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5篇

教學反思 閱讀(1.53W)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鳥的天堂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5篇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

《鳥的天堂》一文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一樣景象,說明大榕樹的繁茂奇特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名副其實,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讚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一、課前的匯入,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我透過引導談話,讓學生結合自我的生活經驗,說說“天堂”是什麼樣貌的。聽到這個話題,學生們顯得很興奮,都舉起了小手。學生的回答是“天堂是快活的”、“天堂是完美”、“天堂是幸福的”……我進一步引導:“讀了這個課題,你想提出哪些問題?”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稍做思索,又紛紛舉手,爭先恐後地提出了一些問題:“鳥的天堂”指什麼?“鳥的天堂”是什麼樣貌的?“鳥的天堂”在哪裡?“鳥的天堂”裡有什麼?鳥在鳥的天堂裡過很快樂嗎?“鳥的天堂”是怎樣構成的?……學生自我就帶著疑問走進了文字。

二、課中品讀體味,深入感受課文資料

《鳥的天堂》一文資料寫的十分美,語言也十分美,作者的感情全身心的投入,情也美。課文描述了兩次到鳥的天堂看到的美麗:景象榕枝繁葉茂,眾鳥歡樂歌唱。作者以樸實優美的語言、鮮明的動靜比較手法,讚頌了這自然景觀,生動地描繪了這株大榕樹是“鳥的天堂”,從而讚歎了我國南方水鄉自然環境之美。

在表現榕樹生命力之美時,這樣寫道“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那裡如果去掉“似乎”變成寫實,就顯得不真實了;如果換成“我覺得”就把感覺和景物截然分開,語氣平淡。“顫動”如果變成“湧動、跳動、顫抖”,就不能把綠葉富有生命力的特有精神狀態準確地刻畫出來。“似乎、顫動”傳神地把當時作者的感受、聯想融入於景,具有“物我兩忘”的心態,意境深遠,妙不可言。寫榕樹的葉子亮麗,又反客為主,寫成“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葉子對人的吸引力太大了,讓人不得不看,榕樹的生命力可謂強矣。

第二次去看榕樹,寫群鳥嬉戲,“到處是鳥聲,到處是鳥影”,極言場面之廣大。從聽覺寫“聲”,從視覺寫“影”,寫影比寫鳥本身更能體現當時的熱鬧紛繁。用“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撲翅膀”。充分寫出形態的多種多樣,生動形象,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三、有感情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能夠使學生的思想得到昇華,並能更加深了對文字的理解。在朗讀描述大榕樹和鳥多的段落時,讓學生邊讀邊想象榕樹的樣貌以及鳥多的場面。為以後的作文打下基礎。

一堂語文課,從問到讀、從讀到想、從想到說,無不顯現出學生強烈的學習願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站在育人的高度審視教學,要對學生的一切發展負責。把課堂還給學生,把課堂作為學生學習自身活動的良好發展環境,在課堂上重情感教育,重習慣培養,重學法指導,重思維訓練,堅持這樣做,就能使學生終身受益,必定有利於他們一生的發展。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2

《鳥的天堂》一課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一樣景象,說明大榕樹的繁茂奇特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名副其實,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讚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學前,我深挖課文中的環境教育因素,明確了“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的原因:其一,是因為生態環境好(榕樹很大,很茂盛,周圍是河流,氣候適宜。);其二,是因為這兒的人好(農民不許人捉它們。)同時生態環境好又有人為的因素。在教這篇課文時,我是這樣做的:

一、課前查詢資料,初步感知生態美。

課前查詢資料有效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用心性,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變其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學生透過查閱資料,瞭解到巴金先生寫作的《鳥的天堂》原文,鳥的天堂所在地,鳥的天堂是怎樣構成的,構成的原因,構成的時光,老百姓是怎樣保護它的,以及作為保護區和遊覽勝地,鳥的天堂的此刻的情景。同學們對鳥的天堂瞭解地越多就越喜歡這鳥的天堂,這就為下一步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知識和情感基礎。同學們所查詢的資料不是獨自享用,而是和其他小夥伴交流分享,這樣他們的知識寶庫又有了新的資料,頭腦中初步建立了這樣的概念:鳥的天堂是美的,這美是人為的創造出來,只有人與自然和諧共存,才能創造生態美。

二、課中品讀體味,深入感受生態美。

《鳥的天堂》一文資料寫的十分美,語言也十分美,作者的感情全身心的投入,情也美。然而這一切的美的根源是來自於生態環境的美!為讓這美的生態圖深深地根植於學生的內心深處,引導學生圍繞問題主動地進行探究就成為關鍵。

三、課後練習,延伸綠色教育。

課後練習是課堂學習的延伸,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來延伸綠色教育:畫圖或寫段導遊解說詞來表達自我對“鳥的天堂”情感。透過完成練習,資料、課文再一次地在學生的頭腦中再現,“鳥的天堂”優美的環境成了學生讚頌的資料,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印入學生的頭腦。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3

巴金的《鳥的天堂》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文中描述動靜結合,韻味十足,遣詞造句精妙準確,表達感情充沛細膩,的確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的佳作。而這篇文章的重點是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一樣景象,表現了大榕樹的龐大、茂盛,以及鳥的天堂的熱鬧景象。所以在教學中我著重引導學生感悟作者這兩次所看到的景象。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悟理解文章的主要資料。

一、初步設想

這篇文章層次清楚,學生理解起來也十分容易,所以我採用與

學生交流以的方式開始。首先介紹一下作者巴金,然後讓學生自由讀文,談一談你對鳥的天堂的印象。教師介紹鳥的天堂的資料。第二步讓學生再閱讀課文說一說鳥的天堂的特點,總結出樹很大、很茂盛,鳥多等特點。第三步讓學生再讀課文,畫出表現這些特點的句子或詞語。然後讓學生帶著這些感情去讀,讀出他的特點。第四步總結作者的寫作方法,瞭解這樣寫的好處。

二、課堂成功之處

1、重視朗讀訓練這是本課一個較成功之處,主要採用自主朗讀,談感悟的方法。同時《鳥的天堂》這篇課文語言質樸,意境優美,感情真摯,很適合學生自我去體會,去領悟。我抓住寫樹和鳥的幾個重點段落的閱讀,從“分”到“合”,讓學生充分感受“樹”和“鳥”互相依存的融洽關係,感悟大自然中無處不在的整體和諧性,使學生實現了一次人文精神的昇華,進一步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尊重學生,發揚民主,張揚個性,把更多的空間和時光讓給學生,讓學生自我去揣摩,去感悟。因此,我這樣引導學生學習:

(1)、抓段落,談感悟。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說說鳥的天堂給自我的感受。在領悟作者兩次所看到的景觀時,又讓學生閱讀其中的重點段談感受。在交流中,去再現生機勃勃的大榕樹,去再現鳥兒在枝頭歡唱,去感受美的畫面、美的韻律、美的語言、美的生命、美的情感。

(2)抓品讀,促感悟。這是一篇訓練學生朗讀的好課文。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品讀”。當學生領悟到了景觀的美之後,再讓他們感情朗讀,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對照畫面讀等多種形式,進一步促進學生對美的感悟。

2、《鳥的天堂》一課寫得極有畫面感,因此,這一節課中所運用的多媒體教學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學生感悟到了榕樹的美后,讓他們觀看榕樹的畫面;學生感悟到了鳥的熱鬧場面後,再播放畫面,這些都對學生的情感感悟起到了很好的襯托作用,個性是最後的情景朗讀讓學生對整個鳥的天堂有了更全面和準確的感悟。

3、同時,在教學中我又抓文字空白,引導學生去想象。“為什麼這個地方會成為鳥的天堂”,引導學生聯絡實際,聯絡上下文去理解,想象,這一問題的探討也讓學生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得到了提高。

三、不足之處

《鳥的天堂》一文也是學習寫作方法的好範文,抓特點,對葉子的細膩描述、動態描述、靜態描述等等,我的課堂上缺乏了對領會表達方面的指導,同時有些方面領悟的不夠全面,沒有讓學生深入領會榕樹的遠觀的美,沒有重視好學生對作者表達方法的領悟,最後一句話由於時光原因沒有及時引導學生去領悟它的標點符號的不一樣用意。

四、幾點反思:

1、備課務必要深挖教材,越細越好,上課時心裡越有數。

2、課堂上要滲透對寫作方法的指導,為寫作課打好基礎。

3、重視引導學生對錶達方法的領悟。

4、要重視引導學生透過重點語句中的重點詞語去感情朗讀。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4

《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佳作。課文描寫了兩次到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榕枝繁葉茂,眾寫歡樂歌唱。作者巴金以樸實優美的語言讚頌了這自然景觀。首先,在教學中引導同學運用網路這個資訊渠獲取資料、運用資料,提升同學學習的興趣。時代飛速發展,資訊科技衝擊著我們的生活。教學要創新,首先要緊隨時代步伐。在學習課文時,同學不只渴望瞭解作者,更想身臨其境去看一看那榕樹、那鳥。網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為課堂教學插上了翅膀,同學的實踐能力、想象能力、發明能力得以不時激發。其次,多媒體組合,優化課堂教學。這樣,不但使教學媒體更加簡潔,便於操作,而且使閱讀教學效果得到優化。這一系列媒體的使用,既直接為同學理解課文起了輔助作用,又有效地創設了符合課文原意的特定情境,激發了同學學習興趣。

語文課上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課文自身就有語言形式上的美,並從中可以展開想象,感悟作者美好的感情,並結合生活實踐受到沒的感染,培養了審美的情趣。這節課中同學感受到了動物間以和人與自然間的和諧統一的美,感受了巴金豐滿的情感,培養了發現美、感受美的樂趣。使同學實現了一次人文精神。教學中將同學引入了物我同一的境界。我既是樹,你既是鳥,樹鳥相互欣賞,形成整體。最後,在課堂中倡議同學充沛朗讀,自主體會,獨立創作,力求體現主動參與,合作互動的教學境界。提高同學的學習能力,培養同學的人文素養。但由於教學時間調空不當,致使同學在讀文時讀得不夠充沛,後面的自主感悟、換位整合沒有充沛展開,使同學未能淋漓盡致的表達自身的感受。今後,我應倍加努力鑽研、探索、提高自身素養。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5

巴金的《鳥的天堂》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文中描寫動靜結合,韻味十足,遣詞造句精妙準確,表達感情充沛細膩,的確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的好文。而這篇文章的重點是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表現了大榕樹的龐大、茂盛,以及鳥的天堂的熱鬧景象。所以在教學中我著重引導學生感悟作者這兩次所看到的景象。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悟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1、重視朗讀訓練 這是本課一個較成功之處,主要採用自主朗讀,談感悟的方法。同時《鳥的天堂》這篇課文語言質樸,意境優美,感情真摯,很適合學生自己去體會,去領悟。我抓住寫樹和鳥的幾個重點段落的閱讀,從“分”到“合”,讓學生充分感受“樹”和“鳥”互相依存的融洽關係,感悟大自然中無處不在的整體和諧性,使學生實現了一次人文精神的昇華,進一步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尊重學生,發揚民主,張揚個性,把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讓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

2、《鳥的天堂》一課寫得極有畫面感,因此,這一節課中所運用的多媒體教學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學生感悟到了榕樹的美后,讓他們觀看榕樹的畫面;學生感悟到了鳥的熱鬧場面後,再播放畫面,這些都對學生的情感感悟起到了很好的襯托作用,特別是最後的情景朗讀讓學生對整個鳥的天堂有了更全面和準確的感悟。

3、同時,在教學中我又抓文字空白,引導學生去想象。“為什麼這個地方會成為鳥的天堂”,引導學生聯絡實際,聯絡上下文去理解,想象,這一問題的探討也讓學生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得到了提高。

《鳥的天堂》一文也是學習寫作方法的好範文,抓特點,對葉子的細膩描寫、動態描寫、靜態描寫等等,我的課堂上缺乏了對領會表達方面的指導,同時有些方面領悟的不夠全面,沒有讓學生深入領會榕樹的遠觀的美,沒有重視好學生對作者表達方法的領悟,最後一句話由於時間原因沒有及時引導學生去領悟它的標點符號的不同用意。

幾點反思:

1、備課必須要深挖教材,越細越好,上課時心裡越有數。

2、課堂上要滲透對寫作方法的指導,為寫作課打好基礎。

3、重視引導學生對錶達方法的領悟。

4、要重視引導學生通過重點語句中的重點詞語去感情朗讀。

《鳥的天堂》一文的教學反思

十多年的國小語文教學經歷,使我深深地體會到:國小語文難教、難學,它不如數學那樣答案唯一,學生只要弄懂了算理,就做出來了。語文,有的東西,本來就“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所以,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引下,我進行了一些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應用,將所學的一些對自己教學有用的東西應用於自己的語文教學中。本期,我調入青腰,聽了本組教師的說課、上課,感到有啟發,現在我以《鳥的天堂》一文為例,寫下這篇反思,希望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國小語文教學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學生不斷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我們知道:學習方式的核心是思維方式,思維方式關係到人的生活方式。今天的學習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我們要致力於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6

為期一月的課堂教學比武結束了。告別了“鳥的天堂”,巴金的心情是留戀,而我心裡更多的卻是遺憾。“遺憾是殘缺的美吧!”我想。我也常對學生說,人生中總是免不了遺憾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遺憾中辨析得失,將遺憾減少到最少。的確,當我一次次反思著這堂課,回味著這份遺憾時,卻覺得,不只是遺憾了!

【得意】

我以為,在課前我已做了充分的的預設,我甚至有點得意。因為,我在教案上不僅將每個環節的時間調控精確到分秒,還將學生可能生成的東西也羅列了下來。比如說,談話匯入環節中:“聽了我的敘述,你們有什麼問題嗎?”這個問題丟擲後,我預設了學生有這麼幾個回答:那麼大的地方怎麼會只有一棵樹呢?那個島在哪兒呢?那個地方叫什麼名字?然後針對每個問題,我將採取不同的出示課題的方式。很幸運,預設和生成是吻合的。

再比如,備課過程中,我自己對大榕樹的“枝上又生根”很不理解,通過查詢資料我瞭解到了是榕樹的生理功能──氣生根在起作用時,覺得很不可思議,於是,我把這些資料整理成一個補充知識,設計了一個“你知道嗎”教學環節,做在了課件上,打算在學習這個句子時由學生質疑得出。學生在課堂上果然提出了這樣的疑問,我很順理成章地將小知識呈現出來,解決了疑問。

【意外】

到這裡為止,課堂生成就如一部手機的廣告語──一切盡在掌握。但是,“課堂是動態的藝術,是極具現場性的,是一個即時性的舞臺”。說得真的一點沒錯,在要求學生說說初讀課文後對課文的印象時,一個學生給了我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和諧。

之前,我預設了好多的答案:“美”,“神奇”,“充滿活力”或是“人間仙境”,但都不如那份“和諧”來得更為貼切。可是,當時的我只是以一句:“說得真好”就搪塞過去了,因為我的腦子來不及對這個詞作出反應。來不及反應那就不不反應了!這是我的一貫伎倆。

其實,那真是一個絕妙的詞語,在我的第二課時中,作為補救,我和學生圍繞“和諧”,挖掘出了榕樹之所以旺盛的祕密:因為榕樹的根和土是和諧的,小島的水和樹是和諧的;我們挖掘出了鳥之所以快樂的原因:因為人與鳥是和諧的,鳥與樹是和諧的。

這麼多的和諧才是使得那個小島成為了“鳥的天堂”,而如果我們期待更多的“人間天堂”,就要努力去營造和諧,這不也正是現在這個社會所追求的一種境界嗎?這份意外的收穫讓我和學生對這“人間樂園,鳥的天堂”,更添了一份深刻的理解。

【遺憾】

可是當時,我們都錯過了。

對於我,我錯過了一次精彩的生成,錯過了一個可能出現的課堂亮點;對於那位學生,她錯過了一次展示自己的良機,錯過了對自己獨特感悟的肯定,錯過了被所有同學讚賞甚至崇拜的可能;而對所有的學生來說,更是錯過了一次對文字魅力的深刻感受,錯過了對和諧課堂的親身經歷。其實,在課堂上的一瞬間,我是想對這個詞進行追問的,但是,學生可能做出的回答卻讓我忐忑不安。

因為在我的預設中,現在還只是初讀課文,我的顧慮是:萬一她把我想講的和盤托出那我這堂課可怎麼上?還有,我知道我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本來就很多,我的教學進度本來就很緊,這些都不容許我對這個生成進行再追問、再生成。你看在這短暫的一個念頭中,就有八個“我”字。看來,遺憾並不是偶然!

【思索】

這次遺憾,讓我看到了自己作為教師,在教學機智上的缺憾。面對預設外的生成,我缺少隨機應變的能力,這是教師必須具備的一種教學才能和素養。當然這一素養的提高不可能是一蹴而蹴的,需要我從各方面去努力。而更重要的是,我看清了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並不如自己一向認為的那樣民主平等。在學生的生成和預設的教案之間,我選擇了後者。看來,我還是無法從課堂的主宰者這個高高的

階梯上走下來,無法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

有人這麼闡述如今教師在課堂上的地位──平等中的首席者!的確,隨著新課程背景下教學開放性的增強,學生在課堂上質疑、反駁、爭論的機會勢必大大增多,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時刻關注著學生不斷變化的學習需要,去尊重他們的即興創造,珍視他們的獨特生成,並能把這些作為推進課堂程序的重要資源,來靈活調整教學重難點。

“平等中的首席者”不僅僅是一句“你喜歡讀哪段就讀哪段”“你想怎麼讀就怎麼讀”能詮釋的;“平等中的首席者”應該成為教師心中一把恆久的尺,教師要用它來衡量自己的課堂角色,真正用它去把握“學生自主”和“教師主導”之間的平衡。

當教學過程不只是忠實地執行課程計劃的過程,而且是成為師生共同開發課程、豐富課程的過程後,課程才可能是動態的、發展的,教學才會真正成為師生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

【尾聲】

如果說,課堂是個藝術的舞臺,那學生就是這舞臺上的舞者。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舞臺上的每一個人都能在最佳的狀態下盡情發揮。如果我們能夠在課堂上敢於直面發生於瞬間的鮮活學情,順應學生的需求,巧妙地轉化為一種難能可貴的教學契機,那麼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就將是一片更為廣闊的舞臺空間,而我們也就能走出生成的遺憾,去演繹無限的精彩。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7

《鳥的天堂》是我國著名作家巴金的名篇,是一篇蘊含著豐富人文內涵的文章,不但文筆優美,而且包含哲理:只要人類尊重自然,大自然就會給人類以豐厚的回報。

成功之處:

本文抓住了“點面結合描寫景物的方法”“點面結合的描寫是寫景文章的常用方法。”本文作者就能巧妙地運用這一方法。如,作者在描寫群鳥活動的場景時,運用了兩個“到處”和三個“有的”對群鳥活動的情景進行了總體的描述,讓讀者有一個整體感受,這就是對“面”的描寫。在此基礎上,作者重點描寫了一隻畫眉鳥,把它的姿態與叫聲刻畫得生動逼真,這就是對“點”的描寫。那麼,怎樣才能在寫景時做到點面結合呢?如:寫柳樹,首先對柳樹在四季的變化上都有不同美的感覺。春天的柳樹“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夏天的柳樹“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這可以說,是對柳樹總體的描述,也就是“面”的描寫,這樣的例子學生已掌握了不少“美麗的校園”“秋天的田野”“家鄉的小河……”

不足之處:

1、小組間交流、配合不夠。小組交流時,對問題的研究還不夠深入,運用語言的能力也有待提高。另外,老師對學生的作品指導、評價力度不夠。

2、朗讀既是理解課文的基本手段,又是獲得語感及審美情趣的方法,如果能結合網路提供的畫面多一些配樂朗讀,就可以促進學生產生用聲音再創情景的更大欲求,從而對語言文字有更深的感悟。

改進措施:

這篇課文的教學過於注重這種模式,而在必須程度上忽略了感情朗讀,以及對某些重點句子的體會。對於文章作為遊記的寫作順序也未能清晰的交待。看來,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用心性,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也需要兼顧其他務必的教學程式,否則就會因此失彼,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這是屬於課堂調控方面的潛力,也是需要加強的地方。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8

這是一篇老課文,對於我來說很熟悉。但是,我從來沒有這麼認認真真地備過課。因為認真,我對課文的瞭解更深了。

1、學生的預習較好。如:生字的認識、詞語的朗讀、找多音字,對不懂的詞語的理解等等吧,預習很到位。

2、很多學生能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當中來。今天上課,出現了從未有過的景象,尤其是,我問道:“作者幾次去了鳥的天堂?”很多同學爭先恐後地舉手,我抑制不住內心的興奮。原來,講課很多時候需要適合學生的方法、方式,尤其是需要鼓勵性的方法。

但,也存在較多的問題。

1、學生回答問題,不夠完整,語言組織能力較弱。簡單的問題打得還算可以,但回答較長的問題時候,就不知道怎麼去回答。尤其是,第二課時的有些句段的理解談自己的感受時,會語無倫次。所以這方面,我得練練。

2、在課堂上學生的自主性體現不夠好。本來學校提倡學生自主性學習,但課堂上,還是老師的說為主,這樣以來,很多學生會吃“現成飯”,從而“撐破肚子”,學會了懶惰,有了頭腦生鏽的景象。

總之,我的課堂上有了學生的“足跡”了,我會慢慢地滲透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從而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質量!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9

巴金先生《鳥的天堂》這麼美的文章,“讀”就是破文的途徑,巴金深情地向人們展示了自然界的完美,在教學時,我注重了激發學生主動探?學習的意識,讓他們說自我所知,訴自我所悟。第一節課,我沒有運用其他教學手段,直接領讀了三遍。學生讀書的興致很高,學生透過讀被大榕樹的美麗所感染,被眾鳥紛飛的熱鬧場面所吸引,學習效果較為理想,簡單樸實的語文教學方式“不一樣形式的讀”使課堂成了真正的語文課堂——讀書的課堂。透過朗朗的讀書聲,課堂活了,學生思維活了,學習的知識也自然活了,學生在“讀”中獲得知識,這種知識是紮實的,因為本文字身就用語平實,讀來優美動人,從學生作業上看,還是不錯的。

在教學中,本人也著重在閱讀、寫作方法等方面作了些伏筆。

一走進文字背景與主題。“天堂”某些宗教指人死後靈魂居住的極樂世界,常用來比喻幸福完美的生活環境。“鳥的天堂”文中指大榕樹。我國南方的大榕樹適合於鳥兒生活,稱得上是鳥兒的“樂園”。本文記敘了著名作家巴金和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景色。吸引激發孩子們將目光投向鳥的天堂,一齊欣賞美麗的南國風光,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也生動地描述了傍晚靜態的大榕樹和早晨群鳥活動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任何一篇文章在讀的時候都就應不放一難,鼓勵學生在閱讀文章時,一般要抓住作者的思想感情,但國小生常常又抓不住,這是為什麼呢?不是學生閱讀潛力欠缺,主要是作者思想感情不是直白地寫在紙上,而是包含在具體的語言文字當中。比如,“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一句不僅僅僅是在寫葉子的翠綠,明亮,更蘊含著對綠葉偉大生命力的讚美之情。再如“朋友說那裡是‘鳥的天堂’有許多鳥在這樹上做巢,農民不許人去捉它們。”在讀該句時,不但要讀出農民對鳥的保護,還要體會到作者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讚美,因此,在讀文章時,必須要透過語言文字型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0

本文是巴金的作品,“鳥的天堂”指的是一株500多年樹齡的古榕樹,位於廣東省新會市南部馬村天河的一座小島上。榕樹的樹冠大得出奇,籠罩著18設畝左右的河面,獨樹成林。乘小艇從近處看,枝藤交錯,猶如一座森林,從遠處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綠洲,景色奇特迷人。大樹上棲息著成千上萬只各種各樣的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鶴和灰麻鶴。1933年,巴金到新會訪友路過此處,寫下了膾炙人口的《鳥的天堂》由此而美名傳揚。

這麼美的文章,“讀”就是破文的途徑,巴金深情地向人們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在教學時,我注重了激發學生主動探穵學習的意識,讓他們說自己所知,訴自己所悟。第一節課,我沒有運用其他教學手段,直接領讀了三遍。學生讀書的興致很高,學生通過讀被大榕樹的美麗所感染,被眾鳥紛飛的熱鬧場面所吸引,學習效果較為理想,簡單樸實的語文教學方式“不同形式的讀”使課堂成了真正的語文課堂 ——讀書的課堂。通過朗朗的讀書聲,課堂活了,學生思維活了,學習的知識也自然活了,學生在“讀”中獲得知識 ,這種知識是紮實的,因為本文字身就用語平實,讀來優美動人,從學生作業上看,還是不錯的。

在教學中,本人也著重在閱讀、寫作方法等方面作了些伏筆。

一 走進文字背景與主題。“天堂”某些宗教指人死後靈魂居住的極樂世界,常用來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環境。“鳥的天堂”文中指大榕樹。我國南方的大榕樹適合於鳥兒生活,稱得上是鳥兒的“樂園”。本文記敘了著名作家巴金和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景色。吸引激發孩子們將目光投向鳥的天堂,一起欣賞美麗的南國風光,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也生動地描寫了傍晚靜態的大榕樹和早晨群鳥活動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朗吉弩斯說:“美的文詞就是思想的光輝。”帶著這種思想去感悟心語。如“一棵榕樹 一片林,鳥在林中當主人。”“走進鳥的天堂,那美麗迷人的南國風光撲面而來,滿眼蓬勃的綠意,生機無限;滿樹歡樂的鳥兒,縱情歌唱。”這樹與鳥,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令人怦然心動。願我們所有的人都能將這份美好珍藏在心底,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熱愛生命,珍惜生命。

二 提煉寫法,閱讀妙筆

本文抓住了“點面結合描寫景物的方法”“點面結合的描寫是寫景文章的常用方法。”本文作者就能巧妙地運用這一方法。如,作者在描寫群鳥活動的場景時,運用了兩個“到處”和三個“有的”對群鳥活動的情景進行了總體的描述,讓讀者有一個整體感受,這就是對“面”的描寫。在此基礎上,作者重點描寫了一隻畫眉鳥,把它的姿態與叫聲刻畫得生動逼真,這就是對“點”的描寫。那麼,怎樣才能在寫景時做到點面結合呢?如:寫柳樹,首先對柳樹在四季的變化上都有不同美的感覺。春天的柳樹“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夏天的柳樹“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這可以說,是對柳樹總體的描述,也就是“面”的描寫,這樣的例子學生已掌握了不少“美麗的校園”“秋天的田野”“家鄉的小河……”

要能掌握這點,那就必須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對景物的總體進行描寫,然後抓住代表性的景物進行細緻刻畫。這樣,筆下的景物才能既有整體感,又有細膩、生動。如:描寫秋天的果園,首先要將果園在秋季裡碩果累累,香氣四溢,色彩濃郁的景色加以概括描繪,給人一種整體感受,然後抓住重點進行細緻描寫,這樣就做到了點與面的有機結合。

二 在語言中讀作者

任何一篇文章在讀的時候都應該不放一難,鼓勵學生在閱讀文章時,一般要抓住作者的思想感情,但國小生常常又抓不住,這是為什麼呢?不是學生閱讀能力欠缺,主要是作者思想感情不是直白地寫在紙上,而是包含在具體的語言文字當中。比如,“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一句不僅僅是在寫葉子的翠綠,明亮,更蘊含著對綠葉偉大生命力的讚美之情。再如“朋友說這裡是‘鳥的天堂’有許多鳥在這樹上做巢,農民不許人去捉它們。”在讀該句時,不但要讀出農民對鳥的保護,還要體會到作者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讚美,因此,在讀文章時,一定要透過語言文字型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 綜合學習與反饋

鼓勵學生積累有關寫鳥的詩句。(略)

上完本課還是有收穫的,同時我也反思了,用魏先生的話來講:一個老師,要緊的不是忙著用某種教法去否定另一種教法,而是要像蜜蜂一樣,在教法的百花園中到處採集於自己有用的花粉,回來以後釀造自己課堂教學的蜜。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1

今天上午,聆聽了鞏教師的《鳥的天堂》一課。老師嚴謹的備課、上課態度,紮實的語文功底,環環相扣的教學流程,讓我眼前一亮。

這堂課是巴金先生的名篇,其對大榕樹的描寫尤為精彩。教學時,鞏老師恰恰抓住了教學的重點。雖然在授課的呈現上還不是很突出,但是對剛參加工作的老師來說,也是難能可貴的,與老師極高的語文素養不無關係。鞏老師對字詞、課文關鍵詞句的處理頗為用心,突出了教學的重難點。在初讀環節,教師設計了三個問題,有字詞的,有理解題目的,有對課文整體內容的把握的,體現了課標中中年級教學的理念。對字詞的處理上,教師遵從學生的認知規律,讓學生找出易錯的字,進行細節的指導,尤其是對多音字“不可計數”中“數”,“應接不暇”中“應”的指導,看得出來,老師進行了認真的字詞備課。在學習“榕樹”的部分,教師抓住了關鍵詞“一株”,“簇”“堆”等,讓學生體會關鍵詞表情達意的作用,既關注了課後題,又體現了課標的理念。非常好。如果能讓學生結合字詞,充分感受這些詞語的精妙,並用自己的朗讀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可能效果會更好。畢竟名篇需要精細研讀。

雖然鞏老師的課堂上還有些需要推敲的地方,但是老師虛心求教的態度讓我看到了教壇冉冉升起的新星。正向校長推薦的小視訊《永不放棄》中,展現的那樣,如果堅持去做,一定會在語文教學之旅上收穫最美的風景。

評課時,也聆聽了其他老師的智慧,比如對重點詞語的理解的方法上,對關鍵詞句的標註上,對重點段落的指導朗讀上,對學生合作學習的關注上等等,也讓我頗受啟發。教學在互相學習中共贏。教無止境,喜歡每次聆聽帶給自己的意外驚喜,感謝上課的老師,感謝評課的老師。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2

如何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這是很多老師所頭疼的,然而在《鳥的天堂》這堂課的學習活動中,我班的學生學的特別投入。這是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的一堂語文課。

首先,我通過引導談話,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天堂”是什麼樣子的。聽到這個話題,學生們顯得很興奮,都舉起了小手。學生的回答是“天堂是快活的”、“天堂是美好”、“天堂是幸福的”……等學生稍平靜了一些,我說:“我想小鳥在天堂裡一定也過得很幸福很快樂吧!”同時我板書了課題《鳥的天堂》。讓學生讀了課題之後,我進一步引導:“讀了這個課題,你想提出哪些問題?”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稍做思索,又紛紛舉手,爭先恐後地提出了一些問題:“鳥的天堂”指什麼?“鳥的天堂”是什麼樣子的?“鳥的天堂”在哪裡?“鳥的天堂”裡有什麼?鳥在鳥的天堂裡過很快樂嗎?“鳥的天堂”是怎樣形成的?……

在解答學生提出的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我先讓學生完成自己能解答的問題。有些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能回答說:“鳥的天堂是一棵很大的大榕樹”、“鳥的天堂在廣東省新會縣環城鄉天馬村前的天馬河中”、“有許多鳥在鳥的天堂裡過著辛福快樂的生活”……有些問題學生能合理地做出解答,有些問題學生回答不夠全面。對此,我把學生提出的問題稍加整理,然後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文中找出有關語句,經過小組合作討論,全面、合理地解答問題。

問題是學生自己提出來的,學生解答問題的慾望非常強烈。於是,學生帶著問題開始閱讀課文。在閱讀過程中,我發現學生讀得非常認真,非常投入。有些學生獨自閱讀、獨立思考,有些同學閱讀課文再討論交流,合作學習。只見學生一陣是讀書,一陣是用筆在書上點點畫畫,找出了有關詞句,一陣又是默默思考;有的學生在書上相互指點,有的在滔滔不絕地陳述著自已的觀點,有的在補充他人的敘述,也有的在爭論著……

時間一分分地過去了,學生從提出問題到思考、討論問題、到組織語言,解答問題,每一個環節都做得那麼認真,那麼投入。

最後在全班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在老師或同學們的補充幫助下圓滿地解答了每一個問題。

就這樣,通過學生的問、讀、想、說,基本上理清了文章的主脈,把握了本課學習的主要內容。

這堂語文課,學生學得如此投入。

通過對這堂課學習的反思,我對語文課的學習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德國教育學家福祿貝爾說過:“兒童有著強大的驅動力,教師的任務是管理和引導學生,把他們的驅動力用於值得從事的活動中。因此,教師應當為他們自身活動創造環境”。

首先,教師要善於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導談話,激發學生的這種強大的驅動力,培養學生學習情感。“天堂”這個話題,是快樂的話題,是美好的話題,這也是學生感興趣的一個話題。從說“天堂”開始,學生就對本課的學習產生的興趣,就有了積極投入、主動學習的潛在意識。因此學生在讀課題《鳥的天堂》時思維就活了起來,隨後才能提出一些合理的問題。本來學生對自己設計的問題總有著濃厚的解答問題的願望,也就是學生把通過閱讀解答自己提出的問題當成是值得從事的活動,比起教師提問讓學生解答來學生更願投入自己強大的驅動力。這正是本課學生能積極投入學習活動、主動探索的主要原因。

當然,學生有了參與活動、探究學習的興趣,教師還要重視學法指導和能力的培養,要適時地引導學生能抓住文中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內容,並能用自己的語言較全面,合理地描述問題的結果,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學生陳述自己的見解時,教師要對學生的描述予以肯定,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語文的自信心,但更重要的是教師要有技巧地幫助學生把自己的見解描述得更具體,更有理有據,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如,指導學生說出通過“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應接不暇”等詞語說明大榕樹裡的鳥很多,通過“有的……有的……有的……”說明鳥在這裡生活得很快樂。也就是說鳥的天堂裡有許多鳥,它們過的很快樂,很幸福。這也是把大榕樹說成是鳥的天堂的主要理由。說到為什麼大榕樹會成為鳥的天堂時,學生不但說出了大榕樹成為鳥的天堂的原因,也能結合本地實際,說出了“我們也要保護環境,讓我們家鄉有更多的鳥的天堂。”多麼美好的願望啊!

這堂語文課,從問到讀、從讀到想、從想到說,無不顯現出學生強烈的學習願望。看到一張張求知的小臉,教師又怎能打斷學生的學習活動呢?教師要站在育人的高度審視教學,要對學生的一切發展負責。把課堂還給學生,把課堂作為學生學習自身活動的良好發展環境,在課堂上重情感教育,重習慣培養,重學法指導,重思維訓練,堅持這樣做,就能使學生終身受益,必定有利於他們一生的發展。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3

相同的文字,面對不同的學生,教學內容的取捨有變化。這是我在執教了《鳥的天堂》之後的感悟。

因為接手新班,集體中的成員來自五年級各個班級,在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有的不會讀書,有的不善思考,有的根本沒有接觸過批註式閱讀法。面對這樣複雜的現實情況,我必須放慢腳步,帶著孩子欣賞沿途的風景,在進行略讀課文《鳥的天堂》的學習時,關注學情,有的放矢展開教學。

我首先檢查了學生對《鳥的天堂》的預習情況,有了欣喜的發現。學生在引領下,已經有了文字寫作的意識,他們開始關注表達,關注作者如何有序地書寫。在預習時,他們找到了表現時間順序的詞句,對文字的段落進行劃分。知道了讀書要從整體入手,關注內容,有了對文字脈絡梳理的小嚐試。在品詞析句時,學會關注修辭的精妙與疊詞的運用,寫下讀書發現。但是對於文字細微處的發掘,問題意識仍有待培養。

有了對學生學情的把握,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進一步發現語言美。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將提出的問題進行交流,一同甄別。大家在討論中發現了有些問題本身很淺顯。如“為什麼起初是靜寂的,後來忽然起了一聲鳥叫?為什麼我們要繼續拍掌?”這樣的問題一讀就懂,沒有探究的價值。“為什麼第一天經過鳥的天堂沒有看到一隻鳥,而第二天看到了很多鳥?為什麼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為什麼說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相比之下,這些問題更有利於對文字的深入學習。提問題要提像這樣值得探討、有深度、有價值的問題。

怎樣提出有探討價值的問題呢?我們進行了熱烈的討論。首先要沉下心讀書,找到自己的疑惑處。不能流於表面,為提問題而提問題。其次要學會確立的重點句段,從中尋找問題點。最後,要做一個有心人,善於發現文中有價值的問題。

為了培養學生敏銳的捕捉能力,發現文中的精妙處。在學習“大榕樹”時,我鼓勵孩子們學會從看似平常的字眼中尋找精彩。圍繞“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中“臥”字欣賞,抓住“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中“堆”字品味,對“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中“叫、飛、撲”展開想象。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而我努力依據學情,教給學生科學的方法。在問題意識的浸潤中,伴隨著思考前行,在讀、悟、思中掌握學習語文的金鑰匙。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4

今天,我帶領六三班學生學習《鳥的天堂》一課。這篇文章文質兼美,巴金先生深情地向人們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一直以來,我對這篇文章情有獨鍾,因而自認為備課備得很充分,無論是對作者的遣詞造句,還是表達方法的運用,都有了較深刻的理解。在教學時,我注意激發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意識,讓他們說他們所說,訴他們知真情。一節課下來,雖然沒有藉助多媒體圖文並茂、聲色俱全的優勢給學生傳播課本知識,但學生學習的興趣依然盎然,或許是他們被大榕樹的美麗所感染,被眾鳥紛飛的熱鬧場面所吸引,學習效果很好。我為課改以來這種生動活潑的課堂而興奮。

就在這節課臨近尾聲的時候,一位平時不太愛發言的學生——————王勇生高高地舉起了他的小手,隨即他的旨意令我驚訝、令我困惑,但更多的是令我欣喜:“老師,讀完眾鳥紛飛這段我有一點不明白,文中說,我們把手一拍,便看見一隻大鳥飛了起來,接著又看見第二隻,第三隻。第三隻的後面為什麼用句號而不用省略號?一般情況我們多是使用省略號的。”我隨著他得質疑向書中的段落看去,清晰的句號展現在我的眼前。當時我的腦子“嗡”的蒙了,“為什麼?為什麼?”我心中不斷地問自己,並在腦子中拼命地想著怎樣回答這個問題。說實話我教了七年六年級,也就是這篇課文就教了七次了,但我從來沒有注意過這個小小的標點符號,更沒有想過為什麼這樣用。無奈之下,我又把這個問題有拋給了學生:“王勇生的這個問題提得很好,誰能幫他解答一下?”聽到我的問話,教室裡鴉雀無聲。這時我多麼希望有人幫我解這個圍,並且在心中盤算著如何收場。課堂靜默了數分鐘後,一隻小手意意思思地舉起來,又放下,又舉了起來。我想趕緊抓住這根救命草,可定眼一看,這不是吳帥嗎?頓時心中好大一片失落。他的語文學習成績幾乎沒有及過格,作業經常不完成,是令我頭疼的學困生,難道他會有什麼好的答案?但又不能打消他的積極性。於是我示意他來回答:“老師,我是這樣想的:作者他們把手一拍,便看見一隻大鳥飛了起來,接著又看見第二隻,第三隻。我想這三隻鳥是一個一個的出現的,他們看得非常清楚,也就數了出來。而後來他們繼續拍掌,樹上變得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這說明緊接著第三隻出現的不是第四隻,第五隻,而是好多隻同時出現在作者的眼中,這些鳥不是一隻一隻出現的。因此,我認為在這裡用句號比用省略號更合適。”我的眼睛隨著他的回答而睜大,我的神情由懷疑轉為驚喜。我心中不禁暗叫道:多麼精彩的解答呀!同學們也發出了讚歎聲。

下課了,我的心中相吃了冰涼薄荷一樣清爽,那股痛快勁無與倫比。這精美的課堂尾聲足足使我興奮了一整天,並且逢人便講。這節課成為本學期我最難忘的時刻。

反思:

一、學習方式的轉變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課程的學習觀倡導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改為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正是學習方式的轉變,才有了《鳥的天堂》這一課教學的精彩片斷。如果還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上聽老師講,啃教科書,死記硬背,問一答一,我大概永遠教不到“為什麼用句號”這個問題,因為我的腦子中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學生又如何會知道呢?而正是“自主、合作、探究”新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中的運用,才使課堂活了,學生思維活了,學習的知識也活了。學生在多元互動中獲得了老師教也教不到的更廣闊的知識。

二、學生學會發現問題,課堂教學更精彩。

本節課如果沒有王勇生問題的提出,這節課會失去很多光彩。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的學習活動應該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而學生問題的提出正好是他們主動參與學習、個性需求的表現,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要求,啟發引導學生髮現問題。發現一個問題要比解決一個問題更有價值,更能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真真正正成為學生的主人,真正實現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增加學習的興趣和樂趣。

三、尊重相信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成為天才。

新課程價值觀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什麼是好學生,怎麼衡量和看待學生。以往,我們把成績優秀、聽老師的話的學生視為好學生。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真得靜下心來思考這個問題了:吳帥同學成績不好,作業經常不完成,這隻能是他某一方面的差距和不足。這節課上他的精彩表現難道能說他不是一個好學生嗎?因此,我們應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給每個學生展示自我、獲得成功的機會。在課堂中發現學生的優點,培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學會肯定自己、展示自己,使每個學生都成為健康發展的人,成為天才。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5

從整個的課堂效果來看,這樣的教學設計比較的死板,這也是造成學生不能積極參與的最主要的原因。首先,在感受榕樹之大的時候,用的時間稍微多了一些,在課堂上,我對時間的感應能力也降低了,這是幾年前從沒有遇到過的問題。這導致最後一個環節,理解雙引號的用法沒有處理而留做了課後思考。感受榕樹之大,“從課文中找一找,哪些地方寫出了榕樹之大?”我想應該給學生留兩三分鐘的時間,讓他們在書上找一找,並做簡單地批註,然後再做交流,可能更會節省時間,也能使學生真正進入文字。

另外一個反思,就是引導學生身臨其境的技巧。無論是什麼樣的文章,讓孩子們眼前有物,把孩子帶到現場都是理解文字的重要方法,這節課首先在我眼中就沒有大榕樹,沒有眾鳥的歡騰,沒有美,沒有情,當然也沒有引導學生真正地進入情境,真實的課堂出現一些問題很正常,這堂課很不錯,可是沒找到感覺的課,怎能算是成功呢?學生沒有真正用心地參與,沒有碰撞的火化怎能算是不錯呢?

課堂上無痕的引導,教師深厚的基本功……我努力,我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