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體裁作文>讀後感>

《鄉土中國》讀後感900字

讀後感 閲讀(2.27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鄉土中國》讀後感9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鄉土中國》讀後感900字

還記得第一次翻開《鄉土中國》是在大二,當時是由於英語課的需要而閲讀此書。這是我國著名學者費孝通先生寫著的一部研究中國農村,涉及鄉土社會人文環境、傳統社會結構、權力分配、道德體系、法禮、血緣地緣等各方面的作品。在此書中,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中國的基層社會的主要特徵進行了概述和分析,將中國基層社會的面貌全面展現於讀者眼前。而此書也是學界共認的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當時主要閲讀的是其英譯版本,故而對中文版的遣詞造句以及其藴含的更深層次的事物道理並沒有進一步的瞭解和探討,所以近日得空重讀《鄉土中國》,再次走進這個充滿“土”味的世界,又是別樣一番感受。

《鄉土中國》由《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系維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血緣和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這14章組成,每一章都相對獨立而又密切相關互相照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內心最為觸動的是第一章《鄉土本色》和第五章《系維着私人的道德》以及第十二章《血緣和地緣》。

第一章的內容看似平淡無奇,但對於一本理論研究的書籍,既不枯燥陳悶,也能吸引讀者的閲讀興趣,我認為就已經算是成功了。而真正打動我的是從那個“土”字開始的。誠然,這個詞算不上一個褒義詞,作者也是知道這一點的,但他就是這麼直接的用了這個詞,並在之後的幾章中也不時提起它,或許描述中國的鄉土社會還有更文雅更高檔的詞,但是這個“土”字,撕開了我們對於本身面目的羞愧面紗,就是土氣,那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

《系維着私人的道德》這一章中,費老講述了很多方面很多維度的問題,古今中外均有涉及,當然也提到了老生常談的一個話題:“仁”。作為儒家思想的核心,我們總是在不斷探討更新對“仁”的`理解,書中雖並未明確指出何為“仁”,但是通過引用和論述《論語》中孔子的話語,讓我們對“仁”也有了不一樣的理解。此外,費孝通先生還講到了美國的《獨立宣言》和“代理者”minister,墨子孟子所秉持的觀點也有提及,即使是社會學專業方面的書,也是多學科多方面的交匯貫通,這一章使我不由得對費老心生敬佩之意。

而在《血緣和地緣》中,所講述的內容在我看來更偏專業性,但“血緣所決定的社會地位不容個人選擇”,“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地緣是契約社會的基礎”等一系列陳述句式和下定義的説明,深入淺出,通俗且簡潔明瞭的語言總是讓人不知不覺中就被吸引,有種“潤物細無聲”的感覺。

費孝通先生把這本小冊子稱為“不成熟的果實”,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與感悟,將自己在鄉村實踐中的所見所感融合在了社會學這一偌大的智慧體系中,將中國鄉村社會中的一幕幕具體情境抽象成一些符號和概念,或許正如他自己所説,“這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勾勒成像的色彩線條背後更為凝練點睛的筆道與風骨,是鄉村社會生活習俗背後的文化沉澱與精神承載。