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都>知识文库>实用文档>

扫一室与扫天下的历史教学反思

实用文档 阅读(6K)

扫一室与扫天下的历史教学反思

扫一室与扫天下的历史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历史故事,篇幅不长,但却告诉我们一个比较深刻的道理:要实现远大理想,必须从小事做起。是故事就要“讲”。经过反复解读教材,突然发现,文中有两处提到了“理”字。一处是陈蕃的“理直气壮”,另一处是陈蕃觉得薛勤说的话“很有道理”。于是,我抓住“理”字,围绕“理直气壮”和“很有道理”两个词语以及两个人的不同观点深入研读,进行设计,力图主线清晰,重点突出。

语文是一门“语言文本运用”的学科。为了避免由于过多的说教或交流,冲淡“语文味”,出现讲理和思想教育过多的偏颇。在设计时,重点抓住语言文本进行品味、朗读,并且学习作者“介绍有序”、“用反问句,描写人物语言”两个写作方法。让学生读好文、习得法,透过文本明白道理,引发思考。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回顾课文主要内容——感受陈蕃生活懒散——走近人物明白其“理”——拓展名言生活践行——推荐阅读引发思考。

亮点一:文本解读“新”。

从“理”字着手,引出二人不同的观点和三个反问句,深入研究、朗读。抓住描写人物的神态词语“满不在乎”、“得意”“理直气壮”等读好句子。转换为陈述句后,问学生“为什么不使用这一句?”,刚开始学生说不清楚,这时,引导学生对比读一读,从语感上体会到了反问句语气的强烈。明白课题的两个“扫”字的意思是教学重点。让学生从二人的语言中找出两个“扫”字的不同意思“清扫”和“扫除”,结合自然、学生易于理解。

亮点二:难点突破“巧”。

本文有一个教学难点是课题中两个引号的作用。尤其是“扫一室”的深层含义。虽然通过结合人物语言明白了“扫一室” 字面上的意思:清扫一间屋子。如何引导学生明白另一层含义却是难点。我反复研读了薛勤的所想和所说,发现:这两句话都是针对陈蕃的,意思很接近。如果合在一起的话,刚好就是“扫一室”和“扫天下”的深层含义。

通过出示薛勤的所想和所说的两个反问句,让学生小组合作把它们合并在一起。为了降低难度,我先巧妙提示学生避免语言的重复,如“年轻人”和“年少”,只使用一个,看似“无意”,实则“有意”地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本的训练。当完成并交流后,很自然地结合课题,学生很快就明白了“扫一室”的第二层含义“做小事”,这就是引号的特殊作用。

亮点三:学生思维“活”。

课堂上,问题的设计都意在启发学生思维,如“二人之间是什么关系?”、“想想薛勤是用怎样的语气说这句话的?”、“陈蕃听了薛勤的话后,会想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等等,体现了“引”,而不是“给”。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发言,学习热情较高。

亮点四:作业设计“妙”。

由于本文所揭示的道理有一定的辩证性。所以,除了积累名言,还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是不是一个人只要做好了小事,就一定能够做成大事呢?同时,结合故事的结尾“陈蕃沉思起来,觉得薛勤的话很有道理”,让学生感悟课文有一个引发人思考的结尾。作业也以同样的方式布置,增加了这节课的“长度”。

不足一:没有追本溯源“小古文”,课堂“宽度”不够。

这是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后汉书》中有记载。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在课堂上应该体现故事的,增加课堂的容量,同时,也通过读小古文让学生感受其语言特点和古人的智慧。如果在学文的时候,压缩一点内容和时间,加入小古文,课堂的宽度和容量就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也应该更加浓厚。

不足二:由于时间关系,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动笔把想象和思考的内容“写下来”。

学生学习语言最终的目的要落实到习作上,在习得写法的同时如何让学生趁热打铁,学以致用。这也是本节课后自己认为最应该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疑惑:“学贵有疑”,如何让学生自然而然、由心而发地进行质疑?

一直是困扰自己的一个问题。如果学生的质疑是老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进行的一个程序,十分生硬,目的性强,那这样的质疑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质疑呢?

总之,上一节课看似是小事,但要把它上得“简简单单、实实在在”却是大事。这也是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坚持追求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