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情感作文>牽掛作文>

【推薦】牽掛作文彙總7篇

牽掛作文 閱讀(1.77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牽掛作文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推薦】牽掛作文彙總7篇

牽掛作文 篇1

風,依舊是昨日的風;還是原來的我。只是歲月悄然流過記憶,卻在成長的旅途中揹負著思念,時光漂泊了你昔日的身影,淚水搖碎了完美的回憶,一切宛如昨天,咫尺卻在天涯.多少個無眠的夜,任憑淚水傾瀉般瘋狂的泉湧;多少次守侯在窗外滿天的繁星,記憶裡不斷的浮現你昔日天使般的身影;多少次在夢裡與你相遇,我們躲在被窩裡竊竊私語……這一切的一切,都只因為在天國的你!

在你離開的日子裡,我放任軟弱侵佔了整顆心,開始了孤單漫長的思念,默默地迎來又送走了無數個白晝與黑夜.即使時光的無情會把一切碾碎於塵埃之中,我仍然在思念,思念我們曾經一起走過的日子,思念我們埋藏在在記憶花田裡的歡聲笑語,於是,風中都了一份突然而至的牽掛,牽掛的是在天國的哥哥,你是否安好?

總以為眼淚是音符,傷痛是記錄,笑過痛過之後只剩孤獨,可但淚水滑過手心,才發覺你的臉是如此的清晰.原來思念比忘記更痛苦.於是,淚水衝破了最後的防線,深藏的暗湧越來越明顯,只是你再也不會看見.雖然你已經不再在我身邊,但記憶裡還是遍佈了你微笑的臉.沒有你的日子裡,我一直找不到堅強的原動力.即使到現在,我依舊沒有學會堅強,依舊會在迷惘中苦苦追尋你的身影.

零亂的思念隨落葉的漂逝而塵封,命運的殘酷讓我哭過,掙扎過,我始終相信,有一個天藍色的彼岸,一個沒有憂傷,沒有淚水的地方,我相信哥哥會在天藍色的彼岸裡得安寧.於是,我把思念折成飛機,寄給星星,請它們把它送到你手裡,告訴你,無論天涯海角,你都是我心中永遠的牽掛,牽掛你的人是我!

牽掛作文 篇2

硃紅色的大門,古拙裡透著莊嚴,昔日輝煌不必言說;兩邊各一隻石獅,也仍舊威風凜凜。一切與書中、夢中並無二致。

我與父親踏上泰州的土地,為著這一座不太有名又太過有名的雕花樓。隔著不遠的距離,在宿處的窗前,我久久凝視:聳構巍峨,重簷翼館,青垣環繞,溢彩流光。透過悽風苦雨,隔著歲月之河,我知道它候我已久。

次日,清晨微涼,我興味盎然,意欲看個真切。我暗暗慶幸,沒有如茫茫眾生錯過這樣一座依舊翻修的古樓。

時間尚早,樓中游人寥寥,只能靜聽自己的腳步,在長廊間迴響,從漫漶到清晰,又從清晰走向漫漶。

紅木雕刻沉穩又雅緻,帶著點淵博學士的大氣,又溢位閨閣小姐的矜貴,連路過的風都放慢了腳步;雕紋精細繁複,轉筆內卷收刃處均無劃痕,臘梅含苞傲立,柔軟的芙蓉花舒捲婉約,恍如隔世散古香,耽於其中,不可自拔。第一縷陽光穿過鏤空的“四君子”,壽桃,蝙蝠,石榴,牡丹。千百年前的美好祝願與新生的燦烈陽光混合出澄清的金黃,穿透心扉。

步入庭院,透過漏窗觀賞青翠欲滴的成林松柏,簡約而厚重;倚在漢白玉雕蓮欄杆前看水波微漾,幽靜自得。你如何相信這是經烽煙戰火後整座樓損傷最嚴重的地方?你如何相信,在這裡,展翅欲歸山林的杜鵑曾斷了翅膀;娥娜似仙子的蓮花曾折了花瓣跌落湖中,驚起點點浪花再不見蹤影?如今,她安臥,靜好!

樓裡的遊客逐漸多了起來,人們拍照留念,觸控那些我不敢觸控的紋飾——歲月的創傷,然後驚起一陣嘖嘖讚歎。然而,終究,他們的目光只迷戀於奢華而精細的雕紋,或許,於他們而言,此外無須牽掛。最後他們轉身離去,沒有停留。偶有步履匆忙的,撞著我肩膀,連“對不起”也懶得出口,人已經走遠。

時至中午,有人早已去了大半。父親也在游完一圈後,攜著相機回了旅店,留我一人閒逛。我的思緒流回百年前,暮然想起或許曾經在書房會有整齊的朗朗讀書聲,樓上的深閨小姐們一面繡著女紅,一面互相調笑,纖細的聲音間或摻雜著銀鈴般的笑聲;窗外柳樹上,趴著一隻蟬,拉長了音調念“知—了—”,悠哉地甚至有氣無力。簷壁伏一隻四腳蛇,眼睛眨也不眨,只偶爾吐一下舌芯子,彷彿與靜謐賽呆。

毗鄰雕樓的菜館的熱鬧如水般蔓延,嘈雜、喧囂令我不安。難道那遠久年代的呢喃已經被逐漸忘卻了嗎?難道這畫棟亦雕樑已不再被如今的都市牽掛了嗎?難道我們都忘了自己的先祖曾為了什麼悲慟至聲撕喑啞?

日影西斜,我繞過雕蓮花柱和圓雕雀替,心裡計較著:雕花樓在明清至民國年間悄然屹立;抗戰時,毀壞嚴重;解放戰爭中國民黨一百軍十九師駐紮樓中,傷害再次嚴重;最後是期間的“破四舊”,觸目驚心。

在中國建築歷史上,雕花樓立身並不算早,尚且如此;更遑論莫高窟,紫荊城,避暑山莊,嶽麓書院……它們無一不浸潤著曾經鼎盛和今日苦難。是否唐的紛奢大氣,宋的灑脫豪放,元的婉約粗獷,明清的精緻小巧……都與這眼前的青磚白瓦、雕欄古檻一併斑駁朽爛了?無論如何,它們的歷史足以寫一篇恢弘詩篇,如今卻少人記掛。

天井對面的雕花樓內隱約傳來軟糯稚嫩的聲音。我走近駐足,透過雕花纏枝花紋,看到十來歲的少年在給略小一點的孩子們講些什麼。講些什麼呢?也許講雕花隔扇上的三國戲文,也許講俞伯牙和鍾子期的高山流水,也許講漁樵耕讀,也許講中國的未來文化傳奇。

他們的身影在淚水中暈開,我甚至來不及多想他們清亮的眼眸中藏著些什麼。是過去還是未來?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還是新的承繼和開拓?餘暉把我們的影子拉的好長,好長。又有誰,在守護深處,因我們的牽掛而會心一笑?

牽掛作文 篇3

夢想,潛移默化在每個人的生命中,不曾疲憊,不曾停下。青春,將夢想托起,將思想點燃,將熱情釋放。我,把夢想的珠子串在青春的鏈子上,送給自己。

站在人生的第一個十字路口,我開始幻想我的青春,憧憬我的夢想,尋找我十六歲特有的青春夢想。

在會考臨近的前夕,我們每天忙於家和學校之間,徘徊在痛苦與快樂的邊緣,在這倒計時的時刻。悄悄地在心底種下一顆種子,等待它開花,結果的一瞬間,那顆種子叫夢想。我們為了它綻放,只有拼搏,有時無奈,望著天邊的彩虹又去追逐心中的夢想,

想起在一個六月,無論樹下刻著誰和誰的名字,承諾著“友誼長存”的誓言,或曾經手拉手地暢談心事,卻也許終究抵不過拉著行李箱在校門口你往右走,我向左走的場景。心裡便多了一份感傷。但我堅信蝴蝶不經歷蛻變的痛苦,就沒有翩翩起舞的倩影。流行不劃過天際,就不會有燦爛的摩擦,更不會有它獨特的價值。我們只有經過青春的洗禮和暫時的告別才會帶夢想更加堅定,對未來更有信心。我不怕孤單寂寞,不怕淚水墜落,我要飛越世界這是我對自己勇敢的承諾。也許在未來的路上只有自己,即使路上佈滿津薊,但我們依舊會堅定信念勇往直前,也許在痛苦失意時會有淚水悄悄滑落但是擦乾眼淚後,我們必須重拾信心向前衝,也許成績不如人意,但是我已經努力過,我無悔。

堅持最初的夢,幸福一定會在轉角等候,七色的彩虹點燃心中悸動。無論我們經受過多少打擊,遭受過多少挫折,但是千萬不要放棄,我堅信,風雨過後必定是彩虹,那是我們就像浴火重生的鳳凰,堅強,勇敢,無所畏懼為了自己最初的夢想奮鬥。人生和成績無關,但卻與夢想緊密相連,似有所悟的哼起那首耳熟能詳的歌曲“閃耀的夢照亮你和我,化成幸福的彩虹,張開翅膀天地任我瘋湧,穿越絕望堅定的翱翔綻放無限的笑容,青春夢想屬於你和我。因為我們青春,我們年少,就做了一個又一個奢侈的'夢,儘管這些夢與我們有些遙不可及,但正因為我們是初生牛犢,就註定對未來無所畏懼。我要在我十六的天空中盡情地放歌,高唱我的青春,唱出我的夢想,譜寫我青春與夢想的華美樂章。”

青春夢想屬於你和我。

牽掛作文 篇4

讓我最難忘的是母親的牽掛。母親的牽掛,就像雨後空中那道彩虹,絢爛多彩;母親的牽掛,就像炎炎夏日的陣陣清風,給你帶來陣陣涼爽;母親的牽掛,又像那爬滿牆頭的密密麻麻的青藤,剪不斷,理還亂……

小時侯的我,身子瘦得簡直像一根藤兒,面板黃得勝過那燒焦的蠟。鄰居們常拿我開玩笑,說我過不了幾天就可以用來喂螞蟻了。母親的心無時無刻不牽掛著我的身體,她帶著我,一次又一次地徘徊在醫院的門口,儘管每次檢查的結果都是一切正常,從沒查出過什麼毛病,但母親卻仍然放心不下……

我漸漸明白了,母親想用她那粗糙的雙手為兒子摘下星辰,挽住月亮,但她是不能的;母親想用她那勤勞的雙手給兒子帶來歡樂,留下溫馨,那卻是可能的;我的母親,不正是在用她那雙溫暖的手默默地為她的兒子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情嗎?

雨,靜靜的下著;夜,黑暗又漫長。我走在清冷的大街上,任那冰涼的雨滴打在我的身上。同學們有說有笑地分享著考試後的喜悅,而我的心卻早已同這冰涼的雨一樣,變得冷冷冰冰,失去了活力。一次失敗的考試、一塌糊塗的考試,回家怎麼向父母交代呀?

恍恍惚惚中我便到了樓下,樓梯口站著一個人,昏黃的燈光映照著的是那張熟悉的臉,那副和藹的笑容。“你看你,衣服都溼透了,感冒了怎麼辦?這麼大個孩子了,還不會照顧自己!”母親心疼地接過我手中的書包。挽著我走上樓去,“對了,這次考試成績怎麼樣?”“我……我……我對不起你們……”我聲音哽咽了,母親愣了一下,拉著我坐下來,然後拿起卷子,幫我分析錯誤的原因,原來都是因為粗心造成的。

母親嘆了嘆氣,說:“孩子,你一定要改掉粗心的毛病,吸取這次的教訓啊!”我與母親的目光相對了,我能夠感覺到母親的目光裡多了些期待與鼓勵。看著無情的歲月在母親的額頭上刻上的幾道五線譜,我哭了,望著母親那張歷經滄桑的臉,我真的哭了,但這淚卻因為母親的牽掛而變得甜甜的……

母親的牽掛,就像夏天的甘霖,深深地滋潤著我那乾涸的心田;它是心靈的閃電,精神的昇華;母親的牽掛,更是我成長的階梯,它引導我腳踏實地的邁好人生的每一個步子,它幫助我度過生活的每一道難關!

牽掛作文 篇5

年的歲月,是真的夢,是夢的真,也是記憶中讓人流淚的溫馨……

從很小時候開始,那搖晃的木椅即是我的最愛了。那木頭彷彿是一位病入膏肓的老人,散發著一種令人熟悉的親切氣息,吱吱喳喳地抱怨著天氣的陰溼和寒冷。似乎就是這個時節,風中還夾雜著早春的微涼,雨水中仍裹挾著冬末的纏綿,綠色還未漫上林梢,可枯黃卻已滾下山頭。潮溼的霧氣暈開了我最初的記憶,輕輕的,甜甜的,那彷彿是一面鏡子,流轉著天空的微藍與兩顆緊緊貼在一起的心。

我的祖母總是緩緩地把我抱在她的懷中,坐在椅子上搖來搖去,淺唱著舊時的童謠,有時候,我們會一起看著天,看一片片雲的消融與新生。那時的我,彷彿就是祖母心間的雲,被慈詳的天空緊緊握在手心,生怕這朵雲消失了,飄走了。小時的我,不懂什麼是愛,只知道祖母總是牽著我的手,我也總是牽著她手中的溫暖。

歲月的白霜在祖母的青絲上開出了一朵朵晶瑩的小花,衰老的足記亦在她臉上留下了蹤影。而我,卻長大了,不願再躲進她的懷中,不願再被那矮矮的牆隅束縛,於是祖母的手又拉住我的手,一起去領略世界的精彩。我看到了透映在水中斑駁的雲翳,見識了“江天一色無纖塵”的壯闊。我看到了暈染在天邊紫紅的晚霞,欣賞了“漫山黃葉伴殘陽”的遲暮。可是無論我身在何處,祖母的手總是牽著我,帶著我,儘管我在漸漸長大,而她卻慢慢變老……

終於,我長大了,不再需要溺愛與寵愛,不再需要無時無刻的陪伴。我很少有時間再牽祖母的手了,或許是繁忙的學業遮住了許許多多我身後的人,身後的事,再細膩的關心彷彿也被送上了記憶的閣樓。

生活的蒼白沉澱在每個人的心靈,尤其是在祖母的心頭。她的白髮越來越多,而嘆息也越來越多了,她總是說“人活一輩子是為了什麼?”我不知也不願想,絲絲縷縷的月光在漸漸的黯淡,路邊的樹影在漸漸蜷縮,在樹葉的深處,在黑夜的盡頭,這聲追問成了我心中的死結。

我常常感到一陣陣辛酸,為祖母,也為自己。為什麼時間在我們之間相反的走著?為什麼歲月可以拉遠我們的距離?

或許夜晚的寒冷是為了朝露的清鮮,消散的雲朵是為了能夠讓小草啜飲到幸福的甘霖。不論是這樹木或是椅子,它們都會老去,但它們都有共同的根,共同的血脈以及彼此間默默的牽掛,所以它們不會死去。

或許祖母的問題也早已有了答案,人活著就是為了牽掛自己所愛的人,為了讓這段溫馨永遠流淌在心田,世世代代的浸潤著雕琢了千年的牽掛。永遠鐫刻在心間,芬芳如故……

牽掛作文 篇6

牽掛實在是一種令人琢磨不透的情感。

牽掛別人也許使你工作分心、職場失意,或許也會使你因為牽掛落筆寫下感動世人的文章,得到另一種收穫。也許會令人的感性和衝動過分膨脹,使人失去理智,做出後悔一生的事情,也會教會你如何正確控制自己的感情。

有個小故事,女主角叫小麗,在雜誌社工作,前些日子她男朋友跟別人跑了,離開的時候就只說了一句對不起,原因是自己的母親生了重病,急需錢財,必須找一個足夠有錢的女人,卻不曾記得雙方曾經的付出,那男人當然說走就走,小麗卻仍然割捨不下,儘管其他同事用出渾身解數,也無濟於事。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小麗工作單位的老闆卻說趕緊化悲情為動力,快快工作,聽起來很絕情對不對?

沒人懂得老闆的意思,只是照做。很快,小麗為了逃避這些情感上的瑣事,將自己所有對男友的念念不忘,對他的無盡牽掛寫成了一篇文章,一戰成名,感動了很多跟她有相似經歷的人,為雜誌社賺取了很多錢財,可謂名利雙收。小麗也發洩夠了,不再頹喪。同時,也開始有了不少條件優越的追求者。

倒是小麗男友得知後,恬不知恥地又跑回來了,口口聲聲說道:“你也是因為我當初對你的絕情才有現在的成就的,我們複合吧。”答案當然是拒絕,沒有女人會接受這樣一個男人吧。小麗說:“保持聯絡,你我也算朋友一場吧,男女之愛就算了。你的母親得了重病,我也會盡力幫助的。”

小麗男友失望而歸,其實他還餘情未了,他開始思念從前那些美好的日子,越想越覺得現在自己的處境是多無奈。就這樣,純粹的牽掛、一點點不捨經過人類邪惡的慾望混雜起來變成自私的佔有,散發出陣陣黏膩腥臭。

幾個月後,小麗男友受小麗之邀參加她的婚禮。在婚禮現場,他做出了也許這輩子都難以釋懷的事情,他大發雷霆,彷彿把幾個月沉積的埋怨和殘留的念想全部爆發出來,大聲斥責新娘新郎,這的確讓每一個在現場的人不滿。

從此,小麗和他斷絕來往,而他也杳無音訊。

同樣是牽掛,控制好了能成為動力和智慧,控制不好就成了積怨。

牽掛作文 篇7

家是港灣,幼年的時候是父母的呵護,長大了是鄉愁的牽掛,年老的時候是頤養的寄託。人一次次地離家,家總把一根線拴在你的身上。

第一次離家是在四十年前的高中畢業,正值上山下鄉的年代,十七歲的年齡,來到離家二百里地外的一個林場,當了一名知青。年少的你,對家的概念還很模糊,送行的隊伍敲鑼打鼓,母親望著你在流淚,你絲毫沒有感到那份沉重,猶如脫離羈絆的鳥,渴望新的天地。林場的生活很艱苦,每天很早起床,到十幾裡地外的苗圃採集小樹苗,背到高高的山上,開墾種樹,直到傍晚天黑才能回到宿舍。每天做著重複的事,雖然單調,可年青人聚在一起充滿著生活樂趣。那時有的是力氣,每天往返二三十里地,從不覺得累。也有的是飯量,一頓可吃上一斤米飯,沒有菜,泡上一碗紫菜湯就能下飯。為了節省兩塊錢的路費,幾乎半年才會回一趟家住上兩三天。臨走的時候,父母會把家中不多的“好吃”的東西放到你的行李中。在那四五年的時光中,青春伴隨著年輪的增長而逝去。

第二次離家是在三十多年前,揣著一份大學錄取通知書,獨自一人帶著重重的行李來到京城。要遠行了,父母既高興又擔憂。畢竟在那個年代,能到京城讀大學是一件讓人羨慕的事,父母的臉上掛著喜悅。可是當那座大學遠在兩千公里之外,父母又怎能毫無牽掛呢。你不懂,還是年輕,雖然讀書依然單調,但你感受著自我的快樂,沒有憂愁。你會把遇到的困難不加粉飾地寫在一封封家信裡,卻不體諒親人的擔憂。母親擔心北方天冷,不知有暖氣,讓你帶上兩床厚厚的棉被,又擔心你吃不慣麵食,把節省的全國糧票給你寄來,讓你去換點米票。快到放假了,就是父母的期盼,早早把回家路費郵來,囑託你路上注意安全。

第三次離家是在二十年前,你有了自己的小家,原來的家變成了“老家”。你不能像過去那樣勤地回家了,可你長大了,心中有了牽掛。面對新的生活,有對妻兒的照顧,也有對父母的思念。儘管父母說什麼也不缺,但你還是會給父母寄去錢和需要的東西,你會在電視裡關心那裡的天氣,囑咐他們,天冷了要加衣服,天暖了可以出來走走。有一天,有了電話,有了手機,到了休息日和節假日,你一定會送去溫馨的祝福。臨近春節,你開始惦記著買回家的車票,你會哄著妻兒跟你回家,你會隨著回家的大軍一路向前,無論路途多遠,無論多麼辛苦,當你踏進家門,迎接你的總是父母的笑容。

第四次離家是在八年前,因為工作調動,在一個沒有準備的日子,帶著茫然,你離開了已經熟悉三十多年的地方,步入一個新的“家”。忽然間,你感受到曾經生活過的地方是那樣值得留戀,那裡有你一起學習的同學,有一起共事的同事,有很多很多的朋友。新“家”的人對你很好,讓你減少了生疏,慢慢地融入其中,於是又有了新的朋友。你努力工作,傾注自己的智慧和情感,“家”人給了你又一次人生轉折的溫暖,你與他們一起商議工作,一起舉辦活動,一起出國交流,一起分享成功的樂趣,一起共擔面對的煩惱。你沒有再想到離家,因為這裡就是你的家。

第五次離家……人過不惑之年,你已經有了惰性,有了深深的牽掛,可是你或許還要離開你不想離開的家。你又一次想起了余光中先生的詩,“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酒一樣的長江水/醉酒的滋味/是鄉愁的滋味……”。人一生中總是在離家,有的是為生活和學業,有的是不得不,心中的鄉愁家情,何時能永遠駐留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