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體裁作文>讀後感>

《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

讀後感 閲讀(2.9W)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

《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1

最近讀了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這本書是費孝通先生著作中的一部研究中國農村的作品,是當時農村社會的一個縮影。在《鄉土中國》中,作者用通俗、簡潔的語言對中國的基層社會的主要特徵進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現了中國基層社會的面貌。通過閲讀這本書,可以瞭解中國農村變遷之前的樣貌。

本書一共十四篇,涉及鄉土社會人文環境、傳統社會結構、權利分配、道德體系、法禮、血緣地緣等各方面,深度剖析了中國鄉土社會的結構及其本色。

首先是鄉土本色,“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正如費先生所説的,中國的基層社會是鄉土性的,這個“鄉土性”帶有三方面特點:其一,“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其二,不流動性。其三,熟人社會。傳統的中國社會是建立在能夠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基礎上的,傳統中國社會的封閉性和保守性制約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思想文化的發展。再加上鄉村社會是一個社會變遷十分緩慢的社會,人民已經習慣了鄉土社會的安穩生活,以至於不能適應其他快速變遷的社會,這才是“鄉土社會”“鄉土”的原因。

接下來是文字下鄉,“如果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社會發生了變化,也只有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費先生説,文字是傳情達意的工具,講究文法、藝術,但是在面對面的鄉土社會中是沒有必要的,存在着空間和時間上的間隔,在鄉土社會中,人們的相處之間有着自己的“行話”,有着“無言勝似有言”的效果,鄉土社會中的文盲體現了鄉土社會的本質,鄉下人是沒有文字需要的。

在差序格局中,作者把當時的社會分為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和中國傳統社會的“差序格局”。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就像捆火柴一樣綁在一起,而中國則是家庭,就好比丟了一塊石頭在水裏,盪出一層一層的波紋,具有伸縮的能力,有着“人情冷熱、攀關係、講交情”的特點,而西方的就是權力問題,作者説人和人往來所構成的網絡中的綱紀,就是個差序,也就是倫。

後面作者還講到了“無為政治”和“長老統治”的現象,在鄉土中國中,長老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年輕一代對長老只能是唯命是從。最後作者講到血緣和地緣、名實的分離,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而地緣是契約社會的基礎。名實之間的距離隨着社會變遷的快速發展而增加,但是在鄉土社會中變遷的速率是很慢的。

時間的流逝總是在不斷記錄歷史的進程,越過世紀的門檻,回首總結上個百年的中國社會學的發展,總會有許多名字讓人銘刻在心。90後的我沒有經歷中國傳統社會,對中國的一些獨特現象不瞭解,《鄉土中國》幫助我對中國的傳統鄉村社會有了一定的瞭解。

《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2

《鄉土中國》是社會學家費孝通的代表作,現在是作為高中生整本書閲讀的必備書目,也是我們教學中的重要內容。然而,如果僅僅以高中生的閲讀來看待它,顯然是低估了它的社會價值和時代價值。全書共14張,從鄉土中國的社會結構到權力結構,從中西方文化的對比等多個角度着眼,探討了中國文化形成的基本形態。

作為一個從泥土裏摸爬滾打長大的泥娃娃,鄉土帶與我的,是清新的芳草味與幽幽的炊煙香;但除卻那些自然的饋贈,鄉里人與鄉土的陋習則帶給了我無盡的反感。

鄉里人不識字,也沒見識。明明沒讀過幾份報,沒看過幾本書,卻要裝成高深莫測的樣子聚在一起聊民生談天下。

鄉里人斤斤計較,睚眥必報。今天這家的鴨子闖進了自家的田,明天就必須把自家的鵝趕到他家的地裏去;明明是雞犬相聞的鄰居,偏偏結了八輩子的仇;婦人們沒事就愛串門,對別家新嫁過來的媳婦品頭論足,又説説自家的婆婆的壞話,咒這家笑那家,樂此不疲。

鄉里人迂腐講究,忌諱多。作為堅信科學的二十一世紀唯物主義者,倒不是我不尊重祖宗的規矩,只是有些太過離譜,損人不利己的東西,早早拋棄才好。鄉里人不僅要求自家人遵守,還要別人認同,遭到了否定還擺一副臭臉色。

難怪城裏人會嫌棄鄉下來的,沒見識、自私、膽小懦弱、迂腐落後。書中講的有道理。沒見識是因為不識字,不識字是因為沒必要識字;自私是常態,是為了更小的“公”而自私;陳腐規矩是老祖宗傳下來的,那些講究如同印度妻子殉葬,緬甸成年禮殺人一樣,是傳統。這些能成為鄉土社會不適應新格局的原因,也能當做鄉土社會幾千年沉澱的結果,但絕不能成為鄉土社會就此止步不前的理由。

“從土裏長出過的光榮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

鄉土的落後已是現存的事實,如要正本清源,須得下一番狠功夫。面對泥沙俱下的鄉土社會,在好的改革也會出現漏網之魚。我愛這一方鄉土,也希望它能改頭換面。而都市在前領跑,鄉土卻止步不前。鄉土改革進行得熱火朝天,重點放在了發家致富上,但私以為,思想的改革着實是刻不容緩呀!

正如艾青所説“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我依然深愛那片田地。那片讓我馳騁其中的,留下爛漫笑聲的天地。

如今,社會主義建設進入了新階段,城市化進程有條不紊逐步推進。但是,我們的文化卻長久地承襲於鄉土中國。研究鄉土文化,就是研究我們國家和我們自己。我們從何處來,所以將向何處去。

我生於田壟,長於稻泥;我願環住一灣秋水,擁緊一簇稻花;我在烈日之下奔跑,於長空之間遨遊;我躺在雨後的泥土上,嗅着新雨的清香;我與跳水的鯽魚作伴,我以偷食的斑鳩為友;我同乖巧的家犬嬉戲,我隨回程的水鴨同歸。我守在這一方泥土上,傳訴着濃厚的鄉情,所以,鄉土呀,怎可拋棄得下!(楊曉康)

《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3

《鄉土中國》共分為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等共十四篇,經過我兩個星期的閲讀,已經對前三章有了一定的理解,感受到了中國濃厚的鄉土文化,對中國鄉土社會有了基本的瞭解,也認識到那些世世代代生活在農村的人的一些特質,下面我就針對閲讀後的感受做一個簡單的綜述。

一、開篇,費先生便提出“從基層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認為那些被稱為土頭土腦的鄉下人才是中國社會的根基,説鄉下人“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鄉下人以種地為生,生於斯長與斯。中原人到了草原上依舊要鋤地播種,不管天氣如何還要試着種地,想家時可以帶一捧家鄉的泥土煮湯喝,“土”是他們的命根,又講“村裏的人過去什麼姓,現在還是那些姓,不太變動”。土地是固定的,不流動的,而這種不流動表現在人與人身上,就是鄉土社會中農民聚村而居。

由於他們聚村而居,彼此之間相互熟悉,即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是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人與人之間信用的維持依靠的不是法律,而是人情。“假如在一個村子裏的人都是這樣的話,在人和人的關係上也就發生了一種特色,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長大的,在孩子眼裏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文中提到了兩種不同的社會,“有機的團結”即禮俗社會,“機械的團結”即法律社會,説到“我們大家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着多説麼”,在鄉土社會中法律是無法產生的,而陌生人所組成的現代社會是無法用鄉土社會的習俗來應付的,鄉土社會與現代社會的特性註定了他們彼此特殊的交流環境。

二、文字下鄉。“鄉下人在城裏人眼睛裏是愚的”先生認為這句話是有問題的,認為這是知識問題,而不是智力問題,正如城裏人到了鄉下連狗都不會趕是一樣的,有人説鄉下人愚是因他們不識字,是文盲,但如果一個人沒有機會學習,怎麼能説他學習能力不如別人呢?

語言本質上是一種象徵體質,文字更是,在人與人無法直接接觸到的情況下用文字來傳遞信息。“鄉土社會”中的人是在熟人里長大的,他們天天見面,面對面接觸,不需要文字也能在這種社會裏生活的很好。費先生説鄉土社會是個面對面的社會,有話可以當面説明白,不必求助於文字,鄉下人沒有文字的需要,因此文盲並非因為愚,而是因為鄉土社會的本質。

三、再論文字下鄉。上篇從空間維度講述鄉土社會是“面對面”的社會,因此不需要文字,而本篇着眼於時間格局。認為只有當生活發生變化時,感到記憶不夠時才需要藉助外在工具即文字,而鄉土社會不流動性強,缺乏變化,因此從時間格局來看,鄉土社會也沒有文字需求。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所講的中國傳統的鄉村生活正是我小時候所切身經歷的,就是一個人情社會,在鄉村生活中最常見的就是舉辦紅白喜事,同村甚至鄰村關係要好的大家都會提前幫忙,這次你幫我,下次你家有事我又來幫你。總之,這本書讀起來讓我很有代入感,將學術與生活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4

在眾多老師的慫恿下,懷揣着各種熟悉感細緻地讀了費孝通的《鄉土中國》,首先,孩提時代的鄉土印象再次浮現:五線譜般的電線杆上鳥兒嘰嘰喳喳,清澈見底的小溪流裏魚兒歡蹦亂跳,綠油油的田野上牧童的短笛在輕聲歌唱,一垛垛的稻草堆背後孩童們你藏我躲……可是,回首今朝的鄉土概貌已不同往昔,禁不住泛起內心那股暖暖的鄉土漣漪。

很是驚詫,費老在“鄉土本色”一行文中提到,他初次出國時,他的祖母偷偷地把一包用紅紙裹着的東西,塞在他的箱子底下。看到這,心裏暗暗驚喜那包用紅紙裹着的東西是什麼,並不是神祕的貴重物品,你是否也知曉了。後來,他祖母避人和他説了,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時,可以把紅紙包裹的東西煮一點湯吃,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驚詫完後,也訴説一段我曾不敢啟齒但與之相似的經歷,第一次離家求學時,我母親,不算很老的農村婦女,也是把一包用紅紙包裹着的東西放在了我箱子的最深處,好奇地問:“是什麼?”母親語重心長的説:“給你保平安的,希望你出門在外一切平平安安……”一直壓在箱底,直到後來算是翻箱倒櫃找東西時,又顯眼的在我眼前晃來晃去,好奇心驅使我打開了它,一抔灶土和幾顆茶粒。

這就是暖暖的鄉土,不僅有母愛的寄託,還有那淳樸的鄉土情緣牽繫着。

我,也算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對鄉村有着一種特別的感情,很深厚、很誠摯的埋藏在心底。一踏進大學,身上那股“土裏土氣”的質樸儼然與外界格格不入,但日子久了,又生怕與鄉村有關的“味道”將隨着喧鬧的外界漸行漸遠,所以,有時就特別想回到過去看看,小時候的村莊、暑期支教的鄉村、大一學習生活的南平校區。摸摸那片烙上童年腳印的黃土地,嗅嗅那鄉土的味道,那是被自然孕育着千百年的村莊;在支教的期間,重温童年幼稚的遊戲,陽光下童真無邪的笑臉灑滿大地,充分展現孩子快樂的本性;懷念靜謐的南平校區,修身養性,與世無爭,悠閒的學習、生活便是一種享受。一種厚重感油然而生,這不正是某年某月後所向往、所追求的嗎?

將來的某一天,找到了心靈的棲息地,能夠在自己的小天地,擁有半畝良田,披星戴月,荷鋤而歸。遠離城市的喧囂與人際的勾心鬥角,融入大自然,真真切切的享受鄉村的寧靜與安詳,做一個真正的自己。

生長在暖暖的鄉土上,生根發芽,並茁壯成長。

也許,只有靠種地謀生的人才能明白泥土的可貴,才能體會到中國社會的基層具有濃厚的鄉土性。雖然,城裏人藐視鄉下人土裏土氣,但是,在鄉下,“土”是我們的命根,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隨着季節的更替,鋤地播種,精耕細作,儘管寸草不生,仍然期盼能從土裏長出希望,收穫果實。

或許,哪裏來的最終本該回到哪裏去,一如祖祖輩輩世世代代立足於用汗水澆灌的那一片“生於斯,長於斯”的古老、沉默而蒼黃的土地,以此來報答那暖暖的鄉土養育我們世代族人的大恩大德。

《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5

“禮”向來是文質彬彬的內涵,像《鏡花緣》所描繪的君子國一般的社會.我們所小就被教導要懂禮、知禮,讀《三字經》、《千字文》,要“尊老愛幼”等等。漢代察舉制的基礎便是“舉孝廉”。聖人孔子也曾經説過“不學禮,無以立”,禮是一切的根本。然而凡事多有兩面性,禮也不例外。

禮,規範我們的行為,和諧我們的家庭,穩定我們的社會。自古以來,禮是約束自己的手段,古仁人志士強調“克己復禮”,今人強調“傳家風、承家訓”。孔子曾經説過:“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的儒家與法家有很大不同,儒家思想強調,以德治國,反對嚴刑峻法,以禮服人,而法家思想則推崇酷吏,以法治國。孔子在這句話中就指出,以法治國能使國家穩定,但民眾“無恥”,沒有羞恥心,只是礙於法律效力,並非主觀願意;而以禮治國,民眾“有恥且格”,人們有羞恥心能自我約束。人服禮是主動的,可為人所好,即所謂的“富而有禮”。

然而,作為一個統治了中國千年之久的思想,它一定也存在某些不合時宜的地方。例如古代有殺人祭旗的習慣,又如帝王死後要活人殉葬。在蕭紅的《呼蘭河傳》中寫到一個人物團圓媳婦。她十二歲就被“賣”到男人家做媳婦,她從原先一個生龍活虎的少女,被一羣受到愚昧思想禁錮的人們活活殘害致死。體現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小團圓媳婦本來是健康活潑的,但在這個被封建禮教封閉的小城,婆婆為了讓她守規矩,甚至為了讓自己舒心,任意打罵她,團圓媳婦在極度恐懼中生了“病”,鄰居也帶着“好心”幫助她,人們這種殺人無意識,以及殺人的隱蔽性和殘酷性讓人悲慘和痛心。作者通過一種旁觀者的身份,冷靜得近乎冷漠,對封建愚昧的國民進行了嘲諷和鞭撻。

魯迅先生也在他的《二十四孝圖》中,批判了封建社會下國人謀人性命,教人自虐的醜惡禍心。“賣身葬父”、“埋兒奉母”、“哭竹生筍”這樣的字眼讓人感到冷酷無情。孝是應該的,但愚昧、迷茫就是愚蠢的,可悲的,甚至可恨的。郭巨挖窟窿時,他的兒子還玩着“搖咕咚”,抱在母親臂膀上,高高興興地笑着。讀到這,我不禁為這小孩子歎息,焉有如此愚父?

“禮”可以救人,也可能殺人,不僅中國如此,其它國家也存在此類現象。在印度,丈夫的葬禮上妻子要被活活地燒死,這也是“禮”;在緬甸,孩子成年禮時要殺死幾個人,這也是“禮”。在諸多事例中,“禮”對人性的禁錮,對生命的漠視顯露出來。

由此看來,儒家所推行的禮制並不是完美的,或者説,在後人的傳承下變得扭曲,變得野蠻,不合時宜。

綜上,對於禮,我們應該理性面對,“仁、義、禮、智、信”要有,但我們不能愚禮,錯誤地盲從禮,這樣就會導致你做出一些荒唐的事,這種禮在現代社會看來是殘忍的。因此,禮要達到治,要能適應現代生活。隨着時代的發展,禮不是唯命是從,不是三叩九拜的繁文縟節,更不是是非不分的愚忠。而是一個人對道德的理解和詮釋,一個人對文明追求與展望。

《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6

《鄉土中國》這本書是費孝通先生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後期,根據他所講授的“鄉村社會學”的內容所寫成的。他想通過此,追究中國鄉村社會的特點。這本書不是一個具體社會的描寫,而是從具體社會裏提煉出的一些概念,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鄉土中國》這本書包含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血緣與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十四篇論文。“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句話是本書所有內容的出發點。鄉土性並不是中國所有階層的特性,但是卻是傳統中國最基礎的特性。

關於這本書,費氏在這本書的後記中寫道:“《生育制度》可以代表以社會學方法研究某一制度的嘗試,而這《鄉土中國》卻是屬於社區分析第二步的比較研究的範圍。”它是費氏在“鄉村社會學”課上所講內容的整理,除後記外,全書共14部分:“鄉土本色”略論了鄉土社會的概況,為不甚瞭解鄉土情形的讀者簡要搭建了中國鄉土的框架;“文字下鄉”與“再論文字下鄉”兩篇則從時間與空間角度分別闡述了傳統鄉土中文化的傳遞方式,從而引出禮治之適用於較少變動之傳統社會和法治之適於變動較為劇烈之經濟社會;“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和“家族”三篇又成一體,通過團體格局與差序格局的概念來比較作為中西社會結構基本單元的團體與社區,並引申出了中西結構其本質的不同;“男女有別”、“禮治秩序”與“無訟”三篇承前之禮治話題,從立法角度來具體考察分析鄉土社會的秩序;“無為統治”、“長老統治”、“血緣與地緣”與“名實的分離”四篇則通過考察鄉土中權力的歸屬將權力分為四類:橫暴權力、同意權力、教化權力、時勢權力,橫暴權力類於傳統之軍政權力,同意權力類於今之法治的和平暴力,教化權力類於宗教教化之權而時勢權力頗有卡理斯瑪統治之列;最後一篇“從慾望到需要”則從經濟的角度,以其動機是否為單純生存需求為界,辨析現代社會與鄉土社會之經營目的的不同。

中國傳統社會作為一個高度集權的的社會,中央集中了全國最高的政治經濟文化權力。然而,從中央發起的改革卻鮮有不失敗的,更有些甚至直接威脅政權的統治,許多理論上明可強國富民的統治甚至直接危害了統治的根基。這使我們在反思體制的弊端時也不得不細細考察這一“千磨萬擊還堅韌”的基層社會,反思這些歷無數政權更迭而依舊千年不倒的門閥其基石究竟何在,反思在顯性的暴力政權下究竟還隱藏着哪些隱性權力或者權力集合。“以史為鑑”,不止是為了“知興替”,更是因為今天的社會仍存留着無數傳統的因子,今天的改革要想成功,就必須更深徹地瞭解這塊土地的每一細微處及其產生根由,這樣才能更好地對症下藥,不至於鬧出“無粥食肉”的笑話。

《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7

看到書名的瞬間,我最先關注的不是“中國”,亦不是“鄉”,而是“土”。我們現在提到“土”,更多的有一種蔑視、看不起的感覺。比如別人説你穿的很土氣,沒人會以為別人是在誇讚他。但是在閲讀完《鄉土本色》這一章後,我的態度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費孝通先生開篇就點出中國社會的本性是擁有鄉土性。這“鄉土性”帶有三方面特點:其一,土地的重要性。其二,不流動性。其三,熟人社會。

中國社會具有鄉土性,在農村生活,以種地為最普通的謀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貴。鄉下人離不開土地,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廣袤的土地養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這一陣子疫情有了好轉,我們就去後山上挖野菜。現在想想,野菜的出現真的很神奇,你不播種它也能自己生長。我們挖的是薺菜和苦菜,挖它們並不困難,後山的田地裏到處都是,拿着小鋤頭不一會兒就能挖一小筐,帶回家後用水沖洗一下,蘸豆瓣醬就能直接吃。我想也許沒有食物的饑荒年,人們也能從這些田地裏的野菜果腹,這也許就是土地給辛勤的人們的饋贈吧。

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以農業文明為主,人們被禁錮在土地上,自然也受土地的影響很大,“安土重遷”的性格、“落葉歸根”的思想已經深深融入我們的血液中,即使我們換了居住地,也仍然會選擇先進行農業生產,文中也舉了一箇中原人即使到了適合放牧的內蒙古還要進行土地耕種的例子。人與空間的關係上是不流動的,耕地是固定的,糧食的富足,人們開始繁衍生息。隨着人地矛盾不斷激化,同等的土地養不起那麼多人,就會出現分家的情況,一些人就要出去尋找新的出路。雖然人與空間的關係上是不流動的,重視安土重遷,但是各自保持着孤立與隔膜。

費孝通先生説:“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中國社會有一個數量很大的階級——農民階級。農村人員流動性差,農民之間互幫互助,一起耕種勞作,一起保衞家園。為了各個方面的便利,聚居在一起。農民因為土地的影響,安土重遷,久而久之,聚居的人們之間變得熟絡,形成了所謂的“熟人社會”。所以,鄉土社會是個熟人之間的社會,這才有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

讀完《鄉土中國》,我對“土”這個字的態度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我也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之前我們提到農村,印象可能是破舊、貧窮,人們都是從農村去城市生活,但現在很多城市人返回到農村,去呼吸更新鮮的空氣、去體驗農家樂……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本色這一章概括總結了中國鄉土社會的本質是人們對土地的依賴,也就是在文中提到的“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整章都是圍繞這句話展開的。讀完《鄉土中國》之後,發現費孝通先生的語言風格將原本晦澀難懂的專業知識變得通俗易懂,值得反覆回味。

《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8

經歷了十幾天後,我讀完了《鄉土中國》。讀完這本書,我的內心充實又複雜,如果説我通過歷史書籍瞭解到的是中國土地上的興亡盛衰,那麼我通過《鄉土中國》瞭解到的就是中國土地下盤根錯節的根鬚網絡。

中國人古時對土地有特殊的情感,費孝通在“鄉土本色”中説“從基層上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土氣’在人們看來是對鄉下人的藐視,但費孝通認為,“土氣”恰恰是他們依靠土地生存的最好證明。鄉下人是黏在土地上的,他們生於斯,死於斯,他們直接與土地打交道,在土地中生存發展。但是土地是固定的,人口是增長的,過剩的人口,就得宣泄外出,他們不得不去外面尋找土地生存了。但無論到何處,他們都不會放棄從事土地上的職業——農業。用費孝通的話講就是“我們的民族確是和土地分不開的了”。“安土重遷”“落葉歸根”這份土地情結如樹根般牢牢紮在人們思想深處,這種對土地的敬重與依戀,早已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代代相承。

鄉土社會裏的人,人人都守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因此他們不能老是移動,這就使得鄉土社會成了熟人社會。在這種熟人的社會,文字甚至語言都是多餘的。這裏的每個人都遵循着上一代的生活模式,他們完全可以靠世代的經驗生活下去,所以鄉土社會是不易變遷的。

在熟悉的相處中,每個人對彼此都知根知底,於是形成了很多約定俗成,帶有濃厚鄉土氣息的行為。比如做事不講法律,只講老祖宗留下的規矩和傳統禮儀,這些“禮”是人們從小就熟悉並且早已內化於心的,評判是非的標準在於每個人心中的禮,持禮俗的力量在於內心的良心,所以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稱來衡量自己和他人。

説到這兒,就不得不説鄉土社會的人際關係了。在鄉土社會,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費孝通先生把這種關係比作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這個圈子可大也可小,它取決於圈子的中心勢力。處於這種關係圈中的夫婦感情是十分淡漠的,生育繁衍,擴大人脈關係網才是首選。在男女關係上,鄉土社會規定男女有別來保證其社會的安穩。總之,鄉土社會是靠規矩和禮來治理社會的。

鄉土社會是穩定的、相對靜止的,它的發展進程相對比較慢。當現代社會的事物突然進入鄉土社會,鄉土社會是排斥的,如文字下鄉,鄉土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熟悉使文字顯得多餘;如推行法治,差序格局和禮治阻礙着法治的順利推行。因此,想要改變鄉土社會,就必須改變其社會的性質,這是一個漫長艱辛的過程。

初讀鄉土社會,我感覺生澀難懂,但漸漸品讀中,我體會到了費老的感情。我想他一定是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才能寫出如此細緻真切的著作。在品讀《鄉土中國》的過程中,我也感受到了鄉土中國的變化。今日的中國已經不再是幾十年前的中國,而是正走在日新月異、奮勇向前的光明大道上。

以上就是我淺讀《鄉土中國》的感受,我想如果時間充足,我一定要再次細細品讀一次《鄉土中國》,深入的`瞭解中國社會。

《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9

抱着對費孝通先生無比崇拜的敬意,我借來他寫作的《鄉土中國》一書,準備仔細閲讀一下。

在“再論文字下鄉”這一篇章中,費孝通先生接着説明文字在時間阻隔的情況下有説明不同,對於這一篇章,我理解得不是很好,我在此也多説不了。模模糊糊只知道在這個篇章所講的文字下鄉跟文化、詞、語言、記憶等有關聯,我説不清。

在“家族”這一篇章裏,費孝通先生先由“家庭”説起,他認為家庭的大小“不是在這社羣所包括的人數上,而是在結構上。”接着,他説到了“家族”,啊認為“小家族和大家族在結構原則上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在數量上、在大小上。”還有,他説到,“氏族是一個事業組織,再擴大就可以成為一個部落。氏族和部落賦有政治、經濟、宗教等複雜的功能。我們的家也正是這樣。”“在西洋家庭團體中夫婦是主軸,但我們家庭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夫婦成了配軸。女子有‘三從四德’的標準,親子間講究負責和服從。”

在“無為政治“這一篇章裏,費孝通先生主要論述了兩種不同權力:橫暴權力和同意權力。它們產生的緣由和表現。所謂橫暴權力就是上級利用自己的權力以他們的意志去驅使被支配者的行動。而所謂的同意權力就是個人得服從大眾的安排做事。由於一方的某種權力過剩引誘了另一方來爭取就產生了橫暴權力。如廣西瑤山常見漢人侵佔瑤人的土地,卻並不征服瑤人來做奴隸,是由於漢人人口多土地少的原因造成的。而在天高皇帝遠的鄉下,大多事情都是通過同意權力解決的。

在“從慾望到需要”這一篇章裏,費孝通先生説到“在鄉土社會人可以靠慾望去行事,而在現代社會中慾望並不能作為人們的行為的指導了,發生‘需要’,因之有‘計劃’”。他認為人的計劃是不自覺的,慾望產生了“要”,為了滿足“要”,人的行為就由慾望控制了,當人的行為變成自覺的,那就是需要了,這也是社會進步的標誌。費孝通先生説:“從慾望到需要是社會變遷中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這句話很經典,在此我想表達的意思也正是如此。

到此,我已經把費孝通先生寫的這本《鄉土中國》大概的看了一遍,並從每個篇章中摘抄了一些費孝通先生的原話,加上我的個人觀點和想法。通觀全書,我認為費孝通先生是一個搞文學很謙遜的人,這從他在“後記“裏説自己寫作這本《鄉土中國》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説是完稿,只是一段嘗試的記錄罷了”可以看出。還有,我認為他不愧是一位很好的良師益友,他寫作的文章多用熟語,時常把自己和農村聯繫在一起,意思通俗易懂,清晰明瞭。也作為農村孩子的我,讀起他的書來感覺相當親切,作為一個著名的文人,他沒有絲毫抬高自己的身份架子去教育他人,我認為這一點是相當可貴的,也是讓我感到相當佩服的。

《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10

費孝通先生是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他將自己對中國傳統農村社會的長時間實地調查和感悟體會匯成一書,即《鄉土中國》。外看薄薄的一小本,卻寫的深入淺出。《鄉土中國》一書分為十四章節,很好地剖析了我們國家最基礎的社會。從不同的角度來講解鄉土社會,每個觀點熠熠發光,使人受益,讓讀者更深入瞭解何為鄉土中國,何為鄉土社會的特性。可謂社會學的經典之作。

全書開始的主題是“熟悉”,這是禮俗社會最大的特點。鄉土社會最基本的單位是村落,那裏的人們,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對他們成長的鄉土的熟悉是一種經驗式的總結,所以“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是的可靠性”。等到了20世紀末時“土裏土氣”這類在城裏人口中頻頻出現的詞彙也反映了“鄉土”變化,再到現在許多城裏人會選擇去鄉下居住的現象也體現了社會的變化。

再是“文字下鄉”,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那些被稱為土頭土腦的鄉下人是中國社會的基層。在鄉土社會中文字絕非必要,所以“如果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

之後是對鄉土社會更深層次的挖掘,差序格局以個人為中心,按照血緣親屬等關係的親疏來對人距離遠近的劃分,但也有地緣關係的影響。雖然説中國人自私,沒有公德心的論調很多,但是先生在裏面把這個問題做了一個梳理,他發現我們之所以和西方不ー樣,就在於羣己,人我劃分的基礎不ー樣。也正因為如此才有了道德差異,即社會結構格局的差別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觀念。但事實上現代社會是看似是一個人情社會,更多的是講利益,而不是道德禮儀。

從結構上看家是鄉土社會中的一個基本單位,由此會產生許多不同的關係鏈,不同的羣體,上升到家庭,單位,組織。作者通過男女之間的感情關係説明了秩序,“為了秩序的維持,一切足以引起破壞秩序的要素都被遏制着“。引出禮治秩序,費老説禮治並不能在變遷很快的時代中出現,這是鄉土社會的特色。

然後是對權力的分析以及權力與文化的關係。説明人類已經走出鄉土性社會。引用文章最後一段話:“從知識裏得來的權力是我在上文中所稱的時勢權力;鄉土社會是靠經驗的,他們不必計劃,因為時間過程中,自然替他們選擇出一個足以依賴的傳統的生活方案。各人依着慾望去活動就得了。”

其實這個也可以聯繫我們自己的生活,如學習,與周圍同學朋友的交往等都與之有關係,所以這本書更是滲透到了我們的生活中。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大量的人口流動與聚集,鄉土中國日益減少,但無論如何鄉土社會的特質已或多或少滲透到我們的骨子裏,傳承了下去。

這本書雖只讀懂了些表面上的知識道理,但也讓我受益匪淺,讓我知道了好書是要反覆研讀的,也讓我走近了鄉土中國來了解她,更瞭解了自己。

《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11

費孝通老先生著述的《鄉土中國》,篇幅短小精悍,文字飽含深思,讀來使人受益匪淺。文中講述的鄉土中國,並不是中國社會的具體素描,而是包含在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色體系,支配着中國傳統文化、社會結構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本書開篇一句話,便揭示了中國社會的特性,這樣的特性是由中國千年歷史發展決定的。

中國是具有五千年曆史的農業大國,中國人過着直接有賴於泥土的生活,像植物一樣在一個地方紮根,在悠長的歲月裏,熟悉環境、養成習性,世世代代互相傳遞經驗、互相學習,最終形成中國文化。

在《文字下鄉》一篇中,作者講到現代社會對鄉下人“愚”的固有認識。實際上,“愚”是智力問題,而鄉下人真正的問題是“文盲”,即知識問題,這兩個問題並不相同。知識的欠缺是鄉土社會的本質導致的。作為面對面社羣,鄉下人反覆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空間阻隔和時間阻隔小,比起對文法和藝術要求高且意義不完善的文字,直接接觸的語言更勝一籌。簡言之,需要決定存在。單從文字和語言的角度去批判鄉下人的“愚”是不恰當的,因為文字和語言只是傳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並非唯一工具且有缺陷,其表情達意的功效是有限的。作者也指出,只有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文字才能下鄉。

本文中,我感觸最深的是“差序格局”的概念。差序格局是我國社會的基層機構。一個差序格局的社會,是由無數私人關係搭成的網絡。作者做出了精闢的比喻,差序格局就像是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而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是他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與之不同的西洋格局,是團體格局,像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

中國人在相似的環境中有着相似的經歷,接觸和使用同一象徵,因而在象徵上附着了同一意義。他們代代相傳,創造、學習和記憶社會共同的經驗。文化正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記憶而維持着的社會經驗。社會結構格局決定社會特有的文化。在鄉土中國的差序格局裏,“倫”即差序,私人聯繫中維繫着孝、悌、忠、信的道德要素,要求克己復禮、推己及人。而中國社會中“攀關係、講人情”的社會文化現象與差序格局也是息息相關的。

本書從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等方面展開敍述,介紹了一個“鄉土本色”的中國,分析了中國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這本書具有高度的理論素養和洞察力,極富鄉土氣息,讓我感觸良多,能更好地認識和理解具體的中國社會。

《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12

組成中國社會成員最廣大的羣體就是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給我們留下的刻板印象。近幾年中國政治提出注重三農問題。農民、農村、農業開始受到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雖然很多方面大家都在重視三農問題,但真正關注整個鄉土風情人文理論性的知識探討並不多。

《鄉土中國》是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嘔心瀝血之作。它不僅是一本理論性的鄉土風情生活著作,也是學界共認的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代表作之一。可供社會學工作或教學、研究者參考。

費孝通教授一生行行重行行,實地調查和考察總結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各種模式,寫下了諸多不朽篇章。其中不乏許多名篇,它們給中國社會主義農村建設提供了許多參考意見

費孝通教授的一生並不是傳奇的一生,但卻做出了不朽的成績。1933年費孝通教授考入清華大學社會學及人類學系,獲碩士學位。1936年秋入英國倫敦經濟學院攻讀人類學,獲哲學博士學位。後來在許多大學從事教學、研究的工作。作為社會活動家,費教授曾擔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務。看來他不僅在文學界和社會界有着非凡的成績,在政治上也有所作為。

《鄉土中國》第一段開篇就給我們談到了鄉土本色這一概念。作者開篇就説“從基層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句話有兩層意思,一個是説中國社會雖然有很多階層,但農民羣眾在社會成員中佔非常大的一個比例。這樣,中國社會在某一特定説法下就是鄉土社會,中國社會的性質就帶有鄉土性。鄉土本色似乎是純樸,自然的代名詞。

雖然費孝通先生在20xx年去逝,但他在晚年依然有高的學術成就。晚年的費孝通提出了一個新的名詞“文化自覺”。“文化自覺”是費老第一次明確提出的,看法的提出旨在提醒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的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發展的趨向。

然而許多國人卻沒能明白費老的良苦用心,我們更應該從《鄉土風情》的字裏行間領悟這個時代所需要我們明白的東西、

“孝通先生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後期,卻有着厚的理論素養作為支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了讓人忘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讀後確有萬條萬縷瞭然”。有讀者在看完費老的《鄉土風情》文字風格後,寫下了這樣的評論。自然、通俗是費老一貫的敍事風格,在閲讀中我們可以學到許多寫作的方法。

《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13

當下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城鎮化進程日益加快。借這篇報告的寫作之機,我想就寒假返鄉的所見所聞和《鄉土中國》的閲讀理解,對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差序格局”是費孝通先生針對中國鄉土社會結構與西方社會提出的新概念。中國的鄉土社會的鄉土性、不流動性和地方性,造就了由私人社會關係遠近決定社會範圍的獨特社會結構,進而衍生出了因時因地富於伸縮的社會範圍。

然而,在城鎮化刻不容緩,鄉村邊界一退再退的今天,“差序格局”的產生原因——取資於土地的傳統農業社會已近不復存在,更多的是沒有土地、轉向現代社會謀生的“新農民”。

同時,現代法治社會對傳統鄉土的侵蝕也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典型的例子即為“長老政治”的趨於敗落。那麼,我們是否可以這麼説:綿延數千年的“差序格局”是否也隨之消失淨盡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他們仍然聚村而居,墾地種菜,生活並未因遠離土地發生較大改變。我返鄉後的經歷或許可以為此做出一定解釋。

本次春節撞上新冠肺炎疫情,作為外地返鄉人員的我自然在回家路上遭遇了一定的困難,而其中又以在門禁上發生的一系列瑣事最具典型性。

我所居住的商品房小區主要為回遷的原李家壕村村民,我祖父母所居住的另一個小區則主要由我所隸屬的原紅廟坡村民構成。問題就出在我出於必要往返於兩個小區之間的時候。

我首次返回小區時被保安攔下,簽了一份居家隔離承諾書並測了體温,確認無明顯症狀後居家隔離十四天,順利拿到出門條。但在我持有出門條和身份證的前提下,保安仍然拒絕放行並與我發生爭執,説什麼都不肯放我——這個對他而言完完全全的陌生人——出村。此時,我在這個小區居住已久的姑姑為我解了圍:她認出了我,並向保安確認了我的身份。保安順利放行。

而在另一小區,保安認得我,因而簡單查看出門條之後就爽快地揮手放行。同樣的劇情發生在兩天之後我出門買菜時,不過這次的關鍵人物換成了同樣認識我的另一位村民。

這很有趣:一個試圖進入社羣的陌生人,會因為不熟識而被排斥,但在另一成員確認他處在以自己為中心的社會關係網裏後,又能被迅速接受——這實際上是社會關係的綿延。如同兩個石塊投入水中泛起的漣漪,本就不甚清晰的界限被迅速模糊、抹平,兩個以個人為中心,社會關係為主線的社羣自然而然地在同一點相交。

關於我和保安之間產生的糾紛,其實可以用差序格局下的伸縮性來作出解釋:規矩既然可寬可嚴,那麼自然應有作出伸縮的標準:這標準就是社會關係的遠近,往往以血緣、業緣、地緣三大關係為限。遠到“一表三千里”,近到父系一方的祖父母,都可以劃歸血緣;業緣和地緣的邊界則更加模糊。

這實際上可以作為“差序格局”仍然存在的又一證據——這就是紮根實際研究的理論魅力。即使時移世易,但經典不會蒙塵:它永遠歷久而彌新。

《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14

通讀《鄉土中國》讓我明白了不少道理,見識頗長。説實話,以前並不怎麼關注這方面的書籍,但初讀這書後有太多的感受。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也應該多去讀讀這方面的書籍,不讀你無法體會其中藴含的深刻哲理,它會讓我們對鄉土社會有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這本書最開始就寫了這樣的一句話:“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書中所説的“鄉土中國”,並非指的是中國的鄉村或者説中國鄉村具有鄉土性,而是説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種鄉土性是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受到土地的影響。儘管,隨着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發展,中國出現了許多很發達的城市,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到了衝擊,但中國社會的文化仍然是鄉土性的。一直有種疑問,為什麼在中國人的觀念中,逆來順受是很自然的,為什麼中國人不太懂的反抗?很多時候,當我們與別人產生並非無理的矛盾的時候,首先想的是約束自己,以和為貴。好比一位母親,看到自己兒子和別人兒子打架,不管是不是自己兒子錯了,肯定都是劈頭蓋臉把自己兒子罵一頓。通過細讀此書,才發現:原來是因為中國人的祖先是靠天吃飯的,在人們對自然還一無所知的時候,只能崇拜它,順應它。深以為然,這本書給了我一個比較完整的答案,中國人的逆來順受來源於祖祖輩輩的

順應。其實,這只是中國社會鄉土性的一部分。

通過通讀《鄉土中國》,我發現: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習性等很多東西都可以從土地裏找到,比如,中國人的含蓄和富有人情味,再如我們追求穩定、保守、安於現狀,所有的所有都深深的烙下了土地的印記。而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着泥土的氣息,有着文化的投影。突然發現,我們中國人是有根的,這個根已深深紮在土裏,其最本質的內容很難改變,這就好像樹上的葉子,一代一代的調零了又新生,可是根沒有變,根還是深深的在泥土裏。

關於這本書的一些思考就到這裏淺嘗則止。其實這本書可以思考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這本書創作於1980年代,當時已經有人發現中國這樣的社會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而其中原因又深深根結於中國這上下五千年的土地,費老就將他於之的思考寫了下來。到了現在,中國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稱之為一個陌生人社會了,平等和契約必然代替道德來管理社會。那麼,中國究竟何去何從?這些問題都一一可以從書中找到答案。

時過境遷,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進步,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費老的所思所想依舊在啟迪着無數後輩讀者,費先生以睿智的眼光透視傳統的中國社會,用辯證反思的觀點觀察中國社會,這樣的方法在新時代的今天理應被繼承,被髮揚。

《鄉土中國》讀後感1000字15

有人説歷史是不斷進步的,後來的總比先前的人有知識有見解,不過這句話是很不正確的,至少在我看來現在很多人對中國社會的瞭解還遠遠不如費孝通先生的著作裏面的見解。牛頓説他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所以看的更遠,深層含義其實是牛頓要比巨人的腦袋要高。而我們大多數人卻比不上巨人的腦袋,並且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腳丫下倒着看的。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給我們打開了認識中國農村的一扇大門。有人也許以為這本書寫的早了,對於現在的情況很不實用,我覺得倒不是。這本書的理論價值到現在還閃爍着光輝。至少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讀過那本社會學的著作在理論和語言上勝過這本薄薄的小書。

我看的版本是分十四篇的。按照我的理解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篇算是背景,介紹是中國的鄉土本色,也就是中國的特殊性。第二三篇主要介紹文字在鄉土中的不適應性,第四到七主要介紹差序格局對於私人道德,家族甚至男女關係的影響。第八到十一主要介紹鄉土中的政治運作,最後三篇大約介紹是鄉村變遷。

有人認為費孝通在這本書最主要是提出了,“禮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這兩個概念。我倒是覺得他的最大成果是把鄉土中國的根子挖出來了,指出來為什麼我們最近百年的變遷會如此之艱難。

何為鄉土中國?它的特性是什麼?先生在第一篇已經很好指出來了。比如他就説中國鄉下人多,“土”就是他們的特性,當然土氣不是貶義詞,靠土地謀生的鄉土社會很大程度是很穩定的,即使戰亂遷移的也不是社會的主流。他也順便比較和美國的不同,指出我們是聚村而居,並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離,結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會圈子。同時村落裏面大家都是特別熟習,就成了沒有陌生人的社會。在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法律其實處於次要的可有可無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大家重視是信用而不是法律。當然在我們現在這個處處都成了陌生人的社會,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話,那些禮俗也逐漸被法律所代替。

他在談論文字下鄉的問題裏面,他認為,在鄉村社會很大程度上是不需要文字的,經驗的傳播往往是手把手的教,在一個地區住的幾百年,世世代代面臨的問題很大程度都是一樣的,解決的辦法都是一樣,不需要什麼理論,什麼創新。當然先生在這兩篇文章裏面分析很多,也很深刻。

讀完這本書,我發此刻重刊序言和後記中有一句同樣的話:這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説是完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這句話的確很到位,理論創新永遠不會有完稿,甚至不會有定稿,人的一生應當有不斷探索的精神。費老這種孜孜不倦的理論創新精神和求質求真、捨生忘死的實踐探索精神也深深打動了我,他那謙虛、認真、務實、敢於向未知領域進軍的學術精神也教育了我,於是我想借費老的話結尾:這不算是完稿,也不能算是定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