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育隨筆>

原來教師不讀書(網友來稿)

教育隨筆 閲讀(3.3W)

張江

原來教師不讀書(網友來稿)

從邵東老師的博客裏看到了老鬼的《血色黃昏》,沒有讀過這本書,感覺這個名很好,有種悲壯感,又略顯滄桑.對於好多書,我僅僅是知道書名,至於內容如何所知甚少,其實像我這樣的讀書人不在少數,説起來誇誇其談,其實他們也就是知道點皮毛,將這點皮毛無限放大,放到專家的水準,讓聽者感到此人博學多識,首先在心理上給人一種壓迫感.讓人不敢在你面前信口開河.

夜晚淅瀝小雨不絕如縷,思緒彷彿也被拉長許多.後悔不該給學生説我讀過托爾斯泰,其實我只是讀過關於他的教科書,還大言不慚高談闊論託翁的《戰爭與和平》,我覺得騙了學生,也騙了託翁,為了虛榮我説了謊言,而且將謊言説的和真理似地,學生不時投來讚歎的目光,完全相信了他們説謊的老師,想起這些我就慚愧。還有拖翁,我明明沒有讀他的書,卻説自己讀了,而且讀的甚是仔細,分析起來頭頭是道,我彷彿看到拖翁站在他的莊園在嘲笑我,不知廉恥。我感到心驚膽戰,後悔不迭。

好多作家不喜歡批評家指手畫腳,因為他們懷疑這些義正詞嚴的傢伙是不是真的讀過他們的作品,據説馬爾克斯就不願意別人對他的作品品頭論足,他曾告戒那些不懷好意的傢伙,要想批評我,先把我的書抄兩遍。其實好多批評家就是信口開河,原作隻字未讀,卻高談闊論,甚至還要漫罵,進行人身攻擊,批評淪為低級的口水戰,如潑婦罵街,拼的.就是潑皮勁。“二餘之爭”(餘傑與餘秋雨),“金王論戰”(金庸與王朔),李輝對文懷沙的批評多為口水戰,沒有針對作品。喧譁的語言和騷動的靈魂處處遊蕩,讓人頭暈目眩。

也有本分的批評家,好比本分的教師對着學生一是一,二是二,不虛美,不隱惡,實事求是,李建軍就是這樣的批評家,他對賈平凹的批評令人信服,從語言分析起,細化到詞,甚至標點,細細解讀,就像陝北老農播種前細細挑揀自己的種子,那是一種滿懷希望的檢閲。

今早雨停了,陽光暖暖的,我溜進學校圖書館,借到了《戰爭與和平》,我想讓自己的心安寧。其實在學校圖書館只有我一個借書者,每次借書都會招來其他老師異樣的眼光,教師還讀書,還有那閒心。可我知道他們每天都閒着,以“偷菜”度日。

原來教師不讀書。

作者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