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體裁作文>讀後感>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000字

讀後感 閱讀(9.24K)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0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000字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000字1

一直對三毛懷有一份獨特的情感,大抵是心下羨慕有人可以活得如此灑脫不羈,愛她對待生活的態度,一直尋求自然與單純,從臺北到德國,從撒哈拉到美利堅,她的一生似乎都是一個傳奇。

對於三毛所有作品都是鍾愛的,如果一定要選擇,那還是會選擇撒哈拉里的三毛。在這本書中詮釋著她對沙漠的眷戀,貧瘠的大沙漠在她的眼中充滿了無窮的誘惑。她勇敢的拋棄了繁華都市生活來到大沙漠,迎接她的卻是黃沙滾滾,風聲嗚咽的惡劣環境,水源奇缺,物資匱乏。還有那置於大墳場的破舊沙土房:狹窄簡陋,沒有傢俱,沒有床,頂上還有一個大窟窿......但是這一切都沒有打退三毛。三毛的這份堅持讓我有了很大的反思,在教學中是不是應該多一份堅韌,少一分惱怒呢?這段故事記敘著她與荷西的幸福,記錄著瑣碎的煩惱、憂愁與快樂,同時也帶給我從未體驗過的沙漠風情。三毛說她第一次見著撒哈拉,像見到了久違的故鄉。

我想曾經甚至是現在,有很多人因為《撒哈拉的故事》,愛上沙漠,開始對流浪產生憧憬。從她的小說中,我感受到了一個遙遠而又新奇的世界,我可以想象出她在沙漠裡一步一步行走的模樣,可是在現實中,我們不曾想象過一個現代人在荒涼的沙漠裡,過的會是怎樣一種生活。一定不是像她所寫的那樣浪漫,一定會有許多艱辛和阻礙,而她居然憑著一時的衝動就拎著少少的行李去了撒哈拉,所以我讀懂了三毛對於沙漠的渴望,是內心洋溢而出的一種對生活超逸不俗的態

度,她的浪漫奇想總是可以為枯燥艱辛的沙漠生活製造無限情趣,就連痛苦也好似扎著蝴蝶結的。我們的課堂又何嘗不需要趣味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呢?在三毛的筆下,她還原了一個女人的本性-----天真,熱情,心中充滿了愛與感恩。她就是這樣一個女人,和自己心愛的人遠離故土,來到一個貧瘠,甚至是落後的地方,卻從未對生活失望,我不知道是什麼信念支援著這麼一個瘦小的身軀。也許正是因為不知道和許多的無法解釋,才會使我會心生羨慕。

人們常說,文字如人,三毛的文字,向來都是質樸,感人的。閱讀她的書,彷彿你是在跟她交談,而不是在讀她的書,就像別後的友人在向你訴說著她遠行的故事,不加任何修飾。看的時候舒服,放下時卻是如此的感動。

三毛曾說:“如果選擇了自己結束生命這條路,你們也要想得明白,因為在我,那將是一個幸福的歸宿。”我想往往過於追求完美,追求理想化的人,容易選擇決絕的方式去達到超脫和昇華的境界。可是不管怎麼說,她一直都在追求她生命中定義的完美與幸福,正如她自己所說:生命的過程,無論是陽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嚐嚐是什麼滋味。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000字2

很小就聽身邊人提起過三毛的一些事蹟,但卻從未提起興趣閱讀過她的書籍。直到最近,因時常夢到學生時代的美好時光,腦海也總是想起一位好友曾總跟我提起的《夢裡花落知多少》,於是打算好好拜讀一番。但看到很多讀者都有提到,如果不瞭解三毛與荷西的愛情,恐怕無法對它有更深的體會。於是,便先開啟了《撒哈拉的故事》之旅…

這本書,帶著我走向了神祕的沙漠,不僅讓我瞭解了你與荷西美好而不失真實的愛情模樣,更讓我第一次猶如管中窺豹一般,看到了一點點沙漠裡的人情事態。也才知道,你的夢,原來在那塊貧瘠的土地上。

荷西不是一個浪漫而有錢的闊少,撒哈拉不是一個美麗怡人的景區——與世隔絕,白天酷熱,夜晚寒冷,不是我們所幻想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般的詩意,而是一個殘酷、落後、骯髒、寂寞、蒼涼、貧乏得猶如天地洪荒般的原始社會。沒有水,撒哈拉威人身上用布包裹著,散發著濃濃的體臭;沒有知識,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幾歲;沒有文明,以為相機就是收人靈魂的不祥之物;沒有平等與自由,沙漠上的黑人,只要被捉來綁上1個月,就世世代代成了奴隸;更沒有天理,善良而美麗的沙伊達最後一絲不掛慘死的情形,完全猶如魯迅先生筆下那個封建禮教“吃人”的社會一般,令人可怕得窒息……

然而,你依舊懷著一顆熱情的心,在這裡與荷西安定了下來。

你將原本破爛不堪的小屋佈置成了全鎮最溫馨美麗的家,猶如沙漠中的一片世外桃源;在面對鄰居們總是來隨便拿走自己私人物品時,也能做到不煩不躁,從無氣急敗壞;在面對所有人都覺得黑人就是低人N等的“哈魯佛”髒人奴隸時,你卻願意承受被眾人鄙視的壓力,給予他們力所能及的幫助;在用相機記錄下遊牧民族的生活形態被誤解是收走了她們的靈魂時,為了不給她們留下心靈的創傷,你沒有過多的解釋和嘲笑,而是將膠捲曝光在了陽光下,那一刻,她們的笑容也如陽光般燦爛……

你說:“這裡有什麼吸引我?天高地闊,烈日風暴,孤寂的生活,有悲傷,有歡喜,連這些撒哈拉威人,我對他們一樣有愛有恨,混淆不清。哎,連我自己也說不清楚。”

是啊,撒哈拉就是這樣一個讓你又愛又恨、裝滿回憶,如果再選擇一次,依舊會義無反顧投身於此的地方。

因為我知道,在撒哈拉那個一切都無比原始落後,彷彿被造物主遺忘的地方,人們依舊有一顆追尋美好的內心,以及作為一個人最純粹的情感和本能——愛。

所以,撒哈拉值得被人嚮往和留戀;撒哈拉的故事,也值得更多人品讀。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000字3

身處在這鋼筋水泥的“網”狀世界裡,正忙於趕路的我們,可曾想象過獨自一人去撒哈拉沙漠中旅行?一片茫茫無垠的沙漠,風一吹,黃沙滿天飛,什麼也看不見。

可就是有這樣的女子,卻有孤身一人前往撒哈拉沙漠的勇氣。三毛,就是這樣擁有獨特魅力的女性。因為一本地理雜誌的吸引,三毛揹著行囊獨自一人走進了撒哈拉沙漠,在沙漠中尋找生活中的真善美。種種奇遇引發了一個個具有傳奇色彩的故事。

在那裡,我們可以從她的口中知道,粉絲叫做雨,小黃瓜可以當竹筍,豬肉乾還能做中藥。我們都能被她的奇思妙想折服,但這也是她在沙漠中生活的情趣。三毛是個懂得享受生活的人,她懂得利用平常的東西去創造不尋常的驚喜。

生活有喜有悲,在感受著三毛快樂的沙漠生活之外,我們不能忽視的還有那一片異域散發出來的神祕氣息。娃娃新娘體現宗教信仰的殘酷一面,婚禮,是在可笑的風俗幌子下愚昧的人們孕育出來的可笑的畸形的產物。“對沙哈拉威人來說,邁向文明唯一的象徵就是自己駕駛的汽車裡,至於人臭不臭,這是無關緊要的”然而面對這樣愚昧的人們,三毛給予的卻是熱心的幫助,她雖然不能接受他們的風俗習慣,但從沒有看不起他們。她用自己的小聰明為他們治病,我們能深深地體會到三毛對當地居民的尊重。

在三毛不顧一切地去沙漠時,朋友都對此不解,但只有荷西默默地收拾著行李,在沙漠中找到了工作,在那裡與三毛開始愛的旅途。最令人感動的是,當三毛一再強調婚後的她還是“我行我素”時,荷西對她說:“我就是要你”你行你素“,失去了你的個性和作風,我何必娶你呢!”荷西默默地追隨,只為實現三毛心中的夢想。對三毛,他矢志不渝,即使她是一個一意孤行的女孩,但也願意隨她在沙漠裡受苦。也正因如此,才有了荒山那一個驚心動魄的夜晚……三毛面對不懷好意的幾個撒哈拉威人,鎮定地逃脫了危險,她沒有離去,而是想辦法拼盡所有的力量營救她心愛的丈夫。在三毛受到死果的詛咒時,荷西一直默默地守護者她因擔憂而變得慌亂。三毛剛搬來沙漠時,荷西毅然地把三毛父親送來的錢存進銀行,他決定要用自己的努力來換取三毛的幸福,即使他每天奔來複去,即使半夜回到家,第二天清早又要趕去工作,他累得讓三毛心疼,但在那一百多公里的路程中包含著他對三毛濃濃的思念。

三毛和荷西,沙漠之間的一點一滴就在她那閒適的文筆下呈現出來。她毫無目的的訴說著生活的瑣事,連驚天動地的愛情裡面,也夾雜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味道。沒有生僻的詞彙,沒有冗雜華麗的鋪述,沒有旁徵博引的巨集大場面,甚至連貫穿故事的主線都亂糟糟的。但感覺她就坐在你對面,與你講著她在撒哈拉的故事。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000字4

早有聽聞三毛的書撼動人心,卻一直不知道選哪本作為開啟她的世界的鑰匙。偶然聽說三毛後期文章如陰霾般灰色,於是選擇了代表著她幸福生活的《撒哈拉的故事》。

書的扉頁是這樣介紹三毛的:“她看到一張撒哈拉沙漠的照片,感應到前世的鄉愁,於是決定搬去住,苦戀她的荷西也二話不說地跟著去了。”我羨慕和佩服這個從骨子裡就散發著一種嚮往自由、不畏流浪的女子,在那個年代,也就只有像她一般有豐富遊學經歷、卻又經歷未婚夫逝世的人才會選擇去撒哈拉沙漠居住,凡塵俗世,困不住她。

幸好她遇到了荷西。“在這個人(荷西)為了愛情去沙漠裡受苦時,我心裡已經決定要跟他天涯海角一輩子流浪下去了。”三毛在《白手成家》中寫道。即使三毛比荷西大八歲,荷西仍然深愛著這個不能受拘束的女子。因為與荷西結為連理,三毛的生活開始安定卻又不平凡的撒哈拉生活。

她描寫了在沙漠中與荷西有趣的婚後生活,就算是普通的做飯和簡單的登記結婚,她都用平實而又活潑的語言告訴我們,她很幸福。即使剛到撒哈拉,他們要為柴米油鹽醬醋茶樣樣精打細算,要親自動手佈置新房時,我感受到的仍然是他們樂在其中,而不是苦不堪言。在和荷西的沙漠歷險和她誤戴“死果”的記敘裡,那種驚魂時刻、生死關頭,她都能用看似簡單的文字娓娓道來,似乎這些事情都與她無關。或許她生來就是文字的駕馭者,能這樣把大漠的狂野溫柔和活力四射的婚姻生活這樣展示在大家面前,也是她的`奇妙所在。

在書中,我更喜歡看三毛描述撒哈拉沙漠裡千奇百怪的人。娃娃新娘姑卡,從一個快樂無憂的小女孩變成問三毛要避孕藥的憂鬱新娘,撒哈拉的結婚風俗實在是粗暴而不通人性。沒有姓名的沙巴軍曹,即使對撒哈拉威人懷恨在心,卻仍奮不顧身撲在地雷上,保護了撒哈拉威的孩子,和十六年前死在這片土地上的弟兄一起長眠。勤懇而老實的啞奴,即使認識了三毛這個朋友,依然逃不過被財主賣掉的命運。還有三毛那群驕傲卻又總是理所當然去借東西的“芳鄰”,讓她在大漠中能有更多“煩惱”,沒有那麼寂寞。一個讓人深愛的地方,無非是有難忘的人或不平凡的經歷,而三毛和她的撒哈拉沙漠,無疑滿足了這兩點。

如果不是荷西的意外離世,或許我們能讀到三毛更多有魔力的、快樂的文字,精彩的撒哈拉生活也是因為有荷西才變成幸福而不枯燥。這樣一個奇女子,一生情路坎坷,即使閱歷豐富也不能彌補她失去摯愛的錐心之痛。此後,她的作品便很少能看到彩色的世界。

她的人流浪了一生,她的心也流浪了一生,若真要讓我給她起一個筆名,我想,“流浪”要比“三毛”更貼切。這位流浪的奇女子,最後帶著她自由不羈的靈魂,繼續在無人之處浪跡天涯。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000字5

書是知識的海洋,力量的源泉,智慧的翅膀,生活的方向盤。讀書使人明智,讀書使人聰慧。我就是一個愛讀書的人,我讀過許許多多的書,然而我最喜歡的還是三毛寫的《撒哈拉的故事》今天我就把它推薦給大家。

《撒哈拉的故事》是一系列以沙漠為背景的故事。主要描寫了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時的所見所聞,與撒哈拉的故事當地相識朋友的故事,每個故事都透露出這個隱忍女子對生活的熱愛和麵對困難的堅定。

《撒哈拉的故事》中的語言是極具三毛特色的。讀《撒哈拉的故事》,彷彿是在與三毛進行一次心靈對話,好似在聽朋友講述動人的故事、深刻的感悟、時而無羈的快樂,令人如入其境。該書中每一篇文章都不求深刻,這就是很多人思考的,為什麼樸素通俗的詞彙在她的筆下就可以如此閃爍著光芒。三毛用語講求淺顯,該書中很難找到生冷怪癖的字眼和拖沓繁長的句子,用詞簡單,盡顯優雅的色彩。這裡所謂的“色彩”,就是三毛獨有的個性魅力,這使她的語言脫離膚淺,上升為獨具特色的個性化方式。三毛透過《撒哈拉的故事》告訴我們,她傳奇般的人生經歷,是一段尋找生活的真諦,追求生命超越的心路歷程。

“曾經的課堂上的大漠黃沙,曾經的夕陽下的哭泣的駱駝,曾經的枕邊的夢裡花落知多少,心扉裡荷西,心扉裡的爛漫女子,心扉裡的愛情嚮往,心扉裡自由流浪的荒漠情結……這些都是三毛賦予我的。”網友撒哈拉的橄欖樹這樣表達三毛對其自身的影響。而這也是她對我的影響,撒哈拉的故事也讓我明白了三毛與荷西的愛情是那麼的多姿多彩,也讓我明白他們的愛情為什麼如此的刻苦銘心,以至於在荷西發生意外離去時,三毛是那麼的痛徹心扉.寫下了這樣的話:“結婚以前,在塞哥維亞的雪地裡,已經換過了心,你帶去的那顆是我的,我身上的,是你。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們。”讀後感·荷西走了,連帶著三毛也走了,而他們的愛情如此深刻的原因,在看完這本書時我找到了答案.找到了是什麼樣的感情讓三毛這個愛恨分明的女子有了像這樣的思念:“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於是形成了太平洋。”

一本書就像是穿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和作者進行的一次心靈上的對話,而三毛作為我最喜歡的作家和她進行一次心靈上的對話讓我感到身心愉悅,看看這本書吧,看看裡面那個愛憎分明的女子的傳奇經歷,看看她與荷西的愛情的日常,我看到這本書讓我有許多感觸,同時也希望這本書可以給你帶來一些感觸和樂趣。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000字6

很早以前就認識了你,很早以前腦海中就時常想象這樣的畫面:夕陽下壯闊的沙漠裡,你穿著一身潔白的連衣裙,一路奔跑,沙粒飛揚……

一片黃色的沙海,沒有水,沒有太多的植物,只有一群為生活掙扎的人們。八歲就出嫁的小女孩,是文明的落後。每天只供應一桶水,是物資的匱乏。居民們沒有見過照相機,是科技的落伍。鄰居家的小女孩偷衣服穿服,是沙漠的悲哀。這些故事都發生在撒哈拉,都是一個風一樣的女子、作家——三毛記錄下的故事……

我欣賞三毛,欣賞她的勇氣。

那裡沒有太多的水,只有那茫茫的一片土黃,遠處偶爾能看見仙人掌挺立在風沙之中,但她能夠拋開繁華的城市來到這貧困的沙漠。那裡甚至沒有傢俱沒有床,但是三毛與她的丈夫荷西就這樣勇敢地迎接沙漠給他們帶來的挑戰。

我欣賞三毛,欣賞她的樂觀。

面對撒哈拉威鄰居的時愉時“搶”的各種騷擾,三毛稱她們為芳鄰,並寫下“感謝這些鄰居,我在沙漠時被他們弄的五光十色,再也不知道寂寞的滋味了。

為了多賺些錢,兩人辛辛苦苦一天打魚賣錢後的收賬單,卻被三毛不小心放到洗衣機裡絞爛了,此時三毛寫道:“我做在浴室門口的石階上,又哭又笑起來”。

三毛與荷西雖然在物質上面是缺乏的,但他們在精神上似是一口永不幹涸的清泉,他們的精神世界是豐富多彩的。

我欣賞三毛,欣賞她的執著。

三毛與荷西大漠深處尋化石,荷西陷入泥漿江險些喪命,兩人拼盡全力終於逃身。在回家的路上,三毛記錄了兩人這樣的對話:“三毛還要化石嗎?”荷西呻吟似的問著我。我簡短的回答他:“你呢?”“我更要了。”“什麼時候再來?”“明天。”

我欣賞三毛,欣賞她對生活的愛。

沙漠生活,困難總是無處不在。三毛要一個人提水,走長長的路去買東西,甚至還要忍受孤獨。可她享受這種在迷茫中自己摸索的過程。正如她所說:“人,多幾種生活的經驗總是可貴的。”

我欣賞三毛,欣賞她的樂觀,欣賞她的執著,欣賞她對生活的熱愛!

我們可以像她一樣,把簡陋的屋子裝飾的可愛又溫馨,裝飾生活,就如改變自己的心情,改變自己的態度,即使鏡子佈滿了灰塵,也要對著它,對著自己微笑。也許這樣,灰濛濛的天空就會變得清澈湛藍,生活就會改變它的軌道,通向一條明媚平坦的道路。但若是仍然自怨自艾,便還是停留在了那條破碎的道路上,一切還是老樣子……

《撒哈拉故事》留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三毛與荷西對於艱苦生活的那份樂觀和與豁達,大漠的孤獨與物質的平瘠反成了兩人快樂的源泉,在這個用金錢衡量幸福感的時代,三毛用自己的故事給我們上了一堂最好的成功學——美的人生就是愛,最愛——自由與經歷。

有一句話使我記憶猶新,“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大沙漠!”,而對於我們而言,每天以樂觀的心態面對世界,就會發現身邊的一點美,從此你的世界將因你而五彩斑斕!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000字7

終於,我合上了這本書,走出了三毛的內心,卻深陷於她真摯的性情無法自拔。她叫三毛,也是我的女神。

我向來討厭這種燥熱的沙漠,就算在我們北方,酷暑與下火般的酷熱也會讓我痛不欲生。而三毛不同,她熱愛沙漠,熱愛撒哈拉,彷彿在那裡看到了自己前世的靈魂。與其說她的靈魂奔放,不如說她嚮往著自由。她也說,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在撒哈拉,她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而對於我,一個未成年的小屁孩,我叛逆並且忠於自嘲,所以我說,我同樣嚮往三毛一樣的生活,也可能是看完每一段光輝事蹟後常有的英雄情節。俗一點說,我覺得那樣很酷。

那的確很酷。我在三毛那種不屑於生活又熱愛生活的矛盾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一定是在高標自己的影子。但我愛上三毛,愛上了她真摯的情感這一點,絕無虛假。

對於愛情,我往往不屑討論,我覺得我無法理解什麼是真愛。但在三毛與她先生荷西身上,我彷彿看到了他們生活在櫻花樹林中(櫻花是我的最愛,在我心中它嚮往著純美),自在,溫馨,悠閒。在撒哈拉的生活中,愛情的力量撐起了半邊天。在故事中,生活的點滴真的變得愉悅人心,物質、利益、種族、年齡之外的愛情是那樣純真,動人。讀〝沙漠中的飯店〞,以接地氣的生活瑣事令我分外安逸,眼前一亮。“吃雨吧,牛排才不是我的菜。”荷西說道。

我同樣讚賞三毛的吐槽功力與對世俗的冷嘲熱諷,解氣而舒心。生活在落後的沙漠地區,當地思想落後是必然的,那裡的風俗文化與撒哈拉威的生活都顯得與她本人格格不入。但既然選擇了這裡,她就做好了融入的準備。既然思想上無法苟同,那麼起碼讓我吐槽兩句吧!但還好,三毛有荷西相伴。

說到荷西,這個為了愛情不顧一切的少年,同樣遇到了這樣的三毛,奇妙的是,兩人沒有擦出什麼火花,反而熄滅了彼此的火花。在婚姻面前,崇尚自由的三毛表示一開始是拒絕的,訂婚到婚禮,整個人都是一種〝我在哪我是誰〞的狀態。這也體現出三毛文字的真實,不容一絲虛假。

我愛上三毛,還因她的善良。依著自己博覽群書與些許小聰明,她成為〝非洲巫醫〞,救人於危難水火之中,各種中醫西醫自創療法一應俱全,引人發笑,也令人讚歎。我們身邊這樣熱心的人有幾個,那些所謂的循規蹈矩最後都成了前進一步的阻攔。我多希望自己可以像三毛一樣有這種不顧一切的勇氣,後果什麼的都見鬼去吧!

撒哈拉的故事,講的是三毛的人生故事,或許也是三毛希望向讀者呈現的一種她嚮往的生活。她的一生並沒有一直在撒哈拉,撒哈拉的故事也僅僅是幾年的片段,但這也成為三毛心中最珍貴的片段。可能這些記憶,會在她永久的夢裡不斷上演。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000字8

三毛的作品讓人感覺很真實。從真實入手,圍繞真實生活寫作。

開篇,是母親寄給三毛的一封信,信中和所有母親相似的對女兒生活的擔心,掛念。其中,提到全家人為女兒第一篇刊登到聯幅上的“沙漠中的飯店”而興奮不已。能看得出來,家人以三毛為榮。十分贊同她的寫作,也支援著她的生活方式。

看到題為沙漠中的飯店,原在想,沙漠中有飯店不是很正常麼,以這入手,會寫得出什麼。但是,資料另我為之一震,原來“飯店“是她自己的家,她是個很有才能的人,能把家裡寄來的粉絲煮成好多菜色,還做了紫菜卷,她的丈夫誤以為那是影印紙卷的,甚是搞笑。他們的日常對話,能感受的到真實卻不乏幽默。國界的區別,沒有阻礙他們,反而使生活更加充實。

在撒哈拉這個除了滿地黃土還是黃土的地方,他們結婚了,經過繁瑣的手續。他們最後戲劇性的等來了結婚。我想,每個女生都期望自己穿上婚紗,風光得結次婚,但是,三毛夫妻那天穿得很普通,荷西沒有西裝筆挺,三毛也只是穿了簡單的衣服。婚禮簡單中的簡單。沒有一個血緣親人在場,但是他們似乎也不大在乎,或許他們的心早就約定一齊。對於結婚禮儀只但是是個形式,三毛是個並不喜愛繁瑣的人,追求自己的簡單。個性自由,更不拘於小節。

不得不佩服三毛這個人,她各方面都會一點,可謂玲瓏八面。她在當地當有時候是一個“小醫生”,由於當地思想極為傳統,許多婦女得病之後寧死也不願去醫院,只正因醫生是個男的。看到這,實在可憐那些落後地區的婦女,她們沒有尊嚴,沒有地位,沒有學習的權力,辛苦一輩子,腦袋卻沒有一點知識。甚至當地女性連數數都不會,不知道自己的年齡,可憐可悲啊。但是,三毛對那些周邊婦女的幫忙很大,她用自己各式各樣的藥,幫別人治點小病。

說起當地女性的可悲,其中有個小故事是娃娃新娘,聽到這個名字,讓人聯想到小孩子過家家酒,小女孩成為新娘,在我們的意識中,這只是遊戲,但三毛敘述的是一個真正的娃娃新娘。女孩才十歲,就在所謂的父親的安排下嫁給一個素未見面的青年男子。十歲,在我們眼中那是最單純,最開心的時刻,不用忌諱做錯什麼,是每個父母心中的寶。但是沙拉威可憐的女孩才十歲,就被“賣”為人妻。故事中,不時寫到女孩的無奈,三毛的“憤怒”她極不忍心看到這樣的場面,卻也為止無奈。

故事中還提到了三毛與丈夫因尋化石而落入險境,在危急關頭,三毛的急中生智,她過人的膽量得以體現。還有沙哈拉威女生的洗澡的故事,很好笑,卻不免讓人深思。還有一個為愛追求得瘋狂的可憐男子。讓人可憐又可恨啊。

三毛與丈夫過著入不敷出的生活,雖然住在貧困區,但家裡的裝飾,都是由自己辛苦佈置起來。用棺材板製成桌子,書架等。但確實是充滿藝術。他們在精神上追求,不拘於物質的消耗。不富裕,甚至說物質是貧乏的,但精神世界卻是豐裕的。正本書一向讓人沉靜於淡淡的真實喜悅之中。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000字9

尋找的遊戲是從國中開始的。那時喜歡上了畫畫,更具體地說,是現在的唯美風格漫畫。在模仿一幅畫之前,我會先仔細觀察三天。人物的表情呈現的情緒是什麼?具體又以怎麼樣的眼神、嘴型、眉形體現?肢體的動作又是傳達什麼內容......然後,我會觀察身邊的人的類似的表情。上課的時候,盯著老師的一笑一顰,琢磨同學的眼角眉梢,老師還時不時投來讚許的眼光,真不想拆穿,老師的臉部表情表演比講課精彩多了。作畫時,從提筆到結束,這3到4個小時期間,可以廢寢忘食,用我爸的話來說,是走火入魔。因為畫畫,三天兩頭煮焦飯(那時是煮柴火飯),忘了把雞趕回棚裡,又冷又餓的雞在棚外面哆嗦一晚上,還有......結果都免不了我爸的一頓暴打。我畫畫頂峰時期是進了畫畫培訓班後,接著也拿到了市美術學院的免費生名額,這也喚醒了我爸要“降魔”的意志,他沒收了我所有的畫畫文具,也呵責老師的“教唆”,成功地阻止了我的美術生涯。用他的話說,在我走火入魔更高段位前,他把魔滅了,拯救了我,不然我今天估計得在街邊給人畫畫,死了幾百年後才出名,可能死了也不會出名。

遊戲還在持續。高中時,偶然聽說哥哥的女朋友是做外貿的,想象著她喝著美式咖啡,敲著電腦,像機關槍似的超溜地吐出英語,怎一個酷字了得。就在這時,我喜歡上了外貿,即使我連它是鼠是象都不知道。從那時起,決定好好學英語,對於當時英語成績全班倒數第三的我來說,做這個決定相當不易,嚴格評估地話,我學好英語的難度係數應該大於王健林先掙一個億。我找高三的師姐借了《5年大學聯考3年模擬》,苦學4個多月,室友的話題已經從cosplay換到名牌鞋收集,再從少女時代換到淘寶網購,我還苦苦掙扎在這些扭來扭去的英文裡。打算放棄的時候,因為一件事又重新給我希望。那是在模擬試題講解中,老師講錯了一個語法點,我反覆猶豫後指出了他的錯誤,老師不同意,還嚴厲批評我不認真複習。倔強如牛,我也不服氣。老師和我打賭,如果我錯了,要抄課本全部單詞10遍,如果他錯了,他卸下一個賓士車輪胎送給我。我猶豫了,不是我不想抄單詞,而是在想,少了一個車胎後,車子還能走嗎?可是我要輪胎也沒用啊?最後,經查驗,確實是老師錯了;最後,老師沒有送我輪胎,而是換成要送我回家;最後,也沒有送我回家......最後,就沒有最後了。就這樣,我莫名其妙地喜歡上了英語。

遊戲從來沒有結束。我還在尋找那個東西,跳過街舞,打過籃球、乒乓球,彈過吉他,最後都發現,我沒有喜歡到非做不可的程度,就放棄了,沒有任何遺憾。當然,我很享受這些體驗,明明半斤八兩的水平,我卻偷到作為舞者、運動選手、音樂家的滿足感,怎能不竊喜?

我們都可以過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去享受、喜歡生活。被嘲笑太年輕、不懂事,沒關係,那是年輕人的權利;被催婚?連怦然心動都不懂,著什麼急;被生活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也會有熬過去的時候......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000字10

我們的生命或許太短暫,短暫到無法擁有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無法一睹自己心中的桃花源。“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也是許多人夢中的“桃花源”。在三毛“撒哈拉的故事”中,我們有幸一睹。

《撒哈拉的故事》一書,以三毛在撒哈拉沙漠的經歷為主線,用生動有趣的文筆,描繪出撒哈拉威人的生活、大漠的狂野溫柔、活力四射的婚姻生活、戰爭與貧窮給人們帶來的苦難。她筆下的大漠如此真實,似乎觸手可及。

三毛筆下的撒哈拉威人,貧窮、迷信,但他們樸實、真誠,不知道戰爭是什麼,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便真真是桃花源的故人了。他們活著就是為了活著,平靜地度過光陰。這樣的生活雖在我們這些“文明人”眼中叫做“沒有價值的人生”,在他們自己看來,也該算是歲月靜好了吧。

可是,連上蒼都不眷顧這些樸實的人們。摩洛哥向撒哈拉發動戰爭,西班牙政府曾許諾“民族自決”給這片大漠帶來的生機,很快被戰火帶來的恐慌所覆蓋。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在巴西里——游擊隊領袖死於摩洛哥人之手時,阿吉比等人為洩私憤冤枉沙伊達——巴西里的妻子出賣了巴西里,使得這樣一個無辜的善良女子慘死在自己的故鄉,自己的故鄉人手中。所謂對沙伊達的“會審”連給人說話的餘地都沒有。不僅沒人說話,也沒有人提巴西里,更沒有人主持正義,只不過是殘酷的私刑。難道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痛還不夠嗎,還要去自相殘殺?是不是一種病態的心理在作祟?難道真的如孔子所說“人之初,性本惡”嗎?

不,大部分的人都是善良的,只有極少數人是如此。是物質的貧乏導致如此嗎?還是精神的貧乏呢?該是精神的貧乏吧,如果他們有豐富的知識文化,接受了正確的思想教育,有正確的是非觀念,這樣的慘劇還會發生嗎?我不禁回想起魯迅在“《吶喊》自序”中所說替俄國做了軍事偵探的中國人被日本人砍下頭顱示眾,四周中國人喝彩的場景——喝彩是因為他們的愚昧,而三毛所寫的撒哈拉威人是否也如此呢?沒錯,在和平年代,他們可以過著如《桃花源記》中所說“怡然自樂”的生活,可在亂世,一些人因為沒有文化與思想的束縛,沒有正確的是非觀念,做出了不該做的事。沒有文明,就更不必說法律與制度了。可是,如果撒哈拉沙漠出現了現代文明,那寶貴的撒哈拉民族文化,便如同滄海遺珠一般,湮沒於大漠黃沙。而在“文明人”的世界裡,也並不是沒有無視法紀綱常的人。撒哈拉沙漠的未來,就要撒哈拉威人自己抉擇了。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寫作之初是在大漠的照片中感受到前世的鄉愁,想必她的隨心之作也必定讓許多人心生感慨。吾讀罷全書亦甚有感觸,是為感想。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000字11

三毛以憂鬱的情緒帶著我們進入撒哈拉沙漠,讓我們看到很多關於落後地區的故事杯具,讓我們看到很多沙漠裡的人們在遠離知識的狀況下是過著的生活,也讓我們瞭解到了不一樣層次的禮貌的比較和碰撞。

撒哈拉的沙漠是一片壯美而浩瀚的沙漠,卻也是一片精神禮貌的荒漠。三毛用一顆善良的心將一個黑暗的社會用簡單的筆調描述出來,讓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上還存在著這樣的一個迂腐愚昧的部落撒哈拉威人。那裡的人們都不識字,婦女常年用深色的裹身布包住自己,面帶黑紗,即使病了也不去醫院,正因醫院的醫生是男生。於是好心的三毛只能將自己手邊所有的食物和藥留給了窮苦的撒哈拉威人。聰明的她用自己在書中學到的知識和自身經驗為鄰居婦女們治好了一些小毛病,漸漸的鄰居們有什麼頭暈身疼的都來找她取藥。她說自己是“非洲巫醫”,丈夫勸阻她不好拿別人的生命開玩笑,她只能無奈的笑笑,然後固執的跑到每一個需要她幫忙的婦女家裡。

她也知道這樣貌很冒險,但是那裡的文化禁錮了女生的自由,善良的她無論如何也沒法眼睜睜的看著她們痛苦受折磨。於是,當姑卡的腳生瘡時,她用中國的老藥方黃豆醫好了;當鄰居的母羊生小羊衣胞下不來時,三毛用在書上看到的方法給羊灌酒救了它;當沙蒂的表妹就快餓死時,是三毛從她的臉上看到了飢餓,教她撿回了性命;還有幫法蒂瑪生小孩,用指甲油幫別人補牙……促使她大膽行醫的是那些寧願病死也不去看醫生的婦女,不是正因沒有錢,而是正因醫生是男生。這些足以讓我們看到

遠離禮貌的封建與禮貌中的智慧,有著令人心酸的反差和難以言說的疼痛。

三毛總是想要幫忙沙漠中的這些弱者。平日無事時,她就在自己家裡開了一個免費女子學校,教當地的婦女數數字和認錢幣,程度好點的便教點算術。然而那裡的“學生”流動性很大,正因她們沒有意識到文化知識的重要,在她們的意識裡,生活就就應是那個樣貌,依循祖祖輩輩的生活方式,知識離她們太遙遠。但是即使是最簡單的數數,她們也沒有什麼心思學習,多半是翻翻書裡的漂亮圖片,試穿三毛的各種歐式衣服,或者群眾躺在新床上。

三毛在家的時候,經常或有當地婦女或小孩敲門,理直氣壯地借東西,從剪刀、醬油、淡水到食物、衣服,能借的都借過,卻從來不會歸還。看到這些,三毛只能無奈地笑笑,感嘆禮貌的落差和個人力量的薄弱,她不會計較太多,只是可惜沒有真正的幫忙到她們。

三毛,用她的熱情與愛在撒哈拉沙漠上留下美麗的身影。留給讀者深刻的思考,究竟這樣的無知只是地理環境的限制,還是人為的因素,這個世界要如何幫忙他們走向禮貌,走向科學的發展,卻是文字之外我們要思考的生活真諦。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000字12

第一次認識沙漠,應該源於攝影集《我和我的野生動物朋友》,我不知道那是非洲哪一個沙漠,但那一望無垠的黃沙,那浪漫而又瘋狂的色彩,仍然給我留下了無比深刻的印象。而真正瞭解沙漠,是今年寒假細讀《撒哈拉的故事》。

《撒哈拉的故事》是一年多以前媽媽買來的,我之前略略看過一些,三毛給我的初印象,同沙漠一樣,浪漫而又瘋狂,還有一些叛逆,是一個十分個性化的人。而這次細讀,讓我更全面地認識了這樣一個奇女子——三毛:

她會僅僅因為對沙漠嚮往,就收拾行囊奔向撒哈拉定居,白手起家去面對諸多麻煩的沙漠生活;她會去盡己所能幫助那些可憐的撒哈拉威人,那些悲慘的啞奴;她來自文明社會,卻不會因此嘲笑撒哈拉威那些落後的思想;她也會為了滿足好奇心千方百計去探得真相……我會覺得三毛與眾不同很瘋狂,也會被她的真性情、瀟灑與有趣吸引,她活出了很多人理想的樣子,敢想敢做敢承擔,從不後悔自己的年少瘋狂。

《撒哈拉的故事》寫的都是沙漠日常生活的一些事,三毛質樸活潑的筆調,細膩形象的描寫,使人讀之猶如身臨其境。

我最喜歡、認為最有趣的應該是第一篇《沙漠中的飯店》,這一篇我是笑著看完的,它描寫了一段幽默有趣的夫妻生活。三毛詼諧的語言與豐富的想象,讓人莞爾一笑的同時又覺得十分溫馨。她將粉絲說作“雨”“尼龍線”,為了肉乾不被“窺竊”說作“喉片”,將海苔說成“複寫紙”……三毛與荷西就像一捧一逗,恩愛而默契,將生活這場相聲說的妙趣橫生。

給我印象最深、最震撼的應該是《娃娃新娘》,僅僅是撒哈拉威男婚女嫁的事,卻讓人看得憤懣不平,為新娘姑卡感到悲哀——更或者,是為撒哈拉威女性感到悲哀。這個故事是說三毛在沙漠中一個要好的小女孩——年僅十歲的姑卡,被告知即將結婚,但年幼的姑卡連新郎的面都沒見過。緊接著,是撒哈拉威一系列令人瞠目結舌的婚禮習俗——拖新娘,打新娘,新娘要掙扎要哭叫……

“既然要拼命打,不如不結婚。”

“結婚初夜只是公然用暴力去奪取一個小女孩的貞操而已。”

“‘給我藥好嗎?那種吃了沒有小孩的藥?’她急急地低聲請求我。”

姑卡被封建落後的思想壓迫,結婚對她來說成了噩夢……想到前一篇《結婚記》中三毛與荷西的兩廂情願,當真為姑卡所遭遇的一切感到可悲……我多麼慶幸我生於當代中國。

《撒哈拉的故事》所帶給我的,不只是撒哈拉威習俗文化思想的瞭解,還有三毛敢想敢做,樂觀堅韌的生活態度。三毛筆下的撒哈拉美景令人神往,而更吸引我的她那種性格與生活態度:有夢就敢追,心懷一顆知足感恩的心。

迎著心中的故事努力吧!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000字13

送走老闆,也已深了,我趕快脫下長裙,換上破牛仔褲,頭髮用橡皮筋一綁,大力洗碗洗盤,重做灰姑娘狀使我身心自由。荷西十分滿意,在我背後問:“喂,這個‘筍片炒冬菇’真好吃,你哪裡弄來的筍?”我一面洗碗,一面問他:“什麼筍?”“今天晚上做的筍片啊!”我哈哈大笑:“哦,你是說小黃瓜炒冬菇嗎?”“什麼,你,你,你騙了我不算,還敢去騙老闆——”“我沒有騙他,這是他一生吃到最好的一次‘嫩筍片炒冬菇’,是他自己說的。”

荷西將我一把抱起來,肥皂水灑了他一頭一鬍子,口裡大叫:“萬歲,萬歲,你是那隻猴子,那隻七十二變的,叫什麼,什麼……”我拍了一下他的頭:“齊天大聖孫悟空,這次不要忘了。”

——《撒哈拉的故事》P5頁

吃過飯後我們在天台上坐著,那夜沒有風,荷西叫我開燈,燈亮了,一群一群的飛蟲馬上撲過來,它們繞著光不停地打轉,好似這個光是它們活著唯一認定的東西。

我們兩人看著這些小飛蟲。

“你在想什麼?”荷西說。

“我在想,飛蛾撲火時,一定是極快樂幸福的。”

——《撒哈拉的故事》P66頁

讀三毛的書最開始是高中時,記得當時還是偷偷窩在寢室被窩裡打著手電筒竊讀,深怕生活老師推門進來。當時幾個通宵,一口氣讀了她的《溫柔的夜》、《夢裡花落知多少》以及《撒哈拉的故事》,淚溼衾被,對這個漂泊在異鄉的奇女子敬佩得不得了。工作幾年後,再次拿起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重讀,又讀出了別樣風味。

三毛散文的文筆閒散而隨意,毫無目的地述說著生活的瑣事,連驚天動地的愛情裡面,也夾雜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氣息。沒有生僻的詞彙,沒有冗雜華麗的鋪述,沒有旁徵博引的巨集大場面,甚至連貫穿故事的主線都亂糟糟的。感覺她就坐在你對面,風塵僕僕地向你講述著她在撒哈拉的故事。這些神祕而有趣的探險故事,讓你樂此不疲,讓你牽腸掛肚,讓你欲罷不能。這兩個片段是選自《撒哈拉的故事》中《沙漠中的飯店》和《愛的尋求》,她細膩的、善抓生活細節的描寫,給孤寂的大沙漠添加了一筆神奇的而溫暖的色彩。

其實我非常佩服三毛的勇氣,她能夠拋開繁華的大都市來到了貧困的大沙漠,這裡沒有太多的水,只有沙子,甚至沒有傢俱沒有床,但是她與荷西卻還是生活著很快樂。因為她以她那積極的勇氣和執著的信念,簡單並快樂地活著。在這個大沙漠裡,她留下了那麼一句話:“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多麼浪漫、瀟灑的三毛啊!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流浪!”三毛就是有這樣的勇氣,這樣的灑脫,這樣的真性情!流浪,要拋棄多少?克服多少?告別多少……生活中的我做不到她這樣的灑脫,但透過她的文章,我能做到的就是繼承這一種精神,這一種文化,努力地活出自己的精彩!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000字14

記得阿拉伯語對"撒哈拉"的解讀是"大荒漠":廣闊、孤寂、貧窮與落後。可翻開書籍,咀嚼著三毛的《沙漠中的飯店》《白手發跡》《懸壺濟世》等18個故事,感受到的並非像阿拉伯語解讀的同樣,字裡行間反映著大沙漠特有的地形地貌與風土著土偶情,如同走進一幅佈滿異國風情的畫卷。這一切更讓我心馳神往,竟然孕育發生一種踏著三毛足跡重遊的強烈衝動。

濃情穿梭頻繁在三毛清爽、細膩而風致的文字裡,一種情素在縈繞,一種愛意在流淌,一種震撼心魄的人性美起頭浸潤…

三毛是個深切留念沙漠生活的女孩,貧瘠廣漠的大沙漠在她眼中佈滿了無窮的誘惑。她勇敢地拋棄了繁華的都市生活來到大沙漠,迎迓她的是黃沙滾滾、風聲嗚咽的很壞環境,水源奇缺、物質匱乏。還有那置於大墳場的破舊含沙很多的土房:狹窄簡陋,沒有傢俱,沒有床,頂上還有一個大窟窿…,可是這一切難不倒三毛。她和荷西一頭扎進去,甚至將生擲中最神聖、最憧憬的結婚儀式也"搬"到了沙漠。

在艱難的日期裡,她和荷西動手設計房子,買白灰水泥糊牆、補窗戶,用裝棺材的外箱改做傢俱,到樂瑟場拾汽車外胎自做"鳥巢"式的坐墊,巧用鐵皮和玻璃自制風燈,用沙漠麻布縫製彩色條紋窗簾…,積極樂觀地一步步建設著佈滿情趣的"沙地城堡",三毛說"在一年以後,已成了一個真正藝術的宮殿"。

與此同時,三毛也盡一切可能走進浩瀚的沙漠探尋她真正的面目,她用相機拍下極偏僻地域遊放牧牲畜的人的共同體的生活,隨身攜帶帶著藥箱為貧窮落後的撒哈拉威人義務診治,並將日用品等送給當地的人們…作為第一位進入某種環境大荒漠的東方女性,她以東方女性不常見的灑脫和詼諧,以神州人特有的廣博與俠義的精神傳播著現代文明。

同時,她也以現代文明的角度寓目古老文明與沙漠舊俗,並生動地記錄著她在沙漠的所見所聞所感。她在《沙漠觀浴記》描述了撒哈拉人的邋遢、奇異生活習俗。因為沙漠缺水,她們三四年才洗一次澡,洗澡的方式聞所未聞,用石片刮掉身上的汙痕,還用海水灌腸,讓人真實地感受到沙漠環境的很壞與生活方式的落後,也為三毛在沙漠的生活捏了一把汗。

三毛就是這樣以潑天勇氣和靈懂事情的道理慧行走在沙漠裡,留下了一個個生動、浪漫、離奇的故事。她如同開在沙漠裡的繁花,到處綻放美麗,將生命高高高舉起在塵俗之上,那份濃濃的愛流淌在沙漠裡…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000字15

看三毛的書最開始是從她的《溫柔的夜》開始,從原本有規律的一天看幾篇,到徹夜通宵達旦,然後一發不可收拾,淚溼衾被,繼而拾起了《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這個以前陌生而又熟悉的人,而今,卻是伴在床邊,夜夜夢中追尋的人。有人說,三毛,引起了一番流浪文學,橫掃華夏。我想,也是,這個女子,不同一般尋常女子,幼時很皮,小時不喜上學,卻愛閒書,長大後卻又像兒時一樣不按牌理出牌,逃離到沒人知道的遠方,繼續以自由不羈的靈魂浪跡天涯。最終,又以自殺結束生命。真是令人感嘆啊!在安逸生活中待久了的人總是會覺得生活沒有激情,想去遠方流浪,但是,往往總是停留在空想的階段,因為我們知道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流浪,要拋棄多少,克服多少,告別多少。而我們早已是溫室中的花朵,可觀不可動。只有,三毛,隨著荷西,搬到西班牙,移到撒哈拉,遠離富足的故國,定居貧乏的沙漠。

單是這份勇氣,足是令我們欽佩。想起那些散發體臭的撒哈拉威人,那乏水的沙漠,那圍著墳堆和垃圾般的小家,三毛卻未曾抱怨,甚至還苦中作樂。她稱自己和荷西為素人漁夫,為了節省生活開支而去捕魚,卻不懂賣魚,一頓飯又把賺來的錢花去,白忙活一場了,卻只是笑笑。把魚送人時,她說,友情也是無價的財富。她在沙漠裡授醫,教學,總把生活用品送人,把家居打扮得如詩如畫,把粉絲叫做“雨”。總是說荷西很傻,隨意帶沙漠裡的孩子遛圈弄得髒兮兮的回來,可是他自己呢,看著也不聰明,總是開著車隨意在沙漠裡撿些路人,每次都被人家弄得很麻煩,也總抱怨,可是每次卻總還是讓路人搭她的車。這樣一個心胸寬廣的女子,才配與荷西相愛。

每每看到荷西和三毛的愛情,總是讓我感動落淚。若有一天荷西去了,三毛必是痛徹心扉。三毛總是淡淡的說,若是有危險,那也是命。可是她自己卻可能比自己瞭解的還要愛荷西,她的自殺很大部分因為荷西。當別人都在懷疑她稀奇古怪的想法的時候,只有荷西相信三毛真的會這麼做,並且為她做準備,和她一起去到她想去的地方。他們的婚禮,是三毛想要的那種,簡簡單單的,舒舒服服的,沒有累人的繁文縟節,也沒有應酬不斷的筵席,只有他們兩個人,在主與證人的見證下,答了“好”,交換戒指,看場電影,過過在沙漠裡稍微奢侈的一天。荷西和三毛的愛情,平淡又難求,文化間的差異從來不成為他們間的問題,令人欣羨。若有此夫,婦復何求。

以我之手,總寫不完三毛之事。她的浪漫,她的瀟灑,她的真性情,她的勇敢,她的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