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育隨筆>

《詠柳》詩中用了拈連嗎?(網友來稿)

教育隨筆 閲讀(2.94W)

廣東中山二中蔣曉輝

教學粵教版選修教材《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自然要讀到與之配套的《教師教學用書》,但是書上有關“拈連”的説法卻讓我有了疑惑。

《教師教學用書》57頁在談到李商隱的《柳》和賀知章的《詠柳》時,認為“……賀詩寫景用比喻、拈連、設問的手法,如‘碧玉’、‘裁’、‘剪刀’,清新自然,令人生愛惜之心,”

詩中什麼地方用了“拈連”?‘碧玉’、‘剪刀’用的是比喻,應該沒有異議的,那麼,根據上面的説法,就只有“裁”字用的是“拈連”。

而什麼是“拈連”呢?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説:“利用上下文的關係,把用於甲事物的詞語巧妙地用於乙事物,這種詞格叫拈連。”並且認為:“甲事物一般是具體的,在前;乙事物是抽象的,在後。”

例如:①母親把父親從幹活兒的地方揹回家,也揹回撫養全家的責任。

②用小煙鍋在羊皮煙包裏挖着、挖着,彷彿要挖出悲慘生活的原因,挖出抗拒生命的法子。

①動詞“背”和賓語“責任”看來是不合邏輯的,但是由於“背”是承上文順勢拈來,也就合理了。②“挖”和賓語“原因”、“法子”也是不搭配的,但由於前文有“挖”,也是順承而來,所以也就合理了。

再看下面的例子:③你可以鎖住我的人,你鎖不住我的心。

這一句,正因為有了前面的“鎖住人”,才可以用於後面“鎖住心”的説法。而如果沒有前面“鎖住人”,只用後面的“鎖住心”,那麼,就應該看作是“比擬”。

現在我們再來看《詠柳》:“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詩的前三句都是描寫柳樹的。首句“碧玉粧成一樹高”是寫整體,説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粧成。用“碧玉”形容柳樹的翠綠晶瑩,突出它的顏色美。第二句“萬條垂下綠絲絛”是寫柳枝,説下垂披拂的柳枝猶如絲帶萬千條,突出它的輕柔美。第三句“不知細葉誰裁出”是寫柳葉,突出柳葉精巧細緻的形態美。三句詩分寫柳樹的各部位,句句有特點。而第三句又與第四句構成一個設問句。“不知細葉誰裁出?”--自問;“二月春風似剪刀。”--自答。這樣一問一答,就由柳樹巧妙地過渡到春風。説裁出這些細巧的柳葉,當然也能裁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徵,是春的創造力的象徵。這首詩就是通過讚美柳樹,進而讚美春天,謳歌春的無限創造力。看不出有利用上下文的關係,把用於甲事物的詞語巧妙地用於乙事物的地方。

蕭滌非等編、上海詞書出版社出版《唐詩鑑賞詞典》對這首詩的賞析沒有提到“拈連”。

我們再看看《教師教學用書》對柳宗元的《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的 “鑑賞要點”:“比喻、拈連、化用典故等手法在詩中的運用,較好地表達了詩的主題。”柳宗元的這首詩是這樣寫的:海畔尖山似劍芒, 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為化作身千億, 散向峯頭望故鄉。詩人從腸斷這一意念出發,於是聳峙在四周圍的崇山峻嶺,着眼點就在於它的巉削陡峭,在於它的“尖”,從而使羣山的形象,轉化為無數利劍的`鋒芒,這“愁腸”彷彿就是被它們割斷似的。説“海畔尖山”,正以見地處西南濱海,去故鄉之遠。身在貶所,“望故鄉”而不能歸,當然是痛苦的;然而“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古樂府《悲歌行》),卻又能從痛苦中得到某種滿足。於是在無可奈何的矛盾心情的支配下,他就盡情的望去,唯恐其望得不夠。這無數的象“劍芒”一樣的“尖山”,山山都可以望故鄉,可是自己只有一個身子,一雙眼睛,該怎麼辦呢?柳宗元是精通佛典的,而和他一同看山的浩初上人,便是龍安海禪師的弟子。佛經中不是有“化身”的説法嗎?在一種微妙的啟示下,於是他就想入非非,想到“化身千億”了。這首詩中同樣沒有“利用上下文的關係,把用於甲事物的詞語巧妙地用於乙事物的地方”。蕭滌非等編、上海詞書出版社出版《唐詩鑑賞詞典》對這首詩的賞析同樣也沒有提到“拈連”。

兩首詩中都沒有我們説的拈連,而《教師教學用書》又都説是用了“拈連”,這是怎麼回事呢?對照這兩首詩,我們可以推測,它是將前一首的“裁”字作“拈連”理解,後一首則是説“割”字用了拈連。而我們認為:這裏的“裁”和“割”是承詩中的比喻而來的,它不可以看作“拈連”,就算把它同“比喻”割裂開來,直接説“春風裁”和“尖山割”,它也只能説是“比擬”,和“拈連”不搭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