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學設計>

《小夥伴》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閲讀(1.12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夥伴》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夥伴》教學設計

《小夥伴》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要密切合作,團結力量大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團結力量大的道理。

三、教學過程:

1、範讀課文。提問:課文中的三個小夥伴是誰呢?根據回答(作板書):小野豬、小袋鼠、小象

這節課我們就來看看這三個小夥伴是怎麼上山栽樹的。指導看圖:三個小夥伴一同上山栽樹了,它們是怎樣的心情?(高興

開心)

誰來讀讀第一自然段,讀出它們的心情來。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並評價。

2、它們手裏帶了栽樹的工具嗎?它們怎麼栽樹呢?遇到什麼困難了?自讀課文,找出遇到的困難,劃下來,多讀幾遍,並體會它們的心情。(指名朗讀,引導體會)板書:挖樹坑

運肥料

運水澆樹

3、有好辦法解決嗎?自讀課文,找出解決的辦法。(指導朗讀)

什麼叫“吸足了水”?小夥伴在山上栽樹,小象從山上跑到河邊,一定很遠,還要把長長一鼻子的水運到山上,多不容易呀!指導讀第五自然段,

4、小樹終於栽好啦!齊讀,想想你讀懂了什麼。指導讀最後一個自然段。引導學生討論:誰的功勞大?(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

5、得出結論:只有大家團結起來,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團結力量大。

6、齊讀課文。

課後反思:

本課教學中,基本完成了初定的教學任務。學生能體會角色的心情,較為流暢地有感情朗讀課文,並且通過討論,逐步明白了成功不是某一個人的功勞,而是要團結起來,共同出力的道理。

但是,我卻感覺到,在指導朗讀上,還不夠深入,有些浮於表面。每一部的指導,都好像在往前“趕”。學生還沒有讀到位,就又趕到下一環節去了,所以在最後的齊讀課文時,朗讀總覺得差那麼點。我想,如果能在教學中讓孩子再去演一演,讓他們真正能夠融進課文中,體會到從一開始高高興興上山栽樹,到遇到困難的着急難受,再通過想辦法、同出力解決困難,最後得到栽樹成功的喜悦,這樣才能達到自我感悟,自我教育的目的,學起來才更津津有味。

《小夥伴》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童話,講的是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樹的故事。課文的兩幅插圖形象地展示了故事的內容。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知道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複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1種筆畫。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教學方法

講授 交流 表演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要學的新課是講一個關於三個小夥伴的故事。

2、板書課題:三個小夥伴

3、讀題,講解:夥伴就是同伴、好朋友。

4、提問:你有好朋友嗎?你們經常一起幹什麼?

5、過渡:故事裏的三個小夥伴是誰呢?它們在一起要做一件什麼事呢?

二 課文學習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挖坑施肥培土澆水嘴巴鼻子拱就把

2)指名讀生字詞。

3)指名讀課文。

指導寫字

1、指名讀:同拉麼把巴沒有要

2、根據筆順集體書空。

3、師範寫生字,學生觀察字形結構、筆畫。

左右結構的有:拉把沒寫時左窄右寬。沒,右上不是“幾”。

上下結構的有:要上下部分寫扁些,要緊湊。

4、學生在書上描紅,在《習字冊》上練寫。

5、作業:熟讀課文。

四 齊讀

五 小組合作學習

四人為一個小組,先讀讀3-5自然段,互相説説:“是誰解決了第二個和第三個困難的?用了什麼方法解決困難的?”(學生合作學習,約5分鐘)

《小夥伴》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餐、丟”等13個生字,會寫“問、間”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進入角色朗讀。

3、使學生從故事中受到啟發,有樂於幫助他人的願望和行動。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

【主體合作參與互動設想】

本課關鍵在於幫助學生理解感悟三個小夥伴雖然都以不同的形式表達了對瑪莎的關心,但只有安東的關心是最具體和有效的。因此,在引導學生讀準生字的音,認清生字的形之後引導學生讀課文感悟。先粗略地讀,把文章讀通,再對比三個小夥伴不同的做法、説法,再讀中感悟。最後指導書寫。

第一課時

(一)導言引入,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在文中找出要求會認的生字,作上記號,重點拼讀這些生字。讀一至兩遍課文後,同桌相互指讀生字。

2、找幾位同學試着讀一讀課文,大家評價。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讀。重點指導或提示:

①“餐”、“糟”、“粗”都是平舌音;

②“餐”、“糟”、“糕”、“概”四個字筆畫多,字形結構複雜,要引導學生多讀讀,多記記。

4、給生字組詞。

5、教師出示含有本課生字的常用詞語,學生認讀,鞏固識字並積累語言。如:

早餐銅礦糟糕蛋糕粗細丟三落四

大概共同汽油日記保安管理夾竹桃

6、寫字。指導寫“問、間、夥、伴”四個字。“問”和“間”,“夥”和“伴”,結構兩兩相同,可各指導寫一個,另一個由學生獨立練習描紅、臨寫。

第二課時

(一)出示生字卡片和詞語卡片,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二)指導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聽教師範讀或錄音朗讀課文。

2、學生模仿教師或錄音,自由朗讀課文。

3、指名朗讀課文,大家評議,教師進行朗讀指導。①要讀出小夥伴的詢問、責怪、教育和關心瑪莎的不同語氣來;②瑪莎同學丟了東西,沒吃

的了,心裏一定很難過,因此讀她的話聲音要小一些。

4、小組合作學習。

①分角色朗讀四個小夥伴的對話,朗讀熟練以後,可以邊讀邊配上動作表演;

②議一議:三個小夥伴是怎麼關心瑪莎的,誰做得最好?為什麼?

5、各組彙報交流學習情況。

①比一比,看哪個小組分角色讀得最好;

②彙報小組討論的問題。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插圖(或掛圖、投影),並結合課文內容説一説三個小夥伴的不同表現(維加:問,説;安娜:説,説;安東:掰,放,説),讓學生體會到安東才是給瑪莎具體幫助的。

6、設問導思:安東看到瑪莎丟了吃的,又聽了小夥伴們的話之後,他決定把自己的麪包分一半給瑪莎吃,當時他心裏會是怎樣想的呢?

(三)讀課後詞語

1、學生自己讀,指名讀,齊讀。

2、學生試着在這些詞語中找出“忘記”的反義詞,在課文中找出“共同”的近義詞,並説説“粗心”的反義詞(細心、仔細)。

(四)指導學生練寫“共、汽”兩個生字

教學反思:

《小夥伴》這一課,並根據教材的特點和一年級的教學要求,開展了教學活動。研討課結束後,與會同行、教研員對我予以了充分的肯定,也提出了一些建議,使我感觸頗深。回顧自己的課堂,覺得以下幾處還算成功。

一、結合課文理解詞語,聯繫生活運用詞語。

“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閲讀中積累詞語。”這是新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的閲讀提出的階段目標。

《小夥伴》這一課中,“糟糕”這個詞語是學生比較難理解的。因此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在學生讀了帶有“糟糕”的這句話後,我奇怪地問道:“究竟發生什麼事了,讓維加大喊‘糟糕’,你能用這個句式來説説嗎?”(出示:,這可真糟糕啊!)孩子們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各抒己見:“瑪莎把揹包丟了,她得餓肚子了,這可真糟糕啊!”“離回到家還有好長的時間,瑪莎的肚子要餓好久哪,這可真糟糕啊!”“瑪莎回到家,可能要被媽媽批評了,這可真糟糕啊!”學生在補白説話中明白了“糟糕”這個詞語的意思。我順水推舟,又隨即問道:“那在你們的身上發生過糟糕的事情嗎?

”孩子們紛紛聯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有的説:“我去上學,可是忘了帶書包,這可真糟糕啊!”有的説:“我忘了把開水帶到學校裏來了,今天上完體育課沒水喝,這可真糟糕啊!”有的説:“有一次,我不小心掉到泥坑裏去了,這可真糟糕啊!”……聽到學生準確而生動的表述,我就勢引導“想想自己當時的心情,再來讀讀這句話。”這時,孩子們都皺着小眉頭,把句子讀得抑揚頓挫。“糟糕”詞語的教學到此,從課堂呈現出來的效果看,孩子們不僅理解了“糟糕”的意思,能運用“糟糕”説一句話,而且還體會到了“糟糕”的感情色彩。我覺得這個環節的設計是比較成功的。

二、抓住情感主線,體現教學整體性。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抓住了“當瑪莎丟了揹包,小夥伴是如何做的?這條主線貫穿全文,

然後以學定教,隨機理解感悟小夥伴不同方式的關心。如此一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使整堂課的所有教學環節有機統一,而不顯得支離破碎。

三、教給朗讀的方法,促進學生自讀自悟。

本課教學我把朗讀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強調“以讀為本、自悟自讀”。為了避免老師

講得多,提問多,引導得多,我採用了多種形式朗讀方法,如加提示語朗讀,分角色朗讀、表演讀,使學生在朗讀中去理解詞語,去體會感情,去培養語感,去接受潛移默化地語言薰陶。

遺憾之處:

這堂課從開始的教學設計到最後的研討課結束,都讓我收益非淺:它讓我更加潛心地研究了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讓我有機會得到更多老師和專家的指點和幫助;讓我有機會理論聯繫實際,使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得以完善。然而,課堂藝術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本堂課也存在許許多多不盡人意之處,也是我今後努力和思考的方向:

1、在這堂課的朗讀教學中,老師的評價較多,學生的評價較少。如何指導學生評價,並且讓學生的評價評到點上,起到和老師評價同等的作用?同時如何有效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是我今後要思考和摸索的問題。

2、如何激發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激情,使課堂不陷入低谷?有待於今後不斷探究和摸索。

《小夥伴》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認識"餐、丟、礦、糟糕、粗、概、共、汽、記、保、管、夾"13個生字。會寫"問、間、夥、伴、共、汽"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並學會分角色朗讀。

3、瞭解小夥伴們對待瑪莎丟失揹包這件事的不同態度,懂得要有樂於幫助他人的願望和行動去關心幫助自己的小夥伴。

教學重點:初步學習13個生字。學寫“夥”、“伴”兩個生字。

教學難點懂得要有樂於幫助他人的願望,並能用行動去關心幫助自己的小夥伴。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抄寫文段的小黑板

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結合生活實際談話,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師板書“小夥伴”,生跟隨老師書寫“夥伴”兩個生字(“夥、伴”都是左右結構,偏旁都是“單人旁”。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2、我們生活在集體裏,大家都有很多小夥伴。請同學們説説自己的小夥伴有哪些?你經常和小夥伴一起做什麼?練習用“我經常和小夥伴一起——————”的句式説話。

二、提出要求,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篇課文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呢?下面就讓我們讀讀這篇課文。

(一)、採用多種形式學習生字。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全班拼讀字卡,讀準字音。

2、去掉拼音再指名認讀。

3、小老師連詞帶讀。

4、識記重點生字:餐、糟、糕、粗、概,小結識字方法。

(二)、再一次讀課文,説説文中的小夥伴都有誰?他們發生了什麼事?

(出示掛圖,初步認識四個小夥伴。)

三、研讀課文,初步理解感悟。

(一)、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説説你們知道了什麼?

2、指導讀出奇怪的語氣。

(二)、學習課文2——4自然段。

1、找找哪幾個自然段寫維加與瑪莎的對話?(2、3、4)自由讀讀這一部分。

2、小黑板出示句段,理解感悟,指導朗讀。

(1)指名讀維加説的話。

“你怎麼不吃呀?”指導朗讀,感受維加的關心、奇怪和着急的心理。

(2)指導讀瑪莎説的話。板書:揹包丟了

認識省略號,體會其作用,感受瑪莎難過的心情,指導朗讀。

(3)指讀“維加一邊……一邊……”

究竟發生了什麼不好的事情讓維加大喊糟糕?用“_____________這可真糟糕!”的句式説出瑪莎的遭遇。板書:真糟糕

抓住兩個感歎號,讀出維加的擔心和關心。

(4)圖文結合,找認維加和瑪莎。

(5)男女生分角色朗讀2——4自然段。再次感受維加對瑪莎的關心。

(三)、學習課文5——7自然段。

(1)安娜説了什麼?(板書:真粗心)指導讀出責備的語氣。

(2)瑪莎怎麼回答?指名讀句子,抓住“小聲”、“低下了頭”感受瑪莎愈加難過的心情。

(3)安娜還説了什麼?“大概”是什麼意思?從安娜的話中讀出她對瑪莎的提醒。

(4)圖文結合,找認安娜。

(5)分角色朗讀5——7自然段。感受安娜的責備和提醒對瑪莎也是一種幫助。

(四)、學習8自然段。

看到瑪莎沒有午餐吃,維加關心地詢問她,安娜善意地提醒她,安東又會怎麼做呢?

(1)齊讀第八自然段。安東説了什麼?指導讀好安東的話。

(2)用筆劃出描寫安東動作的詞語。(板書:走、掰、放)

(3)安東將一大半面包分給瑪莎,他當時怎麼想的?

(4)圖文結合,找認安東。

(5)再讀這一段,記住這個可愛的男孩安東。

四、設問導思,拓展延伸。

1、瑪莎的三個小夥伴中,你最喜歡誰,為什麼?板書:語言關心 行動幫助

2、小結:每個小夥伴其實都很關心瑪莎,只不過維加和安娜是用語言在關心她,而安東則是用行動在幫助她。我們知道,瑪莎眼下最需要的是食物,只有安東明白這一點,趕快把自己的麪包送給了她。你們看,安東多好啊!我們幫助小夥伴就要幫助到最需要的地方。

五、總結全文。

六、板書設計

28 小夥伴

瑪莎 揹包丟了

維加 真糟糕

語言關心

安娜 真粗心

《小夥伴》教學設計5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建議:語文教學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因此,本課在設計的每一個環節都力求體現學生的主體位置,着力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為學生設計形式多樣的求知活動,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活動中理解課文、積累詞彙、拓展思維空間。

【學習目標】

1、認識“餐、丟”等1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分角色朗讀。

3、瞭解小夥伴們對待瑪莎丟失揹包這件事的不同態度,懂得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應當真誠地予以幫助。

教學重點】認字和練習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感悟,從而懂得要用實際行動給予人最需要的幫助。

【課前準備】

1、 多媒體課件

2、生字卡片。

3、 預習本課要求認識的13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

1、同學們,你的身邊一定有許多小夥伴,誰願意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夥伴呢?

2、今天,老師也請來一位外國小朋友,她很想成為你們的小夥伴,你們願意嗎?(願意)

播放課件:一個外國小朋友瑪莎高興地走出來,説:“hi!大家好,我是瑪莎,很高興認識104班的小朋友。你們知道嗎?今天我們要去春遊,和我一塊兒去,好嗎?”(好!)

3、讓我們一同與瑪莎春遊吧,在那兒我們還會認識她的幾位小夥伴(板書課題:小夥伴)。齊讀課題。

(設計目的:從生活出發理解“夥伴”之意,並運用課件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二、自主讀書、合作探究:

1、藉助拼音,自主識字。(培養自主識字的能力)

2、同桌交流,相互幫助。(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3、組長檢查,總結方法,練習説話。

⑴ 認讀卡片上的生字。(提醒學生注意讀準字音)

⑵ 交流記字方法。(指導學生記住字形)

⑶ 擴詞練習。用“丟、共、汽”擴詞。(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詞彙的積累)

⑷ 課件出示:

我會讀:

丟失 粗心 忘記 礦泉水

共同 保密 記得 餐巾紙

先認讀詞語,再練習用上面的詞語説話。(注重説話訓練)

4、自由讀文,並標上小節號。

5、誰願意把你最喜歡的小節讀給大家聽?誰願意在他讀之前,提醒他應注意什麼?小評委們應注意什麼?

6、指名學生朗讀、評議。

7、合作探究,理解課文。

⑴ 課件出示插圖,思考:他們都是誰?圖中誰是瑪莎、誰是維加、安娜和安東?你是從什麼地方知道的?(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分析判斷,並學會運用多種表達方式進行表達。這一設計目的是通過觀察插圖,讓學生初步瞭解文中的四個人物,為深入理解打下基礎。)

⑵ 他們中誰是誰的小夥伴?(教師可引導學生:瑪莎是維加的小夥伴。維加是瑪莎的小夥伴。瑪莎的小夥伴有維加、安娜、安東。……這樣不僅瞭解了人物之間的關係,也進行了語言文字訓練。)

⑶ 同學們可真棒!一下子就認識了瑪莎的小夥伴,就讓我們一塊兒去春遊吧!(播放課件:小夥伴們都去春遊了,一路上他們説着笑着,欣賞着春天的美景,玩得很開心。到了中午,小朋友們都在吃午餐,只有瑪莎一個人站在一旁。)

⑷ 瑪莎怎麼了?她會想些什麼?結合學生的回答,指導朗讀。

⑸ 小夥伴們是怎樣關心瑪莎的?請同學們自由讀2~8小節,在小組內交流。

⑹ 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指導朗讀)

① 你覺得安娜、維加和安東三人誰做的最好?為什麼?

② 安東這時心裏會想些什麼呢?

③ 這三個小夥伴你最喜歡誰?想對他們説些什麼呢?

④ 如果你是安娜、維加,看到安東主動幫助瑪莎會怎麼想呢?

⑺ 分角色朗讀。

① 四人一小組讀讀、演演。

② 集體分角色讀。

(設計目的:在閲讀教學中,應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學生的被動接受變為主動獲取。注重學生詞彙的積累、説話的訓練、語感的培養,體現以讀為主,讀中感悟的教學原則。注意體現讀書的層次性,讀通課文,讀懂課文,讀美課文。)

二、質疑問難:

(這時、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並讓他們自己討論解決。)

三、創設情境,設問導思,拓展延伸:

1、當時你就在現場,你會怎麼做?

2、在生活中,你的小夥伴也一定遇到過許多困難,你幫助過誰呢?或者你接受過誰的關心和幫助呢?

(設計目的:將抽象的問題轉化為適合學生獨立思考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從閲讀者變為當事者,學生的體驗就會更深刻,感情的抒發就會更真切。)

四、總結課文:

春遊結束了,小朋友們在這節課上學到了許多知識,也懂得了一些道理。回家後,請大家把你們的收穫告訴爸爸媽媽,並能用你的行動表現給大家看。

《小夥伴》教學設計6

一、教材分析

《三個小夥伴》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的第19課。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樹的故事,它們互相配合,各顯神通,最終圓滿地完成了栽樹任務。課文形象活潑,插圖生動傳神。

二、學生分析

之前學生學習過《北風和小魚》、《蘑菇該獎給誰》等童話,有了一定的閲讀基礎。由於童話淺顯易懂、生動形象,從兒童的真實世界出發,所以學生特別喜歡。根據他們愛模仿、愛表演、愛讀、愛説的特點,我設計了讓學生質疑、討論、表演與朗讀的課堂形式。

三、設計理念

1、閲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

2、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為體現這一指導思想,教師應讓學生自主地參與語文實踐活動,通過各種形式(演讀、分角色讀、討論等)的實踐活動,逐步提高語文能力。

3、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留下足夠的空間為學生張揚個性服務。

四、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五、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

六、教學用具

生字卡片、動物貼圖、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小朋友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19課,讓我們一起把課題讀出來吧。(齊讀)

上節課,小朋友們都學得很認真,現在老師這裏有幾個詞語,誰來讀讀看?

1.出示詞語。

拱就把拉

夥伴一同鋤頭

沒有嘴巴不要緊

(1)誰能讀好這些詞呢?(指名)

(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自主地完成讀詞)

(2)讀的真不錯,我們小朋友的本領可真大,我們一起來把他們讀出來吧。(齊讀)

二、指導看圖,發現問題。

1.(出示第一幅圖)小朋友,你瞧,能用一兩句話説説圖上畫了什麼嗎?(指名回答)

看來三個小夥伴從小就懂得植樹造林,美化我們的環境。

2.(出示第一段)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中是怎麼講的?(齊讀)

3.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麼?

(低年級的小學生處在語言發展的最佳年齡,但他們由於知識與年齡所限,往往“辭不達意”或“雜亂無序”教師應及時給予他們幫助,教給他們説話的方法。在這裏教師不僅讓學生理解了課文,而且進行了紮紮實實的語言訓練,提高了聽説能力。)

4.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它們三個好朋友一起去種樹,心裏會怎麼樣?你能讀好這句話嗎?(指名讀,評價)

是啊,這三個小夥伴一同上山栽樹,多麼高興啊!就讓我們一起來高高興興地讀。

5、師:可是,三個小夥伴在栽樹的過程中卻遇到了一些困難,我們來讀讀課文的第2――5自然段,找找他們遇到了什麼困難?出示學習要求。

三、學習課文,交流體會。

(一)、指導讀好三個問題。

1、小朋友讀書真認真,誰來説一説三個小夥伴遇到了哪些困難?(生回答,師出示三個困難)

2、怎麼辦呢?小夥伴們可着急了!誰來讀好這三句話?

(引導學生讀,這樣積累既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實現了和文本的對話,又能在生活中運用語文)

3、指名問。

4、這些問題又是怎麼解決的呢?我們先來看看第一個困難是誰解決的呢?自讀第2小節。

(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發展語感是閲讀教學的重要任務。閲讀教學必須以培養學生的語感為核心。必須堅持“重語感、重積累、重運用。教師必須讓學生反覆接觸語言、感受語言,觸發語感,並且潛心品讀課文,領悟語感。教師要抓住某些語感因素很強的地方,反覆品味。如:“怎麼辦?”這個地方就要注意語氣、聲調、速度的配合)

(二)、重點學習第二自然段,

1、知道讀小野豬的話,用各種形式讀。

A、沒有鋤頭挖樹坑怎麼辦?我們先來看看是誰站起來主動解決第一個困難的?(小野豬)

B、小野豬是怎麼説的?(大屏出示)你能把小野豬説的話讀出來嗎?

請一生讀,另請一兩生評。

C、你們聽出來了嗎?小野豬有沒有把困難放在心上啊?

D、再請生讀。(點出自信,請生多次讀,如不理想,師可師範)

2、所以接下來小野豬是怎麼做的啊?(出示第三句話)(指名説)

師:原來小野豬是用嘴巴“拱”出了一個樹坑。誰能來表演一下什麼叫拱?(指名錶演)(板書:拱)

是呀,對小野豬來説,挖個樹坑多容易呀,只要用硬硬的嘴巴拱,不一會兒就挖好了。我們一起來把第三句話讀出來。(齊讀第三句)

3、誰會邊説邊把第三句話表演給大家看的?我們小朋友先練習一下。

4、誰會表演了?(指名錶演)

5、你可真棒呀!我看其他小朋友也想來表演了,那我們就一起來吧,一邊讀,一邊把動作做出來,看誰做的最認真。(齊讀、表演)

6、小野豬本領可真大呀,你們喜歡小野豬嗎?

7、帶着對小野豬的喜歡,再讀第二自然段。

8、出示:______本領可真大!它用_____來________。

過渡:剛才我們學習了第二小節,知道了三個小夥伴遇到了第一個困難:沒有鋤頭挖樹坑,小野豬就用自己硬硬的嘴巴拱出了一個樹坑把問題解決了。小野豬本領可真大,其實另外兩個夥伴的本領也很大,接下來的兩個困難他們又是怎樣解決的呢?老師要請小朋友自己來學習3、4、5小節。

(三)學習第3-5段:

(出示第3節)

1.剛才老師發現小朋友學得都很認真,哪隻小袋鼠來告訴大家你的辦法是什麼?

出示:_____本領可真大!它用_____來______。

2、指導讀小袋鼠的話。

3.誰來做一做小袋鼠呢

《小夥伴》教學設計7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讀、思、議、寫等方法指導學生怎樣寫好人物的特點。

2、明白什麼是人物的特點,人物的特點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3、怎樣圍繞人物的特點選擇合適材料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怎樣寫好人物的特點。

三、教學難點:

怎樣運用適當的表現手法來寫好人物的特點。

四、作前準備:

讓學生觀察、收集生活中自己喜歡的小夥伴的某一特點的材料,然後留意在他(她)身上發生的事,以豐富素材,讓作文和生活緊密聯繫,為習作作好準備。

五、課時數: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引出課題

上個月,我們對第五組教材的學習,少年閏土、魯迅先生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誰能説説是什麼原因嗎?(板書課題:抓住特點 寫具體 寫生動)。

(二)提出要求,討論理解

1、審文題明要求: 看書 95頁,默讀作文提示後説意。

本次作文要我們寫什麼?

本次作文要求中有哪些限制條件?

2、明特點拓思路: 指導如何抓住人物的特點。

(1)什麼叫人物的特點 ?

(2)人物特點主要表現在什麼方面呢?

板書:品質 性格 愛好 才幹 生活習慣……

過渡:人物的特點是多方面的,我們作文時要抓住一個人比較明顯的某些特點,而且還要選擇符合特點的事例來突出人物特點,這樣就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3、扣例文借寫法:

《少年閏土》一文作者寫出了閏土的什麼特點?通過什麼事件反映特點?這些代表性事例與特點是否恰當?

板書:代表性事情

問:要把有代表性事情寫具體,應該抓住人物的哪幾個方面來寫?

板書:外貌 心理 語言 動作 神態(這就是把人物寫“活”的重要手段。)

表達方法指導:

Bia表外貌描寫:包括靜態外貌描寫、動態外貌描寫兩種。有個性,如見其人。例:閏土

語言描寫:要真實、準確,符合人物的身份和特點。人物的年齡、性別、性格等不同,所以語言的風格、特點也一定是不相同的。

例:閏土

行動描寫:要準確。 這裏的“準確”,包括兩層含義:一是體現人物特點,二是符合生活實際。這是把行動寫具體的首要條件。

例:閏土

心理活動描寫:寫具體。一種是沉思、默想、聯想;另一種最明顯“我想怎麼怎麼的”直接表達人物心理活動。

總之,人物的心理活動無不從他的表情神態、言談話語、行為舉止等方面表現出來。

(三)舉例激情, 啟發選材:

在童年生活中,你一定結識了不少小夥伴。你一定很瞭解他們,喜歡他們,他們做過的許多事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有的是你的同學;有的是你的鄰居;還有的……他們個性不同,有的熱心助人,愛管“閒事”;有的天真頑皮,活潑可愛;有的聰明機智;還有的倔強,愛哭、愛鬧、愛讀書、愛運動、愛勞動……今天,老師給大家提供一個機會,請你根據小夥伴的特點,寫篇文章來表達你的真情實感。

(四)突出主題 ,指導命題:

指導學生廣泛有中心的多種命題。

題目也很重要,既要簡明又要反映文章內容,如果別有新意會更好,誰來説説你擬的題目是什麼?寫誰?反映什麼特點?用什麼事例?

例:我心中的偶像 任性的表妹 淘氣大王某某

(五)靈活多樣,指導寫法:

俗話説得好,萬事開頭難,你準備怎樣寫開頭,使你的作文一開始便能引人入勝呢?(學生自由回答)

開頭(對比、排比、開門見山、倒敍等)

事情記敍符合特點

結尾(點題、前後照應、等)

(六)自擬題目,下筆成文

下面我們進行一個小競賽,看誰能用20分鐘把這篇習作寫好。並能把剛才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寫作上。特別是在內容的選擇,順序的安排,語言的使用上與眾不同,有點新意呦。

《小夥伴》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認識“餐、丟”等13個生字,會寫“問、間”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樂於幫助他人的願望和行動。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有感情朗讀課文。教育學生樂於助人。

教學時間:2課時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結合生活實際談話,揭示課題

1、説一説,你的小夥伴是誰?

2、板書“小夥伴”,請小朋友説説自己的小夥伴有哪些?在小夥伴之間發生過什麼事?

二、提出要求,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劃出生字多讀幾遍。

2、想一想,課文中的小夥伴是指誰?寫了他們之間的什麼事?

三、檢查自學情況、交流反饋

1、採用多種形式檢查生字讀音:

⑴ 教師出示生字,請部分學生讀,其餘當評委。

⑵ 同桌同學互讀。

⑶ 請學生當小老師帶領同學讀。

⑷ 指名幾位學生讀課文。

一個個生字,同學們都會讀了,把它藏在課文中,你也會讀嗎?誰來念念課文?

2、學生交流彙報:

⑴ 再讀讀課文,説説課文寫了哪些小朋友?誰是誰的小夥伴?

⑵ 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引導學生簡單敍述)

四、複習鞏固生字

1、出示生字,開火車讀。

2、小組長檢查組員識記生字。

五、指導書寫“問、間、夥、伴”四個字

1、出示四個字,引導學生分析(有什麼特點?書寫時要注意什麼?)並嘗試書寫。

2、重點指導書寫“問”、“夥”。

3、學生書寫。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深入學習課文,進一步理解感悟小夥伴們的不同做法,懂得安東的關心幫助是最具體、最實際的。

教學環節:

一、出示生字和詞語卡片,檢查認讀情況。

二、研讀課文,初步理解感悟。

(一)自由讀課文,思考:春遊那天,小夥伴們都在吃午飯了,惟獨瑪莎站在一旁。同學們見了,是怎麼做的呢?

師生抓住對話隨機進行朗讀指導:讀出維加關心、詢問,安娜關心、責怪,瑪莎難過委屈的語氣。

(二)小組合作學習:

1、分角色朗讀課文對話部分,進一步讀懂三個小夥伴是怎麼關心瑪莎的。

(維加、安娜只有詢問關心、責備,沒有實際行動。安東用行動去關心,瑪莎很感動。)

(三)小組彙報交流學習情況。

比一比,哪組分角色朗讀得最好(可以配上動作表演)。

三、開展"圖文"配對活動,深入理解感悟。

(一)仔細觀察插圖,並結合課文內容,説説圖上的四個小夥伴分別是誰?説清楚是怎麼看出來的。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語言文字思考、分析判斷,並學會運用多種表達方式進行表達。如:從左往右數,第三位是瑪莎,因為她是兩手空空的,又低着頭,好象很難過。從右往左數,第二位是瑪莎,因為旁邊的安東正掰了半片面包給它吃呢。身穿蘭色揹帶褲,頭梳兩根長辮子的是瑪莎。一手拿着麪包,一手拿着礦泉水的小男孩是維加,拿着酸奶的小女孩是安娜。頭戴帽子,快步走來,把把半片面包遞給瑪莎的男孩是安東。……

[ 開放性的問題有利於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能有效的挖掘創造潛能。讓學生"根據圖文對照,説説圖上的人物分別是誰"是個開放性的問題,可以使學生依據自己不同的感悟來分析判斷。應該説學生的思維已進入開放狀態。同時,這環節的安排也增加了學生的語言實踐機會,使學生運用多種表達方式進行説明,達到資源共享。]

(二)小組合作學習。

1、小組討論:小夥伴是怎麼關心瑪莎的,誰做的最好?為什麼?

2、小組同學編排課本劇,嘗試表演。

[通過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把文字故事轉化為直觀形象的表演,這是知識內化的過程,也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一種方式。]

3、彙報交流:

引導學生體會三個小夥伴的不同表現(維加:問,説;安娜:説,説;安東:掰,放,説。),想象安東當時是怎麼想的,深入瞭解安東的幫助,在當時來説是最有用的,最具體的關心。

四、創設情境,設問導思,拓展延伸。

(一)如果當時你就在現場,你會怎麼做?這樣吧,現在老師就是丟了中餐的瑪莎,你們就是我的小夥伴們。你們發現了會怎麼做呢?為什麼這樣去做呢?

(學生走近"瑪莎",採用不同方式的關心幫助。)

(二)在生活中,我們的小夥伴也一定會遇到困難,你幫助過誰呢?或者你接受過誰的關心和幫助呢?

[將抽象的問題轉化為適合學生獨立思考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進入課文,從閲讀者變為當事者,學生的體念就會更深刻,感情的抒發就會更真切。]

五、鞏固生字新詞。

1、出示新字詞,學生自主識記,鼓勵個性化的識記方法。

2、彙報交流,強化記憶。

六、書寫指導"共、汽"兩個字。

教學反思

識字教學仍是一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由於學生的識字量參差不齊,而一年級下半學期的學生又已經能夠藉助拼音讀準字音,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識記字形。因此,我讓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圈出自己不認識的或認為比較難讀的詞語和生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然後把自己圈出來的詞語和生字讀給同桌聽,請同桌幫助正音。最後用老師考考小朋友的方法,來集體交流,鞏固字音。這個環節的設計考慮到了學生的個體差異,讓每個學生在原有的知識水平上去自主學習,達到識字的目的。

《小夥伴》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認識“餐、丟、礦、糟糕、粗、概、共、汽、記、保、管、夾”13個生字。會寫“問、間、夥、伴、共、汽”6 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並學會分角色朗讀。

3、瞭解小夥伴們對待瑪莎丟失揹包這件事的不同態度,懂得要有樂於幫助他人的願望和行動去關心幫助自己的小夥伴。

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年齡較小,所以對語文閲讀教學最關鍵的是指導學生讀課文時達到正確、通順、流利,如果能讀出感情,那是最好不過的了。認字學詞,積累語言也是其中的重要任務。此外,也要培養學生的讀書習慣、方法,以及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教材分析:

《小夥伴》是人教版新課標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七組的一篇課文,講了三個小夥伴關心瑪莎的事。讓學生明白:要樂於助人,多關心身邊的人,多為他人着想,做個心中有他人的好孩子!,這篇課文學生非常感興趣。

教學重難點: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初步學習13個生字。

2、學寫"問、間、夥、伴"四個字。

課前準備:圖片、生字卡片

一、自讀課文

1、結合生活實際談話,揭示課題。

2、説一説,你的小夥伴是誰?

3、板書"小夥伴",請小朋友説説自己的小夥伴有哪些?在小夥伴之間發生過什麼事?

[聯繫學生生活實際談話,理解"夥伴"之意,並運用閲讀期待激發學習興趣。]

4、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劃出生字多讀幾遍。

5、想一想,課文中的小夥伴是指誰?寫了他們之間的什麼事?

6、採用多種形式檢查生字讀音。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請部分學生讀,其餘當評委。

(2)、同桌同學互讀。

(3)、請學生當小老師帶領同學讀。

(4)、指名幾位學生讀課文。

一個個生字,同學們都會讀了,把它藏在課文中,你也會讀嗎?誰來念念課文?

二、合作交流

1、再讀讀課文,説説課文寫了哪些小朋友?誰是誰的小夥伴?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瑪莎、維加、安娜、安東。同時引導學生説

説:瑪莎是維加的小夥伴。維加是瑪莎的小夥伴。瑪莎的小夥伴有維加、安娜、安東。……)

2、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引導學生簡單敍述)

3、複習鞏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2)、讀書小組長檢查組員識記生字。(取出生字袋中的生字,帶領組員

讀,然後把會讀的生字放回袋中。遇到不會或不熟練的,請同學相互幫忙。)

4、指導書寫"問、間、夥、伴"四個字。

5、出示四個字,引導學生分析(有什麼特點?書寫時要注意什麼?)並

嘗試書寫。

("問、間"都是半包圍結構,偏旁是"門字框";"夥、伴"都是左右結構,

偏旁都是"單人旁"。)

6、重點指導書寫"問"、"夥"。

7、學生書寫。

[ 教學時,讓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弄清主次筆和間架結構,

然後請學生嘗試書寫,再輔以教師指導,力求使學生達到書寫規範、整潔。]

8、小組合作學習:

(1)、分角色朗讀課文對話部分,進一步讀懂三個小夥伴是怎麼關心瑪莎的。

(維加、安娜只有詢問關心、責備,沒有實際行動。安東用行動去關心,瑪莎很感動。)

(2)小組彙報交流學習情況。

比一比,哪組分角色朗讀得最好(可以配上動作表演)。

三、品讀領悟

1、自由讀課文,思考:春遊那天,小夥伴們都在吃午飯了,惟獨瑪莎站在

一旁。同學們見了,是怎

2、 小組合作學習。

(1)、小組討論:小夥伴是怎麼關心瑪莎的,誰做的最好?為什麼?

(2)、小組同學編排課本劇,嘗試表演。

(3)、彙報交流:

引導學生體會三個小夥伴的不同表現(維加:問,説;安娜:説,説; 安東:掰,放,説。),想象安東當時是怎麼想的,深入瞭解安東的幫助,在當時來説是最有用的,最具體的關心。

四、創設情境,設問導思,拓展延伸。

(一)如果當時你就在現場,你會怎麼做?這樣吧,現在老師就是丟了中餐的瑪莎,你們就是我的小夥伴們。你們發現了會怎麼做呢?為什麼這樣去做呢?(學生走近“瑪莎”,採用不同方式的關心幫助。)

(二)在生活中,我們的小夥伴也一定會遇到困難,你幫助過誰呢?或者你接受過誰的關心和幫助呢?

五、鞏固生字新詞。

1、出示新字詞,學生自主識記,鼓勵個性化的識記方法。

2、彙報交流,強化記憶。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看起來簡單,可是越仔細琢磨卻越覺得不好把握。首先,很容易把課文的重點放到教育孩子如何幫助有困難的小夥伴上,上成思想品德課。其次,課文中的幾個人物的`定位把握不準。我們組的七位語文老師一起分析,維加和安娜雖然只是口頭上的詢問、擔心,但是也是對瑪莎的關心。如果簡單地褒貶,對於他們來説不公平。同時,在生活中,這樣的關心也是存在的,必要的。

並且從題目上看,“小夥伴”是指的這四個人物,指的是一個羣體,不能突出一部分,淡化一部分。基於以上的考慮,我們覺得在教學課文時首先要確定這是一堂語文課,而不是思想品德課,要上出語文味。上出語文味就要品味語言,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堂課的識字教學雖然顧及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但是沒有做到很好的引導學生識記字形,導致學生對生字的字形印象模糊。。在教學中還是要關注語言文字,通過讀、思、品、議去感悟語言文字,去提高語文素養。

《小夥伴》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瞭解人物的大體比例和不同姿態。

2、學習用泥或彩泥來表現人物的各種造型。

3、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體驗同學間的友誼,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難點:

1、初步理解人物的大體比例關係。

2、通過泥工活動,掌握泥塑的一些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力和創造力。

3、引導學生如何在作品中表現情感要素。

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教學儀器,圖片資料,泥塑作品。

學具:雕塑泥,彩泥,輔助工具,繪畫工具等。

教學流程:

一、引導階段

1、遊戲導入:舉行遊戲《找夥伴》

A:請同學上台矇眼找夥伴——指出你摸到同學的名字和所做的動作?

B:讓同學敍述判斷的原因!引導學生重點講述特徵,如臉圓圓的、鼻子高高的、臉瘦但很長等。抓住人物特徵,為下面表現奠定基礎。

總結展示:頭部特徵 神態特徵 衣着打扮 學會用心去感受。

教學意圖:讓學生了解在很多的情況下,不一定從相貌上去判斷某個人,也可以根據你對他的瞭解,從外形特徵(包括臉部輪廓)和神態及衣着打扮來判斷。

關鍵引導學生用心去感受,在矇眼的情況下,能指出夥伴的名字,是因為他與你朝夕相處,從而產生了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感與默契。任何一件藝術品都是作家內心世界的流露,是作者的情感。所以有着特殊的味道和吸引人的原因。

2、展示“三毛、阿凡提、超人”泥塑作品

讓學生説明自己是從哪些方面來判斷這些與我們朝夕相處的動畫小夥伴的?

3、展示更多優秀泥塑作品。(也包括大師的泥塑作品或其他表現人物的作品,欣賞中教師重點講述引導。)

引導學生欣賞,觀看人物雕塑特點,感受泥塑的語言,體會作品中表現情感的要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小學生了解兒童,少年和成人不同的人物比例。

4、通過觀察,交流討論小學生的比例關係:1 站立時約六個頭長,2 坐在椅子上約五個頭長,席地而坐約三個頭長。可以順便提提成年人比例。

展示:立 6 坐 5 盤 3

展示:小竅門——個別情況下,為突出人物的特點,可以適當改變人物比例。如漫畫特點的作品。

展示:漫畫特點的作品,針對作品讓學生點評什麼是誇張,如:胖的更胖了,大的更大了等。

教學意圖:引導學生拓展思維,從感知到認知,初步掌握人體比例規律。感受泥塑空間體積感,掌握泥塑基本方法,感受泥塑語言。

二、發展階段

1、教師演示過程,可以是提前製作好的或是半成品。演示時講解重難點。可以是從頭部,體態,動態等方面進行技法示範,可以從班中找學生為模特,(不求樣子像,可以引導學生從加加減減方面引導,如鼻子是加上的,眼睛是減除來得等。)

2、學生製作前,先同學之間交流自己的看法,然後與老師交流師生互動。

如,你打算做一個怎樣動態的人物,表演一下他的動作。

3、學生嘗試製作。用上述方法,為自己的夥伴塑像。

4、教師巡視指導:不要求五官上精確,重點抓住人物的比例、神態、衣着等方面的特徵。對於某些特點方面可進行適當必要誇張表現。同時隨時點評學生的作品。

三、展示:

1、學生自評,互評。挑選幾件優秀或有特色的作品進行展示。評價要有藝術性,教師也要有情感的流露,引導學生體會作品雖然沒有達到大師水平,表現的同學不是多麼的逼真,但是從情感上可以判斷,同時作品又是生活化的寫照。要圍繞作品中的好的表現手法和形式來評價。

A、通過糾錯髮指出作品的缺點。

B、通過模特動作的對比指出不足

四、拓展

以小組為單位把作品集合起來,然後加以背景製作成組作。

五、教學反思:

《小夥伴》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初步學習13個生字。

2、深入理解課文,瞭解小夥伴們的不同態度。

3、瞭解小夥伴們對待瑪莎丟失揹包這件事的不同態度,懂得要有樂於幫助他人的願望和行動去關心幫助自己的小夥伴。

【教學重點】初步學習13個生字。學寫“夥”、“伴”兩個生字。

【教學難點】懂得要有樂於幫助他人的願望和行動去關心幫助自己的小夥伴。

【課件準備】課件

【教學安排】2課時

【教學目標】

初步認識13個生字,會寫“夥、伴”兩個字。

通過學習課文,瞭解小夥伴們對待瑪莎丟失揹包這件事的不同態度,懂得要有樂於幫助他人的願望和行動去關心幫助自己的小夥伴。

【教學環節】

一、結合生活實際談話,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板書:小夥伴)

2、我們生活在集體裏,大家都有很多小夥伴,用上下面這個句式。請小朋友説説自己的小夥伴有哪些?課件出示: 我的小夥伴

聯繫學生生活實際談話,理解“夥伴”之意,激發學習興趣。

3、書寫“夥伴”兩個生字(“夥、伴”都是左右結構,偏旁都是“單人旁”。)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教學時,讓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弄清主次筆和間架結構,然後請學生嘗試書寫,再輔以教師指導,力求使學生達到書寫規範、整潔。

二、提出要求,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篇課文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呢?下面就讓我們讀讀這篇課文。

1、藉助拼音自由讀,出示讀書要求。做到四不:不加字、不漏字、不錯字、不重複,標上節號。

2、反饋:共有八個小節,八個小朋友,一人讀一段,其餘生評議。

3、同桌合作,讀好課文,一人一節。反饋:你的同桌讀得怎麼樣?。

4、再一次讀課文,説説是誰丟了揹包,哪些人來關心她?

出示課件:春遊那天, 的揹包丟了,她的小夥伴都很關心她。

三、研讀課文,初步理解感悟:

你們看,你知道他們分別是誰嗎?

1、(課文插圖)説説他們分別是誰?為什麼?

特別留意課文中他們説的話和動作,用鉛筆作上記號。可以和你的小夥伴一起討論一下。

課件出示課文語句,隨機進行感情指導。

2、讓我們來扮演這四個小朋友,來分角色讀一下。

分角色朗讀課文對話部分,進一步讀懂三個小夥伴是怎麼關心瑪莎的。

維加、安娜只有詢問關心、責備,沒有實際行動。安東用行動去關心,瑪莎很感動。

課件出示讀書要求:讀出不同的語氣,留意標點符號。

3、反饋:學生評一評。

比一比,哪組分角色朗讀得最好,結合讀書要求。

4、老師做旁白,一組扮演一個角色。

5、直接對話。

6、再出示圖片,你最喜歡哪個小朋友?為什麼?其他小朋友什麼地方做得不好?

7、請你誇誇安東。你還想對其他小朋友説些什麼呢?

8、師總結: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不能光在旁邊詢問或是責備,應該用實際行動去幫助他。

四、創設情境,設問導思,拓展延伸:

在生活中,我們的小夥伴也一定會遇到困難,比如小夥伴的鉛筆沒了,你會怎麼辦?(借給他)

五、結尾:

今天這節課,小朋友學得都很認真,老師希望我們小朋友在生活中也能像安東一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幫助身邊的小夥伴,你們能做到嗎?(能)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裏。

《小夥伴》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認識“餐、丟”等13個生字。會寫“問、間”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進入角色朗讀。

3、有樂於幫助他人的願望和行動。

【教學重點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樂於幫助他人的願望和行動。

【教、學具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小朋友們,在我們生活和學習中一定有很多自己的小夥伴,請你説一説説説自己的小夥伴有哪些?你們之間發生過什麼事?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小夥伴》(板書課題)看看文中的小夥伴之間又會發生什麼故事呢?

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相聯進行談話,學生對“夥伴”之意有了初步瞭解,創設了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劃出生字多讀幾遍。

2、想一想,課文中的小夥伴是指誰?寫了他們之間的什麼事?

在學生讀誰字音的基礎上,進行有目的性的朗讀,形象地感知課文內容,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慾。

三、合作識字,交流彙報:

1、圈出文中要求會認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學。

2、小組內學習。出示生字卡片,讀一讀,交流識字方法。

3、請學生當小老師帶領同學讀。

4、指名通讀課文。一個個生字,同學們都會讀了,把它藏在課文中,你也會讀嗎?誰來讀讀課文?

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合作識字,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當小老師”形式活潑,學生有濃厚的學習熱情,積極參與,使識字效果大大提高。

四、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小組內練習讀課文,注意要讀得正確、流利。

五、指導寫字:

1、出示“問、間、夥、伴”四個字。引導認讀。

2、觀察田字格中生字,説説有什麼特點?書寫時要注意什麼?

3、重點指導書寫“問”、“夥”。

4、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注意指導和檢查學生的寫字姿勢。

教學時,讓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學生有了針對性,寫字會加以注意,提高了寫字實效。加強了教師的指導,使學生達到書寫規範、整潔,並保持良好的寫字姿勢,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出示生字和詞語卡片,檢查認讀情況。

二、研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思考:春遊那天,小夥伴們都在吃午飯了,惟獨瑪莎站在一旁。同學們見了,是怎麼做的呢?找出小夥伴不同表現讀一讀。(教師抓住對話隨機進行朗讀指導:讀出維加關心、詢問,安娜關心、責怪,瑪莎難過委屈的語氣。)

2、小組合作朗讀課文:小組內練習四個小夥伴的對話。

3、全班交流。比一比,哪組分角色朗讀得最好(可以配上動作表演)。

注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將學生引入課文情境中,深入體會人物的內心,通過分角色朗讀加以體現,激發學生的讀書成就感,活躍了課堂氣氛。

三、演讀課文:

1、小組討論:小夥伴是怎麼關心瑪莎的,誰做的最好?為什麼?

2、小組同學編排課本劇,嘗試表演。

3、 彙報交流。

通過小組合作排演課本劇,把文字故事轉化為直觀形象的表演,這是知識內化的過程,也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一種方式。極大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更深地體驗情感。

四、拓展延伸:

1、小朋友們,如果當時你就在現場,你會怎麼做?説出你的想法。

學生走近"瑪莎",採用不同方式的關心幫助。

2、在生活中,我們的小夥伴也一定會遇到困難,你幫助過誰呢?或者你接受過誰的關心和幫助呢?

將抽象的問題轉化為適合學生獨立思考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進入課文,從閲讀者變為當事者,實現與文本之間的對話。學生的體念就會更深刻,感情的抒發就會更真切。

五、指導寫字:

1、 出示"共、汽"兩個字,引導認讀,組詞。

2、 説説寫這兩個字時要注意什麼。

3、 教師範寫,學生練習。

【評析】

1、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全過程。例如,教學開始,聯繫生活實際進行切入,創設了情境,學生有了學習的熱情。識字環節,讓學生自主識記生字詞,並鼓勵個性化的識記方法,旨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閲讀實踐中,採用合作小組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目的就在於激發學生學習慾望,讓學生全員參與,互動探究,各抒己見,資源共享,培養其協作精神。

2、以讀為本,將朗讀貫穿始終。教學中,形式多樣的朗讀,形成了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以自己的理解感悟來表達獨特的感受,從而體會到獲取成功的快樂,學習語文的快樂。培養了學生的語文能力。

3、注重學習內容與生活密切相聯。切入的方式就是從學生的生活實際開始的。在拓展環節引導學生説説生活與小夥伴發生的事,促進學生感受與小夥伴互相幫助的重要性,進而明確在生活中如何對待小夥伴,體現語文教學的綜合性。

《小夥伴》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抓住關鍵詞句審清本次習作的要求(一兩件、事、小夥伴的特點)

2、懂得欣賞別人的作品,並從特點、事例、細節、中心等方面來修改自己和他人的習作。

教學重難點:

學會從彰顯個性、事例典型、勝在細節、點睛之筆這四個方面來評價、修改自己和他人的習作。

課前準備:

1、白板PPT課件。

2、範文一篇,學生作品一篇。

3、學生自己寫的作品一人一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二、精彩回顧:

1、課件出示《少年閏土》中的兩個精彩片段:

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着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通過環境烘托閏土的健康活潑,動作、外貌的描寫則突出閏土的機智勇敢。)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鳥。他説:“這不能。須大雪下了才好,我們沙地上,下了雪,我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穀,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麼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通過語言、動作的描寫突出了閏土的聰明能幹、見多識廣。)

2、齊讀精彩片段,並指名説説精彩在哪裏?隨機出示文中的細節描寫。複習《少年閏土》的寫作方法,明確怎樣寫出人物的特點來。

三、審清要求:

1、出示本次習作要求:

《少年閏土》寫了有關閏土的幾件事情,使閏土的形象躍然紙上。你也可以用一兩件事來介紹自己的小夥伴,要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要寫出小夥伴的特點。

2、齊讀要求。

3、指名審題:(出示)事件人物特點

生回答:內容是介紹自己的小夥伴,是寫人的文章。 要寫出小夥伴的特點。要用一兩件事反映出小夥伴的特點。

板:彰顯個性、事例典型、勝在細節、點睛之筆

四、分析範文:

1、學生默讀範文,並交流範文勝在哪裏?

2、學生根據四大法寶進行評改交流,彙報。

五、學生作品:

1、學生默讀範文。

2、指名根據四大法寶進行評改,師生同改。

六、習作沙龍:

1、把全班分成兩大組,分別選出一位組長,並取個組名。

2、組長致一個簡單的開頭語。

3、分別派代表讀自己最精彩的片段,本組組員負責提優點,另一組負責提建議。

4、互相修改作品。

5、學生自改。

七、精彩點津:

這節課我們講評“我的小夥伴”這篇作文,你都有哪些收穫呢?

師:通過今天的習作評改課,老師發現同學們不但樂於寫作,還善於發現他人的優點,並靈活地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老師非常欣賞你們這種虛心好學的精神,更佩服你們這種一絲不苟的寫作態度。課餘時間,你們可以繼續交流。

附板書設計:

寫寫我的小夥伴

彰顯個性

事例典型

勝在細節

點睛之筆

《小夥伴》教學設計14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建議:語文教學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因此,本課在設計的每一個環節都力求體現學生的主體位置,着力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為學生設計形式多樣的求知活動,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活動中理解課文、積累詞彙、拓展思維空間。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初步學習13個生字。

2、深入理解課文,瞭解小夥伴們的不同態度。

3、瞭解小夥伴們對待瑪莎丟失揹包這件事的不同態度,懂得要有樂於幫助他人的願望和行動去關心幫助自己的小夥伴。

【教學重點】

初步學習13個生字。學寫“夥”、“伴”兩個生字。

【教學難點】

懂得要有樂於幫助他人的願望和行動去關心幫助自己的小夥伴。

【教學環節】

一、結合生活實際談話,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板書:小夥伴)

2、我們生活在集體裏,大家都有很多小夥伴,請小朋友説説自己的小夥伴有哪些? 聯繫學生生活實際談話,理解“夥伴”之意,激發學習興趣。

3、書寫“夥伴”兩個生字(“夥、伴”都是左右結構,偏旁都是“單人旁”。)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教學時,讓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弄清主次筆和間架結構,然後請學生嘗試書寫,再輔以教師指導,力求使學生達到書寫規範、整潔。

二、提出要求,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篇課文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呢?下面就讓我們讀讀這篇課文。

(一)採用多種形式檢查生字讀音。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請部分學生讀,其餘當評委。

2、開火車認讀詞卡。

(二)、再一次讀課文,説説文中的小夥伴都有誰?他們發生了什麼事?

三、研讀課文,初步理解感悟: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説説你們知道了什麼?指導讀出奇怪的語氣。

2、自由讀課文2——8自然段,找找哪幾個自然段寫維加與瑪莎的對話。

3、學習課文2——4自然段。

(1)指名讀維加説的話。

“你怎麼不吃呀?”指導體會維加的關心、奇怪、急切,並指導朗讀。

“維加一邊……一邊……”理解“真糟糕”,體會好長時間才能回家對瑪莎來説是很糟糕的事。指導讀句子。板書:關心

(2)指導學習第三自然段。認識省略號,體會其作用。

(3)男女生分角色朗讀2——4自然段。

4、學習課文5——7自然段。

(1)安娜説了什麼?此時安娜心情怎樣?

(2)瑪莎怎麼回答?指名讀,體會瑪莎的慚愧、傷心與難過。

(3)安娜還説了什麼?“大概”是什麼意思?從安娜的話中我們還看到她對瑪莎的提醒。指名讀這句話。板書:提醒

(4)分角色讀文。

5、學習8自然段。

看到瑪莎沒有午餐吃,維加關心地詢問她,安娜善意地提醒她,安東又會怎麼做呢?

(1)齊讀第八自然段。安東説了什麼?指導讀好安東的話。

(2)用比劃出描寫安東動作的詞語。理解什麼是“掰”。

(3)安東將一大半面包分給瑪莎,他當時怎麼想的?板書:分享

(4)再讀這一段,記住這個可愛的男孩安東。

四、創設情境,設問導思,拓展延伸:

1、出示掛圖:你能一眼認出圖中的小夥伴嗎?從哪兒看出來的?

2、在瑪莎的三個小夥伴中,你喜歡誰,為什麼?板書:樂於助人

3、説一説:在生活中,你們幫助過你的小夥伴嗎?

五、結尾:

今天這節課,小朋友學得都很認真,老師希望我們小朋友在生活中能樂於幫助身邊的朋友,特別是像安東一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幫助身邊的小夥伴,你們能做到嗎?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裏。

六、板書設計

28小夥伴

維加關心(語言)

瑪莎安娜提醒(語言)樂於助人

安東分享(行動)

教學反思: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可見語言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心理學研究表明:低年級小學生所處年齡正是語言和思維發展的黃金期。因此,我們要在低年級加強語言訓練,訓練學生口頭語言表達技能,為今後的寫作作好鋪墊,打好基礎。《小夥伴》小中見大,描繪的是三個小夥伴對待瑪莎丟了書包後的不同表現,旨在説明一個道理:要用實際行動給予別人最需要的幫助。整篇課文充滿人文情感,內容和語言都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故而學習本文對學生有很好的啟發和教育作用。對於這樣一篇生活情趣盎然的短文,通過討論、反覆朗讀、聯繫生活談感受等手段,引導學生在讀着自己喜愛的故事中產生了與幫助他人的願望。

一、注重教給朗讀的方法,促進學生自讀自悟。本課教學我把朗讀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強調“以讀為本、自悟自讀”。為了避免老師講得多,提問多,引導得多,我運用學習小夥伴的口吻,用淺顯的語言把練習朗讀的方法教給學生。“我抓住了能幫我讀出感情的詞語和標點符號。”“當我知道了,瑪莎和維加在想些什麼時,我就把句子讀好了。”然後讓學生運用這些方法自讀自悟、邊讀邊思,同桌交流,使學生在朗讀中去理解詞語,去體會感情,去培養語感,去接受潛移默化地語言薰陶。在上課過程中,正是這個教學環節的設計讓我體會到了令我激動的氣息:學生自由閲讀,靈活運用方法,自主合作討論,各抒己見。如讀到“你怎麼不吃呀?”這句話時,有的學生抓住問號,遷移以往學過的知識,體會它所表達的語氣,然後進行朗讀練習;有的學生入情入境,體會維加當時的想法,讀出他非常奇怪的語氣。儘管大家練習朗讀的方法不同,但都或近或遠地理解了文章的內容,經過點撥,孩子們都感悟到了人物當時的心情,繪聲繪色地讀出了人物説話的語氣。

二、結合課文理解詞語,聯繫生活運用詞語“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閲讀中積累詞語。”這是新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的閲讀提出的階段目標。《小夥伴》這一課中,“糟糕”這個詞語是學生比較難理解的。因此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在學生讀了帶有“糟糕”的這句話後,我奇怪地問道:“究竟發生什麼事了,讓維加大喊‘糟糕’,你能説説嗎?”孩子們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各抒己見:“瑪莎把揹包丟了,她得餓肚子了,這可真糟糕啊!”“離回到家還有好長的時間,瑪莎的肚子要餓好久哪,這可真糟糕啊!”“瑪莎回到家,可能要被媽媽批評了,這可真糟糕啊!”學生在補白説話中明白了“糟糕”這個詞語的意思。我順水推舟,又隨即問道:“那在你們的身上發生過糟糕的事情嗎?”孩子們紛紛聯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有的説:“我去上學,可是忘了帶書包,這可真糟糕啊!”有的説:“我忘了把開水帶到學校裏來了,今天上完體育課沒水喝,這可真糟糕啊!”有的説:“有一次,我不小心掉到泥坑裏去了,這可真糟糕啊!”……聽到學生準確而生動的表述,我就勢引導“想想自己當時的心情,再來讀讀這句話。”這時,孩子們都皺着小眉頭,把句子讀得抑揚頓挫。“糟糕”詞語的教學到此,從課堂呈現出來的效果看,孩子們不僅理解了“糟糕”的意思,能運用“糟糕”説一句話,而且還體會到了“糟糕”的感情色彩。我覺得這個環節的設計是比較成功的。

三、分角色表演朗讀,發揮合作學習優勢

“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我們尤其應當重視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精講多讀,以讀代講,讓學生充分地自讀自悟。由於本課主要是對話,而且表現的是生活場景,故而可以藉助表演的方式使學生在演中讀,邊演邊讀,既注意不同角色的語氣變化,更重要的是深入角色的內心,充分體會到晚輩的孝順和長輩的慈愛。同時,分角色合作表演朗讀調動了學生之間的互動關係,在切磋中提高有感情朗讀的水平,深化了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

四、識字方式多樣,巧借板書強化

字詞的學習是低年級語文閲讀課的重點之一,通過動作演示識記“掰”,再巧妙地藉助板書,加強“夥”、“伴”等字的記憶,以及藉助讀長句鞏固其他字的識記,等等。形式多樣的識字增添了識字教學的趣味性,活躍了學生的思維,使課堂散發出活潑的氣息。

《小夥伴》教學設計15

一、複習鞏固

1、默寫生詞:沒有一同就要夥伴

2、指名認讀所默寫的詞語,及時訂正。

二、精讀表演

1、出示文中插圖(一),圖上畫了誰?板書:圖上畫了、和。指名學生按板書的句式説一説。他們是——生齊讀課題

1)三個小夥伴去幹什麼呢?(植樹)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2)誰能將這裏的“一同”換個詞?師:一同就是一起,一塊兒的意思。齊讀第一自然段

2、出示課文插圖(三)

1)生看圖説圖意。

2)小樹栽好了,你覺得小夥伴們高興嗎?

3)出示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指導朗讀。

3、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小夥伴們把小樹栽好可不容易了。那他們在種樹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呢?

1)打開書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找。

2)根據學生回答出示三個困難。

3)指導朗讀。

4、這些困難又是怎麼被解決的呢?再去讀讀課文的§2~5,邊讀邊想。

指名回答。(老師根據學生回答貼出小動物幹活時的圖片)

5、出示小野豬説的話。

1)自由讀、指名讀

2)師:這隻小野豬第一個挺身而出,用自己身體的長處幫助大家解決了一個難題,你們喜歡這隻愛動腦,愛幫助人的小野豬嗎?

3)自由試背第三自然段,還可以邊背邊加上動作演一演。

4)指名背、齊背。

5)指名演一演小野豬。

6、師:剩下的兩個難題小夥伴們是怎樣解決的?

1)回憶之前的學習方法:讀一讀、背一背、演一演(板書

2)生自學課文。

3)檢查自學情況,指名學生表演。

三、分角色集體表演

1、分組表演二到五自然段。

2、他們合作得多愉快啊!再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四、總結

1、小樹栽好了,這是誰的功勞呢?

2、這是三個小夥伴團結合作的結果,我們小朋友在遇到困難時也要學會互相幫助,團結協作才行!

五、教學本課生字

小朋友一起合作學習生字。

1、出示:巴齊讀組詞,自學筆順並描紅。

2、師給“巴”加上提手旁,出示:把生組詞並描紅。

3、再找出一個提手旁的字。出示:拉組詞,説説怎樣記住它?(與“位”比較)描紅。

4、寫《習字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