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體裁作文>讀後感>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000字

讀後感 閲讀(1.32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0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000字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000字1

利用一個下午的時間,讀完了張德芬老師的《遇見未知的自己》。

那個未知的自己其實就是被小我封閉的真我本身,我們從出生時的思想空白,到成長過程中被父母家庭、學校老師授以各種教育層面的思想,聰明、勇敢、自信、成熟、善良、温柔等等這些,都是教導我們我成為的模樣,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面性,我們遵從這些正面的思想的同時,會把它們反面的思想進行壓抑和排斥,假如有一天我們遇到一個不聰明的人或者膽小的人,我們會感到厭惡,這是一種身份上的不認同,同時也是一種自身的投影,我們害怕自己也是這種身份的人。

我們看待一件事情,往往是會受到自身思想的影響,但我們很多時候不會質疑自己腦袋裏的聲音,所以讓我們心理上受到痛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件的想法和圍繞這個事件所編造的故事

“我是誰?”這麼一個簡單的問題,卻能問得住絕大多數人,你在社會上所取得的一切,老天都可以隨時拿走,而它拿不走的才是你真正擁有的,所以你不是某某崗位的員工、不是某某公司的管理、不是哪一個才華出眾的畫家、作家,真正的你是那僅存的純粹的覺知,是思想、情緒、感覺和知覺的見證。

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負責情緒,我們只有正視它、接納它的存在,才能放下對它的需要,書中講到的那部電影《我們懂個X》中提到的胜肽,當我們受到某種負面情緒的影響時,大腦便會產生這種物質並擴散到全身的細胞中,久而久之會成為一種“癮”,當身體過久缺少這種胜肽時,大腦潛意識中會讓我們做或思考能產生這種情緒的事情,從而製造出這種胜肽。但我們並不能去消除這種負面情緒,只有帶着愛的覺知之光,就像光明照亮黑暗一樣,去接納它而不是抗拒它,心靈會更進一步的得到昇華與成長。

書中提到,這個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他人的事和自己的事。已經發生的事就是老天的事,我們無力也無法去挽回和阻擋,選擇泰然面對,才不會受到小我思想上的影響和控制。他人的事我們無法直接去改變什麼,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的事,把自己做好,也許就能夠影響到他人向好的改變發生。

我們對自身的身體是有很多不瞭解的,我們一直在扮演着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而從來沒有想過真正的自己應該是什麼模樣,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也許也只有當我們真正解除掉自己既定的人生模式,全心全意去觀想自己的內心,為自己想要的東西付出努力的時候,那個未知的自己就會逐漸顯露出來吧。

聯結身體,臣服情緒,檢視思想,覺察身份,突破真我的封閉,發現更真實的自己。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000字2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最初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淺顯的把它理解為兩個意思.(1)外面只有你一個人,所有的事情都要靠你一個來完成,那意味有點像我的"nobodyelse"一樣.(2)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就好像世上只有你一個一樣,勇敢一點,做更好的自己.

看完《遇見未知的自己》,才知道這話的意思是:外面沒有別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內在投身出來的結果.

這本書我看的既艱難又容易.容易的是,它是一個銜接很順暢的故事,所以很好看下去.艱難的是,裏面有好多“專業的術語”甚至到現在我也理解不了;更艱難的是,看的時候有點點震動:原來,瞭解自己是如此痛苦的一個過程.有些時候,我好像感覺到自己所有的過去和思想都被顛覆了.這本書我看的緩慢.靠着每天清晨公車上的時間終於把它啃完.如果可以,再看一遍當然是好的;而更好的是,要有人分享感受體會.無意中在豆瓣上看到別人簡短的一句評論:“唯心論”.一瞬間,似乎是擊中了要害,潰不成軍.但轉念一想,唯心又怎麼樣?誰能證明唯物又是絕對正確的?無論如何,我還是覺得這本書不錯,至少在某些方面給我們一些提示,讓我們做更好更快樂的人.它告訴我們真我就是愛、喜悦、和平.書中的老人真好,不遺餘力的去幫助每個受傷的人.真希望自己也可以遇見他.可事實上,如果能夠勇敢一點,其實可以拯救我們的老人就是自己,對麼?

最後一章,老人寫給若菱的信,我很想安靜的親自敲打一遍.嗯.親愛的孩子:該是你展翅高飛的時刻了.我看到你的茁壯成長,心中有無比的喜悦.記得,要把你的祝福跟所有人分享,因為分享跟感恩一樣,分享出去的愈多,你回收的就愈多.又該是我雲遊四方的時候了,臨走前我總你一句話,記住——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內在的投射,就像鏡子一樣反射你的內在.當外境有任何東西觸動你的時候,記得,要往內看.

看看自己哪個地方的舊傷又被碰觸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陰影還沒有整理好.不要浪費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變、不可抗拒的東西上.現在內在層面做一個調和整理,然後再集中精力去應付外在可以改變的部分.記得,每個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個禮物,只是有的禮物包裝很難看,讓我們心懷怨憤或是心存恐懼.所以,它可以是一個災難.也可以是一個禮物.如果你能帶着信心,給它一點時間,耐心、細心地拆開這個慘不忍睹的外殼包裝,你會享受到它內在藴含着豐盛美好、而且是精心為你量身打造的禮物.祝福你,孩子.書中還有一個理論就是“心想事成的祕密”,通俗的説就是想什麼就會有什麼.那麼,好吧,只希望我們所有的遇見都是禮物.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000字3

《遇見未知的自己》很偶然的機會接觸了這本書,只是單純地喜歡它的封面。沒帶太多的興致,因為心想也不過是一本很普通的關於勵志心理的書籍。

上了大學後,很少有機會坐下來靜靜地看書,不是沒有時間,只是少了那份心境,淡淡地,淡淡地,如同手擎一樽美酒,細細品味,沁入心脾。校園裏颳起了一陣讀書月的風潮,於是整個校園沉浸在了這片書的海洋中,我慢慢地讀着這本書,發現它與我以往接觸的這類型書是那麼不同。

《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主要是環繞了女主人公白領李若菱與智者老人的一次次對話,揭示了人身心靈的奧祕。這本書突破了大多數傳統書籍對這方面心理理論知識的直接論述,採用了講故事的方式,一步步的引導讀者走進作者論述的觀點裏,進而走進了自己內心中真實的自己。

女主角李若菱的生活是不幸的,雖然她有美麗的外貌,在公司裏身居要職,擁有高質量的生活,但她並不開心,由於婚後多年不孕,遭到了婆婆小姑的嘲諷和丈夫的不理解,在公司裏又有小人的爾虞我詐她腦海裏時刻都閃過輕生的念頭,在一次和丈夫吵架離家出走後她遇到一個老人,在與老人的一次次智慧的交流後,她終於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

“你是誰?”這是第一次見面時老人問李若菱的第一個問題,“我叫李若菱!” “我問的不是這個,名字只是個代號。”“我在一家外企計算機公司上班,我是負責軟件產品的營銷經理”“那也不能代表你是誰,如果你換了工作,這個‘你是誰’的內容不就要改了嗎”。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忘記自己是誰?我們很多人每天生活的都不開心,即使我們擁有了很多財富、金錢、美色。我們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來自於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以為我們就是財富、金錢、美色的代表。我們追求的到底是什麼?什麼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想要的東西呢?我們總是習慣地去觀察模仿別人,卻忘記了自己到底最希望擁有什麼。很多時候,我們大多數人尋找的地方,表面看起來好像比較容易讓我們找到我們需要的東西,所以我們費勁地在別人身上,在這個外在的物質世界中尋找解答和快樂,結果都是徒勞無獲的,主要是我們找錯了方向,找錯了位置。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裏,我們很多人都習慣戴上了很多面具,每天每天都在不停地更換着,最後失落了真實的自己,當哪一天,我們逐漸的把目光從外界世界轉向我們的內心世界時,我們會可悲地發現,其實我們很多人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更糟的是。我們是自己思想和情感的奴隸,它時刻束縛着我們,使我們生活在了不快樂中。

《遇見未知的自己》我們應該給自己一個機會,讓自己和自己的內心情感交流一下,看看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自己的人生位置到底在哪裏,我們每個客體其實都是“李若菱”,我們都迷茫過,我們都徘徊過,但請給自己一個機會,和“智者”來番對話吧。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000字4

我最早是在王仁義老師推薦下讀的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那是在20xx年剛入職,我用了兩個月讀完這本書。説實話,當時我對這本書沒有什麼特別的、有形的、可以説得清的感受,只是覺得自己在生活中比以前平和了,遇事不再像從前一樣急了。我再次讀了《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這次對於這本書我有了更深的感受。

每個人在剛剛出生時,都擁有喜悦、和平的心境,偶爾會有情緒,會哭會鬧,可是情緒來得快走得也快,不久又會回到喜悦的狀態。這就是我們最初的模樣,是我們最真實的自我。沒有吃過冰激凌的孩子不會留戀冰激凌的甜蜜,正是因為我們曾經喜悦滿足,長大後就不停的抓取外在的事物,擺到自己面前,試圖讓自己快樂滿足。然而我們的心就像一系列同心圓,我們的真我是最中間的那個圓,而身份、情緒等等,是外面的同心圓,將我們與真我的喜悦平和層層隔離。我們太執着於外物,反而遠離了真正的快樂。

其實我覺得錯不在於我們追求外物,而是不要過於追求。太執着於外物,對事物就會起分別心,對於那些我們認為極好的就有了強烈的慾望,將自己的情感全然寄託在外物上,患得患失,找不到真正的喜悦、和平,也看不到生命的豐滿充盈。

我們應該學會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感受生命的重心,有強烈的方向感,因為真正的幸福,來源於對生命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從這個意義上説,是不是思考、孤獨、痛苦、彷徨、堅持、執著就是獲得人生幸福的必由之路?只不過,要有技巧,能夠使自己在恰當的時候,陷入沉思,感受孤獨;又可以在恰當的時候,打開心懷,投入生活,變得真正的喜悦、和平。

這篇讀後感,我只是摘取了書中使我感觸最深的三句話談了一些我自己的淺顯感受。《遇見未知的自己》告訴我,我應該時不時地給自己一個機會,讓自己和自己的內心情感交流一下,看看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自己的人生位置到底在哪裏。我覺得這本書會成為我的工具書,因為書裏講的東西我現在只是領略了一丁點皮毛而已,而生活還會繼續下去,在生活中我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我會隨時翻開這本書,在書中去尋求應對的方法,解決的途徑,關鍵是我應該抱有的人生態度。我要學着去擁抱世界,接納外界的不完美,也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我要試着看開看淡一切,學着清心,靜心,修心,做個小小的真我!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000字5

所有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都是一個經過仔細包裝的禮物,只要我們願意面對它有時有點醜惡的包裝,帶着耐心和勇氣一點一點地拆開包裝的話,我們會驚喜地看到裏面珍藏的禮物。——題記

莎士比亞説:“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沒錯,書是知識的寶藏,暑假中我就讀過一本對我及我家影響深遠的書。它的名字叫《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是一本好用好學的現代修心書,書中一位神祕的老人幫助了一位叫若菱的女子,他給若菱上了一堂一堂心靈指導課,教會了她許多知識,若菱每到老人那兒,心靈也隨之得到淨化,最終若菱走出了陰霾,迎接了光明。這本書像是一位心靈治療師,它也給我上了一堂堂指導課,它治療了我們家的“心病”,幫助我們找回温馨。

那日,天空灰濛濛的,淅淅瀝瀝地下着雨。而我還沉浸在夢香中,只聽門外一陣吵鬧,還有東西摔在地上破裂的聲音,我被吵醒。我走出房間,見到爸媽房裏慘不忍睹的一幕,然後拿着包走了出來,她的眼睛通紅,望一眼我便離開了,爸爸默默地坐着,臉的一側也紅紅的,緊鎖眉頭的他皺紋顯得更深更明顯了,他用憐憫的眼神看着我,説:“我們可能要離婚了,媽媽不要你了。”

我的腦袋一片空白,我跑回房間裏,躲進被子哭泣着。好可怕!怎麼會這樣啊?我的心裏既怨恨又悲傷,我甚至想到離家出走,可怕的一天過去了,早晨,我望着窗外發呆,我突然想起最近看過的一本書《遇見未知的自己》,想起了這樣一段話“所有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件都是一個經過仔細包裝的禮物,只要我們願意面對它有時有點醜惡的包裝,帶着耐心和勇氣一點一點地拆開包裝的話,我們會驚喜地看到裏面珍藏的禮物。”難道這就是那件外表醜惡,裏面卻美麗的禮物嗎?

我調整了情緒,又仔細思考了一番:現在我們家發生了矛盾,光傷心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我應該理智一點,就像書裏的要學會臣服,要控制好情緒,要有耐心和勇氣。

之後我和爸爸去阿姨家哄回了媽媽,我把這本書推薦給他們看,他們也受益非淺,從此這個家更和睦了。夫妻牀頭吵架牀尾和,可真是對的,當初是我想的太複雜。

現在城市發展了,經濟富足了,它們像一台台快節奏運轉的機器,但是問題也逐漸多了,人們的壓力愈來愈大,家庭矛盾也越來越多,大家都快累垮了,誰不想擁有健康生活呢?可是健康的生活要從健康的心靈開始呀,你們注意到了麼?

當一塊塊沉重的巨石砸向我們時,要有一顆臨危不亂,沉着冷靜的心,我們要思考,要控制,不要讓它把你砸碎,我們得充滿希望,充滿信心,積極地面對未來,我們用自己強大的心靈世界戰勝一切困難,理智地轉危為安。仔細探索,你會發現意想不到的驚喜!

如果你還有疑惑,不妨去讀一讀《遇見未知的自己》,只要你覺悟了,你的生活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謝謝《遇見未知的自己》,謝謝這本勵志好書。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000字6

《遇見未知的自己》是張德芬寫的一本關於現代都市人應該怎樣活着的哲理小説。這是一本關於都市人身,心,靈脩行的書。這本書告訴了我們什麼是小我,什麼是真我。所謂的小我,就是受外界的一切而影響的自己,而什麼是外界的一切呢,也就是説金錢,名利,地位,權勢,以及一切身邊發生的事情,包括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虛榮,這些都是小我的表現,小我會被身體裏的潛意識所控制,也就是説時候有些事情你會不由自主的去想,去爭。而做到了也未必就會得到真正的快樂,即使是快樂,也是來自外界的,一旦外界的讓你感覺快樂的源頭不在了,自己會很痛苦的。而身體裏的那個真我呢?那個真我不會隨着一切的改變而改變,甚至於有一天我們離開了,這個真我也不會消失!而通常能做到真我的人我想是少有吧!

《遇見未知的自己》一文中有許多富含哲理的句子,而這些句子和以往我所認為的略有不同。在以往的歲月中,常聽到的一句話是“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因為父母是命中註定的,是唯一的,他們對你的愛不會摻假,不求回報,是無私的,是偉大的,是這個世界最美好的事物!而朋友是你自己結交的,道不同不相為謀,既然你選擇了這個人當你的朋友,那你們之間也就能交心,那在你有困難時,朋友就會來幫助你。我想這大概是很多人都認為的觀點吧。但是,在《遇見未知的自己》一文中,卻有着這樣一句話:“親愛的,外面只有你自己,沒有別人。”是的,除了那麼幾個患難之交見真情的摯友外,都市中所謂的社交圈中所結交的朋友,都是有目的性的。此外,朋友會經常隨着歲月的流轉,環境的變遷而更新,對於朋友的好壞也不是那麼容易區分的。所以,求人不如求己,別人也許會不求回報的幫你,但是絕不會在損害自己利益的基礎上幫你的!所以,只有自己足夠強大了,我們才能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好好地生活下去。所以,只有自己足夠強大了,我們才有能力保護自己想要保護的人。所以,只有自己足夠強大了,我們才不會在生活的重壓下迷失自己。

《遇見未知的自己》一文中,有這樣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我是誰?我不是誰?這是文中兩個白袍老人的問題,我已有了我自己的答案:我就是我。我不是別人。每個人都像生活在一個看不見得牢籠中,放不開手腳,害怕碰壁。這個牢籠可以是法律、可以是道德、更可以是我們心中的榜樣。每個人都説過,至少心中暗暗想過,將來要成為某某。可是這個世界上已經有了那個某某,這就夠了,為什麼你還要去當別人的翻版呢?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無可取代的。做自己,活出自己的風格、活出自己的風采、活出自己的風範,活出自己的人生。

《遇見未知的自己》,每個人讀有每個人的感受,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讀會有不同的感受。也許,在未來的某個時刻,當我重拿起這本書讀時,我會有不同的領悟和感受。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000字7

最近讀了一本華語世界第一部身心靈小説——《遇見未知的自己》。

剛剛開始接觸這本書的時候感覺它很深奧,很難懂。但是看在它是以小説的形式來向人們講解和詮釋一個個耐人尋味又貼近生活的道理,感覺又很吸引人又很特別。就像是有些人一樣,第一眼看見覺得不怎麼樣,但是以後越看越順眼,越看越好看。當我細細咀嚼,慢慢體會的時候,忽然發現它已經在慢慢的進化着我的心靈,滌盪着浮躁、悲觀和慾望。

在這一個個的生活小故事中,最能引起我的共鳴的是這樣一件事。她説,那一天業績考核出來了,每次都得第一的她,突然被擠了下來,她的內心非常難受。早上她上班,發現同事們正用不同的眼光注視着她,有同情、鼓勵的,有幸災樂禍的。在接下了和老闆的談話中得知,在老闆的一再要求下原本就工作出色的她終於得到了總經理的認可,得到了一個並列第一。她喜出望外,回答哦啊座位上,她想起了剛進辦公室時同事的眼光。可是,現在的她覺得同事們的眼光和平時沒有什麼兩樣的呀。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會有類似的感覺,當你獲得一些與往常有不同的生活經歷,當自己的想法改變的時候,總覺得周圍的人看自己的眼光也會和以前不一樣了。他們的眼睛裏充滿着自己主觀臆想出來的內容。就像故事中提到的有些同事“同情、鼓勵”,有些同事“幸災樂禍”,都是她的大腦自己去篩選、過濾、定位出來的,並不是事實。這樣的想法,其實都是自己根據自己當時的情況虛構、假想出來的。換句話説是一種假象,是在自己的主觀想法作用下杜撰出來的。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一則故事,説是在古時候,有個砍柴的人發現自己的斧頭不見了。他一直認為是他的鄰居偷的。他每次看到那個鄰居都覺得他就是那個偷斧頭的人,而且越看越像。有一天,他帶着新買的斧頭上山去砍柴,突然在他曾今砍柴過的地方發現了一把已經生了鏽的斧頭。當他再一次看到他的鄰居時,他發現他的鄰居怎麼看都不像是會偷斧頭的人。

是呀,周圍的人、事、景、物常常會在我們不同的想法下產生着不同的變化。其實不是他們在變,而是看的人在變。所以我們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不能憑藉着主觀想法去臆斷,要追根溯源,多想想藏在這個想法背後的原因。就像書中的老人所説的:所有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都是一個經過仔細包裝的禮物。只要我們願意面對它有時有點醜惡的包裝,帶着耐心和勇氣一點一點地拆開包裝的話,我們會驚喜地看到裏面珍藏的禮物。

以前我總是抱怨為什麼這麼多煩事都來找我,為什麼有那麼多的背叛,欺騙,爭奪,為什麼我的心情會因為外在的人或事起伏現在我學會了臣服,由於在不同的環境中角色的不同以及對外界事物的追求產生了小我而我們在面對外界時有時我們需要臣服,我們的抱怨和痛苦改變不了什麼。讓我們臣服不是讓我們做軟弱的人。當我們真正放開的時候,你就會覺得一切都是另外一種結局。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000字8

很偶然的機會接觸了這本書,只是單純地喜歡它的封面。沒帶太多的興致,因為心想也不過是一本很普通的關於勵志心理的書籍…

上了大學後,很少有機會坐下來靜靜地看書,不是沒有時間,只是少了那份心境,淡淡地,淡淡地,如同手擎一樽美酒,細細品味,沁…入心脾。校園裏颳起了一陣讀書月的風潮,於是整個校園沉浸在了這片書的海洋中。我,慢慢地讀着這本書,發現它與我以往接觸的這類型書是那麼不同。

《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主要是環繞了女主人公白領李若菱與智者老人的一次次對話,揭示了人身心靈的奧祕。這本書突破了大多數傳統書籍對這方面心理理論知識的直接論述,採用了講故事的方式,一步步的引導讀者走進作者論述的觀點裏,進而走進了自己內心中真實的自己。

女主角李若菱的生活是不幸的,雖然她有美麗的外貌,在公司裏身居要職,擁有高質量的生活,但她並不開心,由於婚後多年不孕,遭到了婆婆小姑的嘲諷和丈夫的不理解,在公司裏又有小人的爾虞我詐。她腦海裏時刻都閃過輕生的念頭,在一次和丈夫吵架離家出走後她遇到一個老人,在與老人的一次次智慧的交流後,她終於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

“你是誰?”這是第一次見面時老人問李若菱的第一個問題,“我叫李若菱!”“我問的不是這個,名字只是個代號。”“我在一家外企計算機公司上班,我是負責軟件產品的營銷經理”“那也不能代表你是誰,如果你換了工作,這個‘你是誰’的內容不就要改了嗎”。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忘記自己是誰?我們很多人每天生活的都不開心,即使我們擁有了很多財富、金錢、美色。我們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來自於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以為我們就是財富、金錢、美色。的代表。我們追求的到底是什麼?什麼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想要的東西呢?我們總是習慣地去觀察模仿別人,卻忘記了自己到底最希望擁有什麼。很多時候,我們大多數人尋找的地方,表面看起來好像比較容易讓我們找到我們需要的東西,所以我們費勁地在別人身上,在這個外在的物質世界中尋找解答和快樂,結果都是徒勞無獲的,主要是我們找錯了方向,找錯了位置。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裏,我們很多人都習慣戴上了很多面具,每天每天都在不停地更換着,最後失落了真實的自己,當哪一天,我們逐漸的把目光從外界世界轉向我們的內心世界時,我們會可悲地發現,其實我們很多人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更糟的是。我們是自己思想和情感的奴隸,它時刻束縛着我們,使我們生活在了不快樂中……

《遇見未知的自己》我們應該給自己一個機會,讓自己和自己的內心情感交流一下,看看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自己的人生位置到底在哪裏,我們每個客體其實都是“李若菱”,我們都迷茫過,我們都徘徊過,但請給自己一個機會,和“智者”來番對話吧……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000字9

《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是一本關於都市身,心,靈脩行的書。它告訴了我們什麼是小我,什麼是真我?所謂的小我,就是受外界的一切而影響的自己;什麼是外界的一切呢?也就是説金錢,名利,地位,權勢,以及一切身邊發生的事情,包括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虛榮。

“我們在追求的到底是什麼?什麼是世界上所有人都想要的東西?”我也曾思考過這樣類似的問題。追求權利?財富?健康?正如書中老人所説:我們人類所要追求的東西,也不過是——愛、喜悦、和平。最終目的還是在追求喜悦與內心的和平。從書中我懂得快樂與喜悦是多麼的不同。快樂是取決於外在的東西,一旦那個令你快樂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以後,你的快樂也隨之消失了;而喜悦則不同,它是由內向外的綻放,從你內心深處油然而生,所以一旦你擁有了它,外界是奪不走的。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這一句讓我印象深刻。“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內在投射出來的結果。”所以我們必須時常檢視自己的思想,挑戰自己的信念。當我們不得不面對各種不好的事情時,產生的所有負面思想都只能讓我們自己更狼狽而已。我們得想想,當我們將手指着別人批評的時候,又有幾根手指對着我們自己呢?老人教導我們對已經發生的事情學會臣服,因為任何程度、任何形式的抗拒都是徒勞無功的。而臣服往往會給你帶來不可預見的好處,當你接納當下,不徒然浪費力氣去抗爭的時候,事情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轉機出現,你才發現原來的掙扎真的是白費力氣。正因為你把能量充分關注於眼前的事物上,有的時候你會發現更好的解決之道,幫助你脱離眼前的困境,或是你不喜歡的情境。“所以,破譯情緒障礙最重要的是臣服”。

“每個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個禮物,只是有的禮物包裝得很難看,讓我們心懷怨懟或是心存恐懼。所以,它可以是一個災難,也可以是一個禮物。如果你能帶着信心,給它一點時間,耐心、細心地拆開這個慘不忍睹的外殼包裝,你會享受到它內在藴含着的美好、而且是精心為你量身打造的禮物。”我們應該學會把那些已經或即將發生在我們身上的各種好的或不好的事件都當成上天送給我們的禮物,用心去體會、享受並臣服。時間會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結果。

世界上有太多的人在追求外在的、物質的東西,以尋求滿足。“我們現在就像一羣穴居人,在洞穴之中,為了搶奪火把而拼得你死我活,卻不知道,只要走出洞外,我們就會有取之不盡的太陽能!”我們都未學會放下,做不到老人那般超然物外。但是,我們可以試着看淡一切、學會臣服、活在當下!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000字10

用了十天的時間斷斷續續的把這本書看了一遍,意猶未盡!收穫頗豐!

初識這本書,是一個朋友的介紹。説是一個都市修身養性不錯的書。本決定去江南的旅行中愜意一下,體會一下這本書。誰知到旅行返程的列車上才開始瞄了一下。汗!……在車上就看了第一章就被她吸引,原來我也是很多次問自己我是誰?當然沒有書上的那個深度。

全書以冬天的雨夜,在荒郊野外的山區,一個沒有手機、沒有汽油的孤單白領階層的女性,在自怨自艾時又恰逢老人為故事的開始。引出老人的提問:“你是誰?”讓人逐步的去理解“小我”“真我”。

是啊,現在有多少人不知道“真我”是誰?總是把外在的條件,或者自己的一個身份,一個理解的角度等一些外在的只是表示自己的東西理解為自己。為去追求我們所定義的某個身份,總是在不知某個時候失落了真是的自己。為什麼我們總是不快樂?為什麼我們不能擁有想要的生活?我們總是在做我們自己思想的奴隸。就像書上説的警示的句子“我們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來自於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的東西”;“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現,你不是你的成功。也不是你的失敗。這些外在的東西絲毫動搖不到那個內在的真我,看清小我的虛假認同”“痛苦是你創造出來的,應為那個是你對事情的解釋”。

隨着女主角生活上的衝擊和起伏,以及配角的經歷我成長理性的帶着我們從身心靈三個方面去探討,研究“真我”幫助我們從思想,情緒和身體中解放出來。“如果你不斷重複做某些事在生理學上來説我們某些神經細胞之間就會建立起來長期且固定的關係,比方説,如果你每天都生氣,感到挫折,每天都悲慘痛苦……那麼你就每天都在重複地為那張神經網絡連接線和整合,這就是變成了你的情緒模式。”教我們如何去操作我們的身心;感受我們的潛意識;擺脱我們的情緒;檢視我們的思想。逐漸的揭開層層包裹的同心圓,找到“真我”和我們的本質“愛,喜悦,和平”

愛過,痛過,哭過之後沉浮當下。好像這話是是對自己的説的,要試着活在當下,沉浮所有已經發生的事情。就像書中的那句“凡是你所抗拒的,都會持續”事實擺在那裏我們所有的抗拒都是徒勞,同時還要臣服我們對事件衍生的負面情緒。就像老人的那句“這些負面的情緒就像黑暗一樣,你驅散不走他們的。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帶進光來,光出現了,黑暗就消融了,這是千古不變的定律。”但願我們都像春蠶破繭而出。開始就是未來!

總之從中體會到的只是很多,需要我們慢慢的去體會其中的道理,我就是打算什麼時候再拜讀一次。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000字11

我通過這段時間對張德芬的佳作——《遇見未知的自己》的閲讀,心裏有很多感慨,每一章節都觸動我心,首先要説的是,這是一本很特別的現代修心書,僅僅一遍的閲讀,比你更不能完全的吸收其中奧祕。

這本書需要我反覆的閲讀、咀嚼、吸收,才能從中獲取更多感悟,漸漸的才會發現,他已經慢慢的淨化着我的心靈…我以前看的書都是些講道理,學做人的書,告訴我遇事怎麼去做,為什麼這麼做…等等,一些只看到表面的東西,而從來看不到真正的自我,離真我越來越遠,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而這本書明確的告訴我,我們生活在這世界上追求的是什麼,該如何瞭解自己,看到真正的自己,他將心靈的思考,人生的哲學都融入到了一個小説故事裏後,引導着我們漸入佳境深入淺出的對自己的心靈進行了深刻的探索。

書中的老人就是個智者,第一章中的“我是誰”,讓我驀然驚醒,我問自己:我是誰?而我和作者一樣,並不知道自己是誰,所有的定義只是一個代號,並不能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義,只是從外由內看自己,而且看不到真正的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其主要的原因是在於我們每個人都戴上了一層層的.角色面具。而真我恰好被這些面具包圍了,所以但我們隨着生活的改變,包圍真我的面具越多,我們就離真我越來越遠。“人生就像一場戲——角色面具”我非常贊同作者的這一觀點,因為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憑着我這二十年的生活感悟領會到了:‘生活就是一個大舞台,我們每個人就是台上的演員,我們的人生觀念就是導演,在不同時間,不同的場合,面對不同的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我們要做的事,就是要扮演好每一個角色。’書中對於我們所有人所追求東西而下了定義——愛、喜悦、和平。這一點解開了藏在我心中多年的困惑——我們在世界上生活到底為什麼?我們最終所最求的不就是愛、喜悦、和平嗎?

他是由內至外的散發,而不是由外來物質所獲得的,一切的付出,都是為了一個目標而奮鬥。當然,不能説每個人想要的都一樣,雖然追求的目標一樣,但所追求的愛、喜悦、和平想要的程度不同,是我們的目標有所不同,生活就有了差異。我們喜歡或討厭的一些人或事,其實都是我們內心的投射或需要,就像鏡子一樣,反映我們的內在,當我們看到了自己受到外在事物觸動時,不能只看表面,要往內看,看看自己以前的舊傷有沒有碰觸到,看看自己有哪些陰影沒整理好,不能把能量浪費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變的,不可抗拒的東西上,當我們面對外在的事物影響到我們的情緒時,我們要把那些的當作是為我們包裝的的禮物,不同禮物就有不同的包裝,他會影響到我們的心情,但是當我們鼓起勇氣,一點點的大開包裝合,我們會發現裏面的禮物值得我們去珍藏。最後讓我深深的懂得,其實一切的問題都出在我們自己身上,要我們去適應這社會,並不是讓我們來改變這社會來改變自己,只要我們改變自已,改變自己的心境,所有的人外在事物都會隨之改變。對於這本書,我會細細的去品味,去斟酌,從而提升自己的境界。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000字12

《遇見未知的自己》很偶然的機會接觸了這本書,只是單純地喜歡它的封面。沒帶太多的興致,因為心想也不過是一本很普通的關於勵志心理的書籍……

上了大學後,很少有機會坐下來靜靜地看書,不是沒有時間,只是少了那份心境,淡淡地,淡淡地,如同手擎一樽美酒,細細品味,沁入心脾。校園裏颳起了一陣讀書月的風潮,於是整個校園沉浸在了這片書的海洋中……我,慢慢地讀着這本書,發現它與我以往接觸的這類型書是那麼不同。

《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主要是環繞了女主人公白領李若菱與智者老人的一次次對話,揭示了人身心靈的奧祕。這本書突破了大多數傳統書籍對這方面心理理論知識的直接論述,採用了講故事的方式,一步步的引導讀者走進作者論述的觀點裏,進而走進了自己內心中真實的自己。

女主角李若菱的生活是不幸的,雖然她有美麗的外貌,在公司裏身居要職,擁有高質量的生活,但她並不開心,由於婚後多年不孕,遭到了婆婆小姑的嘲諷和丈夫的不理解,在公司裏又有小人的爾虞我詐。。。。。她腦海裏時刻都閃過輕生的念頭,在一次和丈夫吵架離家出走後她遇到一個老人,在與老人的一次次智慧的交流後,她終於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

“你是誰?”這是第一次見面時老人問李若菱的第一個問題,“我叫李若菱!”“我問的不是這個,名字只是個代號。”“我在一家外企計算機公司上班,我是負責軟件產品的營銷經理”“那也不能代表你是誰,如果你換了工作,這個‘你是誰’的內容不就要改嗎”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忘記自己是誰?我們很多人每天生活的都不開心,即使我們擁有了很多財富、金錢、美色……我們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來自於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以為我們就是財富、金錢、美色的代表。我們追求的到底是什麼?什麼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想要的東西呢?我們總是習慣地去觀察模仿別人,卻忘記了自己到底最希望擁有什麼。很多時候,我們大多數人尋找的地方,表面看起來好像比較容易讓我們找到我們需要的東西,所以我們費勁地在別人身上,在這個外在的物質世界中尋找解答和快樂,結果都是徒勞無獲的,主要是我們找錯了方向,找錯了位置。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裏,我們很多人都習慣戴上了很多面具,每天每天都在不停地更換着,最後失落了真實的自己,當哪一天,我們逐漸的把目光從外界世界轉向我們的內心世界時,我們會可悲地發現,其實我們很多人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更糟的是。我們是自己思想和情感的奴隸,它時刻束縛着我們,使我們生活在了不快樂中……

《遇見未知的自己》我們應該給自己一個機會,讓自己和自己的內心情感交流一下,看看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自己的人生位置到底在哪裏,我們每個客體其實都是“李若菱”,我們都迷茫過,我們都徘徊過,但請給自己一個機會,和“智者”來番對話吧……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000字13

很偶然的機會接觸了這本書,只是單純地喜歡它的封面。沒帶太多的興致,因為心想也不過是一本很普通的關於勵志心理的書籍……

上了大學後,很少有機會坐下來靜靜地看書,不是沒有時間,只是少了那份心境,淡淡地,淡淡地,如同手擎一樽美酒,細細品味,沁入心脾。校園裏颳起了一陣讀書月的風潮,於是整個校園沉浸在了這片書的海洋中。我,慢慢地讀着這本書,發現它與我以往接觸的這類型書是那麼不同。

《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主要是環繞了女主人公白領李若菱與智者老人的一次次對話,揭示了人身心靈的奧祕。這本書突破了大多數傳統書籍對這方面心理理論知識的直接論述,採用了講故事的方式,一步步的引導讀者走進作者論述的觀點裏,進而走進了自己內心中真實的自己。

女主角李若菱的生活是不幸的,雖然她有美麗的外貌,在公司裏身居要職,擁有高質量的生活,但她並不開心,由於婚後多年不孕,遭到了婆婆小姑的嘲諷和丈夫的不理解,在公司裏又有小人的爾虞我詐。她腦海裏時刻都閃過輕生的念頭,在一次和丈夫吵架離家出走後她遇到一個老人,在與老人的一次次智慧的交流後,她終於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

“你是誰?”這是第一次見面時老人問李若菱的第一個問題,“我叫李若菱!”“我問的不是這個,名字只是個代號。”“我在一家外企計算機公司上班,我是負責軟件產品的營銷經理”“那也不能代表你是誰,如果你換了工作,這個‘你是誰’的內容不就要改了嗎”?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忘記自己是誰?我們很多人每天生活的都不開心,即使我們擁有了很多財富、金錢、美色。我們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來自於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以為我們就是財富、金錢、美色的代表。我們追求的到底是什麼?什麼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想要的東西呢?

我們總是習慣地去觀察模仿別人,卻忘記了自己到底最希望擁有什麼。很多時候,我們大多數人尋找的地方,表面看起來好像比較容易讓我們找到我們需要的東西,所以我們費勁地在別人身上,在這個外在的物質世界中尋找解答和快樂,結果都是徒勞無獲的,主要是我們找錯了方向,找錯了位置。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裏,我們很多人都習慣戴上了很多面具,每天每天都在不停地更換着,最後失落了真實的自己,當哪一天,我們逐漸的把目光從外界世界轉向我們的內心世界時,我們會可悲地發現,其實我們很多人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更糟的是。我們是自己思想和情感的奴隸,它時刻束縛着我們,使我們生活在了不快樂中……

《遇見未知的自己》我們應該給自己一個機會,讓自己和自己的內心情感交流一下,看看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自己的人生位置到底在哪裏,我們每個客體其實都是“李若菱”,我們都迷茫過,我們都徘徊過,但請給自己一個機會,和“智者”來番對話吧……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000字14

《遇見未知的自己》是朋友推薦的,建議我買來看看,看了書本簡介瞭解到,其實就是一本心靈雞湯,我一向對於這類書不是很感冒,但是朋友一再推薦,我也就買了,剛收到書的時候,只覺得封面挺好看的,僅此而已,後來的日子也是偶爾無聊才會翻來看上幾頁,但是後來的情況就是,一次比一次看得多,時至今日算是完結,感受頗深,順便將感情寄於字句,寫了這篇讀後感。

全書以愛,和平,喜悦為主題,闡述了在錯綜複雜的各種關係底下,其實是一個很單純的關係和自己情緒相處的能力,並表達了生命成長的藍圖,縮短了茫茫摸索的階段。

現代人面對快速變遷的社會,修養和慾望不成比例,很容易在其中迷失自己。 書中的老人其實就是一面子, 映照出現代人心態的不合適。作者藉助我的親身經歷與感受,展現了現代都市人的複雜與痛苦,並通過邂逅年老智者的引導,逐步自覺踐行身心靈脩,最終從日益異化的現實困境中走出,尋到最初的自我,實現自我心靈的拯救,求得內心的歸宿。

現代社會人中大部分碰到困境時,都有很多的埋怨、躲避、壓抑,但真正有智慧的人會從中找到成長的契機。曾幾何時,內心的能量被消耗殆盡,取而代之的是消極和抱怨。常常覺得自己很倒黴,社會不公,《遇見未知的自己》在帶我尋找真我的過程中讓我更清楚的認識了自己,消極抱恨的我不是真正的我,真我應該是樂觀向上、祥和快樂的我。我們需要的是卸掉身上揹負的消極的東西,努力獲得心靈內在的力量,重拾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所以我們可以從很多角度來看待自己。就像書中若菱一樣,她可以把自己認同為一個不行的人,是不幸的命運,不公的待遇和他人的錯誤行為的受害者,可以把造成這一切的原因都歸咎給別人。她也可以把自己認同為一個優秀的,事業有成,才華橫溢的人。這一切都和看待自己的角度有關。即然這樣,那麼為什麼我不能從正面的角度去看待自己呢。是的,我經常會覺得自己弱小,無力,沒有自信心,但是想想也有許多可取之處啊。誠實,善良,在一所一般學校讀書,衣食無憂,身體健康,家人們都很關心和疼愛我,和許多人比起來我也已經是很好的了。在生活中發生過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就臣服它吧,已經不可改變了。能夠改變的就只有對待事情的態度,然後再把這種態度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那樣才是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

在這本書中我看到很多熟悉的觀點,也看到很多耳目一新的觀點,我從來不喜歡心靈雞湯類的勵志書籍,因為感覺讀起來太累,沒有什麼實踐做基礎,過於虛幻。但是試着看完這本書後,其實也不然,試着去接受某些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它,也許會有不錯的收穫,以後的我,也要學着清心,靜心,修心,做個小小的真我!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000字15

我們身處於一個慾望與壓力並存的社會中,常常使自己成為情緒的奴隸,我們往往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糟糕經歷而又被情緒所左右的時刻。《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用樸實卻充滿智慧的語言,講述了名校畢業的女白領若菱生活的起伏以及與一位哲學老人的對話,通過這些對話與女主人公的自我重新認識表達了作者對人生課題與智慧的理解。

收穫之一:學會控制情緒的方法

鑑於文中的提醒,首先要學會接受現實,學會“臣服”。

我們人會受苦的最大原因,就是抗拒事實。

如何接受現實?

對已經發生的事臣服,因為任何程度、任何形式的抗拒都是徒勞的。

我們應該學會逐漸把眼光從外在的世界轉向內在世界,因為我們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大多數人並不是我們自己生命的主人,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應該向內看,學會與自己的負面情緒相處,應該“承認它的存在,接受它,放棄對它的需要”。從內在找原因,應行之有效地分析解決,這種實踐能讓自己冷靜下來,減少情緒的發生與維持的時間,學着去做一個內心有力量有張力的人。

收穫之二:關注自身的身體健康

原文中,我非常認同的一段話“我們雖然講'突破身體的障礙',身體卻是我們尋找真我的必經之路,所以才要傾聽身體的信息,跟身體聯結。而為了把這條道路修直、修正,我們必須要好好呵護自己的身體,就像那一輛馬車也需要好好維護一樣,不然有一天寸步難行,講心靈的追求也是枉然。”

為什麼要控制情緒?因為情緒會使我們的身體受苦。愛護自己的身體,破解身體障礙的方式,就是去聯結自己的身體,運動和健身,使身體通過動作與意識聯結在一起,放鬆身體,將注意力放在此刻發生的事情上,可以讓你更容易活在當下。

就像張德芬説的:“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所有外界的人、事、物其實都是自我內在的投射,一個人只有真正地認識自我、接納自我,才有可能更好地去愛別人,以及愛這個世界。把這本書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也能在逆境時喚醒那個沉睡的自己,遇見未知的自己,踏上愛和喜悦的心靈旅程。

如果你存在“為什麼我不快樂?”“為什麼我不能擁有自己想要的生活?”這樣的問題,不妨看看這本書,它將和你從身心靈三個方面去探討主宰着人生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又應該如何操控身心,同時還可以為你提供如何解決這些模式的實際有效方法,讓你解脱思想、情緒和身體的桎梏。

我們終究想要追求的是“愛、喜悦、和平與真我”。

值得一提的是書中的插圖十分精美而具有哲思,閲讀時給人以寧靜與深思的享受,在這裏分享兩張插圖給大家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