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案模板>

中班主題蔬菜印染教案

教案模板 閲讀(1.22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主題蔬菜印染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主題蔬菜印染教案

活動目標:

1.對生活中常見的蔬菜感興趣,能大膽介紹自己認識的蔬菜的名稱、外形特徵。

2.知道蔬菜是種出來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並根據實物和圖片上的線索,分辨出哪些是蔬菜。

3.能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或觀點。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5.樂意與同伴合作遊戲,體驗遊戲的愉悦。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已認識幾種常見的蔬菜;自然角投放幾種常見的蔬菜。(胡蘿蔔、白蘿蔔、馬鈴薯、青瓜、黃瓜、青菜、菠菜、生菜)

2.物質準備:幼兒每人自帶一樣自己最熟悉最喜歡吃的蔬菜;豆乾、鴨子、蘿蔔、白菜、雞蛋、馬鈴薯、青瓜排成圈的影子幻燈、實物圖;幼兒人手一份操作圖標、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分享交流(介紹自己帶來的蔬菜)

1.你帶來什麼蔬菜?它是什麼樣子的?

幼甲:我帶來的蔬菜是白蘿蔔,它是白白長長的,下邊尖尖的還有細細的根。摸上去很光滑。

幼乙:我帶來的是青瓜,是綠色的。它長得很有特色長長彎彎的像個月亮,摸上去刺刺的。

幼丙:我帶來的是菠菜,是綠色的。它長得一葉一葉的下邊還有根像鬍鬚。

2.這些蔬菜是哪裏來的?

幼:種出來的,種在土裏。

分析:幼兒用已有的經驗回答。教師在這一環節中始終以正面引導,不斷地肯定幼兒對蔬菜的認識和描述。

二、播放幻燈片,瞭解蔬菜是哪裏來的。

1.出示蔬菜的整體與局部的課件,幫助幼兒理解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生長方式。(有的長在土裏;有的長在水裏)

幼:邊看邊説,生菜、青菜、菠菜、南瓜、青瓜、黃瓜、胡蘿蔔、白蘿蔔、馬鈴薯。

2.小結:蔬菜是種出來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分析:本環節播放的幻燈片太多太雜,老師們建議選折具有代表性的(如:生菜、青瓜、胡蘿蔔再加上種在水裏的茭白或藕即可)還有小結時沒有穩定幼兒情緒,集中幼兒的注意力語言不夠簡練。

三、觀察圖片“猜影子”

1.王老師也帶來一樣蔬菜,瞧是什麼蔬菜?

幼兒集體答:南瓜

2.(南瓜爺爺又帶來許多影子朋友,)觀察幻燈片,猜猜這些影子可能是誰?(第幾個是誰?)引導幼兒給它們標上數字。

幼甲:(第一個方形的)毛巾。

幼乙:牀墊

幼丙:被子

3.驗證幼兒猜測結果。

分析:本環節幼兒猜測時,跑題太遠了,我一緊張,沒能把幼兒拉回來,教師應提出問題(如:毛巾、被子、牀墊是菜嗎?是吃的食物嗎?)我沒能及時提出有效性的指導語,這就需要我平時的積累,更多的經驗,勤學勤問來造就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睿智的幼兒教師。

四、辨認各種菜,學習從菜中分辨出蔬菜。

1.南瓜爺爺帶來了幾位朋友?它們分別是什麼菜?(在黑板上出示數字卡1-7和7種菜圖卡)

幼集體答:7位朋友,1是豆乾、2是鴨子、3是蘿蔔、4是白菜、5是雞蛋、6是馬鈴薯、7是青瓜。

2.(南瓜爺爺要蔬菜朋友做鄰居?請你們幫它找找哪些是蔬菜?)引導幼兒猜測並説説哪些是蔬菜,並在操作圖表對應的格子上畫圈。

3.共同討論:豆乾是蔬菜嗎?為什麼?(豆製品,是經過加工的,不是直接長在地裏的)

4.幼兒驗證操作圖表上的.猜測結果。共有幾樣蔬菜?(用數字4表示)

分析:本環節個別提問較少,沒有討論的基礎點。且幼兒操作練習完應讓幼兒分享交流,驗證結果。由於我環節交代不具體,想請幼兒上來説説並展示自己的操作板,但發現孩子們好幾個要蜂擁而上,於是怕亂又取消了本環節。這就是本活動最大的敗筆。

五、啟發幼兒思考如何合理分配蔬菜的房子。

1.南瓜爺爺家附近有幾棟房子?(用數字3表示)

幼兒:有3棟房子。

師:你們幫南瓜爺爺找了幾樣蔬菜朋友?

幼兒:有4樣蔬菜。

2.這麼多蔬菜怎麼辦?(房子只有3棟,蔬菜有4樣,怎麼辦?)

幼甲:可以兩個人一起住。

3.誰和誰擠在一起比較好?(形狀差不多,顏色差不多)

幼甲:胡蘿蔔和青瓜一起住。

師:為什麼要讓他們一起住?

幼甲:因為它們都是長長的。

師:還有不一樣的嗎?

幼乙:青菜和青瓜一起住?

師:為什麼要讓他們一起住?

幼乙:因為它們都是綠色的。

4.土豆和黃瓜可以放在一起,為什麼?回去想想。

分析:幼兒用已有的經驗回答。教師在這一環節中始終以正面引導,不斷地肯定幼兒的想法。但引導提升幼兒從形狀、顏色、吃的部位、刨皮等進行分析分類,教師的引導語不夠簡練,有的沒能提到點子上。有待進一步提高提問的有效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們從幼兒感興趣的蔬菜入手,活動前我們利用家長的人力資源請家長經常帶孩子去菜場買菜,幫助認識和了解蔬菜,在家中多讓孩子幫忙摘菜,洗菜,做一些簡單的涼拌菜,激發孩子對蔬菜的興趣。並通過自然角讓幼兒進一步對常見蔬菜的認識。活動中,孩子們自帶最感興趣的蔬菜從它們的外形,名稱和特徵有聲有色地介紹給同伴認識,讓同伴們更直觀、更真實的觀察蔬菜,並讓他們運用自己已有的經驗講一講,擴展對蔬菜的進一步認識。孩子們能體現出生生互動的效應,在愉快輕鬆的氛圍中,又接受了新的知識。教學中,我採用了幻燈片,讓幼兒觀察蔬菜是種出來的,接着拋出問題什麼是蔬菜?當孩子們有了自己答案後,老師小結:蔬菜是種出來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然後,通過操作板讓幼兒提升已有經驗找出蔬菜。最後讓幼兒從不同角度對蔬菜的形狀、顏色、大小進行分析分類,從而得到經驗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