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育隨筆>

失物招領的教學反思

教育隨筆 閲讀(1.82W)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失物招領的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失物招領的教學反思

失物招領的教學反思1

我們生活在美麗的地球上。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大家都愛她。這是一年級第三單元的導讀文字,從這些文字中就可以看出本單元是圍繞保護自然環境而展開的、愛護地球這樣一個深層次的道理,編者選用了形象有趣童話故事《松鼠和松果》、《美麗的小路》來詮釋。而12課《失物招領》則這篇課文寫的是現實生活中一年級小學生去植物園參觀而發生的一件事,通過文中小朋友的事來作典範,讓學生明白無論我們在哪裏都不能隨手扔垃圾。內容很簡單,作者設計得卻很巧妙,明明是亂扔的垃圾,卻稱作“失物”。這些失物的主人是誰呢,那麼誰會去認領這些“失物”?主人又是怎樣處理的?通過朗讀、觀看插圖以及結合學校最近一直提倡的“撿起一張費紙,撿回一個美德”這種活動意識融合。大部分學生的確能很好的明白課題的真正意義,也就是明白了課文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當分析到課文最近一段唐老師望望張爺爺,張爺爺望望唐老師,發出了會心的微笑時。沒等我提問就有孩子舉手説:“老師,我知道,唐老師和張爺爺為什麼會發出會心的微笑了,因為那些小朋友能知錯就改,並且領回了垃圾扔到了果皮箱。”不用我引領,孩子就能明白,這就説明他們理解課文了。這樣的感覺不錯。

一年級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差,有些學生有隨手亂扔垃圾的習慣,光憑單純的説教和強制命令教育效果甚微。所以這篇課文真正引導學生自覺養成愛護環境衞生的習慣。我想孩子們之所以能在短短一節課內深刻感悟,這與我們正提倡的“撿起一張費紙,撿回一個美德”也有很大關係,時時強調,處處做到,學生自然而然能保護環境,養成美德了。

失物招領的教學反思2

從學校到家裏,從家裏到校外我們的學生每天都可以接觸到垃圾。因而,垃圾對他們而言並不陌生。

我在上這堂課前,先是佈置學生回家去調查一下,你家裏或者是你家旁邊的垃圾,並將垃圾撿進垃圾袋。上課了,我看到學生都拾到了很多的垃圾。為什麼要讓學生去撿垃圾,目的有兩個:一、讓學生親自實踐,明白我們身邊的垃圾很多很多,我們要做到不亂丟垃圾。二、我們用什麼辦法去處理垃圾。對於第一個目的,學生的瞭解可以説是非常深的,當他們看到那麼多的同學都撿到那麼多的垃圾時,他們就明白我們身邊的垃圾實在太多了。也知道如果我們每個小朋友都亂丟一張紙,我們的`身邊就非常的髒了。對於第二個目的,學生感受更深,當時我問學生打算如何處理時,有許多學生開始説我們把垃圾扔到垃圾筒。於是我讓一些同學去扔,但沒幾個,教室的垃圾筒就滿了。這時我又問他們“這時我們又該把垃圾怎麼處理?”學生又提出可以把垃圾扔到學校的垃圾箱裏。那時我就問學生,那麼我們整個社會上又有那麼多的垃圾,我們該把垃圾怎麼處理呢?這時學生就積極開動腦筋想各種各樣的辦法。其中也不乏非常好的辦法,比如有個學生就提出把垃圾進行處理,生產出有用的產品。經過撿垃圾,處理垃圾這樣一個過程,學生認真動腦,積極發言,親身體驗。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產生了激烈的碰撞,把整個課堂的氣氛推向了高潮。學生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當然在這堂課上也存在不少的問題。問題一:學生對於自己要表達的觀點表達不夠清楚。這主要是在讓學生説一説處理垃圾的辦法的時候,學生説不清楚辦法。問題二:讓一年級學生學會提問有一定的困難,教師要善待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鼓勵學生敢提問,並逐漸會提問,這種能力形成需要長期耐心的指導

失物招領的教學反思3

教學中,我首先來問學生:你家裏的垃圾有哪些?它們是怎麼來的?你家裏的垃圾怎麼處理的?並談談自己的想法。於是我佈置學生回家去調查一下。目的有兩個:一、讓學生親自實踐,明白我們身邊的垃圾很多很多,我們需要時時的不去亂丟垃圾。二、我們用什麼辦法去處理垃圾。對於第一個目的,學生的瞭解可以説是非常深的,當他們看到那麼多的同學都撿到那麼多的垃圾時,他們就明白我們身邊的垃圾實在太多了。也知道如果我們每個小朋友都亂丟一張紙,我們的身邊就非常的髒了。對於第二個目的,學生感受更深,當時我問學生打算如何處理時,有許多學生開始説我們把垃圾扔到垃圾筒。於是我讓一些同學去扔,但沒幾個,教室的垃圾筒就滿了。這時我又問他們“這時我們又該把垃圾怎麼處理?”這時學生又提出可以把垃圾扔到學校的垃圾箱裏。那時我就問學生,那麼我們整個社會上又有那麼多的垃圾,我們該把垃圾怎麼處理呢?這時學生就積極動腦想各種各樣的辦法。其中也不乏非常好的辦法,比如有個學生就提出把垃圾進行處理,生產出有用的產品。經過撿垃圾,處理垃圾這樣一個過程,學生認真動腦,積極發言,親身體驗。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產生了激烈的碰撞,把整個課堂的氣氛推向了高潮。學生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於是,接着讀課文,接受比較快。

失物招領的教學反思4

從學校到家裏,從家裏到校外我們的學生每天都可以接觸到垃圾。因而,垃圾對他們而言並不陌生。從這堂課中我總結出這麼幾個方面:

一、整體設計思路有新意

教學中創設交際的情境,如中央電視台《實話實説》節目,由老師擔任主持人,學生做現場來賓,先交流自己的發現:問題一:你家裏的垃圾有哪些?問題二:它們是怎麼來的?問題三:你家裏的垃圾怎麼處理的?並談談自己的想法。

二、課前調查,積極準備

於是我在上這堂課前,先是佈置學生回家去調查一下,你家裏或者是家旁邊的垃圾。我給學生出了這麼幾個問題,讓他們按照這幾個問題去展開調查。問題一:你家裏的垃圾有哪些?問題二:它們是怎麼來的?問題三:你家裏的垃圾怎麼處理的?而且我還告訴學生,對於這幾個問題如果你自己沒注意過的話,可以向家裏的人詢問。

三、親自實踐,感受深刻

在這堂課前兩個晚上我是讓學生回家去調查家裏的垃圾。但我為了讓學生對身邊的垃圾有更為深刻的瞭解,在上這堂課前20分鐘,我又讓學生拿着他們從家裏帶來的袋子去找一找我們校園裏的垃圾。上課了,我看到學生都拾到了很多的垃圾。為什麼要讓學生去撿垃圾,目的有兩個:一、讓學生親自實踐,明白我們身邊的垃圾很多很多,我們需要時時的不去亂丟垃圾。二、我們用什麼辦法去處理垃圾。對於第一個目的,學生的瞭解可以説是非常深的,當他們看到那麼多的同學都撿到那麼多的垃圾時,他們就明白我們身邊的垃圾實在太多了。也知道如果我們每個小朋友都亂丟一張紙,我們的身邊就非常的髒了。對於第二個目的,學生感受更深,當時我問學生打算如何處理時,有許多學生開始説我們把垃圾扔到垃圾筒。於是我讓一些同學去扔,但沒幾個,教室的垃圾筒就滿了。這時我又問他們“這時我們又該把垃圾怎麼處理?”這時學生又提出可以把垃圾扔到學校的垃圾箱裏。那時我就問學生,那麼我們整個社會上又有那麼多的垃圾,我們該把垃圾怎麼處理呢?這時學生就積極動腦想各種各樣的辦法。其中也不乏非常好的辦法,比如有個學生就提出把垃圾進行處理,生產出有用的產品。經過撿垃圾,處理垃圾這樣一個過程,學生認真動腦,積極發言,親身體驗。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產生了激烈的碰撞,把整個課堂的氣氛推向了高潮。學生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四、存在的問題

當然在這堂課上也存在不少的問題。

問題一:學生對於自己要表達的觀點表達不夠清楚。這主要是在讓學生説一説處理垃圾的辦法的時候,學生把辦法説不清楚。

問題二:讓一年級學生學會提問有一定的困難,教師要善待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鼓勵學生敢提問,並逐漸會提問,這種能力形成需要長期耐心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