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體裁作文>讀後感>

《局外人》閱讀筆記

讀後感 閱讀(1.66W)

《局外人》閱讀筆記1

不管歷史如何變遷,朝代如何更迭,一個特定的人,從他一生下來到死,都要面臨一個事實,那就是:人生只有一次;同時他也要一直思考一個沒有人可以替他解答的問題,那就是:他應該如何度過這一生?對於極端悲觀主義者來說,只有一次人生意味著虛無。歷史長河波濤滾滾,人是多麼渺小,取其一瓢,盡其一生品之而不得其味,就更別說要在這歷史長卷上留下自己的一筆了。

《局外人》閱讀筆記

人生之於時間就如晨露之於四季,輕輕地來,默默地走,之後便找不到存在過的痕跡;而對於極端樂觀主義者來說,只有一次人生卻意味著全部。人啊,生在這個物質與精神並存的世界上,財富、功名、權利、地位同健康、幸福、愛一樣,是人生追逐的目標,而人生只有一次,這些目標卻如魚和熊掌一般,不可兼得。認為一次人生意味著全部的人,總是抱著一種“吃著碗裡,看著鍋裡”的心態,想要把所有東西都收入囊中,才覺得這唯一的一次人生夠完美。而我們一般人時而屬於極端悲觀者,時而屬於極端樂觀者,更多的時候是處於兩者之間,但是這樣的“中庸”位置是經過冷靜思考而採取的對人生要理性對待的態度,還是不得已而採取的應付世事的無奈之舉呢?這就因人而異了。

說到因對人生看法不同而採取不同態度來“消費”人生,法國作家加繆的《局外人》在某種意義上體現了這種思想。加繆持有許多存在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雖然他自己再三否認自己是存在主義者):他認為,世界是荒謬的,現實本身是不可認識的,人的存在缺乏理性,人生孤獨,活著沒有意義。

這種思想在《局外人》主人公莫爾索身上體現得非常明顯,莫爾索對人生各種悲歡變故冷漠淡然,麻木不仁,連對母親的逝世以及對自身的死亡都抱著局外人的態度。

加繆早期的思想在這部作品中體現得很明顯,他認為人生就是一串荒謬的事實,疾病,災難,死亡終究會到來,人生終究要歸於黃土,那麼因親人離去而悲傷,因朋友分離而痛苦,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又何必苦苦挽留,傷神費力呢?況且這一次的挽留並不會避免下一次的分離和傷痛,人生就是一串串不可避免的接踵而來的荒謬事實,這樣有什麼意義呢?他以為他就是這樣看透了人生,因此他小說中的主人公總是以局外人的身份看待他所在的這個世界,對待他自己的生活。

《局外人》閱讀筆記2

在《局外人》中我非常喜歡默爾索這個角色。

面對親情,他甚至不知道母親的死期,甚至不在葬禮上表露哪怕是一點點虛假的悲傷,甚至還在幻想著長達十二個小時的美好睡眠。

面對愛情,女友瑪麗問他愛不愛自己,他回答,這種話毫無意義。女友瑪麗向他求婚,他說:我怎麼都行,如果你想的,我們可以這麼做。瑪麗問,如果是另一個女人向你求婚,你和那個女人的關係就像你和我一樣,你會不會接受。他的回答是“當然”。瑪麗說,婚姻是一件嚴肅的事,他反駁說:“不是”。

面對事業,老闆給他升職加薪,走上富有生活的機會,他卻說:“我們從來不能改變生活,無論如何,生活都是一樣的,我在這兒的生活也不會令我不高興。”

面對死亡,可能很快就會死去,他卻說:“人生是不值得一過的。我不是不知道,三十歲死或者七十歲死,並沒有什麼區別。”

他的這一生好像唯一有意義的事情就是那個長達十二小時的美好睡眠,其他的東西好像毫無意義,甚至不值得他花費過多的`精力在上面,默爾索帶給我的衝擊大概就是萬物皆無意義,我過往所被教導的孝敬父母的,積極進取的道理一文不值,我們需要的只是在那個大環境下順著大勢表現別人需要看到的模樣,如果不順著別人的思想,等待我們的大概就是被批判為“懷著一顆殺人的心埋葬親人”。

在後文中他的辯護律師問他母親去世那天是否感到痛苦時,默索爾回答:“我有點兒失去了自我探究的習慣,我很難回答。毫無疑問,我很愛媽媽,但這不能說明任何問題,所有健康的人,或多或少希望過他們所愛的人死去。''被問到他之所以不哭是因為他自己控制情緒的時候,他卻說:“不對,因為那不是真的。”

所以我們不妨以默爾索的角度思考一下,葬禮上不哭泣難道就不可以證明一個人的孝順嗎?難道只有人為規定的婚姻關係以及一句淡淡的我愛你才可以證明愛情的真實性嗎?事業成功又什麼意義?是獲得更多的尊重,可以買更多和更好的東西嗎?可是更多的尊重又有什麼意義?難道說我們所感受到的悲傷,快樂必須依託於這一些所謂的形式上面被人們所看到,所聽到,並被他們所認可之後,才可以證明我們這些情感才確實存在嗎?

毫無疑問,默爾索同樣是一個極度清醒的人,這就是我們與他的差別,我們願意在他看的無足輕重的事情上死命奔忙,所以他是局外人,我們不是,所以他是一個孤獨的人,我們不是。我們大概是始終奔忙在大勢之下的人。沒有所謂的好的壞的活法,全在於我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